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nu)。”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辟如行遠必自邇”,辟,通“譬”;邇,近的意思。
“辟如登高必自卑”,卑,地勢低下的意思,如《詩·小雅·正月》中有“謂山蓋卑”,意思是人說山多么低。
“詩”,指《詩經·小雅·常棣》。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好合,和睦;鼓,彈奏。鄭玄曰“好合,志意合也。合者,如鼓瑟琴之聲相應和也。”?
“兄弟既翕,和樂且耽”,翕,和順;耽,沉溺,迷戀。
“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宜,安,《說文》中解釋為“宜,所安也。”;帑,同“孥”,兒女。
“父母其順矣乎”,順,和順,順心。
第十五章翻譯成白話文如下:
**君子之道,就像走遠路一樣,必定要從近處開始;就像登高山一樣,必定要從低處起步。《詩經》說:“妻子恩愛融洽,就像彈琴鼓瑟一樣。兄弟關系融洽,和順又快樂。家人相處得宜,使你的妻兒快樂。”孔子說:“這樣,父母一定順心了!”**
本章的重點還是在講修道的道理,學習本章,要結合《大學》的內容,這樣可加深了解。大學中有“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學》中的“齊家”,正是本章所討論的核心。“齊家”的家不是我們現代小家庭的家,在古代,傳統的家是指“宗法社會”和“封建制度”相結合的“大家庭”、“大家族”的家。朱熹在《四書集注》中說“人能和于妻子,宜于兄弟如此,則父母其安樂之矣。子思引詩及此語,以明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之意。”因此,在修道的過程中要從最基礎做起,處理好夫妻、兄弟關系,要孝順父母,然后要處理好整個大宗族這樣的家。
- 關于作者
- 《中庸》第一章
- 《中庸》第二章
- 《中庸》第三章
- 《中庸》第四章
- 《中庸》第五章
- 《中庸》第六章
- 《中庸》第七章
- 《中庸》第八章
- 《中庸》第九章
- 《中庸》第十章
- 《中庸》第十一章
- 《中庸》第十二章
- 《中庸》第十三章
- 《中庸》第十四章
- 《中庸》第十五章
- 《中庸》第十六章
- 《中庸》第十七章
- 《中庸》第十八章
- 《中庸》第十九章
- 《中庸》第二十章
- 《中庸》第二十一章
- 《中庸》第二十二章
- 《中庸》第二十三章
- 《中庸》第二十四章
- 《中庸》第二十五章
- 《中庸》第二十六章
- 《中庸》第二十七章
- 《中庸》第二十八章
- 《中庸》第二十九章
- 《中庸》第三十章
- 《中庸》第三十一章
- 《中庸》第三十二章
- 《中庸》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