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20170714應用“原則”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的選擇
關鍵概念:原則、選擇。
應用“原則”方法:1.別僅停在閱讀層面,要據此制定自己的原則;2.養成定期回顧并復盤的習慣。
《原則》的核心:我們必須渴求真相,要渴求到為了換取真相甚至不惜被羞辱的地步。
如果你企圖討好所有的人,那么你只會得罪更多的人。
## 【思考】可閱讀完正文后思考!
大家可能也看出來了,我們下一季的定位將是有關財富自由的“成長診斷”。每個人如果能在關鍵的時候,依照更為明確合理的原則作出選擇,那對于財富的積累和自己的成長一定有非常大的幫助。
作為第一季讀者的福利,我們這周就讓大家簡單體驗一下第二季的雛形。所以這周的思考與行動只有一條:
> 在留言區寫下你關于成長的任何問題,不論是關于人的,關于事的,還是關于你自己的。我會把我對于這件事的看法,以及我在這類事情上所秉持的原則寫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以下是有關問題的基本要求,請大家務必要認真閱讀 ,因為你的問題是否會被選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問題的質量。
> 1\. 要關于成長。
我們作選擇的目的,說到底就是為了能夠更快速地成長。這一條要求除了明確提問范圍之外,也同時想提醒大家,并不是只有就業,擇偶這些“大問題”才是關于成長的。就像你的注意力是被細小的瑣事所占據的那樣,我們很多的進步其實發生在“小問題”的選擇上。
比如“我要去海南度假一周,每天會有兩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希望找本書讀一讀,不知道《動物農莊》和《圍城》應該選哪一本?或者有什么其他書可以推薦嗎?”就是一個不錯的小問題。
所以大家切勿提問的時候“飄在天上”,我們的成長其實都是一步步腳踏實地完成的。
> 2\. 要有細節
如果你問我“如何快速賺取人生第一個100萬”,我只能開玩笑地回答:“去買彩票吧!”
很多時候,我不回答一個問題,并非因為這個問題不能回答,而是牽扯的背景信息太不完整,以至于要想說清楚只能寫本書。所以面對這類問題,統一的答案只有一個: 看情況 。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問題被回答,補充好背景信息和相關細節是一個好方法。雖然我們永遠無法補充完所有的細節,但我們總歸要盡力。比如剛才的問題如果被補充成“我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我如何賺取人生第一個100萬”,我就會很認真地回答:“去買彩票吧!”
> 3\. 要有選擇
你的問題最終應該是一個選擇題。
由于情況的不同,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選項也是不同的。這涉及到能力,性格,家庭等多種因素。所以如果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雖然我能給出我的選擇,但很有可能那并不在你的選項當中。
所以大家最后要把問題落實到選擇層面。而在這個尋找選項的過程中,你也會對自己的問題有更深的了解。
再一次提醒,請大家認真閱讀上面的要求,然后再提問,我們已經用了一年時間“只字不差”地閱讀了,相信大家能夠做到這一點。
## 【正文】
一轉眼,我們的專欄就已經進行到了第五十周了。相信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概念升級,很多讀者都已經擁有了不一樣的操作系統,用我們自己的話說就是進化成了新的物種 。
在后臺的留言中也時常能夠看到一些讀者的感謝,并且表示現在已經成為了我的“腦殘粉”了。能夠看到大家身上發生的真實改變,我非常開心,因為這本來就是支撐我持續寫作的重大意義。而且我也不覺得“腦殘粉”這樣的表述有什么不好,這只不過是你欣賞一個人時所使用的夸張表現手法而已。

我其實也是很多人的腦殘粉,并且從來也沒有對此遮遮掩掩。比如在嚴肅文學上,我是喬治·奧威爾的腦殘粉;在通俗文學上,我是斯蒂芬·金的腦殘粉;在語文上,我是錢鐘書的腦殘粉;在經濟學領域里,我是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腦殘粉......
能有一些非常喜歡并認同的偶像是一件幸運的事情。我始終認為,如果我能早點成為這些人的腦殘粉,那我將獲得多少成長和進步呢。
其實“腦殘”只是結果,原因是我們通過自己的理性判斷出了這些人身上優秀的品質,并且看到了這些優點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最終穿越了歷史來到我們眼前。而當我們自己真的開始踐行的時候,又會發現這些道理和方法的可用性。這樣的偶像,怎么可能不崇拜,并時常回顧學習他們曾經的經驗呢?
不過在這里也要提醒大家,雖然我們都可以成為“腦殘粉”,但是如果你持續進步,很有可能某一天你會取得和偶像一樣的成績,甚至超過他。到那時,也要擺正心態,感謝曾經幫助和激勵過你的這些偶像,而這時候你身上的責任也相應重了許多,因為你可能也已經收獲了自己的腦殘粉了。
在正確思考并踐行這方面,我也是一個人的腦殘粉,這個人就是:
> Ray Dalio
這位 Ray Dalio 是個神人。他創建的 Bridgewater Associates 是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 Bridgewater(橋水)管理的資金規模達 1600 億美元,而他的個人資產大約 168 億美元。
這個人有多厲害呢?說幾件事兒你就知道了。
他 1949 年出生, 12 歲就開始買賣股票,花了 300 美元買了北方航空的股票,收益 3 倍。
1975 年他創建 Bridgewater,最初的主要業務就是為公司客戶提供匯率和利率的風險管理咨詢以及出版名為“Bridgewater 每日觀察” 的每日市場評論。1987 年,Bridgewater 開始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當時的規模為 500 萬美元。時至今日,不到三十年,橋水的資產管理規模增長到起初的接近 4 萬倍。
2003 年諾貝爾經濟學家 Robert Lucas 宣布:“預防經濟蕭條的核心問題已得到實際解決,事實上,這問題早在數十年前就已獲解決。” 而在 2001 年的時候,Ray 就領導公司開發了「蕭條壓力表」(depression gauge)。
而讓我真正路轉粉的原因,是因為他寫了一本“要不斷寫下去的書”,書名叫做:
> 《原則》(Principles)
書中的內容就和書名一樣,是他在生活、工作、學習的過程中總結的各項原則。之所以看過之后就變成了腦殘粉,是因為我發現: 他整理出來放在那里的原則,所有的原則我都認同 。
注意,這里不是一部分,甚至不是絕大多數,而是所有 。
看了后臺的留言,發現有很多讀者和我一樣,也都看過了 Ray Dalio 的這本《原則》,并且表示自己也非常認同里面的內容。但與此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遺憾。雖然知道了這么多原則,但依然沒有改變太多的現實生活。
我想這可能和兩方面有關。
一方面,多數人可能只停留在了閱讀層面,并沒有據此制定自己的原則。看看總是容易的,但是想要分辨這個原則是否適用于自己的生活則是困難的。
另一方面,即便制定了原則,也沒有養成定期回顧并復盤的習慣。一條原則融入到我們的行動中,就像一個習慣的養成一樣,是一件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的事情。而這個過程必將伴隨著大量的重復練習和復盤。今天我遵守了哪些原則,我違背了哪些原則,哪些原則需要修改,哪些原則需要加強,這些都是隔三差五就要好好梳理一遍的事情。
因為 Ray 本人其實也不知道這本書什么時候能夠寫完,所以干脆就公開在網絡上,讓其他人能夠實時地看到這本書的編寫和補充。看起來其實也很正常,這本書本質上就是 Ray Dalio 的一個成長記錄,對于一個不斷學習和成長的人來說,怎么可能有一本完結的成長記錄呢?
Ray 的成功秘訣是什么?他在《原則》中做了真正“言無不盡”的描述。核心是這樣一句話:
> 我們必須渴求真相,要渴求到為了換取真相甚至不惜被羞辱的地步。
也許在大多數人眼里,探尋真相與賺錢全無關系。但,Ray 帶領著橋水踐行了他的原則,創造了奇跡。
我自己在一路成長的過程中,也零零散散地記錄了很多自己的原則,有關工作的,有關生活的,有關家人的,有關方方面面的原則。雖然還不是很系統,雖然還在不停地修正,但事實就是:
> * 有原則比沒有原則強;
> * 有零碎的眾多原則比只有幾個原則強;
> * 有系統的原則比有零碎的眾多原則強。
我從 2005 年開始在網上寫博客,如果你從那時候就看我的文章,應該會知道我所堅守過的原則:
> * 永遠只選擇鼓勵他人
> * 絕不與他人公開爭吵
> * 相信試錯常常是進步的唯一途徑
> * 相信 “教” 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 * 長期保持耐心才能看到最后的結果
> * 做了再說,而不是說了也不做
> * ......
我其實一直有一個愿望,就是希望能夠看到我所感興趣的人寫下的原則。比如史蒂夫·喬布斯的原則會是什么?喬治·奧威爾的原則會是什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原則會是什么?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原則會是什么?不光是這些名人,我也希望知道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我的合伙人們都抱有怎樣的原則。如果有機會我很想拿我的原則和他們的進行一下比較,看看他們最珍視的是什么,為了實現夢想又遵循過什么樣的原則。
這個愿望真的想一想都讓人興奮,這些原則如果都能匯總起來,該對我的思維有多大的幫助啊!
當初和羅胖聊到這個話題的時候,他的一句話提醒了我: 其實你的很多讀者也希望能夠知道你在各種事情上的原則 。
你的那個愿望多半完不成,因為有些人已經去世,有些人恐怕也沒有精力完成這個任務,即便他們真的有這么一個原則手冊,恐怕也不一定方便公開。但是你不一樣,你有足夠的條件,滿足其他人相應的愿望。
我一想,確實如此。這么多年來,我作為一個“雞湯作家”,每天做的事情不就是鼓勵大家踐行,并以身作則地和大家一起成長嗎?我當然也希望我寫的原則能夠鼓勵其他人把自己的原則也寫下來。
回顧我過去寫過的書,其實都是理論加實踐的組合。比如我當年寫了一本《把時間當作朋友》,而隨后寫的那本《人人都能用英語》其實就是它的實踐版本。去年,我斷斷續續在寫一本《人人都是工程師》,這其實就是《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的實踐版和擴展版。
回顧我們第一季的專欄,我帶著大家更新了好多的概念,升級了操作系統,提升了一些認知。但是這些更多還是理論層面的東西,具體到細枝末節要如何處理,真實情況要怎么面對,我們其實講的并不多。雖然有每周三天的問答時間,但是依然無法讓大家知道我在面對各種情況下會堅持的原則。
所以我想在下一季的專欄里,履行這部分沒有完結的使命。如果說第一季是理論的學習,那么第二季我們就要開始實踐過去學過的理論了。而且這一次絕對是實打實的踐行,因為我們將圍繞著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而我也是被這些問題困擾的人之一。
我會和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人的原則問題:比如和伴侶的關系不合,要不要分手?與父母的觀念不同,要不要妥協?同事總在拖后腿,要不要忍耐?
這周的問答中,我們簡單說了一些關于子女,關于父母,關于伴侶的話題。
我們每天要接觸大量的人,不論是家中的父母和伴侶,還是工作場合的同事和領導,能否處理好和他們的關系,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們的幸福指數。
我在這周的問答中也說了:
> 如果你企圖討好所有的人,那么你只會得罪更多的人。
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在外人看起來好像是個老好人,誰都不得罪,但只要和他相處了以后,多半都會為這種沒有原則而頭疼,想必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的人。
在下一季中,我們會花不少時間在與人相處的原則上。我除了不和老婆吵架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秘訣要告訴大家。
還有一些關于事情的原則問題:比如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要不要換工作?投資理財的時候,應該選擇股票還是P2P?剛畢業學生應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處理好與人的關系,下一步就是如何做好事情了。
這周的留言很多也都集中在換工作和畢業找工作方面。畢竟這是我們的主要經濟來源,沒有這部分的支持,想要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恐怕很困難。即便你有了完整的投資理財知識體系,如果沒有持續賺錢的能力,這部分知識可以發揮功能的空間也不大。
對于年輕人來說,選擇職業最重要的是什么?對于工作了幾年,處于職業倦怠期的人來說,要不要換一份工作?如果你有創業的打算,什么因素是你必須考慮的。這些都將決定你財富積累的速度。這也將是我們下一季重點和大家探討的問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關于自己的一些原則:比如如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是應該多看書,還是應該多實踐?“三十而立”的說法合理嗎?面對失敗,是應該堅持原路,還是要轉換思路?
如果你看過一些名人傳記,就會發現有些人在處理人和事情方面游刃有余,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他們便無能為力。不論是早年的創傷,還是成長中的打擊,都可能讓一個人在面對自己的時候,采取非理性的方法,最終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我們最終想要的其實不僅是財富自由,我們希望通過它讓自己活出更精彩的人生。但是如果沒有處理好與自己的關系,即便給你再多的財富,你也會將它們揮霍一空,沒有辦法獲得幸福。
比如說,很多讀者抱怨自己的自制力太差,沒有辦法達成既定的目標;也有人說自己即便現在賺了很多錢,但依舊不能擺脫焦慮的陰影。我自己也曾經經歷過很多關于自我的掙扎,最終才學會如何能和自己平和共處,并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
下一季中,我也會和大家分享很多我自己突破局限的經歷,我想對于大家肯定有很好的安慰作用。
我們會聊到買房租房的原則,消費選擇的原則,與領導交流的原則,成長投資的原則等等。總之我會把我所經歷過的選擇,以及我作出這些選擇所依據的原則,毫無保留地呈獻給大家。不能保證百分百正確,但能保證百分百真誠。
而在這個過程中,更重要的是你要梳理出自己對于每件事的原則。還記得我們曾經說過什么最重要嗎?
選擇。
而我們之所以在重要的抉擇面前束手無策,就是因為平時并沒有對自己的原則進行過打磨。
整理自己的原則,其實很難,因為時常要面對沖突、失敗與羞辱,這也是為什么絕大多數人其實沒有原則的根本原因,這也是為什么絕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有屬于自己的必須堅守的原則的根本原因。
可 Ray Dalio 的這本書給我們這些普通人設定了一個很好的起點,他幫我們總結了制定原則的“基本原則”:
> * 這個原則既然這么重要,那它意味著什么?
> * 如果我堅守這個原則的話,有什么事情是我絕對不能做的?有什么事情是我必須做的,不得不做的?
> * 在我堅守這個原則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我是如何克服那些阻力的?
> * 在我堅守這個原則的過程中,我學到了什么?
> * 在長期堅守這個原則的過程中,我吃了哪些虧,得了哪些便宜,總體上的得失如何?
看了這么長時間專欄的朋友,想必也和我一樣欣賞這些擁有方法論的人。在我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各位這么好的運氣,有 Ray Dalio 這樣的人指路。要知道 Ray Dalio 發表這本書的時候是 2011 年,而那時候我已經 39 歲了。
不過那又怎么樣呢?七年就是一輩子,我現在還有好多輩子要過,怎么可能因為“晚了”就停止成長呢?況且我還有這么多想要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一起踏上財富自由之路的讀者,更不可能放松或者懈怠了。
復習小貼士:
本周,我們學習的概念是“原則”,它能幫助我們在“選擇”時不再束手無策,所以,希望你點擊下面的鏈接,把“選擇”的概念再復習一遍。
如何做出高質量的選擇?
> 1. 選擇前,添加和篩選必要的條件;
> 2. 選擇時,用條件嚴格地篩選。
點擊復習《關于“選擇”的方法論》
今天的問答中,反復出現的一個核心概念是“什么更重要?”,我把相應的文章鏈接放在下面,供你復習。
思考“什么最重要”,是現實中解決一切問題的最有效的思維武器。學習、生活、工作......面對各種問題,尋找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一刀切下去,是最佳戰斗解決方案。
點擊復習《人生的終極問題到底是什么?》
## 【附加】
購物原則:對于會用一年以上的工具,根據實際需求,在經濟可承受的范圍內,買最貴的新物品。
如果你企圖討好所有的人,那么你只會得罪更多的人。
“有出息的孩子永遠是少數”,孩子能夠身心健康地長大,獨立自主不靠別人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生活中一個最令人尷尬的情況就是:心理上雖然想要,態度上卻表示不屑。
父母都是孩子的起跑線,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在“起跑線”自己先往前邁幾步。
-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精細筆記
- 00.20160727理解真正的“財富自由”
- 00.20160729出售時間的三條鐵律
- 01.20160801阻礙財富自由的三大坑
- 01.20160805我們最重要的財富是“注意力”
- 02.20160812付費就是撿便宜
- 03.20160819人生最重的枷鎖是“安全感”
- 04.20160826生活的根基“活有未來”
- 05.20160902遇到貴人的方法
- 06.20160909關于“資本”
- 07.20160916關于“落后”
- 08.20160923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多維競爭”
- 09.20160930認識“元認知能力”
- 10.20161007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方法
- 11.20161014“萬能鑰匙”
- 12.20161021“堅持”與“毅力”
- 13.20161028“錯過”
- 14.20161104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
- 15.20161111徹底戒掉“抱怨”
- 16.20161118看見別人的好才能獲得新生
- 17.20161125正確本身的價值
- 18.20161202什么決定你的命運
- 19.20161209“自我驅動力”
- 20.20161216認知、選擇、培養正確的剛需
- 21.20161223投資的剛需是避險
- 22.20161230尊重資本量級的差異
- 23.20170106你真的沒機會?
- 24.20170113開始投資活動的條件
- 25.20170120你能準確預測股票?
- 26.20170127貪婪與誘惑
- 27.20170203“先發優勢”?
- 28.20170210全部押上意味著什么?
- 29.20170217最簡單的安全投資策略是“定投”
- 30.20170224“長期”
- 31.20170303如何獲得“雙倍”的薪水或收入
- 32.20170310做個正常“時間買賣”
- 33.20170317關于“寫作”
- 34.20170324決定“你的價格”的要素
- 35.20170331關于“選擇的方法”
- 36.20170407關于“成長率”
- 37.20170414“提高成長率”
- 38.20170421關于“知識”
- 39.20170428關于“智商”
- 40.20170505關于“速成”
- 41.20170512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重復&希望
- 42.20170519成為配得上希望的那個人
- 43.20170526認知升級最重要的工具“踐行”
- 44.20170602一個人生的作弊器“學習能力”
- 45.20170609投資世界里的最基本技能:趨勢判斷
- 46.20170616投資的世界“鏡像世界”
- 47.20170623“精明的時間買賣”
- 48.20170630最好的個人商業模式
- 49.20170707人生的終極問題到底是什么?
- 50.20170714應用“原則”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的選擇
- 51.20170721關于“提問”的智慧
- 52.20170728關于“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