# 前言
[TOC=2,5]
## 真正的歷史
間隔重復歷史的流行版本充滿了虛構和謬誤。這篇文章正是要告訴你那段真實的故事。間隔重復的問題在于,它變得過于流行,以至于無法進行自身的有效復制。就像一個快速變異的病毒一樣,它不斷地從一個軟件應用到另一個軟件,并在不斷積累錯誤的過程中講述自己的故事。
## 誰發明了間隔重復?
這就是我如何解決遺忘問題的故事。我找到了高效學習的方法。謙虛是浪費時間,所以我想補充一點,我認為我實際上知道如何顯著地提高人類的智力。簡而言之:記憶是知識的基礎,知識是智力的基礎。如果我們能控制我們存儲在記憶中的和我們忘記的事物,我們就能控制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樣,我們也可以提高人工智能。在多年的商業考量強加的言論禁止令之后,能夠把這些令人自豪的話打出來是一種極大的寬慰。
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初,我就認為自己知道如何顛覆世界各地的教育體系,讓它們為所有學生服務。然而,任何重大變革都需要文化范式的轉變。對于一個貧窮的共產主義國家的窮學生來說,僅僅宣布改變的潛在可能性是不夠的。我在碩士論文中就是這么做的,但我對自己的想法不感興趣了。甚至我自己的家人也對此不屑一顧。幸運的是,我在大學里遇到了一些高明的朋友們,他們宣稱會用我的想法創業。就像微軟改變了個人電腦(PC)的世界一樣,我們也將改變人們學習的方式。我們擁有一個強大的學習工具:SuperMemo。然而,SuperMemo 要想征服世界,它不得不暫時放棄自己的根基。為了說服其他人,SuperMemo 必須完全是科學的產物。它不能只是一個謙遜的學生的想法。
為了讓 SuperMemo 在科學中扎根,我們花了很大的努力在同行評審期刊上發表我們的想法,采用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科學術語“間隔重復”,并將我們的學習技術置于學習理論和心理學研究歷史的背景下。我對學校、證書和頭銜非常懷疑。然而,為了讓自己的言辭多一些體面,我還是讀了一個學習經濟學的博士學位。
今天,當間隔重復終于出現在數百種值得尊敬的學習工具、應用程序和服務中時,我們終于可以在峰會上提出要求并立下我們的標志了。用戶數量將達到數億。
如果你在這里閱讀 SuperMemopedia,你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任何人都不應該因為發現間隔重復而得到贊賞。”我不以為然。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完全闡述對這個發現、想法傳播的堅實認可。我對后者的貢獻正在減弱,這要感謝這個想法本身的力量,以及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了這個概念的建設(遠遠超出了我們公司)。
## 不滅的神話
首席執行官 Krzysztof Biedalak 對間隔重復的假新聞相當沒有耐心。然后,我將把這段特別的文字和他打破神話的努力歸功于他保持歷史真相的決心。30 年前(1987年)SuperMemo 誕生在 DOS 平臺。讓我們向他致敬。
如果你相信艾賓浩斯在 1885 年發明了間隔重復,我很抱歉。在編寫 SuperMemo 的歷史時,我們把這位德高望重的德國心理學家的名字放在了時間順序列表的首位,于是這個虛構的故事就誕生了。艾賓浩斯從未參與間隔重復的研究。
書寫關于間隔重復的歷史并不容易。每次我們這樣做,我們都會通過扭曲和誤解產生更多的虛構內容。讓我們一起讓它變得清晰明確。在 SuperMemo 之前有很多關于記憶的研究。然而,每當我給更多的內容肯定與贊揚的時候,請記住 Biedalak 的話:
> 如果 SuperMemo 是一架航天飛機,我們需要承認之前在自行車上所做的工作。與此同時,我們的競爭對手正忙于復制我們的航天飛機,但這些努力讓人想起蘇聯的暴風雪航天飛機計劃。暴風雪至少進行過一次太空飛行。但那是沒有載人的。
這篇文章就是要把事實理順,并公開地揭示出間隔重復的早期發展步調。這是對過去的一次有趣的探索,讓我對“使命完成”的感覺特別高興。既然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努力稱為全球性的成功,就沒有必要使它比實際情況更令人敬仰。沒有必要使它更科學化,更有歷史意義,或更有認證性。
間隔重復在這里,它在這里。我們做到了!
## 致謝名單
“間隔重復”概念的貢獻者列表太長,無法一一列在本文中。有些名字沒有出現,因為我沒有分配給他們的時間來描述他們的努力。Dr Phil Pavlik 可能是在這個領域里有最新穎的想法的人。一組記憶研究人員研究了間隔(space)對記憶的影響。Duolingo 和 Quizlet 是領先的競爭對手,對創意的良好推廣有著強大的影響力。我沒有列出許多激發我思考的優秀老師。在 SuperMemo World 工作努力、才華橫溢的員工也應值得一提。SuperMemo 的用戶不斷地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建議,正是這些進一步推動了進步。《連線》(Wired)雜志的 Gary Wolf 應該獲得對間隔重復最具影響力的解釋的獎勵,但還有更多。也許有一天,我將有更多的時間來詳細的列出所有這些很棒的人們。
- CONTRIBUTING
- 我永遠不會送我的孩子去學校
- 01.前言
- 02.箴言
- 03.腦科學
- 04.學習內驅力
- 05.學校教育對學習內驅力的影響
- 06.學習內驅力和獎勵
- 07.學習內驅力與習得性無助
- 08.教育抵消進化
- 09.毒性記憶
- 10.為什么學校會失敗
- 11.最佳推動區
- 12.自然創造力周期
- 13.大腦進化
- 14.嬰兒管理
- 15.嬰兒的大腦怎樣不起作用
- 16.童年失憶癥
- 17.幼兒園的苦難
- 18.壓力適應力
- 19.童年的激情
- 20.為什么孩子們討厭學校
- 21.爬山類比
- 22.術語表
- 23.參考文獻
- 24.拓展閱讀
- 25.摘要
- 間隔重復的歷史
- 01.前言
- 02.1985 SuperMemo 的誕生
- 03.1986 SuperMemo 的第一步
- 04.1987 DOS 上的 SuperMemo 1.0
- 05.1988 記憶的兩個組成部分
- 06.1989 SuperMemo 適應用戶的記憶
- 07.1990 記憶的通用公式
- 08.1991 采用遺忘曲線
- 09.1994 遺忘的指數性質
- 10.1995 SuperMemo 多媒體
- 11.1997 采用神經網絡
- 12.1999 選擇名稱——間隔重復
- 13.2005 穩定性增長函數
- 14.2014 SM-17 算法
- 15.間隔重復的指數發展
- 16.記憶研究的摘要
- 17.剖析成功與失敗
- 18.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