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回之為人也”,“回”,指顏回,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常稱贊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不幸早死。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拳拳服膺”,“拳拳”,指牢牢抓住的樣子,引申為奉持,“服”,指穿衣,“膺”指胸,“服膺”,引申為:銘記心中,朱熹《四書集注》:“服,猶著也;膺,胸也。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間,言能守也。”
第八章翻譯成白話文如下:
**孔子說:“顏回的為人,選擇中庸去踐行,得到任何一種善,都牢牢抓住,銘記在心,而不讓它失去”**
- 關于作者
- 《中庸》第一章
- 《中庸》第二章
- 《中庸》第三章
- 《中庸》第四章
- 《中庸》第五章
- 《中庸》第六章
- 《中庸》第七章
- 《中庸》第八章
- 《中庸》第九章
- 《中庸》第十章
- 《中庸》第十一章
- 《中庸》第十二章
- 《中庸》第十三章
- 《中庸》第十四章
- 《中庸》第十五章
- 《中庸》第十六章
- 《中庸》第十七章
- 《中庸》第十八章
- 《中庸》第十九章
- 《中庸》第二十章
- 《中庸》第二十一章
- 《中庸》第二十二章
- 《中庸》第二十三章
- 《中庸》第二十四章
- 《中庸》第二十五章
- 《中庸》第二十六章
- 《中庸》第二十七章
- 《中庸》第二十八章
- 《中庸》第二十九章
- 《中庸》第三十章
- 《中庸》第三十一章
- 《中庸》第三十二章
- 《中庸》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