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bdb3f"></ruby>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 id="bdb3f"><cite id="bdb3f"><th id="bdb3f"></th></cite></p><p id="bdb3f"></p>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re id="bdb3f"></pre>
          <pre id="bdb3f"><del id="bdb3f"><thead id="bdb3f"></thead></del></pre>

          <ruby id="bdb3f"><mark id="bdb3f"></mark></ruby><ruby id="bdb3f"></ruby>
          <pre id="bdb3f"><pre id="bdb3f"><mark id="bdb3f"></mark></pre></pre><output id="bdb3f"></output><p id="bdb3f"></p><p id="bdb3f"></p>

          <pre id="bdb3f"><del id="bdb3f"><progress id="bdb3f"></progress></del></pre>

                <ruby id="bdb3f"></ruby>

                企業??AI智能體構建引擎,智能編排和調試,一鍵部署,支持知識庫和私有化部署方案 廣告
                【61.1 指針與批量數組的關系。】 指針和批量數據的關系,更像領導和團隊的關系,領導是團隊的代表,所以當需要描述某個團隊的時候,為了表述方便,可以把由N個人組成的團隊簡化成該團隊的一個領導,用一個領導來代表整個團隊,此時,領導就是團隊,團隊就是領導。指針也一樣,指針一旦跟某堆數據“綁定”了,那么指針就是這堆數據,這堆數據就是該指針,所以在很多PC上位機的項目中,往往也把指針稱呼為“句柄”,字面上理解,就是一句話由N個文字組成,而“句柄”就是這句話的代表,實際上“句柄”往往是某一堆資源的代表。不管是把指針比喻成“領導”、“代表”還是“句柄”,指針在這里都有“中間站”這一層含義。 【61.2 指針在批量數據的“中轉站”作用。】 指針在批量數據處理中,主要是能節省代碼容量,而且是非常直觀的節省代碼容量。為什么能節省代碼容量?是因為可以把某些重復性的具體實現的功能封裝成指針來操作,請看下面的例子: 程序要求:根據一個選擇變量Gu8Sec的值,要從三堆數據中選擇對應的一堆數據放到數組Gu8Buffer里。當Gu8Sec等于1的時候選擇第1堆,等于2的時候選擇第2堆,等于3的時候選擇第3堆。也就是“三選一”。 第1種實現的方法:沒有用指針,最原始的處理方式。如下: code unsigned char Cu8Memory\_1\[3\]={1,2,3}; //第1堆數據 code unsigned char Cu8Memory\_2\[3\]={4,5,6}; //第2堆數據 code unsigned char Cu8Memory\_3\[3\]={7,8,9}; //第3堆數據 unsigned char Gu8Sec=2; //選擇的變量 unsigned char Gu8Buffer\[3\]; //根據變量來存放對應的某堆數據的數組 unsigned char i; //for循環用到的變量i switch(Gu8Sec) //根據此選擇變量來切換到對應的操作上 { case 1: //第1堆 for(i=0;i<3;i++) //第1次出現for循環,用來實現“賦值”的“搬運數據”的動作。 { Gu8Buffer\[i\]=Cu8Memory\_1\[i\]; } break; case 2: //第2堆 for(i=0;i<3;i++) //第2次出現for循環,用來實現“賦值”的“搬運數據”的動作。 { Gu8Buffer\[i\]=Cu8Memory\_2\[i\]; } break; case 3: //第3堆 for(i=0;i<3;i++) //第3次出現for循環,用來實現“賦值”的“搬運數據”的動作。 { Gu8Buffer\[i\]=Cu8Memory\_3\[i\]; } break; } 分析:上述程序中,沒有用到指針,出現了3次for循環的“賦值”的“搬運數據”的動作。 第2種實現的方法:用指針作為“中間站”。如下: code unsigned char Cu8Memory\_1\[3\]={1,2,3}; //第1堆數據 code unsigned char Cu8Memory\_2\[3\]={4,5,6}; //第2堆數據 code unsigned char Cu8Memory\_3\[3\]={7,8,9}; //第3堆數據 unsigned char Gu8Sec=2; //選擇的變量 unsigned char Gu8Buffer\[3\]; //根據變量來存放對應的某堆數據的數組 unsigned char i; //for循環用到的變量i const unsigned char \*pCu8; //引入一個指針作為“中間站” switch(Gu8Sec) //根據此選擇變量來切換到對應的操作上 { case 1: //第1堆 pCu8=&Cu8Memory\_1\[0\]; //跟第1堆數據“綁定”起來。 break; case 2: //第2堆 pCu8=&Cu8Memory\_2\[0\]; //跟第2堆數據“綁定”起來。 break; case 3: //第3堆 pCu8=&Cu8Memory\_3\[0\]; //跟第3堆數據“綁定”起來。 break; } for(i=0;i<3;i++) //第1次出現for循環,用來實現“賦值”的“搬運數據”的動作。 { Gu8Buffer\[i\]=\*pCu8; //把“指針所存的地址的數據”賦值給數組 pCu8++; //“指針所存的地址”自加1,為下一個數據的“賦值”的“搬運”作準備。 } 分析:上述程序中,用到了指針作為中間站,只出現了1次for循環的“賦值”的“搬運數據”的動作。對比之前第1種方法,在本例子中,用了指針之后,程序代碼看起來更加高效簡潔清爽省容量。在實際項目中,數據量越大的時候,指針這種“優越性”就越明顯。 【61.3 指針在書寫上另外兩種常用寫法。】 剛才61.2處第2個例子中,有一段代碼如下: for(i=0;i<3;i++) //第1次出現for循環,用來實現“賦值”的“搬運數據”的動作。 { Gu8Buffer\[i\]=\*pCu8; //把“指針所存的地址的數據”賦值給數組 pCu8++; //“指針所存的地址”自加1,為下一個數據的“賦值”的“搬運”作準備。 } 很多高手,喜歡把上面for循環內部的那兩行代碼簡化成一行代碼,如下: for(i=0;i<3;i++) //第1次出現for循環,用來實現“賦值”的“搬運數據”的動作。 { Gu8Buffer\[i\]=\*pCu8++; //先把“數據”賦值給數組,然后“指針所存的地址”再自加1。 } 上面這種寫法也是合法的,而且在高手的代碼中常見,據說也是最高效的寫法。還有一種是利用“指針的偏移地址”的寫法,我常用這種寫法,因為感覺這種寫法比較直觀,而且跟數組的書寫很像。如下: for(i=0;i<3;i++) //第1次出現for循環,用來實現“賦值”的“搬運數據”的動作。 { Gu8Buffer\[i\]=pCu8\[i\]; //這類是“偏移地址”的寫法,i在這里相當于指針的偏移地址。 } 這種寫法也是跟前面那兩種寫法在程序實現的功能上是一樣的,是等效的,我常用這種寫法。 【61.4 指針的“地址自加法”和“地址偏移法”的差別。】 剛才61.3處講了3個例子,其中前面的兩個例子都是屬于“地址自加法”,而最后的那一個是屬于“地址偏移法”。它們的根本差別是:“地址自加法”的時候,“指針所存的地址”是變動的;而“地址偏移法”的時候,“指針所存的地址”是不變的,“指針所存的地址”的“不變”的屬性,就像某個原點,原點再加上偏移,就可以尋址到某個新的RAM地址所存的數據。例子如下: 第1種:“地址自加法”: pCu8=&Cu8Memory\_2\[0\]; //假設賦值后,此時“指針所存的地址”是RAM的地址4。 for(i=0;i<3;i++) { Gu8Buffer\[i\]=\*pCu8++; //先把“數據”賦值給數組,然后“指針所存的地址”再自加1。 } 分析:上述代碼,等程序執行完for循環后,指針所存的地址還是RAM地址4嗎?不是。因為它是變動的,經過for循環,“指針所存的地址”自加3次后,此時“所存的RAM地址”從原來的4變成了7。 第2種:“地址偏移法”: pCu8=&Cu8Memory\_2\[0\]; //假設賦值后,此時“指針所存的地址”是RAM的地址4。 for(i=0;i<3;i++) { Gu8Buffer\[i\]=pCu8\[i\]; //這類是“偏移地址”的寫法,i在這里相當于指針的偏移地址。 } 分析:上述代碼,等程序執行完for循環后,指針所存的地址還是RAM地址4嗎?是的。因為它存的地址是不變的,變的只是偏移地址i。此時“指針所存的地址”就像“原點”一樣具有“絕對地址”的“參考點”的屬性。 【61.5 例程練習和分析。】 現在編一個練習程序。 /\*---C語言學習區域的開始。-----------------------------------------------\*/ code unsigned char Cu8Memory\_1\[3\]={1,2,3}; //第1堆數據 code unsigned char Cu8Memory\_2\[3\]={4,5,6}; //第2堆數據 code unsigned char Cu8Memory\_3\[3\]={7,8,9}; //第3堆數據 unsigned char Gu8Sec=2; //選擇的變量 unsigned char Gu8Buffer\[3\]; //根據變量來存放對應的某堆數據的數組 unsigned char i; //for循環用到的變量i const unsigned char \*pCu8; //引入一個指針作為“中間站” void main() //主函數 { switch(Gu8Sec) //根據此選擇變量來切換到對應的操作上 { case 1: //第1堆 pCu8=&Cu8Memory\_1\[0\]; //跟第1堆數據“綁定”起來。 break; case 2: //第2堆 pCu8=&Cu8Memory\_2\[0\]; //跟第2堆數據“綁定”起來。 break; case 3: //第3堆 pCu8=&Cu8Memory\_3\[0\]; //跟第3堆數據“綁定”起來。 break; } // for(i=0;i<3;i++) //第1次出現for循環,用來實現“賦值”的“搬運數據”的動作。 // { // Gu8Buffer\[i\]=\*pCu8++; //先把“數據”賦值給數組,然后“指針所存的地址”再自加1。 // } for(i=0;i<3;i++) //第1次出現for循環,用來實現“賦值”的“搬運數據”的動作。 { Gu8Buffer\[i\]=pCu8\[i\]; //這類是“偏移地址”的寫法,i在這里相當于指針的偏移地址。 } View(Gu8Buffer\[0\]); //把第1個數Gu8Buffer\[0\]發送到電腦端的串口助手軟件上觀察。 View(Gu8Buffer\[1\]); //把第2個數Gu8Buffer\[1\]發送到電腦端的串口助手軟件上觀察。 View(Gu8Buffer\[2\]); //把第3個數Gu8Buffer\[2\]發送到電腦端的串口助手軟件上觀察。 while(1) { } } /\*---C語言學習區域的結束。-----------------------------------------------\*/ 在電腦串口助手軟件上觀察到的程序執行現象如下: 開始... 第1個數 十進制:4 十六進制:4 二進制:100 第2個數 十進制:5 十六進制:5 二進制:101 第3個數 十進制:6 十六進制:6 二進制:110 分析: Gu8Buffer\[0\]為4。 Gu8Buffer\[1\]為5。 Gu8Buffer\[2\]為6。 【61.6 如何在單片機上練習本章節C語言程序?】 直接復制前面章節中第十一節的模板程序,練習代碼時只需要更改“C語言學習區域”的代碼就可以了,其它部分的代碼不要動。編譯后,把程序下載進帶串口的51學習板,通過電腦端的串口助手軟件就可以觀察到不同的變量數值,詳細方法請看第十一節內容。
                  <ruby id="bdb3f"></ruby>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 id="bdb3f"><cite id="bdb3f"><th id="bdb3f"></th></cite></p><p id="bdb3f"></p>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re id="bdb3f"></pre>
                        <pre id="bdb3f"><del id="bdb3f"><thead id="bdb3f"></thead></del></pre>

                        <ruby id="bdb3f"><mark id="bdb3f"></mark></ruby><ruby id="bdb3f"></ruby>
                        <pre id="bdb3f"><pre id="bdb3f"><mark id="bdb3f"></mark></pre></pre><output id="bdb3f"></output><p id="bdb3f"></p><p id="bdb3f"></p>

                        <pre id="bdb3f"><del id="bdb3f"><progress id="bdb3f"></progress></del></pre>

                              <ruby id="bdb3f"></ruby>

                              哎呀哎呀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