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設計體會(九)——關于學習
這兩天在準備PD交流會的分享,目的是把前段時間去上海培訓“產品需求管理”的體會和大家說說。不妨順便說一下自己對培訓、分享這種學習活動的體會。
?
用 武俠小說里的一些概念來比喻很有感覺,一直覺得培訓和分享在表面上交流的好比是招式,在短短的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內,最吸引人的往往是一些容易掌握、用來嚇 唬人很好的“花拳繡腿”,想功力大升是不可能的。這么看,培訓其實對高手才更有用,高手本身已經有了很強的內力,比如段譽,這時候如果有一個超級高手方法 得當的點撥,有了合適的方法去驅動這些內力,是可以立馬提高n個檔次的。
?
永遠的,高手只能告訴你好的方法,這些并不能直接帶來成功,只能提高成功的概率;高手只能告訴你一些經驗,而不能增加經歷,而有些事情只有親身經歷才能學會;高手只會給你點撥,教你怎么做,但不會幫你做。
?
但無論如何,這種培訓與分享仍然是必要的,真正的高手會告訴你內力修煉方法,我想說的只是:“生活中沒有吸星大法”,也碰不到無涯子把畢生功力通過頭頂某神奇接口在幾分鐘內傳給你,唯一提升內功的辦法就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勤學苦練。
?
勤 學苦練不是傻練,每次涉及一個領域的時候,了解的越多才越發現其中的學問實在太大,根本沒法完全掌握,所學的所有也不過是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增加了另一個 領域的一點點索引。從而,只能有選擇性的了解對當前工作做有用的那部分,其他的如有必要就去尋求幫助。萬變不離其宗的反而又是真正的高手所提點的那些方法 了,關鍵是要體會到這些方法的精髓,這往往是要靠悟出來而不是記住。
?
轉了一圈又繞回去了,給出結論,PD應該學什么?答:(悟)修煉內功的方法 > (練)內功 > (記)招式。
寫完才發現是一篇這么虛的東西。
- 前言
- (一)——變態吧,開始帖周報了
- (二)——數據分析
- (三)——性價比:做不做?
- (四)——需求管理
- (五)——有關流程
- (六)——再談流程
- (七)——需求探針
- (八)——產品與項目
- (九)——關于學習
- (十)——團隊合作
- (十一)——市場掃描
- (十二)——少而精
- (十三)——再說需求分析
- (十四)——做過的幾個項目
- (十五)——PM、PD、UE與UI
- (十六)——Feature List
- (十七)——PD的幾種文檔
- (十八)——概念設計
- (十九)——UPA年會的流水賬
- (二十)——有關改版
- (二二)——封閉開發
- (二三)——用戶研究
- (二五)——當交互設計遇到敏捷開發
- (二六)——PD就是出來賣的
- (二七)——大產品設計
- (二八)——細節之文案
- (二九)——產品設計的五個層次
- (三十)——“體會”導讀的思維導圖
- (三二)——零散的體會
- (三三)——用戶大會
- (三四)——土老板破冰必殺技
- (三五)——QA與測試
- (三六)——再理解“敏捷”
- (三七)——可用性測試
- (三八)——項目外包!=開發外包
- (三九)——CSDN專訪精編版
- (四十)——銷售渠道
- (四一)——用戶創意無限
- (四二)——又是零散體會
- (四三)——說說評審會
- (四四)——項目外包不適合“敏捷”?
- (四五)——外行眼中的技術分工
- (四六)——UML學習摘錄(上)
- (四七)——UML學習摘錄(下)
- (四八)——資源戰爭與BRD
- (四九)——產品市場化
- (五十)——終點:Matrix
- (五一)——敏捷的估計與規劃
- (五二)——MS Office使用心得
- (五三)——產品文檔與規范
- (五四)——PD招聘廣告詞
- (五五)——項目Kick Off
- (五六)——《需求工程》培訓記錄
- (五八)——《項目化管理》培訓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