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設計體會(四十)——銷售渠道
做付費產品,就必然要牽涉到賣的問題,最近公司正好[“e網打進”火爆銷售ing](http://www.alisoft.com/portal/agent/index.html),plus前段時間瀏覽過《渠道為王》,就說說相關的體會。
?
銷售有兩大模式:直銷vs分銷,分銷要通過渠道,渠道又分代理(賺傭金,沒有產品所有權和庫存風險)和經銷(賺差價,產品所有權發生轉移,比如批發商),現在的網絡付費產品,因為多是個人應用,所以直銷比較多,而我們的“e”是給企業用戶的,加之國內中小企業現在相應的知識很薄弱,直銷成本太高,所以我們選擇了渠道銷售。
?
在渠道的推拉戰術方面,“e”顯然用的是推的方法。所謂“拉”是通過PR、廣告、傳播等手段啟動市場,刺激消費者,促使渠道來找廠商;“推”是集中力量做渠道工作,用高額利潤去刺激渠道主動推銷產品,快速搶占市場。推適合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高、銷售過程復雜的產品,一般來說:新產品推,老產品拉,“e”的驅動路線“PDà阿里的渠道銷售à渠道à終端用戶”。
?
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對于通過渠道銷售的產品,在設計上,新增功能和改動功能的時候,還需要額外考慮渠道銷售人員的培訓成本、渠道商的培訓成本,他們習慣了賣推廣,要把一個功能說明白很不容易;另一方面,既然選擇通過渠道來銷售,就說明終端用戶對互聯網的應用能力不足,相應的設計思路也要轉變。
?
再有一點,在渠道終端的用戶一般是企業,企業用戶與個人用戶的差異也不得不考慮,比如支付,企業用戶就有開發票的問題,不能簡單的只考慮網上支付的途徑,另外由于渠道的介入,多級的定價,分成比例,開發票的流程,渠道政策都要有相應的系統支撐。
?
白鴉的一篇[《如何保證顧客的整體體驗?》](http://uicom.net/blog/?p=721)讓愛好用戶體驗的人對銷售渠道又提出了另一個層面的問題,社會發展導致對效率的優化——分工,也是出于成本考慮,我們的產品采用渠道銷售——一種業務的外包形式,我們的終端客戶是不會了解中間細節的,他們會把外包服務的不爽怪罪到產品上,給產品的體驗減分,那么最終一個很大的問題,似乎也只有折中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渠道的服務質量來保障我們產品的整體體驗?
- 前言
- (一)——變態吧,開始帖周報了
- (二)——數據分析
- (三)——性價比:做不做?
- (四)——需求管理
- (五)——有關流程
- (六)——再談流程
- (七)——需求探針
- (八)——產品與項目
- (九)——關于學習
- (十)——團隊合作
- (十一)——市場掃描
- (十二)——少而精
- (十三)——再說需求分析
- (十四)——做過的幾個項目
- (十五)——PM、PD、UE與UI
- (十六)——Feature List
- (十七)——PD的幾種文檔
- (十八)——概念設計
- (十九)——UPA年會的流水賬
- (二十)——有關改版
- (二二)——封閉開發
- (二三)——用戶研究
- (二五)——當交互設計遇到敏捷開發
- (二六)——PD就是出來賣的
- (二七)——大產品設計
- (二八)——細節之文案
- (二九)——產品設計的五個層次
- (三十)——“體會”導讀的思維導圖
- (三二)——零散的體會
- (三三)——用戶大會
- (三四)——土老板破冰必殺技
- (三五)——QA與測試
- (三六)——再理解“敏捷”
- (三七)——可用性測試
- (三八)——項目外包!=開發外包
- (三九)——CSDN專訪精編版
- (四十)——銷售渠道
- (四一)——用戶創意無限
- (四二)——又是零散體會
- (四三)——說說評審會
- (四四)——項目外包不適合“敏捷”?
- (四五)——外行眼中的技術分工
- (四六)——UML學習摘錄(上)
- (四七)——UML學習摘錄(下)
- (四八)——資源戰爭與BRD
- (四九)——產品市場化
- (五十)——終點:Matrix
- (五一)——敏捷的估計與規劃
- (五二)——MS Office使用心得
- (五三)——產品文檔與規范
- (五四)——PD招聘廣告詞
- (五五)——項目Kick Off
- (五六)——《需求工程》培訓記錄
- (五八)——《項目化管理》培訓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