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20160819人生最重的枷鎖是“安全感”
枷鎖、安全感、被困在永恒的當下
> 1. 幾乎所有的進步都是放棄了部分安全感才可能獲得的。
> 2. 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會把自己困在永恒的當下。
> 3. 我們必須放棄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長期地觀察、思考。
> 4. 不要與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為他們的世界里,實際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關系。
> 5. 關于讀書,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應用讀到的知識,改善自己的生活。
## 【思考】可閱讀完正文后思考!
> 1. 在生活中找幾個小領域試試"放棄全視角",體驗幾天?比如,關掉微信朋友圈(或者只看幾個朋友的朋友圈);把手機上的微博停用若干天;把手機完全靜音若干天;不出門獨處若干天;不看大家都看的電視劇、節目或者賽事若干天……
> 2. 你是不是一盲在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你在哪方面被拖累很慘?
> 3. 你身邊一定有不少貌似能力很強卻又其實并不得志的人. . . 想想看,那是因為他們在哪方面過分追求安全感導致的?
> 4. 你有幾個百分之百值得倍賴的朋友?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有哪些方面完全不用考慮了 ?(相當于說,在那方面放棄了全視角,自己盲區也無所謂)
> 5. 如果你的另一半極度缺乏安全感,你要如何做才能讓他或她與你共同升級?
## 【正文】
大多數人是這樣的:
> 時時刻刻關注身邊所有可以被關注的東西,而且非常害怕竟然有被自己漏掉的。
沒有辦法長期集中觀察,不能長期深入思考,注意力始終放在周圍發生的每件事上。這樣的人沒有過去,也沒有將來,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原本可以有過去和將來。對于他們來說,只有一個沒有前后對比的現在。
這就好比那些雙眼長在兩側的低級生物,雖然可以同時看到周圍的一切,沒有任何盲區,但是他們的注意力也會被這種全視角的觀察方式所稀釋。由于沒有機會長期將目光集中在某一處,仔細認真觀察任何一點,最終導致它們在進化過程中從未有機會發展出大腦皮層。
對于低級生物來說,生存是首要目標,所以這種全視角對于它們未必是壞事。但是對于我們人來說,不能集中注意力,長期深入思考,最終則可能導致被困在永恒的當下。
雖然我們的雙眼已經從側面進化到了正面,讓我們有機會長期關注某一點,并且進化出了大腦皮層,但這個前提是我們能夠放棄全視角,忍受那些視覺盲區的存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 幾乎所有的進步都是放棄了部分安全感才可能獲得的。
雖然我們的眼睛已經失去了全視角的功能,但是現代科技卻彌補了這部分的"不足",甚至大大補強了這個功能。
你的手機、你的電腦不光能讓你看到周圍發生的事情,它甚至能讓你的視野延伸到千里之外。美國的大選,巴西的奧運會,這些原本都是你有全視角都看不到的東西,現在則全都近在咫尺。
于是本來有機會集中注意力觀察思考的人,又因為害怕錯過各種熱點新聞,娛樂八卦而重新回到"全視角"的狀態。而這次可能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追求所謂的"不被時代拋棄"的安全感。
不信你看周圍有多少人是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的,他們時時刻刻被身邊所發生的一切吸引,他們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深入長期觀察、深入長期思考——這不一定是他們的本性,這只不過是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生存這種模式有什么局限——他們就像那些動物一樣,就被困在永恒的當下。
這只不過是過分追求安全感的下場,并不是什么"造化弄人"或者“命運捉弄”。
我一九七二年出生,八十年代初我們國家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已經能夠多少懂事兒,然后就算是親歷了吳曉波所說的“激蕩三十年”,接看又是被互聯網搞得天翻地覆的十多年. . . 這期間實在是見過太多鮮活的例子,異常慘烈地證明“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是怎樣將一批又一批,甚至一代又一代的人困得其實生不如死。
處心積慮地弄到鐵飯碗最疼卻不得不下崗的,不惜調用兩三代人的積蓄買個不動產成為房奴的,害怕不穩定所以甚至不惜以自殺逼自己的家人絕對不能創業的. . . 太普遍了。
放棄小城鎮里安逸的生活,違背父母安排工作的意愿,丟掉原來體制內的"鐵飯碗",這些都是為了放棄安全感邁出的重要一步。
打破原有的慣性不容易,哪怕在外人看來的一小步,對于執行的人來說都是一大步。
來到大城市,舍去了安逸閑暇,你可能換來的是更多的資源和機會;違背了父母的意愿,承受了暫時的壓力,你可能也學會了如何承擔自己的責任。
請仔細閱讀,我們在這里并不是主張大家要冒險。以后我會詳細闡述另外一個觀點:冒險本身并不是追求成功的好方式,獲取財富的訣竅之一就是不冒險。
再次請注意,集中精力仔細注意我的措辭:
> 1. 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會把自己困在永恒的當下。
> 2. 我們必須放棄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長期地觀察、思考。
又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看,那些放棄了部分安全感的人,有更多的深入長期的思考,他們怎么可能沒辦法補全主動放棄的那一小部分安全感呢?他們當然有辦法:他們不孤立的行動,他們選擇與他人合作……或者稱之為有效社交。
更深入來看,是那些勇于放棄部分安全感的人,在不斷地用他們的腦力推動這個社會的進步。而歷史上常常出現聚眾屠殺那些對人類有巨大貢獻者的情況,本質上來看,總是因為絕大多數不肯放棄一點點安全感的家伙們被引發了深深恐懼的結果。什么是大惡?所謂的大惡常常竟然只是烏合之眾出于自我安全的考慮——動物都是這樣的,有時候狗咬人不是因為它們兇狠,而是因為它們恐懼。
深刻理解安全感的本質真的很重要,因為它決定了很多其它在社會中生存的基本觀念。需要進一步深入的話題很多,需要更新的觀念同樣很多。這一次我們只討論合作與信任的本質:
> 合作是什么?合作的本質其實是大家各自放棄一小部分安全感,并把那一部分安全感交由合作方來保障。信任是什么?信任是相信對方不會利用自己主動放棄的那一部分安全感。
人類社會的進步,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分工合作。看看我們周圍的商品,幾乎沒有幾個不是合作分工的產物。
萬一對方不靠譜怎么辦?萬一對方背叛我怎么辦?萬一對方……
只要你愿意,這樣的問題列出幾十條甚至上百條都沒有問題。不愿意放棄這部分安全感,也就意味著凡事都要親力親為,進一步意味看沒有一能夠達到精通的水準。
小心謹慎固然沒有錯,但是不要因此阻礙了自己的深入思考,有的時候背對著對方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所謂的缺乏安全感,其實就是不相信他人竟然可以不利用自己放棄的那一部分安全感,所以只能自己去搞定百分之百的安全——這真是令人心力交瘁的狀態,不是嗎?如果你已經知道人們缺乏安全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你就會明白為什么這條建議是正確的:
> 不要與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為他們的世界里,實際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關系。
進而,我們甚至可以重新定義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最大的勇敢?最大的勇敢很可能就是有些人在即便孑然一身的情況下竟然還勇于放棄部分安全感。所以你會發現,那些少數有大智慧的人,在乎的事情真的很少,害怕的事情也真的不多,在我看來,所謂的“大智若愚”,那大智慧更像是結果,不像是原因;而“若愚”才是更像是原因,不像是結果。進而,若是“大智”與“若愚”互為因果的話,"若愚"作為原因的權重依然應該遠遠大于"大智"。
細心觀察周圍那些擁有大智慧的人,就會發現他們可能在某些方面壓根就是“白癡”。而這種在某些領域放棄當個聰明人,則恰恰可能是他們主動選擇的結果。
以他們的智商和能力,其實在任何一個領域做到優秀應該都不困難。但是如果不放棄這部分的投入,他們可能也就不能在自己的領域做到頂尖。
注意力有限,在什么方面選擇"若愚",可能就決定了哪些方面可能產生"大智"。
若真的如此,那么,“勇敢”某種意義上是可以習得的,而不一定非得天生。不過,別人教完全沒有用,必須自己教自己。方法倒是很簡單:嘗試著主動放棄一些安全感,即便在暫時找不到能夠相互交付的合作者的情況下——其實不用放棄很多,也不應該放棄很多,實際上只要放棄一點點已經足夠。
仔細想想罷,所謂的“傻人有傻福”,某種意義上貌似就在描述這種現象:不在意吃點眼前小虧的人,其實撿了便宜——因為他們的注意力根本不在這些雞毛蒜皮上,他們有更緊要的事情要去做,更重要的問題要解決……乃至于又有了另外的描述:“將軍趕路不打小鬼”。
順帶說,萬一你還有機會選擇,千萬不要跟沒有安全感的人結婚,甚至不要跟他們談戀爰。他們不僅被"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所拖累,還會因此窮盡一切可能拖累身邊所有的人——這是冷冰冰且慘兮兮的事實,不信你就仔細觀察一下;相信我,出不了幾天你就會被無所不在的大是慘烈例證嚇倒。
## 【補充】
百分之百的安全,帶來的是百分之百的束縛。
進步的前提是你敢于邁出第一步,而不是總在擔心,自己這一步邁得漂不漂亮。
你的時間和注意力轉瞬即逝,盡量不要把它們浪費在迅速貶值的信息上。
許多時候,父母的期望是最大的枷鎖。其實體現為:真正的枷鎖是順從父母給你帶來的安全感。
對于安全感的過度追求,作選擇時候都有這樣一個聲音:萬一失敗了怎么辦?
關于讀書,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應用讀到的知識,改善自己的生活。
-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精細筆記
- 00.20160727理解真正的“財富自由”
- 00.20160729出售時間的三條鐵律
- 01.20160801阻礙財富自由的三大坑
- 01.20160805我們最重要的財富是“注意力”
- 02.20160812付費就是撿便宜
- 03.20160819人生最重的枷鎖是“安全感”
- 04.20160826生活的根基“活有未來”
- 05.20160902遇到貴人的方法
- 06.20160909關于“資本”
- 07.20160916關于“落后”
- 08.20160923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多維競爭”
- 09.20160930認識“元認知能力”
- 10.20161007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方法
- 11.20161014“萬能鑰匙”
- 12.20161021“堅持”與“毅力”
- 13.20161028“錯過”
- 14.20161104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
- 15.20161111徹底戒掉“抱怨”
- 16.20161118看見別人的好才能獲得新生
- 17.20161125正確本身的價值
- 18.20161202什么決定你的命運
- 19.20161209“自我驅動力”
- 20.20161216認知、選擇、培養正確的剛需
- 21.20161223投資的剛需是避險
- 22.20161230尊重資本量級的差異
- 23.20170106你真的沒機會?
- 24.20170113開始投資活動的條件
- 25.20170120你能準確預測股票?
- 26.20170127貪婪與誘惑
- 27.20170203“先發優勢”?
- 28.20170210全部押上意味著什么?
- 29.20170217最簡單的安全投資策略是“定投”
- 30.20170224“長期”
- 31.20170303如何獲得“雙倍”的薪水或收入
- 32.20170310做個正常“時間買賣”
- 33.20170317關于“寫作”
- 34.20170324決定“你的價格”的要素
- 35.20170331關于“選擇的方法”
- 36.20170407關于“成長率”
- 37.20170414“提高成長率”
- 38.20170421關于“知識”
- 39.20170428關于“智商”
- 40.20170505關于“速成”
- 41.20170512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重復&希望
- 42.20170519成為配得上希望的那個人
- 43.20170526認知升級最重要的工具“踐行”
- 44.20170602一個人生的作弊器“學習能力”
- 45.20170609投資世界里的最基本技能:趨勢判斷
- 46.20170616投資的世界“鏡像世界”
- 47.20170623“精明的時間買賣”
- 48.20170630最好的個人商業模式
- 49.20170707人生的終極問題到底是什么?
- 50.20170714應用“原則”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的選擇
- 51.20170721關于“提問”的智慧
- 52.20170728關于“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