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 年第一碗暖人的雞湯 | 來自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
## 關于東野圭吾
前幾年,我剛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公司業務不像現在這么好,人也不像現在這么多,一共才幾個人,大家每天都是在全國各地飛來飛去,背一個電腦包,穿過大街小巷,走到用戶的機房。偶爾有同事和我一起出差,總是驚詫于我的電腦包怎么會如此之重,然后從里面掏出厚厚的一摞書來。
那個時候我出差帶書很有規律,一般是帶六到八本,這里面有一兩本美國科幻,一兩本日本推理,一兩本計算機技術書籍,三本左右科技人文書籍。每次出差一周左右,這些書看完了,拿回公司放在公司的書柜里。有同事來看書,可以從書柜自行拿走。幾年下來,公司書柜里面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沒人看的,其中絕大部分是科幻和推理小說,尤其是以東野圭吾的書居多。
我一直以為看東野圭吾的小說是一個很小眾的愛好,所以當去年年底,《解憂雜貨店》這本書出版之后,居然登上當當和京東的暢銷榜前三名的時候,我還是有點小小的吃驚的。后來我買了這本書,但是實在太忙,一直到春節,才用半個下午的時間匆匆看完了這本書。
《解憂雜貨店》代表了東野圭吾創作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從《新參者》開始,東野圭吾一直在淡化自己作品中推理的痕跡,到《解憂雜貨店》,這已經不再是一本推理小說了。
可能我的很多朋友都未必讀推理小說,更不要說了解東野圭吾,這里我簡單介紹一下。
以上介紹經常出現在東野圭吾書籍的封皮內頁。從我個人閱讀感覺上來說,東野圭吾絕對是推理作家中的異類,他寫不出島田莊司那樣華麗而嚴密的詭計,又不像松本清張那樣將推理小說推到了純文學的角度,但是東野圭吾的強項在于努力,經過幾十年的打磨,他的寫作手法和敘事結構完美結合,給讀者創造的閱讀體驗無人能力。
我個人總結東野圭吾寫作特點是,
* 第一,一本書中一定有一個運動、工業、IT 等相關的專業領域知識;
* 第二,結尾一定有逆轉;
* 第三;一個初始的案件背后基本上還要隱藏一個多年前的案件;
* 第四,白開水一樣的文字;
* 第五,講故事的功力無人能及,這里我說的是我看過的書的所有作者講故事的功力無能能超越東野圭吾。
東野圭吾的書籍在國內出版速度很快,已經出版的書籍當中,公認的神作是《白夜行》《嫌疑人 X 的獻身》《惡意》《解憂雜貨店》,其他值得一讀的書有《單戀》《秘密》《流星之絆》《信》《新參者》。不過,他的書我是基本上都看完了,目前已經出版的有三四十本。
## 關于《解憂雜貨店》
本小節的題目是關于《解憂雜貨店》,但是我其實只是想談一談我為什么喜歡《解憂雜貨店》這樣的小說。
在這里我不想做任何的劇透,我只是覺得,這樣的小說才值得投入時間去閱讀。我平時看書,小說和非小說大概一半一半,小說里面大概武俠奇幻、科幻、推理大概各三分之一,在推理小說這個門類里面,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東野圭吾、松本清張、宮部美雪這些日本作家的作品。在推理小說這個門類里面,他們算是社會派的作家。
說來也奇怪,中國作家寫的描寫社會的小說,無論是嚴肅的文學作品,還是那些暢銷書,我基本一概不讀,究其原因,我覺得當代中國作家書中所寫的人的生活,和我們真正的生活相差太遠。文學作品講究的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這?源于生活?四字特別重要。只有能夠引起讀者心中共鳴的作品才是好的文學作品。“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此情人皆有之,所以唐詩才能千古傳誦;“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家國之恨雖非常有,但,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而今天的當代作家作品中所描所寫,已經離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太遠了。中國作家筆下所寫,甚至往往不如一個人的真實經歷那么精彩,那么傳奇,作家都是老一代的人,他們想象不出新的故事。而現在這個時代的舞臺,已經是七零后八零后的舞臺,互聯網大潮下的人們的生活,正如同一場璀璨絢爛的煙花。每一個人都在追求著自己的追求,有人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有人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有人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每個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但這種生活,遠遠不是現在的中國作家所能書寫,而且這種生活隨機和偶然的成分也太重了點,“風口風口”,已經掛在了每一個互聯網人的嘴邊。
相比較之下,日本社會的生活,正像那煙火燃放之后,僅余的一點灰火,一抹余紅。我們知道日本沒有互聯網,日本人也不創業。大多數的日本公司都已經到了第四第五代的繼承人,大多數日本女人都在家里相夫教子,大多數日本男人畢業之后就要做出選擇,要么到大公司去工作,要么回家繼承自己家里的小作坊小工廠。社會的階層已經板結,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眼可以從開頭望到結尾,辛辛苦苦卻僅僅能夠溫飽,這種生活是一種何等令人壓抑和窒息的生活,然而這種生活,卻更加能夠閃耀人性的光輝。如果說 “出任 CEO, 迎娶白富美, 走上人生巔峰” 這樣的生活注定一定不會出現,那么你該選擇怎樣面對生活?日本作家的書,往往如同黑暗中的一盞燈光,寒夜里的一碗熱茶,雖然是杯水車薪,但是至少會給人以繼續前行的力量。因為,他們首先都承認一個事實:人生本來就是艱難的。
回首創業以來的往事,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一個人在上海,在重慶,在廣州,在街邊的小飯店里,一盤菜,一碗飯,一本書,一個人,在昏黃的燈光下,靜靜的看書。創業初期,正是從盲目的樂觀正在逐步走向盲目的悲觀,即使在任何事情上多付出能力,但結果也往往是失望多于希望。那個時候的我,能夠選擇的是不再去計較得失,甚至不再去想成敗,就像屢敗屢戰的尚未成功的東野圭吾,嘗試各種各樣的,無人走過的路。
今天的東野圭吾,已經是隨便寫寫就能有無數讀者追捧的 “暢銷君”,今天的公司[OneAPM](http://www.oneapm.com/),也已經是中國基礎軟件領域首屈一指的公司,然而,每當我看到一本“暢銷君” 的新書,我依然會迫不及待的買下來。打開一本書,如同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一扇門,那是一個只屬于自己的安靜的世界。
- 前言
- Salesforce 的成功學,如何學以致用?
- APM 世界大戰再升級,Google 和 360 加入戰團
- 面對愚昧,神們自己也緘口不言 | 阿西莫夫《神們自己》讀后感
- Founder 與作家 |《西域幻沙錄》讀后感
- 我所理解的溝通 | 《重來 2:更為簡單高效的遠程工作方式》讀后感
- 如何進入主流市場 |《跨越鴻溝》讀后感
- 我所理解的遠程 | 2015 年創業團隊贏得競爭的利器
- 于無聲處聽驚雷 | Zero to One 讀后感
- 2015 年第一碗暖人的雞湯 | 來自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
- 如何從世界的不確定性中獲益 | 上篇
- 如何從世界的不確定性中獲益 | 中篇
- 手把手教你開始在 SaaS 領域創業 | YC 創業課第十二講觀后感
- 手把手教你掌握 SaaS 領域的銷售 |《Zero to One》第 11 章解讀
- 如何應對互聯網時代的人才變革
- 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 |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讀后感 | 上
- 創業企業如何在逆境中生存 |《創業維艱》前兩章讀書筆記
- 恐懼只是你的選擇 |《創業維艱》第三四七章讀書筆記
- 首次創業者如何面對資源的稀缺?
- 看別人家的 CEO 如何帶領 Intel 走出死亡之谷
- Oracle 為什么必須收購 Salesforce?
- Slack 成立一年估值 30 億美元,是泡沫還是實力?
- 4 年估值 20 億美金的 DOMO,誓言超越大數據
- 風起于青萍之末:企業級服務市場一周融資案例解讀
- 巨變時代我們如何管理企業 |《High Output Management》讀后感
- 奇點鄰近:中國企業級服務領域存在千億美金市值的機會
- 從匈牙利難民到市值五千億美金公司 CEO | 安迪 ? 格魯夫如何完成「逆轉」
- 從惠普的衰落看科技企業管理之難 | 《勇敢抉擇》讀后感
- 彼得 ? 蒂爾和埃隆 ? 馬斯克的首次交鋒 |《支付戰爭》讀書筆記
- 站在最好的時代重新想象一切
- 從 eBay 和 Paypal 的分拆來談談私募基金及 LBO | 《說謊者的撲克牌》讀后感
- 關于在有生之年到達并開發 Kepler-452b 行星的商業計劃書
- 關于《三體》、黑暗森林、費米悖論和我們所不知道的一切
- 《朝聞道》:斯蒂芬 ? 霍金提出的終極問題 | 上
- 《黑洞戰爭》讀后感下篇:我們的世界是一副全息圖
- 一個創業者怎么看待讀書和寫作
- The Road Not Taken
- StartUp 的本質是什么
- 做管理不要太相信直覺
- 創業當如葉良辰
- 這些書可以讓你更好的認識這個世界
- 中國 SaaS 創業者,你需要種更多的土豆
- 沒有人許諾給我們更加美好的未來
- 漫談中國 SaaS Part 2:從圓桌理論到降維打擊
- 漫談中國 SaaS Part3:地球人生活在三體星是什么體驗?
- 經緯科幻迷俱樂部推薦的十本科幻小說
- 漫談中國 SaaS Part 5:中國企業服務的三個挑戰與三條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