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赫巴巴
對于大多數人,盛行于各宗教的外部儀式教規,是通往上帝和神性的公認途徑,并被視作不可缺少。然而,它們既不重要也不必要,雖然有時候,不可避免地,為適應人性弱點,大師們許可或制定儀式教規。實踐它們也可能會帶來益處,但僅僅在大師規定的時期并讓之生效的背景中。儀式教規沒有永恒的價值,也沒有永久的約束力。它們過去不是根本的或不可缺的,現在不是根本的或不可缺的,將來也不是根本的或不可缺的。
以與大齋節有關的嚴格戒律和齋戒為例。毋庸置疑,它們服務于某種靈性目的。但看待此事的一種方式是,將之視為在食物和水貧乏的地區,對食物和水的某種強行配給,這種控制對社會利益是必要的。沒必要把先知的指示轉變成僵化而永恒的戒律。在其產生的背景中,它們服務了物質和靈性之雙重目的。不能將之視為在一切時間和一切地方都絕對必要。這也同樣適用于其他先知或大師所制定的其它任何戒律。
大師們有時候遵循包括祈禱在內的外部戒律,并且樹立起謙卑好學的榜樣。因此穆罕默德扮演了受教于加白列的角色。從而獲得兩樣東西。首先,他給世人樹立了虛心好學的榜樣;其次,他喚醒了加白列身上的導師。沒有哪個導師僅僅滿足于外部的戒律。他們常常通過榜樣及教導,制定出祈禱文,作為通向上帝和神性的內在途徑。
是什么構成了祈禱文的實質?有很多出自各種文化背景的對神的祈禱文,流行于愛神者中間。有些祈禱文無不含有向神提要求的因素,要么是物質的,要么是靈性的。事實上,神無比仁慈慷慨,即使不向他索要,他所給予的總是遠遠超過愛者能接收的。他比他們更深地了解其真正需要。因此向神提要求是多余的。這常常玷污了祈禱文試圖表現的內在之愛和崇拜。
對主的理想祈禱文,乃是對其存在的自發贊美,僅此而已。你贊美他,不是為了討價還價,而是本著忘我欣賞的精神——在對上帝實質的欣賞中忘記自我。你贊美他,因為他值得贊美。你的贊美乃是對其真正存在——無限光明,無限能力和無限喜悅——的一種自發欣賞回應。去制定一個標準禱文,奉為一切時間一切民族的一種理想,這種企圖是徒勞無用的。全能者的光榮超越一切的人類認識,拒斥一切的言辭表述。在其無限廣大中,它永遠清鮮,自行更新,從不枯萎。從不會為哪怕最好的贊美所限制。
一切的贊美祈禱都伸向神性之永恒真理,僅僅為把祈禱者融入沉默無盡的敬仰中。如果對上主的理想祈禱,只是意味著某個固定程式,那么對它的追求則是白費力氣。一切的祈禱文都最終把靈魂帶入甜美景仰之越來越深的沉默中;一切的程式都被融合并化入對神圣真理的統一直接的欣賞認知中。試圖伸向不可測量處的那,本身變得不可被任何固定標準所衡量。
祈禱文的儀式化及重復表現,不會也不能正當地表現祈禱文的內核精華——對永恒至愛的景仰篤愛。企圖標準化祈禱文,等于玷污其內在美。
如果你懷著利益某人的動機去祈禱,你的祈禱實際上會給他和你本人都帶來好處。有的人為那些加害過他們的人的靈性利益祈禱。這也是在靈性上幫助別人。但是,懷有某種動機的任何祈禱,都不如不帶動機的理想祈禱。在整個宇宙的靈性全景中,沒有任何事物比自發的祈禱更為崇高。它沖出充滿欣賞喜悅的人心。是不受動機驅使的自由靈魂的自身表現。在其至高形式中,祈禱不留任何空間去容納愛者與至愛的虛幻二分。它是向個人自身存在的回歸。
田心譯自《美赫巴巴論靈性大觀之光束》》(Beams?from?Meher?Baba?on?the?Spiritual?Panorama,?1958)
- 訊息【作者:美赫巴巴】
- 打破沉默開言之時
- 宇宙訊息
- 高之最高
- 最后宣言
- 七個真實
- 巴巴的希望
- 新生活訊息
- 美赫巴巴的呼召
- 愛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生活極致
- 行動的重要性
- 巴巴的訓示
- 求道者的態度
- 如何為巴巴工作
- 美赫巴巴的最后決定
- 大師就是道
- 真正的禮物
- 最后的警告
- 新的世界文化
- 從虛假中解放
- 生日訊息
- 過去與現在
- 怎樣愛神
- 建立內在聯系
- 阿瓦塔箴言集
- 《美赫巴巴在呼召》
- 都跟我來
- 贏取神愛禮物
- 變得像塵土
- 愛之海洋
- 永遠醒來
- 神圣游戲
- 完全信任我
- 我的宇宙宗教
- 生命的目的
- 專題【作者:美赫巴巴】
- 論修行
- 末那乃希
- 論靈性偽師
- 論心與自我
- 美赫巴巴論靜心
- 論瑜伽之道
- 論至高狀態的三個不同方面
- 喚醒者
- 2007年沉默日訊息
- 美赫巴巴的沉默
- 沉默之打破
- 慈悲
- 心靈的喚醒
- 美赫巴巴與意識
- 即將到來的靈性復興
- 他是自由的
- 體驗美赫巴巴的愛
- 禱文
- 三篇禱文
- 主跟我們一起祈禱
- 惟有您存在
- 《惟有您存在》的創作經過
- 祈禱作為內在途徑
- 五首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