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重設備鋼絲繩技術管理規定**
1、目的
為進一步加強公司起重設備技術管理,杜絕因鋼絲繩存在安全隱患造成起重傷害事故。
2、適用范圍
公司現使用的各類起重設備:單梁電動葫蘆起重機,通用橋式起重機,通用橋式抓斗起重機,懸掛單梁起重機,電動葫蘆雙梁起重機,鑄造起重機,絕緣橋式起重機,電動葫蘆等。
3、引用標準
3.1 ?GB6067.5-2014《起重機安全規程》
3.2 ?GB/T 5972-2016 《起重機 鋼絲繩 保養、維護、檢驗和報廢》
4、鋼絲繩端部的卡接法固定連接
卡接法是將鋼絲繩的一端或兩端彎成環,再用繩卡(也稱卡頭)將帶環的繩端緊固。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起升繩或變幅繩的終端連接,或臨時連接及捆綁繩的固定等。
4.1選用繩卡時,應使其U型環的內側凈距比鋼絲繩的直徑大1-3mm。
4.2上繩卡時,必須將螺栓擰緊,直至將鋼絲繩壓扁1/3、1/4直徑時為止;并應在繩受力后,再將繩卡螺栓擰緊一次,以保證接頭連接牢固。
4.3同一根鋼絲繩上幾個繩卡的方向要一順排列,使U型部分與繩頭(副繩)接觸,壓板與主繩(直接受力端)接觸,如圖2所示。不允許反向排列或一反一正排列。如果U型部分與主繩接觸,則鋼絲繩被壓扁后,受力時容易斷絲。如圖3所示 。


4.4為了便于檢查接頭是否牢靠和鋼絲繩是否滑動,可在最后一個繩卡后面大約500mm處再安裝一個保險繩卡,并將繩頭放出一個“安全彎”,如圖2所示。使用過程中,若“安全彎”被拉的變直,證明接頭處的鋼絲繩出現滑動,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4.5使用繩卡的數量,應滿足下表的要求,相鄰兩個繩卡的間距t不應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最后一個繩卡距繩頭的距離不應小于140mm,繩頭處要用鐵絲捆扎。

5鋼絲繩技術規范
5.1 鋼絲繩的選用
5.1.1鋼絲繩在同直徑時公稱抗拉強度越低,每股繩內鋼絲越多,鋼絲直徑越細,則繩的撓性越好,但鋼絲繩易磨損。反之,每股繩內鋼絲越粗,則鋼絲繩撓性越差,鋼絲繩耐磨損。因此,不同型號的鋼絲繩,它的使用范圍也不同。根據起重吊裝作業的實際需要,一般情況下,鋼絲繩的選用可考慮以下原則:
5.1.1.1 ?6x19鋼絲繩用于制作起重索具及纜風繩、拉索,一般用于受彎曲載荷較小或遭受磨損的地方。
5.1.1.2 ?6x37鋼絲繩用于起重作業中捆扎各種物件、設備及穿繞滑車組和制作起重用索具,適用于繩索受彎曲時。
5.1.2鋼絲繩繩芯的種類
有機芯,通常指麻芯,應用較廣,但不宜用于高溫作業場所。
石棉芯,宜用于高溫作業場所。
化纖芯,在裝卸作業中應用較廣。
金屬芯,宜用于高溫作業或多層卷繞的地方。
5.2鋼絲繩使用、維護與保養
5.2.1鋼絲繩要正確開卷。鋼絲繩開卷時,要避免鋼絲繩扭結,強度降低以致損壞。鋼絲繩切斷時要扎緊防止松散。
5.2.2鋼絲繩不得超負荷使用,不能在沖擊載荷下工作,工作時速度應平穩。
5.2.3在捆綁或吊運物件時,鋼絲繩應避免和物體的尖角棱邊直接接觸,應在接觸處墊以木塊、麻布或其他襯墊物。
5.2.4嚴禁鋼絲繩與電線接觸,以免被打壞或發生觸電。靠近高溫物體時,要采取隔熱措施 。
5.2.5鋼絲繩在使用中應避免扭結,一旦扭結,應立即抖直。使用中應盡量減少彎折次數,并盡量避免反向彎折。 ?
5.2.6鋼絲繩與卷筒或滑車配用時,卷筒或滑輪的直徑至少比鋼絲繩直徑大16倍。不能穿過已經破損的滑輪,以免磨損鋼絲繩或使繩脫出滑輪,造成事故。
5.2.7 鋼絲繩穿過滑輪時,滑輪槽的直徑應比鋼絲繩的直徑大1~2.5mm。如滑輪槽的直徑過大,則繩易被壓扁;過小,則繩易磨損。
5.2.8鋼絲繩應防止磨損、腐蝕或其他物理條件、化學條件造成的性能降低。吊運熔化及灼熱金屬的鋼絲繩,要有防止高溫損壞的措施。 ?
5.2.9使用前要根據使用情況選擇合適直徑的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檢查其負荷能力及破損情況;使用后及時保養,正確存放。
5.3鋼絲繩的安全檢查 ?鋼絲繩的檢查可分為日常檢驗、定期檢驗兩種形式 。
5.3.1 日常檢驗由起重設備使用人員負責,每次使用前進行。日常檢驗的方式主要采用目測,主要檢驗項目如下: ?
5.3.1.1 檢查鋼絲繩表面有無銹蝕、斷絲及電弧和火烤損傷。
5.3.1.2 檢查鋼絲繩末端固定部位是否牢固。
5.3.1.3 檢查鋼絲繩是否打結、變形。 ?
5.3.2 定期檢驗每月一次,由單位分管人員和技術人員負責,主要檢驗項目如下:
5.3.2.1 所有日常檢查項目。 ?
5.3.2.2 測量鋼絲繩磨損量,測量不少于三個點。 ?
5.3.2.3 內部腐蝕檢驗(每季度一次):直徑較細的鋼絲繩(≤20mm),可以用手把鋼絲繩弄彎進行檢驗;如果直徑較大,可用鋼絲繩插接纖子進行內部檢驗,檢驗后要把鋼絲繩恢復原狀,注意不要損傷繩芯,并加涂潤滑油脂。
5.4鋼絲繩的報廢標準
5.4.1對于符合GB6067.5—2014《起重機安全規程》規定鋼絲繩的報廢標準根據一個捻距內的鋼絲數而定,達到“鋼絲繩斷絲報廢標準表”中所列值時應報廢。更新標準是一個捻距內斷絲數達鋼絲數總絲數的10%。
5.4.2吊運熾熱金屬或危險品的鋼絲繩的報廢絲數取一般起重機鋼絲繩報廢斷絲數的一半,其中包括鋼絲表面腐蝕進行的折減。
5.4.3鋼絲繩磨損或腐蝕報廢標準
5.4.3.1當鋼絲在徑向外層單根細鋼絲繩磨損或腐蝕達到鋼絲直徑的40%時,不論其斷絲數多少都應報廢。
5.4.3.2如果外層的鋼絲繩有嚴重磨損,但尚低于鋼絲直徑的40%時,應根據磨損程度將上表報廢斷絲數按下表折減,并按折減后的斷絲數報廢。


5.4.4整條繩股斷裂應報廢。
5.4.5當鋼絲繩直徑相對于公稱直徑減小7%或更多時,即使未發現斷絲,該鋼絲繩也應報廢。
5.4.6麻芯外露應報廢。
5.4.7鋼絲繩有明顯的腐蝕應報廢。
5.4.8局部外層鋼絲伸長呈籠型狀態應報廢。
5.4.9對照GB5972一2016中鋼絲繩可能出現的典型示例,與圖中損壞相同者應報廢。
5.5鋼絲繩的測量
為測量鋼絲繩表面的磨損量和腐蝕量,應先除去鋼絲繩表面上的污垢和鐵銹。然后用游標卡尺測量磨損后的鋼絲繩直徑,并與新繩直徑進行比較。鋼絲繩直徑的正確測量方法如圖1(a)所示,圖(b)所示的測量方法是不正確的。

- 安全綜合
- 檢維修作業
- 特殊作業票制度及辦理指南
- 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 動火作業票辦理指南
- 高處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 高處作業票辦理指南
-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 有限空間作業票辦理指南
- 吊裝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 吊裝作業票辦理指南
- 臨時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 臨時用電作業票辦理指南
- 盲板抽堵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 盲板抽堵作業票辦理指南
- 動土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 動土作業票辦理指南
- 斷路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 斷路作業票辦理指南
- 特種作業票照片要求指南
- 安全工作許可證辦理指南
- 檢維修作業方案辦理指南
- 安全環保技術交底辦理指南
- 作業風險分析表辦理指南
- 檢維修專項安全培訓辦理指南
- 鎖定掛牌制度及辦理指南
- 職業健康管理
- 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 勞保用品相關要求
- 安全培訓檔案
- 消防及應急管理
- 氣體報警器使用要求
- 應急燈的使用要求
- 安全出口標識相關要求
- 應急醫藥箱的相關要求
- 正壓式呼吸器相關要求
- 滅火器的相關要求
- 消防栓(柜)的相關要求
- 兩體系管理
- 2882 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通則
- 2883 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通則
- 2974 工貿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細則
- 3011工貿企業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細則
- 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細則
- 職業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細則
- 安全活動記錄卡管理
- 數字化安全平臺管理
- 設備綜合
-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 魯方[2016]第114號關于印發《起重設備鋼絲繩技術管理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6]第004號《行車吊鉤的檢查要求》
- 魯方[2016]第017號《特種設備管理標準》的通知
- 魯方[2017]第62號關于印發《空調設備使用管理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8]第158號關于印發?生產總廠對生產、檢修廢品物料等的管理規定?的通知
- 儀表管理制度
- 魯方[2016]第038號關于印發《自動化儀表管理辦法》的通知
- 自動化儀表使用手冊
- 魯方[2017]第70號關于印發《生產控制系統電腦及網絡使用、維護及管理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7]第135號關于印發《DCS及PLC系統的補充管理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7]第195號關于印發《DCS及PLC管理規定》的補充規定通知
- 魯方[2016]第028號關于印發《DCS/PLC系統管理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7]第029號關于印發《交流接觸器的更換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8]第040號關于印發《計量器具管理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8]第 號關于印發《廠區監控系統使用、維護及管理的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8]第 號關于印發《關鍵裝置及重點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修訂版的通知
- 魯方[2018]第 號關于精密儀表周圍施焊的管理規定
- 機械管理制度
- 魯方[2016]第041號 關于印發《設備備件存放要求》(試行)的通知
- 魯方[2016]第045號 《備用設備管理制度》
- 魯方[2016]第061號關于進一步完善廠內冶煉渣包、銅包維修登記的規定
- 魯方[2017]第221號關于印發《全廠冶金爐窯的管理規定》的通知
- 電氣管理制度
- 魯方[2017]第185號關于印發《蓄電池的日常維護管理制度》的通知
- 魯方[2018]第198號關于印發《電動機絕緣測試管理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8]第199號關于印發《電動機運行、維護、檢修管理規定》的通知
- 設備綜合管理制度
- 魯方[2017]第249號關于印發《備品備件計劃審核提報表》的通知
- 魯方[2018]第186號關于印發《設備變更補充管理規定》通知
- 魯方[2018]第159號關于印發《設備檢維修管理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7]第215號關于調整《新增設備及備件訂貨技術說明書》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7]第197號關于印發《設備質量問題反饋流程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7]043號關于印發《新增設備及備件訂貨技術說明書》的通知
- 魯方[2016]第064號關于印發《設備變更管理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6]第069號關于設備及備品備件技術協議簽批流程的規定
- 魯方[2017]第036號《大型關鍵設備開停車的管理規定》的通知
- 魯方[2017]第041號關于印發《車間維修工具管理規定》的通知
- 工藝綜合
- 重要工藝參數
- 備料車間
- 底吹車間
- 轉爐車間
- 精煉車間
- 余熱收塵車間
- 生產分析相關要求
- 環保綜合
- 環保要求
- 人事綜合
- 考勤管理制度
- 新員工轉正管理制度
- 分廠管理綜合
- OPL、點滴改善
- 分廠管理制度
- 現場管理及衛生類
- 車間維保施工管理
- 其它管理制度
- 配電室管理制度
- 電動三輪車管理制度
- 勞動紀律類
- 設備方面類
- 數據記錄類
- 工藝操作類
- 安全環保類
- 日常管理類
- 分廠專項管理制度
- 捕金一廠惡劣天氣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 捕金一廠文件上傳下達管理規定
- 捕金一廠新增工藝規程
- 捕金一廠應急防汛管理制度
- 捕金一廠中層干部及部分核心人員輪崗方案
- 關于近期捕金一廠高產穩產的生產工作計劃
- 捕金一廠巡回檢制度
- 底吹車間巡回檢制度
- 轉爐車間巡回檢制度
- 余熱車間巡回檢制度
- 備料車間巡回檢制度
- 精煉車間巡回檢制度
- 天然氣站巡回檢查制度
- 交接班管理制度
- 備料
- 底吹
- 轉爐
- 精煉
- 余熱
- 捕金一廠值班人員管理規定
- 捕金一廠橋架管理制度
- 其他2
- 其他3
- 其他4
- 指導書更新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