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枳術湯方
枳實七枚,白術二兩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軟,即當散也。
如果你在開下一個方的時候,老師,這個“心下堅大如盤, 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老師一模一樣很像啊,怎么樣區分它?它這里講的很清楚啊:“水飲所作”
胃呢,胃的下方有水飲,當我們水沒有辦法氣化的時候,有一種特殊的情形,他身體都沒有問題,就是在胃的下方有水,胃的下方有水飲呢也會造成這種情形. 陰陽氣不通,這個時候
我們用枳術湯. 白術呢祛濕,枳實呢能夠這個,把這個濁氣
水氣能夠讓它融通。一般來說我們用枳實的時候,諸位我們再稍微回頭一下,我們的小承氣湯、大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很多地方呢我們會用到枳實,大柴胡湯. 大柴胡湯就有枳實,為什
么這個枳實?四逆散也有枳實,枳實真正的功能是怎么樣?當我們的胃里面,消化不好的時候,比如這胃里面比較冷,消化不好的時候我們會產生很多的濁水,這個濁水實際上就是食物壞死掉以后那個水留下來的,枳實呢就可以把這個濁水專門針對這個濁水可以把它利掉,所以我們常常會用到枳實。那這兩味藥可以把胃底下的水飲排掉,所以說會有兩個癥狀看起來很像。所以說你如果說我們把這個處方來,用這個處方來看回頭看這個病的時候,這個病的意思是什么?病人說,脾臟呢,我們中醫講脾和胃是相表里,當你脾臟濕很盛的時候,胃里面會有濁,沒有辦法排掉,濁會累積在里面。所以讓脾濕能夠去掉就要靠白術,胃里面的濁就要靠枳實. 枳術湯就這樣來的。所以用體會的方式比
較清楚,這兩個癥狀唯一的差異就是. 都是一樣肚子好像腹
大巨如盤,但是那個人呢胃很不舒服,胃難過;前面那個,桂枝、甘草、生姜、大棗,麻黃附子細辛胃沒有不舒服。所以一個是治療胃、一個是治療陽氣讓它循環。好
大家回頭看 229 頁
####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
溏;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
小便難;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
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金匱這個條辯哦,這個條辯呢,這個條辨應該是放到剛剛我講到這個湯這個氣分,大氣一轉的后面才對,所以那個那個小徒弟很粗心哦,摔倒,竹簡就排錯了,變成這樣子。
那回頭來看這個,現在諸位來看這個。當你知道了以后,陰陽氣的旋轉,肚臍為中心,這是肋,陰陽氣,下面呢是陰,上面是陽,剛剛講的是氣分,氣分簡單講就是腸胃么,那如果是內臟呢?. 是血分,剛剛講的是氣分呢,講的是寒實;內臟的血
分呢,臟是陰實。那我們如何呢治療這個陰實?陰實為什么會造成那個嚴重的腹水?哦我們現在回頭來看這個條辯。
所以前面在介紹這個條辯的時候,稍微給你個印象,因為我們后面的那個湯方還沒有講到,所以我沒有辦法講得很詳細,回頭我們來看這個:“心臟有積水(心水者),心有水,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
諸位看到一個人,病人,不管他是,你看后面都沒有煩躁,不管他是什么病,情緒很不好,很焦慮很急躁,都是心臟的問題。因為心藏神么,心藏神,那神不守的時候人就會很焦慮很躁很煩躁,跟他講話還懶得去聽。當你跟他講話摸他的脈他都不理你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心臟。
那我們怎么知道他心臟有積水?當我們陰陽氣不通的時候,這應該是8字形么,陰陽氣不通的時候,如果是發生在心臟的地方,造成陰陽氣不通,這個水會停在心臟的下方,“身重而少氣”因為心臟的下方正好是脾臟的地方,所以水會慢慢滲入到脾臟里面去。脾臟管的身重,管的全身的肌肉,脾臟管的很身重,為什
么會少氣呢?因為這個中隔的地方,中隔的地方有水累積在這邊的時候,呼吸的時候,氣只能到肋骨,沒有辦法下去到腎臟,氣就會回逆。所以我們從外癥就可以判斷,從這個可以判斷,這個人不能臥,同樣是不得臥,煩而躁,我們知道心臟有水。這個人為什么陰腫?因為心跟小腸是表里的,當你這里有積水在這邊的時候,心的陽,心的火呢沒有辦法下到小腸里面去,那陰囊這個地方是身體人體最底下的地方,那H2O水是很重的,水會累積在下面,這就是會造成陰囊腫大的原因。
那你現在知道了,哦,老師我現在知道了看到了,處方怎么辦?處方很簡單那:老師,茯苓. 茯苓可以利水,利三焦的
心包的水;桂枝. 啊那老師你說桂枝可以強心臟,心臟的火
導到小腸里面來;老師它跑到陰囊里面去了,老師你前面跟我講過的么. 防己,對不對?是不是?防己;那現在煩而躁,因
為心火沒有辦法下來,這個心火會在上面煩,這心火會逆走,因為下不來么,心臟一直在跳動,我們心臟不斷跳動以后產生的熱能下不去,沒有辦法,正常的應該走到小腸,當你沒有辦法走到小腸的時候,心臟的熱還是在那邊,搏動,所以它一定要找地方去宣泄它,回頭會把肺里面的津液會燒光,肺里面就會變得比較焦躁干燥,這個時候要加什么啊?. 杏仁,把肺里面的津液
呢補足它,補足它。
那身重,老師身重而少氣對不對?用白術,對不對?黃耆,這處方就出來了,出來了。
那如果遇到一個人,是肝臟陰實的積水,不一樣了,那這個老師,這個人肚子很大,鼓脹,你怎么知道他的肝臟積水?
他就有幾個癥狀,第一個呢,“腹大不能自轉側”躺在床上呢不能翻身;“脅下(腹)痛”,因為胸脅在這個地方,肋下脅下會痛。“常常(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這時肝家有積水,當
你遇到血分病,叫做肝家陰實的時候,不是氣分,是血分,陰那有實,堵到這邊的時候,這個實呢可能是肝硬化,可能是肝癌、肝腫瘤,Anyway,當你實堵到的時候,這個水呢沒有辦法,營養呢沒有辦法進到肝臟里面去,當肝里面越來越重的時候,會克, 頂到脾臟,脾胃的脾,脾臟。所以呢當你腸胃消化還是胃口啊, 消化了食物以后呢,要進入這個土呢胃里面,到小腸。所以小腸呢消化了食物以后,這個腹,脾主少腹,所以小腸的食物消化以后這個食物的營養要交給脾,可是脾呢受到肝的影響,所以木克土,所以脾變的很實,陰實,這個時候津液沒辦法,營養它不受, 不受的時候這個水只好回頭,回頭以后就累積在腹腔里面,這就是最終的原因。
所以會脅下,為什么脅下?因為剛好二邊一邊是肝,一邊是脾,脅下就會痛。那常常還“津液微生”,為什么還會有些津液呢?因為他這個只是肝和脾,腎臟還在后面,這個肝臟影響到脾臟,但是還影響不了腎臟,這個時候腎臟的津液還會上來,到嘴巴里面,還會有一些口水在,津液在嘴巴里面,因為影響不了腎臟,小便還會滴滴答答還會有些小便排出來,因為它只有木克土,后面還沒有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出現。那諸位呢,我們在治療肝臟腹水的時候,我們處方呢,因為是要去救脾臟,如果脾臟能夠接受食物的營養,第一個我們就立于不敗之地。什么是脾?脾呢,老師,甘味、甜味入脾,所以我們是用甘淡滲利的方式來強脾。所以治肝要先實脾,實脾呢不是說我們一定要用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可以實脾,但是呢它實的是虛寒的而不是陰實的。
所以說我們用甘淡滲利的藥把水排掉以后,去通利他的脾臟就可以把水利出來,甘淡滲利。所以我們前面在介紹傷寒論的時候我們就介紹分消湯啊、補氣枳實湯,就是甘淡滲利,但是在治療的時候記得:甘草不能加!因為甘草會蓄水,所以你如果吃了
甘草,在方子里面治療肝硬化肝癌的腹水的時候,你加了甘草在里面的時候,腹水還是會累積。那在中醫的觀念里面呢,因為已經陰實了,已經陰呢,陰就是講肝臟啊,臟,已經有實了,我們要想辦法把這個實打開來。
如果你做了切片,這種我們不贊成,切片或者去做栓塞。因為實在里面,你做了切片會造成更實,血管栓塞會更實在里面,因為你很重了,加重問題!所以我很痛恨西醫,他做了病人也沒有活,為什么要去做?如果做了病人活了也就罷了,你等于斷人生路! 這我不能接受。
所以臨床上我們在治療的時候,嚴禁病人做這種動作,對我們來說很不利。變成說,等到病人做了以后再碰到我們,開始就不平衡,就是不公平的哦。所以你要我挑戰西醫的話,可以啊, 你病人通通都不要動,我來動手,may 會贏。這是肝。
那如果說是肺水,老師你怎么知道他肺水?老師肺水啊心水啊都是不得臥啊,心臟也不能躺下去,肺積水也是不能躺下去, 那怎么辦呢?怎么去區分它呢?
肺家的陰實,這是肋骨,這是肺在上方,如果說肺里面有陰實, 就是長東西了,堵到了,結果造成肺里面有積水,為什么肺里面會積水?因為你里面有東西堵到了以后,這個水上升從大腸里面,肺的水呢來源是來自大腸,大腸上升到肺里面去以后,哎呦,有東西堵在里面,這個水沒有辦法進去啊,結果慢慢累積在肺的下方,這個時候呢,除了你人不能躺下去以外,肺主皮毛,這個水會滲到皮膚上面去,怎么講呢?我們平常人運動出汗,出汗了以后,皮膚上的毛孔汗出來了,跟肺水很有關系,那你現在肺有積水的話,身腫,肺主氣,沒有辦法氣化就會有腫的現象,小便為什么難呢?因為你水停在上面,大腸的水一直不停的供應給它,這個水就一直停在上面。你可不可以跟大腸打個電話說你可
不可以不要給我水?它還是自動啊,自動一直上去,對不對?這個水就不斷的上去,它沒有辦法停下來。真正治病當個醫生跟當個汽車的技工修理。我們治療心臟病,或我們治療肺病,我們治療任何肝膽病的時候,我們是要在那個物體在動的狀態之下把它治好。而不是靜的狀態!那靜很簡單啊,所以我們可以當黑手很簡單,不要去學嗎。最厲害的醫生在動的狀態之下把它治好。西醫和我們不一樣,西醫把它麻醉掉,在靜的狀態下開刀拿出來。中醫不是!中醫是在動的狀態下把他治好的,這就很難。那所以呢,如果是停在肺里面的時候小便會很難。為什么?因為水停在肺上面!不斷的上去下不來。那肺呢,正常的人呢,水到了肺以后,金生水。金是不是會生水?那肺里面的水再進入腎臟,腎臟再經過輸尿管,到了膀胱,對不對?膀胱以后再做第二次的氣化。所以我們人很小氣啊,這個上帝設計得很好,水有兩次氣化,一滴水都不會亂消耗。第一次是小腸在下面把大腸的水氣化到肺。那肺的水呢再滋潤到皮膚,因為肺主皮毛。皮膚就長得很漂亮,新水就換舊水。你如果沒有換你皮膚就變成白白的嘛,肌膚甲錯。那如果這個肺水正常的上去以后再回到腎臟。腎臟里面呢,再到膀胱,到了膀胱以后呢,照理水就沒用啦要排出去。上帝說等一下,還要再氣化一次。在氣化第二次的時候,膀胱變得膨脹起來,小腸很熱啊,膀胱就跟氣球一樣。因為有很多氣在里面,所以你有力量,噴射的力量把小便噴出來。那氣化了以后呢,好的水再從膀胱的水進入肝臟。再到膽里面變成膽汁出來。所以水第二次氣化的水,膽汁水就是第二次氣化出來的水,再進入小腸大腸, 再循環。再幫助我們消化。你看我們人體精不精密?那中醫這樣講啊,木火土金水啊。你如果不這樣跟他解釋木火土金水啊,人家說,中醫就是那個字很奇怪啊,看都看不懂,我覺得很好懂啊,不然怎么形容,水會去生木嘛,不然怎么形容你告訴我,那木生
火,膽汁出來以后到了小腸,小腸是火啊,對不對?那火會生土啊,小腸消化了以后交給脾臟那火生土啊。那草谷和津液在這邊那水在這蒸那土再去生金啊。所也只以好用五行來形容他。
那這個人小便,當肺里面堵到的時候,有東西在肺里的時候
,小便困難,現在大家知道了,因為水停在上面下不來呀。時時鴨溏,因為肺跟大腸表里,當你上面堵到的時候,當然水的氣化還是繼續在進行,但是壓力會回來,小腸的火跟大腸的水,小腸的火沒有辦法把大腸里面的水完全氣化掉。因為上面堵到了嘛, 所以大便就會像鴨子大便一樣。你要是沒看過鴨子大便你就去農家看一看,鴨子拉大便是“撲撲”的,鴨子如果干大便那就不是鴨子啦,哦,鴨溏,是形容的意思。
脾水:老師,這個脾臟出問題了也會有腹水呀,那怎么跟肝呀。肺呀。跟心臟怎么去區分呢?脾臟呢,其腹也大,因為脾主少腹。這是少腹,中醫的脾呢包涵了西醫的胰甜肉在里面。比如說胰臟癌呀,脾臟出現問題,腹部也會腫大。脾主四肢,主肌肉
。所以你問病人,他自己會告訴你,奇怪啊我手腳四肢肌肉很笨重的感覺啊,一聽就知道是脾臟的問題啊。肚子大。那脾主少腹啊,少腹這個脾臟在管。那這個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呢,為什么少氣?因為脾臟有問題的時候,氣也沒有辦法下降,呼吸也會比較短。那小便很難,因為少腹,脾主濕,那脾有問題的時候少腹的濕會很盛。非常的盛,所以說肚子也會鼓大,這些肚子都會脹大的,因濕得癥,肚子都會脹大。這是脾臟,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看,哦,老師這個脾臟既然我們知道肚子脹大是脾臟造成的,那我們當然去濕啊,白術,茯苓。它是這個少腹嘛,我們可以用白芍,重用白芍,對不對?諸如此類的藥就可以把這個水排掉。腎水者:腎臟積水,我們怎么知道它是腎臟積水?也是肚子
大啊。這一排人肚子大,結果你要看起來這個是脾臟積水,這個
的肝積水,這個是腎臟積水,今天講就是這個意思。怎么著都大肚子啊都積水,其腹大,臍腫!肚臍突出來,突出來你摸上去, 有時你不用本來是把衣服拉起來我看看肚臍,不用在外面就可以看到,他肚臍腫在那,甚至隔著衣服一摸就可以摸到肚臍腫得很大。大的象雞蛋一樣。那這個其腹大,肚子大,腰痛不得溺。腎臟是腰嘛,那腎臟有問題的時候小便排不出來。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上瘦。那為什么會這樣子?因為腎臟有問題的時候,腎本來就是水,當腎臟有問題的時候水排不出去。小便的便意就沒有了,水就累積在少腹,排又排不出來。那陰下,你去問他也可以不問他也可以,肚子就可以看出小便排不出來的。那腎經到腳上面去,腳就會冰冷。臉上是瘦的。為什么臉上是瘦的
?因為水停在下面,沒有辦法上去,而上焦的水又會下來。新的水又不會補充上去,那臉上的水呢,我剛才有跟大家介紹過,頭面上的水呢,是從腎臟,腎臟有兩個地方。這個水會進入頭部,第一個走命門。命門的火,為什么命門是火?因為水一進來以后
,命門的火一氣化,這個水就直往上沖,熱氣將沖到腦部,可是如果是太熱,太熱的水到腦部,腦就會燒壞掉,高燒。所以上帝就設計了脖子,脖子好像是冷水就是冷凝管,讓溫度下降不要那么熱,所以脖子長也比較好,那如果脖子太短一下子高燒,我只是一個形容,你不要當真。因為脖子是冷卻系統,所以說風池風府風門都在這邊。所以當你天氣冷的時候你會縮著脖子。因為你一縮脖子的話冷卻系統會比較短,熱氣就會上去一點,所以你會比較熱一點。那如果夏天走在馬路上,臺北是很熱你把脖子伸長點,溫度就會下降,真的,不相信你伸伸脖子,一伸脖子身上會冷啊,一冷為什么,你把寒氣吸進來。所以天熱你就伸著脖子走
,冬天你就縮著脖子走,人正常反映嘛。
那這是第一個系統,那第二個系統呢腎臟的水順著我們腎經
沖脈直接會到舌頭喉嚨的下方。正常是這樣子。當你腎臟功能不行的時候,上面的水會不夠。水源沒有,所以臉會瘦掉,臉會瘦下來,原因就在這里面。那有水病的時候,腎臟積水的時候,我最常用的處方是什么?生硫磺!因為硫磺呢,所謂硫磺是毒藥,不是,硫磺是熱毒!它的毒呢是因為藥很熱,藥性很熱,那硫磺的色黃入三焦系統,硫磺也是補腎的藥,在過去道家修煉,煉的金液丹的時候就是提煉的硫磺。認為是長生不老藥。那這個跟我們的命門火很有關系,所以當我們遇到病人水腫的時候,如果你開點硫磺在里面。比如老師一看,哦,這個人腹大臍腫,小便不得。這個我們用真武湯來做加減。那老師這個真武湯里面加點硫磺可不可以?當然可以!硫磺加點下去,硫磺三錢,因為硫磺是粉,淡黃的粉,所以用棉布把它包起來,這樣煮的話,硫磺就不會滲透出來。那硫磺利水。所以我在治療水腫的時候,會用很多用在硫磺這邊。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我們在治療肝家的陰實脾家的陰實的時候。為什么我們會在診斷上面,比如說我們即在診斷
。肺家的陰和實,經方,我們的神農本草經里有很多去實的藥。比如說茜草,制鱉甲,牡蠣、瓦楞子。它都是去實的,去的實功能不一樣,像瓦楞子是去痰里面的痰積。我們治療肝病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用到制鱉甲。因為這鱉呢是無孔不入跑到泥土很深躲到里面抓都抓不到它。所以用制鱉甲上去時候可以跑到肝臟很深很深的地方,但是這些都是去實的藥,那你要同時開去陰的藥,你如果光開去實的藥沒開去陰的藥,病不會好,這就好象我們開的
......病人呢是寒實。寒實的便秘呢,實是大黃,你如果光開個大黃呢,大黃吃下去不會出來。你開三錢五錢不會出來!如果說老師,我開到一兩,出來了,那剛好那個病人是你岳母,告你你就慘啦,痛得要死!!所以我們必須要開去寒的藥,比如附子,細辛,對不對,所以我們開診斷的時候,寫診斷上面時候是寒實
,我們就會開去寒和去實的藥合并在一起使用。那我們現在開的是陰實,你不能老開去實的藥啊。你要開去陰的藥,對不對?那去陰的藥都是什么?陽藥。那陽藥從傷寒論最初的桂枝開始到生附子一直到硫磺,陽藥升陽的藥。目的呢就是去它的陰。當你把去陰的藥和去實的藥搭配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去陰實癥的處方。
我們試開一個處方給你看,如果是肝家陰實階段,我們開生附子,石硫磺,桂枝,桂枝三錢五錢都沒有關系,炙鱉甲,鱉甲要炙過的,茜草,為什么我們要用茜草呢?茜草這味藥在黃帝內經里面叫做鹿銜草,這個藥活血化瘀,通經,女人月經不通或者子宮里面有瘀血我們可以用到茜草。茜草它能夠深入內臟,能夠活血化瘀,那加一些川芎啊,能夠讓它活血化瘀。那配合所謂的瀉南補北。瀉南時候我們要用黃連,黃岑。黃連兩錢,就是瀉南
,黃岑,如果病人很黃的時候,后面會介紹到。病人有黃的現象很歷害時候,我們有陰黃跟陽黃,我們用梔子可以去黃。茵陳呢
,這個藥也可以去黃,哦,茵陳跟梔子稍微不同的地方就是茵陳去實癥,梔子是虛熱。你看它的情形來做決定。一般來說,虛熱和實熱的區分呢?實熱是燥熱,不停的熱。虛熱是短暫,間歇性的熱。那在這個處方之前,病人有腹水的現象的時候,那你就要去甘淡滲利,把小便先導出來,利出來。那這是基本上我們治病的手法。
那老師你怎么知道他進步了呢?這是大問題的所在哦,那臨床的經驗可以告訴我們:當你有陰實堵到了的時候,你心里的概念!你不用去管腫瘤在哪個地方,硬塊在哪里,你不要去想它。想了也沒有用!西醫進去看了也沒有用。看了就醫生就自己就死掉了。肝癌的專家不就死在肝癌不是一樣的嗎,哦,沒有用!!記得我的話啊!陰實如果在這邊的時候,我們的肚臍在這邊,上焦的陽是不是這樣走,當你的陽要入陰,陽能入陰叫做正常,對
不對?你現在陰實堵到了,這個陽是不是到這邊無法入陰了,陽是不是要回頭,這個陽回頭的時候就會產生熱!初癥在病兩年前西醫還沒查到,這個病人呢每天晚上一點鐘準時起來,三點鐘以后才睡。就是熱醒過來,因為里面已經有點堵到了,堵到以后身體很快就查覺到了。肝經氣血流注的時間就是不是丑時?一點到三點,丑時!所以當你有東西堵到的時候,陽沒有辦法入陰,所以在丑時就自然而然醒過來。三點鐘以后,它不走肝經了,走肺經,那肺里面沒有東西啊,如是又睡過去了。
開始的時候你開始下手,你如果下手,肝家陰實了以后,吃了你的藥以后。像這種初起的癥,根本不需要那么強的處方。我開個處方,沒有那么強:柴胡,柴胡是少陽的藥,入肝的,我們一般來說治療肝炎,肝里面發炎。黃岑,黃岑能夠去熱。郁金這個藥呢三錢五錢沒有關系,它是苦寒的藥,苦寒能夠去血里面的熱,血中的熱。所以女孩子如果月經不好就可以用郁金,能夠去掉血里面的熱。那我還常常用的有龍膽草。這些都是被列入經方的,為什么?因為它們都來自神農本草經。各位去抓藥的時候啊
,因為我們的經方里面失落掉很多處方,那你們就要在神農本草經里面把這個處方抓回來。
有的時候我們單味的用,比如說,郁金。它能去血中的熱。女人家呢逆經,每次月經 來潮的時候,哎呀,她都要流鼻血, 她都不從下面來而從上面來。你單味藥的郁金給她吃了就會好。因為郁金本來就是去血熱嘛,所以郁金很好用。當你用這四味藥做基礎方的時候,那你就要看,老師我最常用的川芎,丹皮,白芍,因為白芍能夠入陰,它活血化瘀。這就是我們治癥的處方, 病人如果有點黃,有點暗黃的時候,茵陳呢,它主要就是去黃。那黃呢,我們從小便走,這就要用到澤瀉。治肝,必治大腸!所以肝病的人呢我們一定要先通他的大便。絕對不可以便秘。不可
以便秘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枳實。那大家看,大柴胡湯我們為什么會加白芍又加枳實?原因就在這里!讓大便能夠通出來。那你說老師大便不出來我們可以加大黃呀,大黃去實,去它的實癥,所以說你看他便秘就開大黃三錢,如果大便很好就開兩錢。這就是去他的實。這樣子就好了。那處方就很好辨證。
剛開始的時候陰實只是初癥,它沒有結得很實。又沒有腹水
,你當然可以用炙甘草來增強他的胃氣。大棗,生姜。我們呢, 病在初癥的時候,我們是攻跟養同用,在開處方的時候攻堅藥和滋養藥放在一起用。所以我們一定要把病人胃氣固好,這是治癥的原則嘛。同時要攻。當你吃下去以后,這個病人就說,倪師啊
,你的藥我吃下去以后,一覺睡到天亮。那你問他,燥不燥熱啊
?"沒有熱啦,完全沒有熱啦,心平氣和。"陰實就去掉了。所以病在初的時候是通通有治。可你這個階段去找西醫治,查不到哦,。中醫就有那么利害。一定要等到你的陰實很嚴重到那個階段西醫才能查到。
我剛才這個處方呢你治療B肝C肝都可以用到,都可以使用它,只有做加減。老師,這個人呢上熱下寒,嘴巴很口苦,喉咽干,腳又是冰的。那上面加點石膏,知母, 下面加點炮附子就可以啦。就是加減而已嘛。那基本上的處方就在這里了。所以希望諸位呢在病之初我們就下手。我們希望把中醫發揚出去就是可以上工治未病!!好的醫生開始就把它解決掉。這就是我們一般的處方,最難做的也就在這里。
我們再回頭,象剛剛這個處方,如果病人比較嘔心想吐。小柴胡湯里有半夏,半夏的功能就是去水。所以止嘔是靠半夏。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病人嘔心并確定他是水造成的嘔心那我們才會用半夏。那老師你怎么確定他有水?那很簡單嘛,你摸他的關脈是弦脈,只要是弦脈通通都是水脈。你就可以加半夏。那舌頭拿
出來看看,舌頭一看,津液比較多,不會干燥,那是半夏。我們還有一個吳茱萸,吳茱萸呢也是止嘔。吳茱萸和半夏的差別是在胃寒的時候用。什么叫胃寒?那你口渴嗎?不渴!那你喝水是喜歡冷的還是熱的?我愛喝熱的!這就是胃家寒癥。西洋人沒有寒熱的觀念,中國菜呢有熱湯,那有的人寫那個養生書呢要大家吃飯先喝湯。那對不對呢?那就要看病人,如果你是胃家的寒癥你就先喝湯再吃飯;如果你是正常人你就先吃飯再去喝湯,因為湯可以幫助你消化掉。就好象你吃水餃,吃完水餃不好消化你就喝些煮水餃的那個湯,因為原湯化原食嘛。就好象我們被魚刺埂到了就用那個同條魚的骨頭去燒一下吃也是一樣的道理。
但現在你知道了他是胃的是寒癥,那我們要把寒去掉就用吳茱萸。所以吳茱萸常常和生姜一起并用。生姜可以去水。為什么吳茱萸會和生姜并用?因為胃家里面有寒水,那吳茱萸只是去寒
,水要靠生姜來去,所以都有吳茱萸、生姜這兩個處方碰在一起
。今天我們講到這里,下堂課呢我們講黃疸病,謝謝大家。
? **文氏易筋經第十一式**
##### 6-4min26
今天介紹一下另外一個功夫的動作,上次我們旋轉嘛,第十一個動作呢手握拳,但正面肚臍以下是繃緊的,肚臍以上啊,這個從后面拉,拉的時候,諸位看握拳,握住拳以后呢慢慢往后拉
,拉到你不能拉了放松下來,吸氣,慢慢吐氣。好,吸氣,慢慢吐氣。吸氣,慢慢吐氣,這是第十一個動作。謝謝大家。
- **黃疸病并治第十五**
黃疸病呢,意思就是黃色的病。前面介紹的黃汗并不是真正的黃色的病。所以前面黃汗是你沒有流汗的時候是正常人。這個呢就是你可以看到黃色。
中醫呢,黃色分兩種,一種是陽黃,一種是陰黃。陽黃的顏色呢看起來比較鮮黃,象橘子一樣很鮮亮,光鮮亮麗的黃。這種黃呢比較好治,常常很快就可以治好。我治大概在十天左右;但是陰黃,一種黑黑暗暗的黃就比較難治。那這一篇講的就是這個
,那包括它的病因,起源。我們來看第一條。
#### 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痹,痹非中風,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
熱,熱則消谷,緊則為寒,食即為滿。
他說寸口脈浮而緩。寸是陽,大家要記得,寸就是陽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痹,痹非中風,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 趺陽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則消谷,緊則為寒,食即為滿。所以中醫就是一些地方不容易讓人家懂,我講個觀念給你們聽。有兩種黃疸的成因,那這段講的是什么?有兩個,第一個是外來,第二個是內發。不管是外來還是內發。基本上會造成黃疸的原因是胃過快,脾過慢。因為濕累積在脾臟里面。當很多的濕累積在脾臟里面以后,脾臟會腫大。頂到十二指腸頂到膽這邊。當它頂到膽的時候,膽汁呢會逆流跑到肝里面去 再跑到全身上去
了。造成胃會過快,脾會過慢,脾濕的原因呢,就是這兩個。首
先我們介紹外因。外因呢,脈浮者,就是有表證,我們一個人呢,常常 比如說你在冷氣間里面,或者是你是過去的三輪車
夫,或者是你是馬夫,無所謂,反正就是勞力工作的人,甚而至于在家養尊處優的人有時候也會出汗,可是你汗,中醫一直在講,汗一定要透發。那你呢,汗如果沒有透發,就容易積濕在身體里面,累積濕在身體里面,哦,積濕在身體里面。那我們為什么要去做按蹺、呼吸吐納、練功夫. 不管你是太極拳哦也好,什
么都沒有關系. 就是要把那個平常累積的濕排掉。好,那如
果一天兩天累積的濕沒有影響,可是你常年累月累積了濕之后就會產生影響。當你一個人,像同樣的我們太陽中風,對我來說可能桂枝湯就結束了;對你來說,吃完以后你還下利還有別他的問題發生。為什么?因為你里面身體還有飲,還有飲,我們前面都介紹過了,對不對?還有可能是留飲啊,浮飲啊,哦,這個身體很多飲,那飲都沒有去呢,日久以后就變成濕了,哦,那對我來說,得了桂枝湯;對于你來說,一發一個桂枝湯癥你就發黃疸, 為什么?因為你本來就是身體里面很濕很盛的人,那濕很盛的人在這個條件之下你流汗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很透徹的流汗......
透發,透發了汗。所以說當你受到表風以后呢,這個風邪一束在表上面,那汗又沒有透發,加上里面濕又很盛,那濕又很粘稠,排不出去,最后回逆,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脾濕過剩的時候會壓迫到膽,膽汁就回逆,好,就會發黃。還有一種呢,內因......
內發的,內發的呢,是土. 脾濕太勝了,結果土克到腎,哦,
脾土克到腎水。
在 我一再會回頭,因為那個部分很重要,你如果回到
229頁,脾臟腹水的時候,跟肝臟腹水不一樣。脾臟腹水時候,脾是土,土會克到水,所以腎臟,底下腹部呢,少腹部都是水累積在里面,這個時候小便就沒有了。所以,脾臟的病,包括胰臟
癌什么樣,引起的腹水的話,基本上病人是沒有小便,哦,因為土克水。為什么肝臟,肝癌、肝硬化,引起的腹水,病人還有小便,還有續通,因為是木克土而已嘛,木克到土但是還沒有克到水,所以小便還是通的,但是不是量很大,哦,從這點就可以判斷病在脾臟還是在肝臟來的。
第二個原因呢,當土克到腎了以后,脾土克到腎,腎呢?本身是水臟。我們中醫講陰陽,腎有陰陽,脾臟有陰陽,任何地方都有陰陽。當你的濕很盛的時候壓制到陰,它影響到脾、腎臟陰陽的平衡,所以腎的陽呢,會往上逆。腎陽呢,有兩個出路,第一個到小腸里面去,腎陽經過我們的那個尿液啊,尿液呢慢慢從腎臟經過輸尿管,進入我們的膀胱,哦,那這個腎陽在后面跟小腸,它的腎陽跟小腸有相關性的,這個是先天和后天的關系。那小便,當你的尿液到了膀胱里面的時候,本身就已經是熱的,但不是evaporate,不是蒸發的,因為腎陽很熱,到了膀胱里面是熱水,再經過小腸的蒸發后,才氣化掉,功能就這樣子。所以第一個腎陽它會有小便會比較熱,第二個腎陽呢會支援去胃,這是先天來支援后天,所以我們胃會蠕動因為腎臟功能很好。反過來,當我們腎臟功能出現問題的時候,第一個就影響到胃。所以你腎臟功能一衰弱下去以后,開始胃就不能納谷了,胃蠕動就慢下來了,吃東西就會吐。所以腎臟病的病人,我們看尿毒的病人,你說,老師你怎么知道他尿毒?你聽,哦,你們還沒有看到病人, 吃東西就吐掉了;第二個. 頭昏眩得很厲害。哦,因為當你
腎陽往上逆的時候,之所以會往上逆是因為陰太盛,陰太盛,腎
整個充滿了陰,所以陽沒有辦法進入腎臟,它就反逆,逆上去以后就影響到胃,就會胃吐掉,然后再直接. 這個腎(陽)就
往上沖,沖到頭部上,病人會極度的暝眩、暈眩,沒有辦法站起來,這又吐就代表腎臟功能要準備衰竭了。那這里呢當然沒有那
么嚴重,只是因為脾土脾濕太盛,影響到腎臟,腎臟呢影響到胃火,那胃就會. 這個陽一上來呢,胃就會加速啊,因為身體
要自己想要自己痊愈,這個時候胃會加速。加速的時候,胃的速度太快了,脾的速度太慢了,這兩個速度不平衡的時候,就產生黃。所以我一再跟諸位說,脾胃相表里,什么叫表里?就是脾臟在縮小的時候,胃在擴大,胃臟在縮小的時候,脾臟在擴大,所以這兩個是這個動作,哦,這個動作。那現在就是胃太快了,脾太慢了,這是內因造成的,所以不管是內,還是外,終歸一句, 就是濕太盛了,是不是?是脾濕太盛。那脾濕呢,太盛的時候, 這個脾濕會過盛,我們就要去考慮什么原因會造成脾臟的負擔, 哦,
第一個,脾主思,當你思念一件事情,考慮擔憂一件事情, 或者是思念你的男朋友,哦,或者是怎么樣,思太甚的時候,脾臟,會影響到脾臟。
那,還有. 運動。你常常坐在電腦前,都沒有去九寨溝
玩,那濕也會太盛,所以要多出去走一走,走不一定說重復去不去,運動很重要,哦,那平常一個人懶得動,一群人就會動。因為蜈蚣一動時候,后面的腳都跟著動,對不對?所以逼著自己動這很好的事。那你平常都窩在冷氣間里面,日久就變成濕了嘛。所以現在坐在電腦面前,在網啊,是不是?網啊,里面玩的,我是不了解啦,我是看Internet學的,雖然沒有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所以看到那網啊,里面他們在干嘛,那都會. 脾濕
都會很盛,哦,濕很盛。
那這種呢,如果一得到表風的時候就引發黃疸。那實際上表風只是一個觸媒,就是一個導火線,他這個本身病人就有濕在里面。所以你平常如果沒有濕在身體里面就不會有這個病。那人的濕本身最先. 先前是來自于飲,哦,飲,有沒有?所以我們
常常,就是傷寒、金匱一路介紹下來,就是這樣子,哦,所以這一篇講的就是這個東西。
那. 好,大家看,現在看到了:“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
熱”,就是胃里面很熱,“熱則消谷” 消化食物的速度很快,
對不對?“緊則為寒”,老師怎么又是熱又是寒?你搞錯了,這是脾臟的寒。“食積為滿”,因為你脾臟沒有動. 寒就是速度
減緩,停下來;那胃的動作很快,結果胃不斷的吃東西,結果脾臟在下面脹. 本來兩個是互相搭配,互相合作的,一個陰臟
一個陽腑,結果呢互相變成互相在制衡,這就是病因。當你知道病因的時候我們要處理它就很簡單啦。
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疸。
好,大家來看,前面呢,剛才那寸口脈浮就是表,中風。尺脈為浮,尺脈講的是什么?陰脈,講的是腎,講的是不是陰?這一段講的是第二個原因,就是內因。一個是外因,哦,外感來的,一個是里面發生的原因。哦,“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疸。”就是 這個呢,是食物
造成的,堵在腸胃里面,哦,原因是這樣子。當我們的胃在蠕動的時候,我剛剛跟大家講過,它胃下的甜肉,包括胰臟在內,它是跟脾胃是表里的時候互相在蠕動,當你脾臟功能失下來緩下來以后,胃的速度很快,你不斷的消谷,食物吃下去呢,消食的速度很快,可是呢?脾臟腫得很大,頂到這邊來,你食物下不去,食物哽在胃里面。結果呢,這個食物呆到胃里面很久了就變成濁,只有濁水能夠下去,就是很粘稠的水,哦,結果食物消化掉以后
只有這個粘稠的水還能夠下去。那真正的食物的殘渣呢?還是堵在胃里面。所以,“濁氣下流,谷氣不消,胃中苦濁”,就是胃里面呢?很苦惱啊,那個食物. 東西吃下去,胃的蠕動又很快,
又去吃東西,吃的東西又不消化,又下不去,那只有濁氣就是很粘稠的食物的津液下來,到了小腸,到了小腸以后呢?為什么小便不通?它這個沒有辦法氣化了,因為太粘了,結果慢慢慢慢滲到膀胱里面去,滲到膀胱里面去以后呢,小便就變得很濃稠,等下小便不出來,小便應該是水啊,但是它不是,它像痰飲一樣, 很粘的東西,就是濕熱,“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就是谷疸。
現在諸位就看懂了,這個就是腎臟引起的,哦,腎臟,腎臟會引起,是因為脾臟太濕,影響到腎臟,然后,腎臟呢陽熱往上走的時候,把. 促動了胃,胃的速度加快變成這樣子,這個
都是很好治的,非常簡單的,那分析的時候比較難,治療的時候很快就可以好。
-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 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
- 問曰:脈脫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 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難治。
-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偠脊臂腳掣痛。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欬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藏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 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谷饦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于前, 寒中于后,濕傷于下,霧傷于上,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令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
- 問曰:病有急當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里; 后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其卒病,后乃治
- 師曰:五藏病各有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惡, 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食之,必發熱也。
- 夫諸病在藏,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余皆仿此。
-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
- 太陽病,發熱,脈沉細者,名曰痙,為難治。
-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 夫風病,下之則痙,后發汗,必拘急。
-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手足口病病例有關情況日報表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去桂枝加白術湯主之。
-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 百合病,發汗后者,百合知母湯主之。
- 百合病,下之后者,百合滑石代赭湯主之。
- 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雞子湯主之。
- 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 百合病,渴不解者,栝萎牡蠣散主之。
- 百合病變發熱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 百合病,見于陰者,以陽法救之;見于陽者,
-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于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于上部則聲嗄(shà,聲音嘶啞),甘草瀉心湯主之。蝕于下
- 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
- 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 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脈極虛亦為勞。
- 男子面色薄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里虛也。
- 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里急,小便不利, 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
- 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差,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 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
-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 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 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 男子平人脈虛細微者,喜盜汗也。
- 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俠背行。若腸鳴馬刀俠癭者,皆為勞得之。
- 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
- 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
- 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
- 師曰:奔豚病從少腹上沖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
- 奔豚,氣上沖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3-5min04
- 發汗后,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主之。
- 發汗后,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 師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
- 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
-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
- 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
- 病者痿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
- 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發熱、色和者, 善嚏。
-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虛也,欲嚏不能,此有肚中寒。
-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谷氣不行,而反下之,
- 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樸七物湯主之。
-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
- 痛而閉者,厚樸三物湯主之。
-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
-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大承氣湯方(見痙病)
-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滿,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不可觸近者,大建中湯主之。
-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瓜蒂散。
-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
-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 肺中寒,吐濁涕。
- 肺死脈,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
- 肝中風者,頭目潤,兩脅痛,行常傴(yǔ,彎
- 肝中寒者,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
- 肝死脈,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
-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
-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饑,食即
-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敢蒜狀,劇者心痛徹
- 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
- 心死脈,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于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 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 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
- 脾死脈,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
-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
- 腎死脈,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 問曰:上焦寒,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知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寒,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 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悶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鶩(wù,野鴨)溏;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
- 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
- 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沖,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 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 脈浮而細滑,傷飲。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熏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 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宜木防已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 支飲胸滿者,厚樸大黃湯主之。
- 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葶藶大棗瀉肺湯(見肺癰)
-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 腹滿,口舌干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丸主之。
-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 五苓散主之。
- 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
- 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有痛者,不卒列,至一百日是或一歲,宜十棗湯。
- 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 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
- 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 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
- 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干姜細辛以治其咳滿。
- 咳滿即止,而沖氣復發者,以細辛干姜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者,為支飲也;支飲者, 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內半夏以去其水。
- 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內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發其陽故也。
- 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薰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 先渴后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亦一斗, 腎氣丸主之。
-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
-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 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 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 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即消谷引飲,大便必堅,
- 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
- 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 其脈亦浮,外證跗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沉遲, 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 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 風強則為癰疹,身體為癢,癢者為泄,風久為痂癩; 氣強則為水,難以俯仰。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
- 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止窠上微腫,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
- 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為風水。 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渴而不惡寒者,此 為皮水。身腫而冷,狀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 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為黃汗。痛在骨節,咳而 喘,不渴者,此為肺脹,其狀如腫,發汗則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 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術湯主之。
-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之,即胸滿短氣。趺陽脈當伏,今反數, 本自有熱,消谷,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則為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熱,數脈即止, 熱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
- 寸口脈弦而緊,弱則衛氣不行,即惡寒,水不沾流,走于腸間。
- 脈得諸沉者,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死。
-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 可下之。
- 問曰:病下利后,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
- 心下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 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了。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脾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厥冷,面反瘦。
- 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
- 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
- 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腹痛者加芍藥。
-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 無大熱,越婢湯方之。
- 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 里水,越婢加術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里水者,一身面目洪腫,其脈沉,小便不利,
-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必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蒲灰散方(見消渴)
- 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何從 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湯主之。
- 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 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盜汗出者,此榮氣也。若汗出 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 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潤,潤 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 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芪湯主之。
- 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 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 即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營衛不利;營衛不利, 則腹滿脅鳴,相逐氣轉,膀胱營衛俱勞,陽氣不通, 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矢氣,虛則遺溺,名曰氣分。
- 右七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 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
- 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腹如水狀,不治。
- 心中懊憹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疸。
-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
- 夫病酒黃疸,必小便不利,其后心中熱,足下熱,是其證也。酒黃疸者,或無熱,靖言了了,
- 酒疸心中熱,欲吐者,吐之愈。
- 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噉蒜薺狀,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微黑,故知之。
- 師曰:病黃疸,發熱煩喘胸滿口燥者,以病發時火劫其汗,兩熱相得,然黃家所得,從濕得之,一身盡發熱而黃,肚熱,熱在里,當下之。
- 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
- 腹滿,舌痿黃,躁不得睡,屬黃家。
- 黃疸之病,當經十八日為期,治之,十日以上
- 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發于陰部,其人必嘔;發于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也。
- 谷疸之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
- 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病也。腹滿者難治,硝石礬石散主之。
- 酒疸,心中懊憹,或熱痛,梔子大黃湯主之。
- 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
- 諸黃,豬膏發煎主之。
- 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之。
- 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里實,當下之,宜大黃硝石湯。
- 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里實,當下之,宜大黃硝石湯。
- 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噦,噦者小半夏湯主之。
- 諸黃,腹痛而嘔者,宜柴胡湯。
- 男子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
- 寸口脈動而弱,動即為驚,弱即為悸。
- 師曰:尺脈浮,目睛暈黃,衄未止,暈黃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 又曰:從春至夏,衄者太陽,從秋至冬,衄者陽明。
-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
- 病人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
- 亡血不可發其表,汗出,即寒栗而振。
- 火邪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豆當歸散主之。
- 干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 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 夫六府氣絕于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藏
-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
-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
-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 下利脈緩有微熱者,汗出,令自愈;設脈緊,為
-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
-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
-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
- 病金瘡,王不留行散主之。
- 妊娠養胎,白朮散主之。
- 婦人傷胎,懷身腹滿,不得小便,從腰以下重,如有水狀,懷身七月,太陰當養不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微利則愈。
- 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汗 出,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郁
- 產復郁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 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 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
-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宜大
- 產婦腹中疼痛,當歸生姜羊肉湯主之,并治腹
- 產后腹痛,煩滯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
- 師曰:產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瘀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
- 產后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熱在里,結在膀胱也,不大便,煩躁發熱,切 脈微實,日哺時更倍煩躁發熱,不食,食則譫語,
- 產后風,續續數十日不解,頭微疼,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干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在者,可與陽旦湯。
- 產后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
- 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
- 產后下利虛極,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
-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
-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爲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
-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
-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
- 婦人藏燥,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喜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
- 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姜湯主之。
- 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后者,
- 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主之。
- 婦人經水閉不利,藏堅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礬石丸主之。
- 婦人六十二種風,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主
- 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
- 問曰:婦人病。飮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
- 肝癌肝硬化病例
- 處方:川芎3錢,丹皮3錢,桃仁3錢,川紅花1
- 更改處方:旋復花3錢,代赭石3錢,半夏3錢,枳實3錢,黃連1錢,地龍2錢,薤白3錢,紅花1 錢。
- 腎癌案例
- 紅斑性狼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