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0160801阻礙財富自由的三大坑
關鍵詞:湊熱鬧,隨大流,瞎操心,注意力
> 1. 你必須把最寶貴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的“成長”。
> 2. 創業就是成長。沒有成長就不是創業。
> 3. 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最終注定是貧窮的,因為他們終生被收割,終生不可能有真正有價值的產出,怎么可能最終變得富有?
三個大坑:莫名其妙地湊熱鬧,心急火燎地隨大流,操碎了別人的心肝。
## 【思考】可閱讀完正文后思考!
> 1. 你有沒有掉到那三個坑的某一個里?
> 2. 你覺得怎樣花費你的注意力是最合理的?
> 3. 你有沒有什么更好的論據、論點、素材可提供給我?
> 4. 在這一周里,每天都要回顧一下自己當日的注意力開銷,相信我,你會有因此產生巨大感悟……記錄下來,發給我們好不好?
## 【正文】
你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是什么?
我們今天說自己擁有的最寶貴財富是什么,但其實在人真的有“慧眼”辨別什么是你的寶貴財富之前,你歷過一些“坑”。有的坑很深,一旦掉進去,就沒可能爬出來;有的坑很淺,掉進去爬出來反倒是好事兒,因為可以長長經驗。但有一些坑,很可怕,因為它們是隱形的,弄不好你了進去,卻全然無知覺……
我知道這世上有三個這樣的大坑,坑內人頭攢動,基本上99.99%的人都在里面,可惜,大家并不知道自己在坑里,因為放眼望過去一“大家不都這樣嗎?”
> 第一大坑,叫"莫名其妙地湊熱鬧"
湊熱鬧,你一定見過。很多人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一大群人圍著,就會不由自主地也走過去,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可關鍵在于,那—定是跟自己并沒有關系的事情啊!為什么 要去湊這熱鬧呢?
尤其,大街上被圍觀的,通常也不會是什么好事兒。這不是明擺著的嗎?大街上能發生什么事兒讓大家圍著啊?只能是發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么!不好的事情有什么可看的呢?看來看去不就是那么幾出嗎?有人吵架了,有人打架了,有人受傷了. . . 你用腳趾頭想道了,見義勇為這事兒,一定不是一大幫人一起圍著做出來的,不是嗎?
現在大家上街的欲望比以前少多了,因為大家現在上的不再是大街,上的是網. . . 網上的熱鬧更多,甚至可以給自己泡杯茶,擺好姿勢再圍觀。呀!萬科出事兒了!呀!吳亦凡出事兒了!呀!趙薇出事兒了 !呀. . . 這種人現在在網上被叫做吃瓜群眾。比起在路邊圍觀的人,網上的吃瓜群眾們還會將湊熱鬧變成一種鬧劇——一群人本來就莫名其妙地圍觀,結果看著看著,圍觀的人居然也相互之間吵了起來,引來更多的人圍觀. . .
據說好奇心是創造力的源泉呢,你看,事實上,無論是誰都有滿滿的好奇心。可惜,都浪費在看莫名其妙的熱鬧上了。不過,這也很正常,那么多的人其實沒什么正事兒可做,連讀書都不會,閑得要死;大量閑置的時間殺掉,大量閑置的精力需要被發泄,大量的好奇心需要個噴射的出口……
> 第二個大坑,叫"心急火燎地隨大流"
突然之間,某個“趨勢”就出現了。比如最近的"內容創業",比如去年的"O2O"……有什么東西火了 !于是,轉瞬間就會有一大批人(事實上,總是絕大多數人)心急火燎地去隨大流……
可是他們忘了,在任何一個大的趨勢出現的時候,一定有另外一批人,早就準備好了——雖然可能并不是有意準備的。若是內容創業真的是趨勢,大潮流,那么,在此之前隨寫了十年字的那票人顯然是“雖然不故意卻必然準備最充分”的呀,這才開始心急火燎的人,哪兒是另外一票人的對手呢?
問題在于,為什么會心急火燎呢?因為“大勢來的太突然了”嗎?不是。正確的答案是,那趨勢、那機會,并不屬于心急火燎的那幫人;那趨勢,那機會明明是那些有意無意已經準備好的人的。平日里整天掛在嘴邊的那句話“機會屬于有準備的人”到了這個時候就好像完全沒聽說過似的,究竟是為什么呢?只因為平日里從無積累。
說實話,這個坑里的人,其實比上一個坑里的人有正事兒多了,起碼,這些人還上進一點。可惜,平日里只有一顆上進的心,一樣滾燙,卻從未有過積累的行動。于是,最終兩個坑都占上了,平時總是湊熱鬧,看到了別人的機會,卻要花上自己的時間精力去隨大流。最終你看到,只要入了坑,管你是不是正經事,都一事無成。
> 第三個大坑,叫"操碎了別人的心肝"
什么是操碎了別人的心肝呢?例子非常多,比如,最近很多人對"萬眾創業"的所謂"獨立思考"就是這種。
萬眾創業,這個說法也許確實有些不經推敲的地方,但別人創業,別人單干,關你什么事兒呢?時代不同了,今天和十年前、二十年前真的很不一樣,個體生存就是比過去更容易了 ,這是事實。
但凡有點想法,但凡有點能力的人,在這個時代里,確實就應該創業的,雖然不一定是各路風險投資人眼中的那種不能改變世界的就不叫創業的那種;但最起碼,單干可能更有前途,這事兒是確定無疑的。
并且,從社會效率的角度出發,每個單干的人,本質上來看都是"嘗試著去掉中間環節,嘗試著直接為社會做貢獻",就算有可能失敗,這有什么不好的呢?拉起團隊創業的人,那是 在“嘗試著為社會做出比個人更大的直接貢獻”,就算有可能失敗,這有什么不好的呢?
還有就是,失敗乃成功之母,這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正確道理嗎?別人失敗了,你怎么就知道人家不會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呢?你怎么就那么篤定人家失敗了就從此一蹶不振呢?你就沒聽過那首歌嗎? 那些弄不死我的只能讓我更強?誰說失敗不是正常生活的必需構成部分?
兩個字:閑的。
—句話:自己是泥菩薩,一條小河都過不去,卻要操碎了別人的心肝,真不知道圖個啥。人家創業失敗了,你也不會有損失,可若是人家創業成功了,你害怕,是不?
> 進一步結論
你仔細看看這三個大坑:
> 1. 莫名其妙地湊熱鬧
> 2. 心急火燎地隨大流
> 3. 操碎了別人的心肝
有多少人在這些坑里?
若是你想象力困乏,明天晩上溜達溜達,去本地的公園看看. . . 一定有一幫老頭子圍在一起下象棋啊什么的,可能是抽著煙,可能是喝著茶,然后他們會坐在那里,點評時事,指點江山,揮斥方遒,談笑間灰飛煙滅. . . 你在央視新聞里能聽到的一切國際大事相關的名詞,就是他們的天空里點綴的云朵. . .
你站在一旁,突然之間你就會對一個由兩個字構成詞產生深刻的理解:嘴臉。
看看那些嘴臉罷。看清楚那些嘴臉,你就徹底醒過來了——因為你會跟我們所有人一樣,害怕有一天你老了的時候,甚至還沒怎么老的時候,就已經是那樣一副嘴臉了……
那么回到那個問題:什么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最重要、卻被人忽視了的寶貴財富?
注意力。
你的注意力,真的很少,一天下來,能夠集中起來有產出的注意力,弄不好往往只有兩三個小時而已,結果呢?結果你去湊熱鬧,你去隨大流,你去操別人的心. . . 若是這樣,不消說你能不能成功,僅僅"有收獲"都是根本做不到的,不是嗎?
錢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可以再生;時間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本質上不屬于你,你只能試著與它做朋友,讓它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擁有的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從這個角度望過去,人生其實是公平的,因為你的注意力確實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自己放棄。所以,那結局是好是壞,其實真的是你自己選的。
如此看來,很多人的敗局很早很早就已經定下來了,因為幾乎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已經養成了四處浪費自己注意力的習慣,任由自己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點點滴滴或者大把大把地流失——這樣的人若是能夠成功,天理何在?
所以,你必須把最寶貴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
這可能是人生最有價值的建議——因為,最終,你的一切價值,都是你的注意力的產出。而且,更為關鍵的是,一個人的注意力,很可能是唯一能夠稱得上是“與生俱來”的有產出能力的資源,仔細想想吧,還有別的什么是這樣的嗎?
……那放在自己的哪兒上?答案明確而又唯一:
> 放在“成長”上。
有一句硅谷的“陳詞濫調”其實是很有意義的:“創業就是成長。沒有成長就不是創業。”
個人也一樣,生活就是成長,沒有成長就不是有意義的生活。Paul Graham走得更遠,他說,“不能做到每天増長1%就算了罷”,這要求有點高,但也有“親民”一點的說法,比如羅 大佑的歌詞:“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進步一點點”——這總可以了吧?
如果你想多走一步,可以試著羅列下面的內容(這個不算作業):
> 1. 回顧一下你關注的事都是什么?羅列出來,判斷一下,那些東西與你有關嗎?與你的成長有關嗎?
> 2. 回顧一下上周你關注的事情都是什么?羅列出來?判斷一下,那些東西與你有關嗎?與你的成長有關嗎?
> 3. 回顧一下上個月……我知道你自己根本就想不起來了罷?
對,之所以想不起來了,就是因為那些事兒真的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更別提跟你的成長有什么關系了。不是嗎?
話說,這世上有個很簡單卻又長期成功的商業模式:把海量的廉價甚至免費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高價賣掉。
某種意義上,廣告,其實就是這樣的商業模式,不是嗎?
你可以研究一下微博上的營銷大號,它們最擅長“吸引眼球”——“收割廉價甚至免費注意力”的另外一個說法;你再看看有多少人甚至在“主動貢獻自己的注意力”,而后你就多少可以明白為什么這種商業模式可以最終做到“長盛不衰”。
不帶任何感情色彩,不帶任何道德判斷,只看現象的本質,我們可能得出一個特別冷冰冰的結論:
> 你若是膽敢不在意你的注意力,你的注意力(事實上你的注意力其實就是真正有價值的你)就會被無情地收割起來然后被賣掉。
這么看來,絕大多數人真的是那種“犧牲我一個幸福另一人”的勇士呢。
說一千道一萬,道理很清楚:
> 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最終注定是貧窮的,因為他們終生被收割,終生不可能有真正有價值的產出,怎么可能最終變得富有?
就這么簡單。
注意,我并不是在宣揚“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價值觀,我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注意力很重要。所以,若是你能從此珍惜你的注意力,你就有可能變成產出更大的人,更有能力的人,更有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不是嗎?否則只是空喊口號而已,沒什么意思。
最后,按照我們之前的約定(如果你還不知道這個欄目的玩法,可以去看上一篇《開始前的正式邀請:請與我活一年》),我們本周的互動,希望大家參與回答和付論這些問題:
> 1. 你有沒有掉到那三個坑的某一個里?
> 2. 你覺得怎樣花費你的注意力是最合理的?
> 3. 你有沒有什么更好的論據、論點、素材可提供給我?
> 4. 在這一周里,每天都要回顧一下自己當日的注意力開銷,相信我,你會有因此產生巨大感悟……記錄下來,發給我們好不好?
-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精細筆記
- 00.20160727理解真正的“財富自由”
- 00.20160729出售時間的三條鐵律
- 01.20160801阻礙財富自由的三大坑
- 01.20160805我們最重要的財富是“注意力”
- 02.20160812付費就是撿便宜
- 03.20160819人生最重的枷鎖是“安全感”
- 04.20160826生活的根基“活有未來”
- 05.20160902遇到貴人的方法
- 06.20160909關于“資本”
- 07.20160916關于“落后”
- 08.20160923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多維競爭”
- 09.20160930認識“元認知能力”
- 10.20161007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方法
- 11.20161014“萬能鑰匙”
- 12.20161021“堅持”與“毅力”
- 13.20161028“錯過”
- 14.20161104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
- 15.20161111徹底戒掉“抱怨”
- 16.20161118看見別人的好才能獲得新生
- 17.20161125正確本身的價值
- 18.20161202什么決定你的命運
- 19.20161209“自我驅動力”
- 20.20161216認知、選擇、培養正確的剛需
- 21.20161223投資的剛需是避險
- 22.20161230尊重資本量級的差異
- 23.20170106你真的沒機會?
- 24.20170113開始投資活動的條件
- 25.20170120你能準確預測股票?
- 26.20170127貪婪與誘惑
- 27.20170203“先發優勢”?
- 28.20170210全部押上意味著什么?
- 29.20170217最簡單的安全投資策略是“定投”
- 30.20170224“長期”
- 31.20170303如何獲得“雙倍”的薪水或收入
- 32.20170310做個正常“時間買賣”
- 33.20170317關于“寫作”
- 34.20170324決定“你的價格”的要素
- 35.20170331關于“選擇的方法”
- 36.20170407關于“成長率”
- 37.20170414“提高成長率”
- 38.20170421關于“知識”
- 39.20170428關于“智商”
- 40.20170505關于“速成”
- 41.20170512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重復&希望
- 42.20170519成為配得上希望的那個人
- 43.20170526認知升級最重要的工具“踐行”
- 44.20170602一個人生的作弊器“學習能力”
- 45.20170609投資世界里的最基本技能:趨勢判斷
- 46.20170616投資的世界“鏡像世界”
- 47.20170623“精明的時間買賣”
- 48.20170630最好的個人商業模式
- 49.20170707人生的終極問題到底是什么?
- 50.20170714應用“原則”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的選擇
- 51.20170721關于“提問”的智慧
- 52.20170728關于“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