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3章戒斷期
  停止吸煙后的三個星期內,你可能會感覺到尼古丁戒斷癥狀,但是并不一定會感到痛苦。這種感覺有兩種觸發機制:
  1.戒斷癥狀本身:一種類似饑餓感的感覺,會讓吸煙者覺得內心空虛,手上需要有點事情做。
  2.某些事件,如接電話,導致的心理反應。許多戒煙者并不清楚這兩種機制之間的區別,所以意志力戒煙法的成功率才如此低下,而且即使暫時戒煙成功,也有可能再度反彈。
  盡管尼古丁戒斷癥狀不會造成任何生理上的疼痛,但是不要低估了它的力量。如果一天不吃東西,我們就會“餓得肚子咕咕叫”,盡管沒有疼痛。饑餓的力量非常強大,當我們找不到東西吃時,可能會變得非常煩躁。尼古丁戒斷癥狀也是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我們的身一體需要食物,但是并不需要尼古丁。只要保持正確的心態,戒斷癥狀很容易克服,甚至可以完全忽略。
  如果吸煙者用意志力法堅持足夠長的時間,生理上的戒斷癥狀就會消失。這是意志力法難以成功的另一個原因。吸煙者已經養成了在某些特定場合緩解戒斷癥狀的習慣,心理上已經把這些場合與吸煙聯系起來(例如“不來支煙我就沒法享受喝酒的感覺”)。或許以下的例子能幫助你理解這種機制。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我越來越難以想象吸煙的感覺。大多數時候,我甚至徹底忘了自己曾經是今吸煙者。”——道格拉斯?詹姆斯?W
  假設你有一輛車,已經開了幾年,轉向燈開關在方向盤左側。你換了一輛新車,轉向燈開關在方向盤右側。你明明知道開關在右側,但在駕駛新車的頭幾個星期里,你總是在轉向時誤按啟動雨刷的開關。
  戒煙過程也是一樣。戒斷期剛開始時,過去的觸發機制還沒有完全消失。你偶爾會習慣一性一地想:“我該來支煙了。”如果你能徹底擺脫洗腦的影響,這樣的想法就會很快消失。使用意志力法戒煙時,吸煙者相信戒煙是一種犧牲,苦苦等待某種跡象表明煙癮已經消散,這樣的心態不僅不利于消除觸發機制,還會使之維持得更久。
  吃飯是一種常見的觸發機制,尤其是在飯店與朋友們一起用餐。戒煙者原本就感到非常痛苦,因為覺得自己被剝奪了吸煙的“自一由 ”。當他的朋友點起一支煙時,他的被剝奪感就更嚴重了。這樣的狀態下,他無法享受與朋友們用餐的快樂感覺,因為他在心理上已經把這樣的場合與吸煙聯系起來。由于這三點原因,他的心理要遭受三重打擊,原本的洗腦效果就更強烈了。如果他意志力十分堅定,能夠忍住足夠長的時間,那么他或許最終會接受事實,讓正常的生活得以繼續。然而,冼腦效果并沒有完全消失,他仍然無法徹底享受生活。有的戒煙者完全出于健康或金錢方面的考慮而戒煙,這樣過了幾年之后,他可能仍然無法擺脫心理上的煙癮,只能忍受無謂的自我折磨。
  即使是采用我的方法,如果觸發機制遲遲無法消除,也有可能導致失敗。戒煙者會把香煙想象成一種安慰劑。他會想:“假如我相信吸煙的確對我有幫助,那么或許在某些情況下,吸煙就真的會有幫助。”
  安慰劑,例如不含任何藥物成分的糖丸,有時能夠產生強大的心理作用,治愈某些真實存在的癥狀。不過,香煙絕不是安慰劑。安慰劑的實際作用是中一性一的,而吸煙則有強大的負面效應。安慰劑并不是引發疾病的原因,而吸煙卻是多種疾病和心理問題的罪魁禍首。
  考慮一下非吸煙者的情況,或許有助于你理解這一點。假設一位女士失去了她的丈夫。這種情況下,認識她的吸煙者有可能會出于好心勸她:“吸支煙吧,這樣可以幫你平靜下來。”
  事實上,吸煙絕不可能讓她平靜下來,因為她先前并沒有尼古丁毒癮,也就沒有戒斷癥狀需要緩解。吸煙最多能起到心理上的安慰作用,香煙一熄滅,她的悲傷絕不會有絲毫減輕——相反還會加重,因為這一支煙已經讓她染上了毒癮。她只有兩種選擇:忍受戒斷癥狀,或者繼續吸煙。如果她選擇了后者,就會掉進煙癮的陷阱無法自拔。這一支煙能起到的心理安慰,絕不會比一句貼心的話來得大。許多非吸煙者都是這樣變成吸煙者的。
  所以,如果你想戒煙的話,必須首先消除冼腦的影響。你必須清楚,你并不需要吸煙,如果把吸煙當成一種享受或者寄托,只會讓自己痛苦。這樣的痛苦完全沒有必要。吸煙不會幫你享受飯局和社一交一 的樂趣,只會讓你感覺更加糟糕。記住,飯后點上一支煙的人,并不是因為享受才這樣做的,而是
  因為不這樣做,他們就無法享受飯后的輕松。他們身處毒癮的控制之下,無法像正常人一樣享受生活。
  許多吸煙者都會想:“如果有一種對健康無害的香煙就好了。”然而,如果他們試一試,很快就會發現,所謂的“非煙草型香煙”完全無法滿足他們的煙癮。追求尼古了刺激,是吸煙者吸煙的唯一原因。擺脫了尼古丁毒癮之后,你就絕對不需要把點燃的香煙插一進嘴里,正如不需要把煙插一進耳朵里一樣。
  不要無謂地擔心戒斷癥狀,告訴自己:“我知道戒斷癥狀的本質不過是尼古丁毒癮正在消退而已。吸煙的人終生都被這種感覺折磨,所以他們才不停地吸煙。不吸煙的人就沒有這種感覺。這是尼古丁的罪狀之一。現在我已經擺脫了這種感覺,這難道不是件好事嗎?”
  換句話說,戒煙后你的身一體需要三個星期時間,從原先的傷害中恢復。無論是在這三個星期里,還是之后,你的生活都會比吸煙時幸福得多。你戰勝了一種可怕的心理疾病,得到的好處遠比尼古丁對你的傷害要大得多。你會享受戒斷期間的生活。
  把戒煙過程當成一場刺激的游戲。把尼古丁毒癮想象成一條毒蟲,正在你的身一體里肆虐。只要三個星期不吸煙,你就可以讓這條毒蟲餓死。這毆時間里,它會不斷誘一惑你點上一支煙,維持它自己的生命。
  這條毒蟲會努力讓你感到痛苦,或是讓你猝不及防。有時別人會遞過來一支煙,如果你忘了自己已經戒煙成功,就有可能接過來點上。它會讓你產生被剝奪的感覺。做好心理準備,不要讓它的詭計得逞。無論受到什么樣的誘一惑,你心里都要清楚,這都是毒蟲的把戲。只要你能經受住誘一惑,就會給它嚴重的打擊。
  無論你怎么做,都不要故意去忘記吸煙這回事。使用意志力法的戒煙者經常會這樣,每一天都在努力忘記,努力想讓煙癮消失。這就像是睡不著的時候,你越是擔心,就越是難以入睡。
  你根本無法忘記。最初的三個星期,生理上的戒斷反應會時常提醒你。在那之后,只要你看到吸煙的人,就會重新想起吸煙這回事。
  你也完全沒有必要忘記。戒煙并不是一件壞事,只有收獲沒有損失。就算你每天想上一千遍也沒關系,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提醒你自己,重獲自一由 是多么幸福,擺脫煙癮又是多么快樂。
  你會發現,戒斷期同樣是一段快樂時光。你會不知不覺地忘記曾經的吸煙經歷。
  絕對不要質疑你的決定。一旦在心里種下懷疑的種一子,它就有可能生根發芽。如果感覺到戒斷反應,就把這種感覺當作激勵。如果你感到郁郁不振,就提醒自己這是毒癮的作用。如果有人遞過來一支煙,就自豪地告訴他:“謝謝,我不抽煙。”或許他起初會有點不爽,但當他看到你高興的樣子時,他自己也會考慮戒煙的。
  記住你最初決定戒煙的原因。記住吸煙對你健康的損害,對金錢的浪費。最重要的是要記住,戒斷癥狀只是暫時的,只是自一由 之路上的小小坎坷。
  有的戒煙者擔心,他們的余生都要在矛盾中度過,他們需要隨時從心理上說服自己,他們并不真的需要吸煙。這樣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還記得那個“半瓶水”的故事嗎?悲觀的人說“只剩半瓶了”,樂觀的人則說“還有半瓶呢”。在吸煙這件事上,瓶子其實是空的,吸煙者卻以為里面裝滿了水。他們被洗腦作用蒙蔽了。只要你意識到自己并不需要吸煙,就不需要再提醒自己,因為這本來就是事實。你不僅不需要吸煙,而且還會自動遠離難聞的煙味。
- 序文
- 引言
- 第1章 你的煙癮比我還大嗎?
- 第2章 輕松戒煙法
- 第3章 為什么戒煙如此之難?
- 第4章 險惡的陷阱
- 第5章 我們為什么要吸煙?
- 第6章 尼古丁上癮
- 第7章 吸煙的陷阱:洗腦
- 第8章 什么是戒斷反應?
- 第9章 吸煙能釋放壓力?
- 第10章 吸煙是因為無聊嗎?
- 第11章 吸煙與注意力問題
- 第12章 吸煙可以讓人放松?
- 第13章 什么是綜合性吸煙?
- 第14章 我究竟要放棄什么?
- 第15章 自愿的奴役
- 第16章 你真的不在乎錢嗎?
- 第17章 為什么要往最壞處想
- 第18章 精力旺盛的感覺真好!
- 第19章 放松與自信
- 第20章 驅散你內心的陰影
- 第21章 戒煙的好處
- 第22章 意志力戒煙法的弊端
- 第23章減量戒煙法:當心!
- 第24章只要一支煙
- 第25章吸煙者的類型
- 第26章秘密吸煙者
- 第27章吸煙是一種社會風氣?
- 第28章戒煙的時機
- 第29章我會懷念吸煙的感覺嗎?
- 第30章我會變胖嗎?
- 第31章警惕虛假的戒煙動機
- 第32章戒煙其實很簡單
- 第33章戒斷期
- 第34章“再來一口就好”
- 第35章我戒煙會比別人難嗎?
- 第36章失敗的主要原因
- 第37章你并不需要替代品!
- 第38章我需要遠離誘惑嗎?
- 第39章啟示性的一刻
- 第40章最后一支煙
- 第41章最后的警告
- 第42章20年的反饋信息
- 第43章拯救剩下的吸煙者
- 第44章對非吸煙者的建議
- 結語:終結這場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