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設計體會(三二)——零散的體會
年后第一篇,先happy V day,貼上幾個月來零散沒法單獨成篇的體會。
?
????????? 產 品里的問題,開始有一兩個的時候總讓人吃不下睡不著,非要馬上干掉,后來就無視了,好比白頭發,有一根的時候會馬上拔掉,多了起來會很郁悶一陣子,再多也 就煩不了,該干嘛干嘛了。但過了一段時間,想想也不能這樣一直消極啊,所以就會從根本上考慮去解決問題,是去養生而不是拔頭發了。
?
????????? 當產品設計給專家用戶(認知水平更接近設計師)的時候,可以傾向于讓人適應產品(樂器:小提琴),設計給大眾用的時候必須產品適應用戶(公共設施:垃圾桶、電梯)。
?
????????? 雷鋒是被創造出來的一個蹩腳的(成功的?)Personas。
?
????????? 設計師和藝術家的區別就在于要滿足的對象不同,一個是“你你你你你”,另一個是“我我我我我”。
?
????????? 兩個PM的區別:產品經理重判斷力、創造力,做正確的事;項目經理重執行力、控制力,正確的做事。產品經理決定做不做、做多少、怎么做、做什么;項目經理決定誰來做,何時做。
?
????????? 隨著網頁功能的逐漸強大,軟件與網站的區別越來越不明顯,但由于原來網站和軟件的設計流程是各自獨立發展的,所以在設計流程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不同的說法其實說的都是同一回事,比如:任務(網站)=用例(軟件),任務分解(網站)=用例里的流程描述(軟件)。
?
????????? PD做久了,看到任何一個產品,總能一下子挑出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唯一挑不出錯的產品就是自己做的,所以必須要把自己做的東西給別的PD看!
?
????????? 所謂創新,很多時候是因為自己知道的太少,以為自己想出的辦法是個創新,其實這早就是別人玩剩下的,說不定還是被玩爛的幾種方法中比較拙劣的一個。避免這種悲劇的辦法只能是自己多加努力或者借助群體智慧。
- 前言
- (一)——變態吧,開始帖周報了
- (二)——數據分析
- (三)——性價比:做不做?
- (四)——需求管理
- (五)——有關流程
- (六)——再談流程
- (七)——需求探針
- (八)——產品與項目
- (九)——關于學習
- (十)——團隊合作
- (十一)——市場掃描
- (十二)——少而精
- (十三)——再說需求分析
- (十四)——做過的幾個項目
- (十五)——PM、PD、UE與UI
- (十六)——Feature List
- (十七)——PD的幾種文檔
- (十八)——概念設計
- (十九)——UPA年會的流水賬
- (二十)——有關改版
- (二二)——封閉開發
- (二三)——用戶研究
- (二五)——當交互設計遇到敏捷開發
- (二六)——PD就是出來賣的
- (二七)——大產品設計
- (二八)——細節之文案
- (二九)——產品設計的五個層次
- (三十)——“體會”導讀的思維導圖
- (三二)——零散的體會
- (三三)——用戶大會
- (三四)——土老板破冰必殺技
- (三五)——QA與測試
- (三六)——再理解“敏捷”
- (三七)——可用性測試
- (三八)——項目外包!=開發外包
- (三九)——CSDN專訪精編版
- (四十)——銷售渠道
- (四一)——用戶創意無限
- (四二)——又是零散體會
- (四三)——說說評審會
- (四四)——項目外包不適合“敏捷”?
- (四五)——外行眼中的技術分工
- (四六)——UML學習摘錄(上)
- (四七)——UML學習摘錄(下)
- (四八)——資源戰爭與BRD
- (四九)——產品市場化
- (五十)——終點:Matrix
- (五一)——敏捷的估計與規劃
- (五二)——MS Office使用心得
- (五三)——產品文檔與規范
- (五四)——PD招聘廣告詞
- (五五)——項目Kick Off
- (五六)——《需求工程》培訓記錄
- (五八)——《項目化管理》培訓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