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章警惕虛假的戒煙動機
  許多吸煙者嘗試使用意志力法戒煙的時候,都會為自己尋找虛假的戒煙動機。
  這樣的例子很常見。最典型的一種是:“我可以省下很多錢,帶著家人去度假。”這種想法的邏輯似乎無懈可擊,其實是錯誤的,因為吸煙者心中想的還是吸煙,而不是度假的樂趣。就算他能一年364天忍住不吸煙,心中卻仍然在懷疑:如果度假的15天也不吸煙,我還能不能享受度假的過程?結果他更會認為戒煙是一種犧牲,戒煙的過程也就更難。所以,不要光想著戒煙的好處,多想想吸煙的壞處:“吸煙究竟能給我帶來什么?我為什么要吸煙?”
  另一個例子是:“我可以省錢換輛好車。”沒錯,這樣你可以堅持到買車的那一天,但是把錢花在新車上之后,你仍然會感到被剝奪了吸煙的“樂趣”,遲早你還會掉進陷阱。
  第三個例子是與家人和同事訂立協議,約好一起戒煙。這樣的確可以消除某些時間段的煙癮誘一惑,但是成功率很低,原因有三:
  1.戒煙動機本身并不成立。戒煙是你自己的事情,跟別人有什么關系?這樣做只能導致壓力,增強“戒煙是一種犧牲”的感覺。如果參與協議的吸煙者都能自愿戒煙,那當然很好。問題是,你不能強迫別的吸煙者戒煙,而且盡管所有吸煙者內心深處都想戒煙,但他們并沒有都準備好。在時機尚不成熟的時候讓他們戒煙,只會適得其反,誘導他們變成秘密吸煙者,最終讓他們的煙癮進一步加深。
  2.“爛蘋果理論”,也就是戒煙者彼此之間的依賴。采用意志力法戒煙時,戒煙者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痛苦等待,等著某種跡象證明他們已經戒煙成功。如果他們提前放棄,就會產生嚴重的失敗感。如果大家都使用意志力法戒煙,一般總有一個人會提前放棄,這就給了其他人放棄的理由:這不是他們的錯,他們本來能堅持的,只不過某人讓他們失望了。事實上,這不過是他們找的借口而已。
  3.“成就感的分攤”,原理正好與“爛蘋果理論”相反。如果大家一起戒煙失敗,感覺上就不那么丟臉。戒煙原本會帶來非常強的成就感。當你自己決定戒煙時,會受到親友同事的夸獎,這樣的夸獎會成為堅持戒煙的重要動力。但當許多人共同決定戒煙時,成就感就會被沖淡。
  另一個常見的例子是“戒煙成功獎勵”,比如父母向孩子許諾,戒煙成功就獎勵他一筆錢;或是戒煙者跟人打賭,“要是戒煙失敗我就輸給你100塊錢”。曾有一部電視廣告片描述過這樣的例子。一個警察決定戒煙,于是在煙盒里塞了一張20塊錢的鈔票。他決定,如果再想吸煙的話,他必須先把鈔票燒掉。結果是他強忍了幾天,最后真的把鈔票燒掉了。不要欺騙你自己。如果一輩子因吸煙浪費的巨額錢財,50%以上的死亡率,身心方面的痛苦折磨,還有別人的鄙視都無法讓你戒煙的話,小小一筆獎勵又算什么?這樣你只會更加相信,戒煙確實是一種犧牲。
  學會換個角度考慮問題。捫心自問:
  吸煙究竟有什么好處?(完全沒有!)
  我為什么要吸煙? (你用不著!你只不過是在折磨自己。)
- 序文
- 引言
- 第1章 你的煙癮比我還大嗎?
- 第2章 輕松戒煙法
- 第3章 為什么戒煙如此之難?
- 第4章 險惡的陷阱
- 第5章 我們為什么要吸煙?
- 第6章 尼古丁上癮
- 第7章 吸煙的陷阱:洗腦
- 第8章 什么是戒斷反應?
- 第9章 吸煙能釋放壓力?
- 第10章 吸煙是因為無聊嗎?
- 第11章 吸煙與注意力問題
- 第12章 吸煙可以讓人放松?
- 第13章 什么是綜合性吸煙?
- 第14章 我究竟要放棄什么?
- 第15章 自愿的奴役
- 第16章 你真的不在乎錢嗎?
- 第17章 為什么要往最壞處想
- 第18章 精力旺盛的感覺真好!
- 第19章 放松與自信
- 第20章 驅散你內心的陰影
- 第21章 戒煙的好處
- 第22章 意志力戒煙法的弊端
- 第23章減量戒煙法:當心!
- 第24章只要一支煙
- 第25章吸煙者的類型
- 第26章秘密吸煙者
- 第27章吸煙是一種社會風氣?
- 第28章戒煙的時機
- 第29章我會懷念吸煙的感覺嗎?
- 第30章我會變胖嗎?
- 第31章警惕虛假的戒煙動機
- 第32章戒煙其實很簡單
- 第33章戒斷期
- 第34章“再來一口就好”
- 第35章我戒煙會比別人難嗎?
- 第36章失敗的主要原因
- 第37章你并不需要替代品!
- 第38章我需要遠離誘惑嗎?
- 第39章啟示性的一刻
- 第40章最后一支煙
- 第41章最后的警告
- 第42章20年的反饋信息
- 第43章拯救剩下的吸煙者
- 第44章對非吸煙者的建議
- 結語:終結這場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