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素隱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素隱行怪”,“素”,據《漢書》,應為“索”,探索的意思。“隱”指隱蔽的意思。“怪”,指怪異,《論語·述而》中有“子不語怪、力、亂、神”,意思是“怪異、鬼神、暴力、戰亂不足談”。
“吾弗能已矣”,“已”,停止的意思。
“遯世不見知而不悔”,“遯”,同遁,逃避的意思。“見知”,被知的意思。“見”,助詞,被的意思。《論語·學而》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
第十一章翻譯成白話文如下:
**孔子說:“探索隱僻之道理而做出怪異的行為,后世會傳述,我不會這么做,君子遵循正道而行,有可能半途而廢,我不能停止,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無聞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這一章,再次論述了“率性之謂道”,即修道的方法就是遵循天生的本性,不要受“怪、力、亂、神”的影響,消除雜念,淡泊名利,無論別人怎么看你,是否被人所關注,都要持之以恒,這樣方可得道。
- 關于作者
- 《中庸》第一章
- 《中庸》第二章
- 《中庸》第三章
- 《中庸》第四章
- 《中庸》第五章
- 《中庸》第六章
- 《中庸》第七章
- 《中庸》第八章
- 《中庸》第九章
- 《中庸》第十章
- 《中庸》第十一章
- 《中庸》第十二章
- 《中庸》第十三章
- 《中庸》第十四章
- 《中庸》第十五章
- 《中庸》第十六章
- 《中庸》第十七章
- 《中庸》第十八章
- 《中庸》第十九章
- 《中庸》第二十章
- 《中庸》第二十一章
- 《中庸》第二十二章
- 《中庸》第二十三章
- 《中庸》第二十四章
- 《中庸》第二十五章
- 《中庸》第二十六章
- 《中庸》第二十七章
- 《中庸》第二十八章
- 《中庸》第二十九章
- 《中庸》第三十章
- 《中庸》第三十一章
- 《中庸》第三十二章
- 《中庸》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