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設計體會(五四)——PD招聘廣告詞
前段在一位同行的blog上看到一些對PD工作的描述,感覺用來做招聘的廣告詞挺好的,摘錄下來了,再加工一下,做個“官方說法”與“私下交流”(plus實事真相)的對比版本。
?
**官:PD需要全面負責產品的各個方面。**
私:因為PD這個職位比較新,具體要做哪些事情沒有開發、測試清楚,所以你干多干少自己決定(職責不清楚,就是事情多起來沒個譜……)。
?
**官:此職位較難量化考核,綜合素質要求高。**
私:因為職責內容豐富,不論是360度調查,還是用KPI考核你都可以順利回避(怎么感覺哪方面出了問題都要背黑鍋啊,所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
**官:需要敏銳的商業嗅覺,輔助決策公司戰略方向。**
私:你真的可以決定公司產品長什么樣(產品當然是老板生的,你也就給她化個妝)。
?
**官:需要很強的溝通能力。**
私:有很多機會展示你的想法,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利用工作機會認識公司里幾乎每一個人(你總是關于某個產品的信息交換中心,也是各方共同擠壓的對象,哪邊都不得罪是一門藝術哦)。
?
**官:關注業界動態,對互聯網產品興趣濃厚。**
私:因為你要了解行業的最新資訊,做競爭對手分析,所以需要不斷去各種網站注冊,試用,老板無法判斷你是否在沖浪/瞎逛,全憑自覺(時間久了是很痛苦的,整天被那么多垃圾產品惡心,自己做的產品看太多了更惡心……)。
?
**官:很多的培訓和學習機會。**
私:職位需要,可以申請各種培訓,購買書籍,拜訪客戶/專家(拜訪客戶是不錯,可為什么我們的客戶總隱居在連車都打不到的無人區?囧)。
?
純娛樂,不要當真。
- 前言
- (一)——變態吧,開始帖周報了
- (二)——數據分析
- (三)——性價比:做不做?
- (四)——需求管理
- (五)——有關流程
- (六)——再談流程
- (七)——需求探針
- (八)——產品與項目
- (九)——關于學習
- (十)——團隊合作
- (十一)——市場掃描
- (十二)——少而精
- (十三)——再說需求分析
- (十四)——做過的幾個項目
- (十五)——PM、PD、UE與UI
- (十六)——Feature List
- (十七)——PD的幾種文檔
- (十八)——概念設計
- (十九)——UPA年會的流水賬
- (二十)——有關改版
- (二二)——封閉開發
- (二三)——用戶研究
- (二五)——當交互設計遇到敏捷開發
- (二六)——PD就是出來賣的
- (二七)——大產品設計
- (二八)——細節之文案
- (二九)——產品設計的五個層次
- (三十)——“體會”導讀的思維導圖
- (三二)——零散的體會
- (三三)——用戶大會
- (三四)——土老板破冰必殺技
- (三五)——QA與測試
- (三六)——再理解“敏捷”
- (三七)——可用性測試
- (三八)——項目外包!=開發外包
- (三九)——CSDN專訪精編版
- (四十)——銷售渠道
- (四一)——用戶創意無限
- (四二)——又是零散體會
- (四三)——說說評審會
- (四四)——項目外包不適合“敏捷”?
- (四五)——外行眼中的技術分工
- (四六)——UML學習摘錄(上)
- (四七)——UML學習摘錄(下)
- (四八)——資源戰爭與BRD
- (四九)——產品市場化
- (五十)——終點:Matrix
- (五一)——敏捷的估計與規劃
- (五二)——MS Office使用心得
- (五三)——產品文檔與規范
- (五四)——PD招聘廣告詞
- (五五)——項目Kick Off
- (五六)——《需求工程》培訓記錄
- (五八)——《項目化管理》培訓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