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 處理鍵盤事件
鍵盤事件是由wxKeyEvent類表示的.總共有三種不同類型的鍵盤事件,分別為:鍵按下,鍵釋放和字符事件.鍵按下和鍵釋放事件是原始事件,而字符事件是翻譯事件,我們馬上會描述字符事件,不過在這之前先要清楚,如果一個按鍵被長時間按下,你通常就收到很多個鍵按下事件,而只收到一個鍵釋放事件,,因此不要以為一個鍵釋放事件一定對應一個鍵按下事件,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要想接收到鍵盤事件,你的窗口必須擁有鍵盤焦點,這可以通過函數wxWindow::SetFocus來設置,比如當鼠標點擊窗口的時候可以調用這個函數.
下表列出了對應的事件映射宏
| EVT_KEY_DOWN(func) | 用來處理wxEVT_KEY_DOWN事件 (原始按鍵按下事件). |
|:--- |:--- |
| EVT_KEY_UP(func) | 用來處理wxEVT_KEY_UP事件 (原始的按鍵釋放). |
| EVT_CHAR(func) | 用來處理wxEVT_CHAR事件 (已經翻譯的按鍵按下事件). |
接下來描述一下你可以在事件處理函數中使用的處理函數.
要獲得按鍵編碼,你可以使用GetKeyCode函數(在Unicode版本中,你還可以使用GetUnicodeKeyCode函數).下表列出了所有的按鍵編碼:
| WXK_BACK | WXK_RIGHT |
|:--- |:--- |
| WXK_TAB | WXK_DOWN |
| WXK_RETURN | WXK_SELECT |
| WXK_ESCAPE | WXK_PRINT |
| WXK_SPACE | WXK_EXECUTE |
| WXK_DELETE | WXK_SNAPSHOT |
| WXK_INSERT | WXK_START |
| WXK_HELP | WXK_LBUTTON |
| WXK_RBUTTON | WXK_NUMPAD0 |
| WXK_CANCEL | WXK_NUMPAD1 |
| WXK_MBUTTON | WXK_NUMPAD2 |
| WXK_CLEAR | WXK_NUMPAD3 |
| WXK_SHIFT | WXK_NUMPAD4 |
| WXK_CONTROL | WXK_NUMPAD5 |
| WXK_MENU | WXK_NUMPAD6 |
| WXK_PAUSE | WXK_NUMPAD7 |
| WXK_CAPITAL | WXK_NUMPAD8 |
| WXK_PRIOR | WXK_NUMPAD9 |
| WXK_NEXT | WXK_END |
| WXK_MULTIPLY | WXK_HOME |
| WXK_ADD | WXK_LEFT |
| WXK_SEPARATOR | WXK_UP |
| WXK_SUBTRACT | WXK_DECIMAL |
| WXK_PAGEDOWN | WXK_DIVIDE |
| WXK_NUMPAD_SPACE | WXK_F1 |
| WXK_NUMPAD_TAB | WXK_F2 |
| WXK_NUMPAD_ENTER | WXK_F3 WXK_F4 |
| WXK_NUMPAD_F1 | WXK_F5 |
| WXK_NUMPAD_F2 | WXK_F6 |
| WXK_NUMPAD_F3 | WXK_F7 |
| WXK_NUMPAD_F4 | WXK_F8 |
| WXK_NUMPAD_HOME | WXK_F9 |
| WXK_NUMPAD_LEFT | WXK_F10 |
| WXK_NUMPAD_UP | WXK_F11 |
| WXK_NUMPAD_RIGHT | WXK_F12 |
| WXK_NUMPAD_DOWN | WXK_F13 |
| WXK_NUMPAD_PRIOR | WXK_F14 |
| WXK_NUMPAD_PAGEUP | WXK_F15 |
| WXK_NUMPAD_NEXT | WXK_F16 |
| WXK_NUMPAD_PAGEDOWN | WXK_F17 |
| WXK_NUMPAD_END | WXK_F18 |
| WXK_NUMPAD_BEGIN | WXK_F19 |
| WXK_NUMPAD_INSERT | WXK_F20 |
| WXK_NUMPAD_DELETE | WXK_F21 |
| WXK_NUMPAD_EQUAL | WXK_F22 |
| WXK_NUMPAD_MULTIPLY | WXK_F23 |
| WXK_NUMPAD_ADD | WXK_F24 |
| WXK_NUMPAD_SEPARATOR | WXK_NUMPAD_SUBTRACT |
| WXK_NUMLOCK | WXK_NUMPAD_DECIMAL |
| WXK_SCROLL | WXK_NUMPAD_DIVIDE |
| WXK_PAGEUP | |
要判斷在按鍵的時候是否有狀態鍵按下,可以使用AltDown, MetaDown, ControlDown或者ShiftDown函數. HasModifiers函數在有Control或者Alt鍵按下的時候返回True(不包括Shift和Meta鍵).
你可以使用CmdDown函數來代替ControlDown或者MetaDown函數,它在Mac OSX上調用MetaDown而在別的平臺上調用ControlDown.在接下來的部分會對此進行解釋.
GetPosition函數返回按鍵的時候的鼠標指針相對于窗口客戶區原點的位置.
提示:如果你在鍵盤事件處理函數中沒有調用event.Skip()函數,對應的字符事件將不會產生.在某些平臺上,全局的快捷鍵也會不起作用.
字符事件處理的例子
下面列出的代碼是隨書光盤examples/chap12/thumbnail目錄中wxThumbnailCtrl類的事件處理函數:
```
BEGIN_EVENT_TABLE( wxThumbnailCtrl, wxScrolledWindow )
EVT_CHAR(wxThumbnailCtrl::OnChar)
END_EVENT_TABLE()
void wxThumbnailCtrl::OnChar(wxKeyEvent& event)
{
int flags = 0;
if (event.ControlDown())
flags |= wxTHUMBNAIL_CTRL_DOWN;
if (event.ShiftDown())
flags |= wxTHUMBNAIL_SHIFT_DOWN;
if (event.AltDown())
flags |= wxTHUMBNAIL_ALT_DOWN;
if (event.GetKeyCode() == WXK_LEFT ||
event.GetKeyCode() == WXK_RIGHT ||
event.GetKeyCode() == WXK_UP ||
event.GetKeyCode() == WXK_DOWN ||
event.GetKeyCode() == WXK_HOME ||
event.GetKeyCode() == WXK_PAGEUP ||
event.GetKeyCode() == WXK_PAGEDOWN ||
event.GetKeyCode() == WXK_PRIOR ||
event.GetKeyCode() == WXK_NEXT ||
event.GetKeyCode() == WXK_END)
{
Navigate(event.GetKeyCode(), flags);
}
else if (event.GetKeyCode() == WXK_RETURN)
{
wxThumbnailEvent cmdEvent(
wxEVT_COMMAND_THUMBNAIL_RETURN,
GetId());
cmdEvent.SetEventObject(this);
cmdEvent.SetFlags(flags);
GetEventHandler()->ProcessEvent(cmdEvent);
}
else
event.Skip();
}
```
為了代碼更簡潔,方向鍵處理時候調用了另外一個單獨的函數Navigate,而回車鍵則產生了一個更高一級的事件,這個事件可以被使用這個類的應用程序捕獲并且處理,對于所有其它的按鍵,調用Skip函數以便應用程序的其它部分可以繼續處理.
按鍵編碼翻譯
鍵盤事件提供的是未翻譯的按鍵編碼,而字符事件提供的是翻譯以后的字符編碼,對于未翻譯的按鍵編碼來說,子母永遠是大些字符,其它字符則是在WXK_XXX中定義的字符.而對于已經翻譯的按鍵編碼來說,字符的值和同樣的按鍵在一個文本編輯框中被按下以后在編輯框中產生的字符相同.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一個單獨的A鍵按下的時候,在KEY_DOWN事件中的字符編碼是大字子母A的ASCII碼65,而在相應的字符事件中的字符編碼是小寫的ASCII的a,編碼為97.換句話說,當Shift和A鍵同時被按下時,上述兩個事件中的編碼是一樣的,都是大寫的A(65).
從這個小例子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們可以從鍵盤按下事件中的鍵盤編碼和Shift鍵狀態計算出相應的ASCII碼,但是通常來說,如果你希望處理的是 ASCII碼,你應該使用字符事件EVT_CHAR,因為對于非子母按鍵來說,如何翻譯是和鍵盤布局有關的,只有系統本身才能對按鍵事件進行很好的翻譯.
另外一種自動完成的按鍵翻譯是那種帶有Control鍵的翻譯:比如說Ctrl+A,在KeyDown事件中,字符編碼仍然是A,但是在字符事件中則為ASCII的1,因為ASCII中定義這個組合鍵的編碼為1\.
如果你對在你的系統中這種系統相關的鍵盤行為感興趣,可以編譯和運行鍵盤例子程序(在samples/keyboard目錄中)然后按每個鍵試一下.
修飾鍵變量
在windows平臺上,有Control和Alt兩個修飾鍵,那個特殊的window鍵表現Meta鍵的行為.在Unix平臺上,表現Meta鍵的按鍵是可以配置的(通過運行xmodmap來查看和改變現有配置).有時Numlock鍵也會被配置成Meta鍵,這是為什么在Numlock鍵被按下時,按下Meta鍵再按下別的鍵的時候,HasModifiers卻返回False的原因.
在Mac OSX平臺上,Command鍵(上面有一個蘋果的標識)被翻譯成Meta鍵,而Option鍵被翻譯成Alt鍵.
各個平臺上修飾鍵的不同如下表所示,其中wxWidgets采用的修飾鍵名放在第一欄,三個主要平臺上對應的鍵放在后面三欄.
| Modifier | Key on Windows | Key on Unix | Key on Mac |
|:--- |:--- |:--- |:--- |
| Shift | Shift | Shift | Shift |
| Control | Control | Control | Control |
| Alt | Alt | Alt | Option |  |
| Meta | Windows | (Configurable) | Command |  |
因為在Mac OSX上使用Command鍵而在別的平臺上使用Control鍵,你可以使用wxKeyEvent的CmdDown函數來判斷這個鍵在不同的平臺上是否被按下.
另外除了在鍵盤事件處理函數中判斷一個修飾鍵是否被按下以外,你還可以使用wxGetKeyState函數加上對應的鍵盤編碼作為參數來判斷某個鍵是否被按下,
加速鍵
加速鍵是為了實現通過某種組合鍵來快速執行菜單命令.加速鍵的處理是在所有的鍵盤事件(包括字符事件)之后.標準的加速鍵包括Ctrl+ O用來打開一個文件,Ctrl+V用來把剪貼板上的數據粘貼到應用程序中等.最簡單的定義加速鍵的方法是在菜單項定義函數中使用下面的代碼:
```
menu->Append(wxID_COPY, wxT("Copy\tCtrl+C"));
```
wxWidgets把"\t"后面的內容翻譯為加速鍵增加到菜單的加速鍵表中.在上面的例子中,用戶按Ctrl+C組合鍵的效果和用戶選擇這個菜單的效果是完全一樣的.
你可以使用Ctrl,Alt和Shift以及它們的各種組合,然后加一個+號或者-號再跟一個字符或者功能鍵,比如下面的這些加速鍵都是合法的加速鍵: Ctrl+B, G, Shift-Alt-K, F9, Ctrl+F3, Esc 和Del. 在你的加速鍵定義中可以使用下面的名字: Del, Back, Ins, Insert, Enter, Return, PgUp, PgDn, Left, Right, Up, Down, Home, End, Space, Tab, Esc和 Escape. 這些命令是大小寫無關的(你想怎樣使用大小寫都可以).
注意在Mac OSX平臺上,一個定義為Ctrl的加速鍵實際上代表的是Command鍵.
另外一種設置加速鍵的方法是使用wxAcceleratorEntry對象定義一個加速鍵表,然后使用wxWindow:: SetAcceleratorTable函數將其和某個窗口綁定.每一個wxAcceleratorEntry的記錄是由一個修飾鍵比特位值和一個字符或者功能鍵以及一個窗口標識符組成的,如下所示:
```
wxAcceleratorEntry entries[4];
entries[0].Set(wxACCEL_CTRL, (int) 'N', wxID_NEW);
entries[1].Set(wxACCEL_CTRL, (int) 'X', wxID_EXIT);
entries[2].Set(wxACCEL_SHIFT, (int) 'A', wxID_ABOUT);
entries[3].Set(wxACCEL_NORMAL, WXK_DELETE, wxID_CUT);
wxAcceleratorTable accel(4, entries);
frame->SetAcceleratorTable(accel);
```
你可以同時使用多個加速鍵表,也可以混合使用菜單項加速鍵和加速鍵表,如果你想給一個菜單項指定多個加速鍵,這將是非常有用的,因為你不可能在一個菜單項中指定多個加速鍵.
- 第一章 介紹
- 1.1 為什么要使用wxWidgets?
- 1.2 wxWidgets的歷史
- 1.3 wxWidgets社區
- 1.4 wxWidgets和面向對象編程
- 1.5 wxWidgets的體系結構
- 1.6 許可協議
- 第一章小結
- 第二章 開始使用
- 2.1 一個小例子
- 2.2 應用程序類
- 2.3 Frame窗口類
- 2.4 事件處理函數
- 2.5 Frame窗口的構造函數
- 2.6 完整的例子
- 2.7 wxWidgets程序一般執行過程
- 2.8 編譯和運行程序
- 第二章小結
- 第三章 事件處理
- 3.1 事件驅動編程
- 3.2 事件表和事件處理過程
- 3.3 過濾某個事件
- 3.4 掛載事件表
- 3.5 動態事件處理方法
- 3.6 窗口標識符
- 3.7 自定義事件
- 第三章小結
- 第四章 窗口的基礎知識
- 4.1 窗口解析
- 4.2 窗口類概覽
- 4.3 基礎窗口類
- 4.4 頂層窗口
- 4.5 容器窗口
- 4.6 非靜態控件
- 4.7 靜態控件
- 4.8 菜單
- 4.9 控制條
- 第四章小結
- 第五章繪畫和打印
- 5.1 理解設備上下文
- 5.2 繪畫工具
- 5.3 設備上下文中的繪畫函數
- 5.4 使用打印框架
- 5.5 使用wxGLCanvas繪制三維圖形
- 第五章小節
- 第六章處理用戶輸入
- 6.1 鼠標輸入
- 6.2 處理鍵盤事件
- 6.3 處理游戲手柄事件
- 第六章小結
- 第七章使用布局控件進行窗口布局
- 7.1 窗口布局基礎
- 7.2 窗口布局控件
- 7.3 使用布局控件進行編程
- 7.4 更多關于布局的話題
- 第七章小結
- 第八章使用標準對話框
- 8.1信息對話框
- 8.2 文件和目錄對話框
- 8.3 選擇和選項對話框
- 8.4 輸入對話框
- 8.5 打印對話框
- 第八章小結
- 第九章創建定制的對話框
- 9.1 創建定制對話框的步驟
- 9.2 一個例子:PersonalRecordDialog
- 9.3 在小型設備上調整你的對話框
- 9.4 一些更深入的話題
- 9.5 使用wxWidgets資源文件
- 第九章小結
- 第十章使用圖像編程
- 10.1 wxWidgets中圖片相關的類
- 10.2 使用wxBitmap編程
- 10.3 使用wxIcon編程
- 10.4 使用wxCursor編程
- 10.5 使用wxImage編程
- 10.6 圖片列表和圖標集
- 10.7 自定義wxWidgets提供的小圖片
- 第十章小結
- 第十一章剪貼板和拖放操作
- 11.1 數據對象
- 11.2 使用剪貼板
- 11.3 實現拖放操作
- 第十一章小結
- 第十二章高級窗口控件
- 12.1 wxTreeCtrl
- 12.2 wxListCtrl
- 12.3 wxWizard
- 12.4 wxHtmlWindow
- 12.5 wxGrid
- 12.6 wxTaskBarIcon
- 12.7 編寫自定義的控件
- 第十二章小結
- 第十三章數據結構類
- 13.1 為什么沒有使用STL?
- 13.2 字符串類型
- 13.3 wxArray
- 13.4 wxList和wxNode
- 13.5 wxHashMap
- 13.6 存儲和使用日期和時間
- 13.7 其它常用的數據類型
- 第十三章小結
- 第十四章文件和流操作
- 14.1 文件類和函數
- 14.2 流操作相關類
- 第十四章小結
- 第十五章內存管理,調試和錯誤處理
- 15.1 內存管理基礎
- 15.2 檢測內存泄漏和其它錯誤
- 15.3 構建自防御的程序
- 15.4 錯誤報告
- 15.5 提供運行期類型信息
- 15.6 使用wxModule
- 15.7 加載動態鏈接庫
- 15.8 異常處理
- 15.9 調試提示
- 第十五章小結
- 第十六章編寫國際化程序
- 16.1 國際化介紹
- 16.2 從翻譯說起
- 16.3 字符編碼和Unicode
- 16.4 數字和日期
- 16.5 其它媒介
- 16.6 一個小例子
- 第十六章小結
- 第十七章編寫多線程程序
- 17.1 什么時候使用多線程,什么時候不要使用
- 17.2 使用wxThread
- 17.3 用于線程同步的對象
- 17.4 多線程的替代方案
- 第十七章小結
- 第十八章使用wxSocket編程
- 18.1 Socket類和功能概覽
- 18.2 Socket及其基本處理介紹
- 18.3 Socket標記
- 18.4 使用Socket流
- 18.5 替代wxSocket
- 第十八章小結
- 第十九章使用文檔/視圖框架
- 19.1 文檔/視圖基礎
- 19.2 文檔/視圖框架的其它能力
- 19.3 實現Undo/Redo的策略
- 第十九章小結
- 第二十章完善你的應用程序
- 20.1 單個實例和多個實例
- 20.2 更改事件處理機制
- 20.3 降低閃爍
- 20.4 實現聯機幫助
- 20.5 解析命令行參數
- 20.6 存儲應用程序資源
- 20.7 調用別的應用程序
- 20.8 管理應用程序設置
- 20.9 應用程序安裝
- 20.10 遵循用戶界面設計規范
- 20.11 全書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