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中庸
《中庸》本為《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為戰國時孔子之孫子思所做。至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將其與《大學》、《論語》、《孟子》并稱“四書”,并做了《四書章句集注》。八百年以來,讀書人所讀四書,皆為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四書集注》也被明清兩代作為科舉考試的內容。
## 作者簡介
李兆榮,男,1973年12月生,甘肅會寧人。湖南大學畢業,工學碩士。
癡迷于國學,偶有現代詩、散文、小說及雜文見諸于雜志、報刊,發表過《學佛與信仰》、《也談自行束修》等文章。
主業為車載通信及位置服務領域,深入Telematics及車聯網專業領域的研究,曾成功主持實施過多個車聯網相關的項目。
2016年出版了個人專著《跨界生長·車聯網在進化》,在《汽車音響改裝》雜志、交通技術網、雷鋒網等多家媒體開設專欄,同時為車聯網周刊特約專欄作者。參與了《車聯網——決戰第四屏》一書的撰稿工作,其中《探討當前政策環境下GPS行業的機遇與發展》一文被收錄到《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與對策》專業論文集,《車聯網咋就這么難》收錄到美國《popular science》旗下的中文期刊《科技生活》。
2015年獲得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卓越貢獻獎。現為中國衛星導航協會理事,中國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協會專家委員。
本文是作者在《中庸》之原本基礎上,通過拜讀數遍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張居正講解《大學?中庸》、錢穆《四書釋義》、愛新覺羅·毓鋆《毓老師說中庸 》、南懷瑾《中庸講記》、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以及陳柱的《中庸注參 》所做的筆記。
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 關于作者
- 《中庸》第一章
- 《中庸》第二章
- 《中庸》第三章
- 《中庸》第四章
- 《中庸》第五章
- 《中庸》第六章
- 《中庸》第七章
- 《中庸》第八章
- 《中庸》第九章
- 《中庸》第十章
- 《中庸》第十一章
- 《中庸》第十二章
- 《中庸》第十三章
- 《中庸》第十四章
- 《中庸》第十五章
- 《中庸》第十六章
- 《中庸》第十七章
- 《中庸》第十八章
- 《中庸》第十九章
- 《中庸》第二十章
- 《中庸》第二十一章
- 《中庸》第二十二章
- 《中庸》第二十三章
- 《中庸》第二十四章
- 《中庸》第二十五章
- 《中庸》第二十六章
- 《中庸》第二十七章
- 《中庸》第二十八章
- 《中庸》第二十九章
- 《中庸》第三十章
- 《中庸》第三十一章
- 《中庸》第三十二章
- 《中庸》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