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0161014“萬能鑰匙”
關鍵概念:元認知能力、萬能鑰匙。
延伸關聯:
> * 《類比及其方法論》——關注微信公共帳號“學習學習再學習”,后臺回復“類比”即可
## 【思考】可閱讀完正文后思考!
羅列三到五個你所遭遇的長期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后拿出那把“萬能鑰匙”去試一試。你能想象這些嘗試需要多久才能實現目標嘛?
## 【正文】
這是一個特別好的類比(關于類比的神奇作用,請翻閱這篇文章,《類比及其方法論》——關注微信公共帳號“學習學習再學習”,后臺回復“類比”即可):
> 當你遇到一扇被鎖著的門,你應該去哪里找鑰匙?
……顯然不應該是只盯著鎖頭看,是罷?
若是鎖孔里插著一把鑰匙,那鎖頭等于是開著的,不是嗎?之所以打不開那扇門,就是因為它是被鎖上了的,而開那個鎖所需要的鑰匙,一定在別的什么地方啊!
當我們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既然那是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它就好像是個被鎖上了的鎖頭,而解決方案就像是鑰匙一樣,一定不在鎖孔里插著,一定是在別的什么地方呢!所以,當我們嘗試解決任何問題的時候,只盯著問題看,盯著問題想,盯著問題找解決方案,通常只能是以無奈告終的啊!
但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注意力除了被各種娛樂新聞占據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被“困擾我們的問題”所占據。
而我們投入了大量注意力之后,之所以最終收效甚微,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我們關注點僅僅放在了問題本身上。
這其實也是一種用蠻力解決問題的表現。
我一直鼓勵大家“學習學習再學習”,就是因為如果方向錯了,越努力可能結果就越糟。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用了兩周的時間去學習和訓練元認知能力。因為只有能夠思考自己思維過程中的不足,才有可能糾正,并且試著探索一些可行的方法。
一旦你遇到問題的時候發現自己正在“只盯著問題本身進行思考”的時候,你的元認知能力就應該被激活,讓它告訴自己:
> 不對,我得把我的注意力從問題本身移開,因為解決方案肯定在其他地方……
這絕對是少有人掌握的能力——可它竟然真的很簡單:
你已經知道元認知能力的存在,你已經知道如何刻意訓練自己的元認知能力,再往后,調用元認知能力只不過是你生命中的一個習慣而已,如此自然,就好像你渴了就想辦法去找水喝、餓了就想辦法找吃的一樣……
有位讀者的類比很不錯:
> 調用元認知能力就像系統的“自彈窗口”一樣。
了解了原理,知道了訓練方法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要讓它成為一種本能反應。而這必須要經過刻意訓練才能完成。
這就好比你雖然升級了操作系統,但是不去使用。或者只使用過去系統的功能,而對新功能不聞不問。那這和沒有更新其實一樣的,甚至更糟。
其實不光是我們的元認知能力。回想一下這10周我們聊過的話題,你腦子里對這些概念還有多少印象,有多少已經成為了你的習慣。
如果發現有些概念已經模糊,甚至不記得了,不妨回去看一下相關的文章,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總結時機。
最好笑的一個例子是,談戀愛這事兒,真的很鍛煉元認知能力,也很需要元認知能力——沒想到,是嗎?
你看,小男生談戀愛的時候,常常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明明剛才還好好的,怎么突然之間女朋友就變臉了?!但是,小男生沒有經驗、沒有經歷啊!所以,小男生最大的苦惱就是:
> 女生怎么就不能“就事論事”呢?!
(以上的描述中,小男生、小女生,只是一個指稱,那句子里的兩個詞調換一下也是一樣的事實,本質上跟性別不是有必然的邏輯鎖定關系……另:別覺得談個戀愛跟財富無關——事實上,若是能長期開開心心談戀愛,就會省出很多用來傷心難過的時間去做正事兒,你說這事兒跟財富的關系大不大!)
A 生氣了,B 以為 A 是因為 X 而氣惱,于是,就圍繞著 X 這個話題反復解釋、勸說、甚至哄逗……對不起,通常這么做很可能只能讓 A 更惱火,更生氣,為什么呢?
你把 A想象成一扇被鎖頭 X 鎖上了的門,你就知道了,B盯著 X 看,是不可能找到鑰匙的,A這扇門就是打不開的……并且,B還要守規矩,不能砸門,不能踹門,不是嗎?
鑰匙在哪里?我當年是在心理學書籍里找到鑰匙的:
> 對人類這種高級動物來說,有些情緒是對立的,幾乎完全不可能共存的。比如,你幾乎沒辦法既高興又痛苦,既興奮又低落,或者既感到無聊又感到有趣……
于是,解決方案就相當地簡單明了:
> 要是能讓對方感到極度開心的話,TA 就沒辦法痛苦、生氣、無聊、無奈……
大多數人之所以顯得“情商低下”(注意,我并不相信“情商”這個詞真的有必要存在),“鑰匙”在這里:
你真的平時花足夠的時間思考過這個幾乎最重要的事兒嗎?——究竟都有哪些東西、哪些事件可能讓對方極度開心?
你想想看,那些從來沒有花心思想過這些的人,怎么可能順手就拿出一個“鑰匙”呢?大多數人一生都不做這樣的思考,總是臨時抱佛腳……唉,難道從來不總結經驗教訓嗎?難道想不明白佛腳上根本就沒有鑰匙串嗎?
再舉一個例子,那就是困擾很多人的英語聽力。
一說到“聽力”,幾乎所有人都會把重點放在“聽”上,于是花了大量時間去聽,結果并不理想。
但實際上聽力這個鎖頭的鑰匙并不在“聽”上,而是在另一個地方:說。
只要說得出,就能聽得懂。
這是放在哪門語言上都通用的道理。你甚至不需要說的標準就可以聽得懂,這就好比我國很多地區的人普通話說的并不標準,但是幾乎沒人抱怨過聽不懂新聞聯播。
所以你只需要練習“說”,而沒必要專門練習“聽”。
當年我寫《把時間當作朋友》,其實也是用這種“萬能鑰匙”:
> 遇到了必須解決的問題,別人盯著問題看,我卻能想明白應該去別的地方找鑰匙……
等想明白了,卻發現時間不夠用了——這是問題,是所有人都面臨的問題,然后,想想這也貌似不是能通過“管理時間”解決的問題啊!
那怎么辦?去別的地方找鑰匙唄!調用元認知能力把注意力從問題本身移開,持續思考,很快就找到了鑰匙:
> 管好自己就行了,想辦法做正確的事情,這個最重要;然后再想辦法找正確的方式……哪怕做事的方式錯了也無所謂,那畢竟是可以修正的;哪怕效率低下一點也可以接受,畢竟只要做了就有積累……
很多人說,自己沒有那么多的積累,現在沒有辦法找到合適的鑰匙。
其實沒有人一開始就能輕松打開困擾自己的鎖頭,更別說有足夠多的領域去尋找自己需要的鑰匙了。
比如說,心理學雖然是一個隱藏著大量鑰匙的地方。但是如果你沒有“找鑰匙”的概念,即便讀到了“對人類來說,有些情緒是對立的,不可共存的”,你也不會想著把它運用到解決戀愛矛盾上。
另一方面,即便你有了這種意識,如果不及時記錄自己遇見的“鎖頭”,可能碰到了合適的鑰匙,也忘記了當初的問題到底是什么。
所以平時就要養成記錄的習慣。
不論是碰到了什么“鎖頭”,還是遇到了什么“鑰匙”,都要記得記錄下來,并且不斷回顧總結。
這樣就能大大減少忘記找鑰匙,或是找到了鑰匙但忘記了鎖頭的情形了。
賺錢這事兒也是一樣的。民間早就有這樣的觀察:
> 你追錢,追不上錢,錢追你,你跑不掉……
聽著非常氣人,也是絕大多數人無法理解的,但,又是最終絕大多數人不得不承認的——真是令大多數人無奈啊!要知道,無奈這個東西,幾乎是一切壞情緒的根源。
到了 2016 年,我身邊的朋友看到我通過寫字賺到了很多錢,不僅賺到了很多錢,還要把那些錢納稅之后再捐出去……可是,在 2005 年的時候,我在網上寫博客,真的不是圖賺錢才去做的。那時候在網上寫字根本賺不到錢,連實際上很容易收割的“注意力”都搞不到多少。
那時候我們都是用最樸素的方式在其他地方賺錢(出售自己的時間,或者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時間單價),以便自己可以干一些有點興趣、且看起來不務正業的事情。
轉眼十多年過去,互聯網連接了所有人,移動電子支付突然之間便捷到成本幾近于零的地步,內容變現突然成了“趨勢”,突然之間我們這種善于創作精于制作又會傳播的人因為這點技能“輕松地”賺到了錢,甚至還伴隨著無數其他的可能性……
但,這背后,還是那把“萬能鑰匙”在起作用:
> 別人都盯著錢看,我也覺得錢是個問題,但我覺得解決方案一定在其它的地方……最終,我認定能力更重要,盯著自己的能力看,盯著自己的能力成長才是真正的“鑰匙”啊。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這個“財富”專欄幾乎不怎么談錢。
并不是因為我們刻意回避問題,而是因為:
> 總盯著錢的人,通常賺不到錢。
真正賺到錢的人,通常都會把注意力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上。我相信這一點,也是這么做的,我也相信通過我“固執地”不談錢,能夠讓大家知道這其實才是對賺錢最有幫助的。
如果你能合理使用自己的注意力,試著活在未來,并且刻意打磨自己的元認知能力,估計想要賺不到錢也很難。
在起點上,我不僅是有缺點的,甚至是有缺陷的,即便是今天我也經常很認真地說,“我其實是個殘疾人”——這不是自貶,這也不是開玩笑,我是真的如此認為。但,我身邊的人都知道,我就是個從來都處于學習狀態的人,我就是個從來都每天進步一點點的人,于是,我從來都處于這樣的狀態:
> 正在一點點變得更好……
(你還記得之前看到的那句話嗎?“要關注價值而不是價格”?我猜你可能要翻好久才能找到那句話的……)
這一周,我送給大家的是一把“萬能鑰匙”,這把萬能鑰匙是這樣的:
> 當你遇到被鎖上的鎖頭的時候,要想到你應該去別的地方找鑰匙……
這把萬能鑰匙可以用在很多很多地方,“用法多端”——跟詭計的用法一樣多端。
比如,很多人苦惱自己的英文遇到了瓶頸,于是他們想要去背海量的單詞啊什么的……可是,鑰匙其實在別的地方:“他們的語文(即,自己的母語)就很差啊!”
再比如,很多父母苦惱,“這孩子怎么就這么沒耐心呢?!” 可是,他們作為父母就是沒有耐心的,孩子其實是在復制父母的行為啊!
甚至,可以不夸張地講,很多認為“這世界太不公平了”的人,其實從未想過那很可能不是這個世界的問題,甚至不是公平不公平的問題,而是 TA 是否配得上被公平對待的問題……
## 【附加】
我們的注意力除了被各種娛樂新聞,搞笑段子吸引之外,還會被另一種東西吸引:困擾我們的問題。
解決英語聽力問題:只要說得出,就能聽得懂。
你平時涉及的領域越多,在每個領域了解得越深,你就更有可能找到更多且更優質的鑰匙。
相從平庸走向卓越,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維競爭”。
踐行現在學到的理念時,需要你放棄一部分過去已有的安全感,將注意力集中到現在的方法中。
我們的大腦就是一套操作系統,大部分人是從來不升級系統,一部分人是被動升級,只有一小部分人會主動升級。
-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精細筆記
- 00.20160727理解真正的“財富自由”
- 00.20160729出售時間的三條鐵律
- 01.20160801阻礙財富自由的三大坑
- 01.20160805我們最重要的財富是“注意力”
- 02.20160812付費就是撿便宜
- 03.20160819人生最重的枷鎖是“安全感”
- 04.20160826生活的根基“活有未來”
- 05.20160902遇到貴人的方法
- 06.20160909關于“資本”
- 07.20160916關于“落后”
- 08.20160923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多維競爭”
- 09.20160930認識“元認知能力”
- 10.20161007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方法
- 11.20161014“萬能鑰匙”
- 12.20161021“堅持”與“毅力”
- 13.20161028“錯過”
- 14.20161104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
- 15.20161111徹底戒掉“抱怨”
- 16.20161118看見別人的好才能獲得新生
- 17.20161125正確本身的價值
- 18.20161202什么決定你的命運
- 19.20161209“自我驅動力”
- 20.20161216認知、選擇、培養正確的剛需
- 21.20161223投資的剛需是避險
- 22.20161230尊重資本量級的差異
- 23.20170106你真的沒機會?
- 24.20170113開始投資活動的條件
- 25.20170120你能準確預測股票?
- 26.20170127貪婪與誘惑
- 27.20170203“先發優勢”?
- 28.20170210全部押上意味著什么?
- 29.20170217最簡單的安全投資策略是“定投”
- 30.20170224“長期”
- 31.20170303如何獲得“雙倍”的薪水或收入
- 32.20170310做個正常“時間買賣”
- 33.20170317關于“寫作”
- 34.20170324決定“你的價格”的要素
- 35.20170331關于“選擇的方法”
- 36.20170407關于“成長率”
- 37.20170414“提高成長率”
- 38.20170421關于“知識”
- 39.20170428關于“智商”
- 40.20170505關于“速成”
- 41.20170512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重復&希望
- 42.20170519成為配得上希望的那個人
- 43.20170526認知升級最重要的工具“踐行”
- 44.20170602一個人生的作弊器“學習能力”
- 45.20170609投資世界里的最基本技能:趨勢判斷
- 46.20170616投資的世界“鏡像世界”
- 47.20170623“精明的時間買賣”
- 48.20170630最好的個人商業模式
- 49.20170707人生的終極問題到底是什么?
- 50.20170714應用“原則”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的選擇
- 51.20170721關于“提問”的智慧
- 52.20170728關于“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