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設計體會(四七)——UML學習摘錄(下)
接上回,下層的圖描述的是一個用例內部的事務(用例內部不一定是“單個用例”內部,也可能有用例之間的關系),主要有:
?
????????? **時序圖**(**順序圖**):描述事情變化在時間維度上的先后順序,善于表達對象(比如多個頁面之間)的交互。玩的好可以完全替代UC中對流程的文字表述。
???????????? [](http://blufiles.storage.live.com/y1p3O4KBNpz6AUhC5w_FKZp98pRJsTCO_D0aOsWBd4sPz7ASfg-Zb5OUKuxtnUTmzqS4ivbUZxul2Q)
?
????????? **活動圖**(比較接近傳統意義上的**流程圖**):描述各種動作如何引起系統變化,善于表達泳道較多、分支較多的情況。
???????????????? [](http://blufiles.storage.live.com/y1p3O4KBNpz6AWyDoV63XSkbB1yiF-KYeBYwEvsFFRwD_-GROo-y7zFKd7lTl6UnhO7cc0ipJocEoI)
?
????????? **協作圖**:表達不同對象之間是怎么互相影響的,這個圖團隊里用到的不多,就不畫了,理論上他和時序圖是可以等價轉換的,時序圖關注交互在時間上的步驟,協作圖關注交互過程中各個對象間的關系。
?
這些圖我們都是用Rational Rose畫的,它最好的一個點是可以在不同層次間的圖穿透,比如從用例包穿透看到用例圖,再穿透進某個用例看活動圖,再穿透進活動圖的某一步看具體的時序圖。
?
很多時候多種圖都可以描述同一件事情,只是從不同的視角去表達一個系統,選用哪個關鍵是看針對特定的系統,從哪個角度來描述更容易讓受眾理解。另外還有表述軟件實施的**構件圖**、描述硬件結構的**部署圖**,暫時用處不大,遵循性價比的原則直接跳過了。
?
融入了UML標準圖元素以后,一個功能模塊的UC文檔大約就是這樣的:文檔說明、類圖+用例圖(需求描述部分);一個個的UC,UC里包含時序圖、活動圖等等(需求分析階段)。整塊的需求規范化工作最近也在做,以后有機會再整體整理出來。
?
最后感慨一下Rational Rose真的太強大(建立了整個軟件工程的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包括分析、設計、編碼、測試、部署等等一切),想找一個輕一點的工具,折騰了半天Visio,發現總是缺點什么,誰有更好的方案?
- 前言
- (一)——變態吧,開始帖周報了
- (二)——數據分析
- (三)——性價比:做不做?
- (四)——需求管理
- (五)——有關流程
- (六)——再談流程
- (七)——需求探針
- (八)——產品與項目
- (九)——關于學習
- (十)——團隊合作
- (十一)——市場掃描
- (十二)——少而精
- (十三)——再說需求分析
- (十四)——做過的幾個項目
- (十五)——PM、PD、UE與UI
- (十六)——Feature List
- (十七)——PD的幾種文檔
- (十八)——概念設計
- (十九)——UPA年會的流水賬
- (二十)——有關改版
- (二二)——封閉開發
- (二三)——用戶研究
- (二五)——當交互設計遇到敏捷開發
- (二六)——PD就是出來賣的
- (二七)——大產品設計
- (二八)——細節之文案
- (二九)——產品設計的五個層次
- (三十)——“體會”導讀的思維導圖
- (三二)——零散的體會
- (三三)——用戶大會
- (三四)——土老板破冰必殺技
- (三五)——QA與測試
- (三六)——再理解“敏捷”
- (三七)——可用性測試
- (三八)——項目外包!=開發外包
- (三九)——CSDN專訪精編版
- (四十)——銷售渠道
- (四一)——用戶創意無限
- (四二)——又是零散體會
- (四三)——說說評審會
- (四四)——項目外包不適合“敏捷”?
- (四五)——外行眼中的技術分工
- (四六)——UML學習摘錄(上)
- (四七)——UML學習摘錄(下)
- (四八)——資源戰爭與BRD
- (四九)——產品市場化
- (五十)——終點:Matrix
- (五一)——敏捷的估計與規劃
- (五二)——MS Office使用心得
- (五三)——產品文檔與規范
- (五四)——PD招聘廣告詞
- (五五)——項目Kick Off
- (五六)——《需求工程》培訓記錄
- (五八)——《項目化管理》培訓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