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讓你更接近“道”且最適合你的,對你就是最好的,只要你能夠全心全意地實踐之,并使之與你的自然稟賦相協調。一個擅長跑步的人,若對賽跑漠不關心,就不可能取得進步。而一個跛腿者,如若努力前進,則有可能很快抵達目標。假若使用不當,即使最好的車,對旅行者來說,也毫無用途,不管他多么想抵達目的地。
我已經告訴你們,愛上帝與服從大師,單靠個人的努力,是難以做到的;而徹底的臣服又幾乎不可能。那么,下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純潔心靈。但這也很難,因為人的每一個行動——無論大小、好壞,都會在他的心中留下印象。
每一個人的心都是一個龐大的倉庫,里面裝滿了長期積累的和迅速變化的印象。在人類的意識進化的漫長過程中(歷經礦物、植物和動物界生活等階段),無數個行動留下這些印象,人怎么能夠適當地了解它們呢——尤其是那些產生于嗔怒、淫欲和貪婪行為的印象?
對這種情況的明顯補救方法,是不予補救。例如,如若采取純粹的肉體舍棄——遁世,則更有可能把印象之污穢驅入地下,而不是從心中鏟除。遁世的生活帶來某種虛假的外在安全感,心易于變得脆弱,從而停止努力。這樣,心非但不能從印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反而最終讓步于印象,從而發展出更大的束縛。
你雖然在物質上擺脫了印象所造成的束縛,卻未有從心中根除之。你的身體可能暫時獲得自由——如在酣睡狀態,但你的心卻仍然受著印象的束縛。即使肉體死后,你也并不自由,因為你的心仍然受縛于心所制造的印象。
靠純粹的外在舍棄,不可能把頭腦從束縛中解放出來;同理,機械地遵循外部形式和宗教時尚,也不可能純潔心靈。一個人必須把行動建立在原則的基礎上,而非儀式的基礎上。
例如,瑣羅亞斯德教義的精華,在于善思、善言、善行的原則,而不是那些繁冗的教規和儀式。這些教規儀式所起的作用,往往是逃避而非鼓勵純潔心靈的工作。
一個人在實踐善思、善言、善行的過程中,將發現“好”不僅僅是好于“壞”,也不僅僅是“壞”的對立面;“不壞”也不一定是“好”。“善”與“惡”二詞起著強化幻相二元性、而非揭示神圣一體性的作用。從真理的角度看,只有當言、行、思產生于對上帝——唯一的真理——的渴望和愛時,才稱得上是“善”。
雖然我出生在瑣羅亞斯德教的家庭,然而對于我,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樣的,只要它們幫助人們更接近上帝——離人類最近者。
你若是心不在上面,最好別去膜拜。出于表現或儀式的機械式祈禱,全都是鬧劇。假裝的圣潔,將導致更大的束縛。同理,禁食若非出于服從或對真理的愛,而是強加給自己的,它就可能讓你越發注意時間,從而讓鐘表成為你的目標。這種行為的結果只能強化而不能減弱印象。
不吃飯,你會積累“不吃”的印象。行動還是不行動——無論睡眠、醒著、甚至呼吸,都會在你的心中造成印象。因此,你也許無限期地禁食,頭朝下吊著,或者以頭擊石,撞出腦汁來,卻不能讓心擺脫印象。
你為什么一定要放棄吃喝、對妻子兒女的責任和對他人的義務?這些責任絲毫不會阻礙你的道路。阻礙你的,是對這些義務對象的執著給你制造的不必要的束縛。你可以擁有整個世界,卻不迷戀之,只要你不讓自己被它的任何一部分所占有。
比如,假設某個人雖然盡了最大努力,卻失去了家庭,并且仍然無法填飽肚子。他若是對此無動于衷,則等于真正舍棄了家庭和飲食。
真正的心齋,是指沒有念頭,但這通常是不可能的。就像呼吸一樣,念頭有意無意地來去,無論你是在做人生夢,還是在做睡中夢。只有在酣睡狀態——神的最原始的超越超越狀態——你才能完全擺脫思想。但在酣睡中,你同時還失去了意識。你的心得到暫時的休息,卻沒有擺脫印象。
(讓我們盡快結束這些討論,免得你們有些人就要進入這個最原始的狀態。)
**清潔心靈和止息頭腦的最佳方法,是過正常的、世間的生活。生活在日復一日的責任、義務和喜惡之間,將會幫助你。所有這些都會成為你純潔心靈的工具。這個自然的、正常的方法是否成功,取決于對你的思想背后的力量和行為基礎的清晰看法。**
你的思想背后的力量,乃是你心中的印象的力量。這些印象歸因于你以往的行動。行動是印象的原因,思想僅僅是印象的表現。正因為如此,你越是試圖控制自己的思想,就越是干涉其自然的表現進程。印象遲早要完全表現出來,且帶著因壓抑而增強的力量。
行動的真相是:每一個行動,無論重要還是不重要,有意還是無意,都會反過來立刻在你的心中留下烙印。輕微的印象可輕易擦掉,像不沾的污跡那樣。但是,因嗔怒、淫欲和貪婪行動所造成的印象,則很難消除。思想又傾向于反過來促成更多的行動。
**要純潔心靈,就不要去管思想,而是要不斷地警惕自己的行動。當嗔怒、淫欲和貪婪的念頭出現時,不要因之煩惱,也不要試圖控制它們。讓這些念頭自由來去,但不要把它們付諸行動。努力去想一些相反的念頭,以便認識、辨別、理解與消除(這一點最主要)你的印象所引起的行動。**
**有時候,感到惱怒要勝過單純地壓抑惱怒。這樣你才有機會對惱怒加以思考——它的原因和后果。雖然你的頭腦感到惱怒,但不要讓你的心靈知道。不要受影響。**
你若是從來不生氣,則無異于石頭——在石頭形體中,心最不發達。同理,你如果從未有過淫欲的念頭,那你就不可能取得避免淫欲行為的成就。
讓嗔怒、淫欲和貪婪的念頭自由而自動地來去,不要把它們付諸于言語和行動。這樣,你心中的相關印象就將開始削弱,其危害也越來越小。但你若是把這些念頭付諸于行動,無論是公開地還是秘密地,你就會發展出比通過行動所消耗的那些印象更不好的新印象。這些新印象將更加牢固地扎根在你心中。
**惟有神愛的火焰才能一次性地毀滅所有的印象。思念我,就能夠減弱你心中印象里的不潔,正如明礬絮凝一樣。因此,當你感到惱怒或者產生淫欲念頭時,立刻想巴巴。讓我的名起著蚊帳的作用,你的思想可能像蚊子那樣,圍著你嗡嗡地叫,但卻咬不住你。這樣,不可取的念頭就不會發展成不可取的行動,最終把你的心靈純潔到足以讓我在里面顯現的程度。**
然而,你在激動的時刻想起我,卻非同兒戲。如果你雖然感到惱怒,卻制止住自己,不把它表現出來,這確實是偉大的成就。它意味著當你的頭腦惱怒時,你的心靈卻不知道,正如當你的心靈愛我時,你的頭腦卻不知道一樣。事實上,當你情愿放棄生命本身,同時履行著日復一日的服從與責任時,你的頭腦并不知道你的心靈在愛我。
**你還可以盡量經常地在心靈深處想著我,或者念我的名,從而把你的頭腦交付給我。盡可能多地想我,以至于你的頭腦找不到其它的念頭可依存。**
**雖然我持續不停地持我自己的名,但是我來此的目的,則是為了聽到我的愛者念記它,如果你用整個心靈來念記我,哪怕只有一次,我就是耳聾也能聽見。如果你做不到不斷地想我,可堅持每天在睡覺之前和醒來時持(念、記)我的名。**
**至少要記住:在你的生命的最后一息想著我,那樣你也將回歸于我。但是,除非你現在就開始念記我,否則你怎么能夠在最后一刻記起我呢?**
田心譯自《聽著,人類》(Listen?Humanity?by?Meher?Baba,1957),美赫巴巴在1955年11月的撒晤斯集會上對愛者的一部分講話。標題和重點為譯者所加。
- 訊息【作者:美赫巴巴】
- 打破沉默開言之時
- 宇宙訊息
- 高之最高
- 最后宣言
- 七個真實
- 巴巴的希望
- 新生活訊息
- 美赫巴巴的呼召
- 愛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生活極致
- 行動的重要性
- 巴巴的訓示
- 求道者的態度
- 如何為巴巴工作
- 美赫巴巴的最后決定
- 大師就是道
- 真正的禮物
- 最后的警告
- 新的世界文化
- 從虛假中解放
- 生日訊息
- 過去與現在
- 怎樣愛神
- 建立內在聯系
- 阿瓦塔箴言集
- 《美赫巴巴在呼召》
- 都跟我來
- 贏取神愛禮物
- 變得像塵土
- 愛之海洋
- 永遠醒來
- 神圣游戲
- 完全信任我
- 我的宇宙宗教
- 生命的目的
- 專題【作者:美赫巴巴】
- 論修行
- 末那乃希
- 論靈性偽師
- 論心與自我
- 美赫巴巴論靜心
- 論瑜伽之道
- 論至高狀態的三個不同方面
- 喚醒者
- 2007年沉默日訊息
- 美赫巴巴的沉默
- 沉默之打破
- 慈悲
- 心靈的喚醒
- 美赫巴巴與意識
- 即將到來的靈性復興
- 他是自由的
- 體驗美赫巴巴的愛
- 禱文
- 三篇禱文
- 主跟我們一起祈禱
- 惟有您存在
- 《惟有您存在》的創作經過
- 祈禱作為內在途徑
- 五首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