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前知,預先知道;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禎祥,吉祥的預兆;
“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妖孽,指妖怪,引申兇兆;
“見乎蓍龜,動乎四體”,見,同現;蓍,音shi,蓍草,古人以蓍草占筮;龜,龜甲,古人以龜甲占卜。四體,四肢,引申為行為舉止。
第二十四章翻譯成白話文如下:
**到達誠的最高境界,就可以預先知道未來。國家將要興盛時,一定會有吉祥的預兆,國家叫要敗亡,一定會有兇兆。呈現在蓍草和龜甲的占卜中,表現在人們的行為舉止上。禍福將要到來的時候,是福,必定可以預先知道,是禍,也必定可以預先知道。因此,最高誠的就如同神明一樣。**
- 關于作者
- 《中庸》第一章
- 《中庸》第二章
- 《中庸》第三章
- 《中庸》第四章
- 《中庸》第五章
- 《中庸》第六章
- 《中庸》第七章
- 《中庸》第八章
- 《中庸》第九章
- 《中庸》第十章
- 《中庸》第十一章
- 《中庸》第十二章
- 《中庸》第十三章
- 《中庸》第十四章
- 《中庸》第十五章
- 《中庸》第十六章
- 《中庸》第十七章
- 《中庸》第十八章
- 《中庸》第十九章
- 《中庸》第二十章
- 《中庸》第二十一章
- 《中庸》第二十二章
- 《中庸》第二十三章
- 《中庸》第二十四章
- 《中庸》第二十五章
- 《中庸》第二十六章
- 《中庸》第二十七章
- 《中庸》第二十八章
- 《中庸》第二十九章
- 《中庸》第三十章
- 《中庸》第三十一章
- 《中庸》第三十二章
- 《中庸》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