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 概述
jQuery是最流行的JavaScript工具庫。據[統計](http://w3techs.com/technologies/details/js-jquery/all/all),目前全世界57.3%的網站使用它。也就是說,10個網站里面,有6個使用jQuery。如果只考察使用工具庫的網站,這個比例就會上升到驚人的91.7%。
jQuery如此受歡迎,以至于有被濫用的趨勢。許多開發者不管什么樣的項目,都一股腦使用jQuery。但是,jQuery本質只是一個中間層,提供一套統一易用的DOM操作接口,消除瀏覽器之間的差異。多了這一層中間層,操作的性能和效率多多少少會打一些折扣。
2006年,jQuery誕生的時候,主要是為了解決IE6與標準的不兼容問題。如今的[情況](http://en.wikipedia.org/wiki/Usage_share_of_web_browsers)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IE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以ECMAScript為基礎的JavaScript標準語法,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支持,不同瀏覽器對標準的支持越來越好、越來越趨同。開發者直接使用JavaScript標準語法,就能同時在各大瀏覽器運行,不再需要通過jQuery獲取兼容性。
另一方面,jQuery臃腫的[體積](http://mathiasbynens.be/demo/jquery-size)也讓人頭痛不已。jQuery 2.0的原始大小為235KB,優化后為81KB;如果是支持IE6、7、8的jQuery 1.8.3,原始大小為261KB,優化后為91KB。即使有CDN,瀏覽器加載這樣大小的腳本,也會產生不小的開銷。
所以,對于一些不需要支持老式瀏覽器的小型項目來說,不使用jQuery,直接使用DOM原生接口,可能是更好的選擇。開發者有必要了解,jQuery的一些常用操作所對應的DOM寫法。而且,理解jQuery背后的原理,會幫助你更好地使用jQuery。要知道有一種極端的說法是,如果你不理解一樣東西,就不要使用它。
下面就探討如何用JavaScript標準語法,取代jQuery的一些主要功能,做到jQuery-free。
## 選取DOM元素
jQuery的核心是通過各種選擇器,選中DOM元素,可以用querySelectorAll方法模擬這個功能。
~~~
var $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bind(document);
~~~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querySelectorAll方法返回的是NodeList對象,它很像數組(有數字索引和length屬性),但不是數組,不能使用pop、push等數組特有方法。如果有需要,可以考慮將Nodelist對象轉為數組。
~~~
myList = Array.prototype.slice.call(myNodeList);
~~~
## DOM操作
DOM本身就具有很豐富的操作方法,可以取代jQuery提供的操作方法。
獲取父元素。
~~~
// jQuery寫法
$("#elementID").parent()
// DOM寫法
document.getElementById("elementID").parentNode
~~~
獲取下一個同級元素。
~~~
// jQuery寫法
$("#elementID").next()
// DOM寫法
document.getElementById("elementID").nextSibling
~~~
尾部追加DOM元素。
~~~
// jQuery寫法
$(parent).append($(child));
// DOM寫法
parent.appendChild(child)
~~~
頭部插入DOM元素。
~~~
// jQuery寫法
$(parent).prepend($(child));
// DOM寫法
parent.insertBefore(child, parent.childNodes[0])
~~~
生成DOM元素。
~~~
// jQuery寫法
$("<p>")
// DOM寫法
document.createElement("p")
~~~
刪除DOM元素。
~~~
// jQuery寫法
$(child).remove()
// DOM寫法
child.parentNode.removeChild(child)
~~~
清空子元素。
~~~
// jQuery寫法
$("#elementID").empty()
// DOM寫法
var 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elementID");
while(element.firstChild) element.removeChild(element.firstChild);
~~~
檢查是否有子元素。
~~~
// jQuery寫法
if (!$("#elementID").is(":empty")){}
// DOM寫法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elementID").hasChildNodes()){}
~~~
克隆元素。
~~~
// jQuery寫法
$("#elementID").clone()
// DOM寫法
document.getElementById("elementID").cloned(true)
~~~
## 事件的監聽
jQuery使用on方法,監聽事件和綁定回調函數。
~~~
$('button').on('click', function(){
ajax( ... );
});
~~~
完全可以自己定義on方法,將它指向addEventListener方法。
~~~
Element.prototype.on = Element.prototype.addEventListener;
~~~
為了使用方便,可以在NodeList對象上也部署這個方法。
~~~
NodeList.prototype.on = function (event, fn) {
[]['forEach'].call(this, function (el) {
el.on(event, fn);
});
return this;
};
~~~
取消事件綁定的off方法,也可以自己定義。
~~~
Element.prototype.off = Element.prototype.removeEventListener;
~~~
## 事件的觸發
jQuery的trigger方法則需要單獨部署,相對復雜一些。
~~~
Element.prototype.trigger = function (type, data) {
var event = document.createEvent('HTMLEvents');
event.initEvent(type, true, true);
event.data = data || {};
event.eventName = type;
event.target = this;
this.dispatchEvent(event);
return this;
};
~~~
在NodeList對象上也部署這個方法。
~~~
NodeList.prototype.trigger = function (event) {
[]['forEach'].call(this, function (el) {
el['trigger'](event);
});
return this;
};
~~~
## $(document).ready
DOM加載完成,會觸發DOMContentLoaded事件,等同于jQuery的$(document).ready方法。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function() {
// ...
});
~~~
不過,目前的最佳實踐,是將JavaScript腳本文件都放在頁面底部加載。這樣的話,其實$(document).ready方法(可以簡寫為$(function))已經不必要了,因為等到運行的時候,DOM對象已經生成了。
## attr方法
jQuery使用attr方法,讀寫網頁元素的屬性。
~~~
$("#picture").attr("src", "http://url/to/image")
~~~
DOM提供getAttribute和setAttribute方法讀寫元素屬性。
~~~
imgElement.setAttribute("src", "http://url/to/image")
~~~
DOM還允許直接讀取屬性值,寫法要簡潔許多。
~~~
imgElement.src = "http://url/to/image";
~~~
> 需要注意的是,文本框元素(input)的this.value返回的是輸入框中的值,鏈接元素(a標簽)的this.href返回的是絕對URL。如果需要用到這兩個網頁元素的屬性準確值,可以用this.getAttribute('value')和this.getAttibute('href')。
## addClass方法
jQuery的addClass方法,用于為DOM元素添加一個class。
~~~
$('body').addClass('hasJS');
~~~
DOM元素本身有一個可讀寫的className屬性,可以用來操作class。
~~~
document.body.className = 'hasJS';
// or
document.body.className += ' hasJS';
~~~
HTML 5還提供一個classList對象,功能更強大(IE 9不支持)。
~~~
document.body.classList.add('hasJS');
document.body.classList.remove('hasJS');
document.body.classList.toggle('hasJS');
document.body.classList.contains('hasJS');
~~~
## CSS
jQuery的css方法,用來設置網頁元素的樣式。
~~~
$(node).css( "color", "red" );
~~~
DOM元素有一個style屬性,可以直接操作。
~~~
element.style.color = "red”;;
// or
element.style.cssText += 'color:red';
~~~
## 數據儲存
jQuery對象可以儲存數據。
~~~
$("body").data("foo", 52);
~~~
HTML 5有一個dataset對象,也有類似的功能(IE 10不支持),不過只能保存字符串。
~~~
element.dataset.user = JSON.stringify(user);
element.dataset.score = score;
~~~
## Ajax
jQuery的ajax方法,用于異步操作。
~~~
$.ajax({
type: "POST",
url: "some.php",
data: { name: "John", location: "Boston" }
}).done(function( msg ) {
alert( "Data Saved: " + msg );
});
~~~
我們自定義一個ajax函數,簡單模擬jQuery的ajax方法。
~~~
function ajax(url, opts){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var completed = 4;
if(xhr.readyState === completed){
if(xhr.status === 200){
opts.success(xhr.responseText, xhr);
}else{
opts.error(xhr.responseText, xhr);
}
}
};
xhr.open(opts.method, url, true);
xhr.send(opts.data);
}
~~~
使用的時候,除了網址,還需要傳入一個自己構造的option對象。
~~~
ajax('/foo', {
method: 'GET',
success: function(response){
console.log(response);
},
error: function(response){
console.log(response);
}
});
~~~
## 動畫
jQuery的animate方法,用于生成動畫效果。
~~~
$foo.animate('slow', { x: '+=10px' })
~~~
jQuery的動畫效果,很大部分基于DOM。但是目前,CSS 3的動畫遠比DOM強大,所以可以把動畫效果寫進CSS,然后通過操作DOM元素的class,來展示動畫。
~~~
foo.classList.add('animate')
~~~
如果需要對動畫使用回調函數,CSS 3也定義了相應的事件。
~~~
el.addEventListener("webkitTransitionEnd", transitionEnded);
el.addEventListener("transitionend", transitionEnded);
~~~
## 替代方案
由于jQuery體積過大,替代方案層出不窮。
其中,最有名的是[zepto.js](http://zeptojs.com/)。它的設計目標是以最小的體積,做到最大兼容jQuery的API。它的1.0版的原始大小是55KB,優化后是29KB,gzip壓縮后為10KB。
如果不求最大兼容,只希望模擬jQuery的基本功能。那么,[min.js](https://github.com/remy/min.js)優化后只有200字節,而[dolla](https://github.com/lelandrichardson/dolla)優化后是1.7KB。
此外,jQuery本身也采用模塊設計,可以只選擇使用自己需要的模塊。具體做法參見jQuery的[github網站](https://github.com/jquery/jquery),或者使用專用的[Web界面](http://projects.jga.me/jquery-builder/)。
## 參考鏈接
* Remy Sharp,[I know jQuery. Now what?](http://remysharp.com/2013/04/19/i-know-jquery-now-what/)
* Hemanth.HM,[Power of Vanilla JS](http://h3manth.com/new/blog/2013/power-of-vanilla-js/)
* Burke Holland,?[5 Things You Should Stop Doing With jQuery](http://flippinawesome.org/2013/05/06/5-things-you-should-stop-doing-with-jquery/)
* Burke Holland,?[Out-Growing jQuery](http://tech.pro/tutorial/1385/out-growing-jquery)
* Nicolas Bevacqua,?[Uncovering the Native DOM API](http://flippinawesome.org/2013/06/17/uncovering-the-native-dom-api/)
* Pony Foo,?[Getting Over jQuery](http://blog.ponyfoo.com/2013/07/09/getting-over-jquery)
* Hemanth.HM,?[JavaScript vs Jquery+CoffeeScript](http://h3manth.com/notes/jq-cs.html)
- 第一章 導論
- 1.1 前言
- 1.2 為什么學習JavaScript?
- 1.3 JavaScript的歷史
- 第二章 基本語法
- 2.1 語法概述
- 2.2 數值
- 2.3 字符串
- 2.4 對象
- 2.5 數組
- 2.6 函數
- 2.7 運算符
- 2.8 數據類型轉換
- 2.9 錯誤處理機制
- 2.10 JavaScript 編程風格
- 第三章 標準庫
- 3.1 Object對象
- 3.2 Array 對象
- 3.3 包裝對象和Boolean對象
- 3.4 Number對象
- 3.5 String對象
- 3.6 Math對象
- 3.7 Date對象
- 3.8 RegExp對象
- 3.9 JSON對象
- 3.10 ArrayBuffer:類型化數組
- 第四章 面向對象編程
- 4.1 概述
- 4.2 封裝
- 4.3 繼承
- 4.4 模塊化編程
- 第五章 DOM
- 5.1 Node節點
- 5.2 document節點
- 5.3 Element對象
- 5.4 Text節點和DocumentFragment節點
- 5.5 Event對象
- 5.6 CSS操作
- 5.7 Mutation Observer
- 第六章 瀏覽器對象
- 6.1 瀏覽器的JavaScript引擎
- 6.2 定時器
- 6.3 window對象
- 6.4 history對象
- 6.5 Ajax
- 6.6 同域限制和window.postMessage方法
- 6.7 Web Storage:瀏覽器端數據儲存機制
- 6.8 IndexedDB:瀏覽器端數據庫
- 6.9 Web Notifications API
- 6.10 Performance API
- 6.11 移動設備API
- 第七章 HTML網頁的API
- 7.1 HTML網頁元素
- 7.2 Canvas API
- 7.3 SVG 圖像
- 7.4 表單
- 7.5 文件和二進制數據的操作
- 7.6 Web Worker
- 7.7 SSE:服務器發送事件
- 7.8 Page Visibility API
- 7.9 Fullscreen API:全屏操作
- 7.10 Web Speech
- 7.11 requestAnimationFrame
- 7.12 WebSocket
- 7.13 WebRTC
- 7.14 Web Components
- 第八章 開發工具
- 8.1 console對象
- 8.2 PhantomJS
- 8.3 Bower:客戶端庫管理工具
- 8.4 Grunt:任務自動管理工具
- 8.5 Gulp:任務自動管理工具
- 8.6 Browserify:瀏覽器加載Node.js模塊
- 8.7 RequireJS和AMD規范
- 8.8 Source Map
- 8.9 JavaScript 程序測試
- 第九章 JavaScript高級語法
- 9.1 Promise對象
- 9.2 有限狀態機
- 9.3 MVC框架與Backbone.js
- 9.4 嚴格模式
- 9.5 ECMAScript 6 介紹
- 附錄
- 10.1 JavaScript API列表
- 草稿一:函數庫
- 11.1 Underscore.js
- 11.2 Modernizr
- 11.3 Datejs
- 11.4 D3.js
- 11.5 設計模式
- 11.6 排序算法
- 草稿二:jQuery
- 12.1 jQuery概述
- 12.2 jQuery工具方法
- 12.3 jQuery插件開發
- 12.4 jQuery.Deferred對象
- 12.5 如何做到 jQuery-free?
- 草稿三:Node.js
- 13.1 Node.js 概述
- 13.2 CommonJS規范
- 13.3 package.json文件
- 13.4 npm模塊管理器
- 13.5 fs 模塊
- 13.6 Path模塊
- 13.7 process對象
- 13.8 Buffer對象
- 13.9 Events模塊
- 13.10 stream接口
- 13.11 Child Process模塊
- 13.12 Http模塊
- 13.13 assert 模塊
- 13.14 Cluster模塊
- 13.15 os模塊
- 13.16 Net模塊和DNS模塊
- 13.17 Express框架
- 13.18 Koa 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