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與第四層面之間的旅程又困難又危險,因為在這兩個層面之間,存在著入魔點(*姆卡穆-埃-海拉特*)。行道者若在此處停下,就很難離開該入魔狀態,雖然大多數行道者直接從第三層面過渡到第四層面。除非盡快脫離該狀態并向第四層面前進,否則行道者的進步就會無限期延擱。一旦入魔,就會持續數日、數月或數年保持如此。他不能前進又不能倒退。既非濁意識又非精意識。但又不能說他**無意識**,因為他充分意識到入魔;正因這種對入魔的意識,他才過著這種“活死亡”。
深深入魔的行道者身體狀態也同等奇怪,他若以某個姿勢坐著,就連續數月或數年保持該姿勢。同理,若站立時入魔,則繼續站到入魔結束。總之,他保持著最初入魔時的姿勢,雖然他也許看似一尊無生命的塑像,事實上卻比世俗人更有生命力。
在蘇非派世界眾所周知,皮蘭·喀里亞的阿里·阿美·薩比爾在成為至師之前,曾怎樣在一棵樹旁保持站立數年。在此期間,薩比亞的心沉浸于這種*姆卡穆-埃-海拉特*入魔狀態,并被一位*庫特博*解救出來。只有自然死亡或在世大師的神圣幫助,才能幫助這樣一個入魔的行道者走出靈性僵局。大師要么把他帶回第三層面,要么把他推向前,以此幫助這樣的行道者。
哈菲茲說下面的話時,無疑想到行道者的這個階段:
“讓我如此眩暈陶醉,以致因為這種忘卻狀態,我竟不記得從心中進出的東西。”
美赫巴巴解釋說,行道者從第三往第四層面過渡時,冒著進入*姆卡穆-埃-海拉特*(入魔狀態)的危險。他指出,在道路的其它階段也有入魔狀態,但最重要的是第三與第四層面之間的。這種*海拉特*(入魔)可強可弱。在行道者入魔的時刻,若無障礙或干擾因素出現,*海拉特*就深或強。當時若有干擾因素出現,*海拉特*則弱。如果體驗第三與第四層面之間或強或弱*海拉特*的行道者,后被意外事件推向一個更高層面,則無不進入第五與第六層面之間的一個位置,再次帶著同樣強或弱的*海拉特*。不過,這種事例極為罕見。喀里亞的阿里·阿美·薩比爾和孟買的巴巴·阿卜得·拉曼都是從第三與第四層面之間很強的*海拉特*中,被推入第五與第六層面之間很強的*海拉特*中,前者通過一位*庫特博*的恩典饋贈,后者通過神的饋贈-以意外事故的形式。
持續到死亡或直到同至師接觸為止的完全固定的姿勢,只在那些有很強*海拉特*的行道者中看到。有一位已跟美赫巴巴在一起多年的*瑪司特*(神醉者),1936年從拉乎里被帶到美赫巴巴跟前時,就處于這個第三與第四層面之間的*海拉特*狀態。但他的*海拉特*較弱,雖用一種姿勢連續站立很多小時,但不永久保持該姿勢。阿里·阿美·薩比爾的入魔卻很強烈,他保持一種姿勢,直到最后從入魔中被一位*庫特博*解放出來。
千萬不要把這種入魔狀態同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緊張性木僵混為一談,盡管可能表面相似。二者皆入魔狀態,卻有天淵之別。
- 封首簡介
- 獻 詞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阿特瑪實際上是帕若瑪特瑪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石界與金屬界的特點
- 植物界的特點
- 蟲界的特點
- 魚界的特點
- 鳥界的特點
- 獸界的特點
- 人類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解放意識的內化
- 第一和第二層面
- 第三層面
- 第四層面
- 第五與第六層面
- 第七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精體和心體在人體里的充分發展,以及意識的內化
- 有濁意識的科學家的例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
- “噢姆”點
- 心血來潮或拉哈
- 第一個階段
- 第二個階段
- 第三個階段
- 第四個階段
- 第五個階段
- 第六個階段
- 第七個階段
- 美赫巴巴對圖表VII的解釋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神的十個狀態(由埃瑞奇 B. 杰薩瓦拉創作)
- 狀態I 神在超越超越狀態
- 狀態II 神在超越狀態
- 狀態III 神作為生發者、支撐者與消融者
- 狀態IV 神作為有形體的靈魂
- 狀態V 神作為進化狀態的靈魂
- 狀態VI 神作為轉世狀態的人類靈魂
- 狀態VII 神在靈性高級靈魂的狀態
- 狀態VIII 神作為神圣融入者
- 狀態IX 神作為已解脫的肉身靈魂
- 狀態X 神作為“人神”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1 有印象意識(27)?
- 2 實用密教
- 3 第一層面
- 4 第二層面
- 5 第三層面
- 6 第三與第四層面之間的階段
- 7 心界的行道者
- 8 第六層面
- 9 第六層面的真知
- 10 第七層面
- 11 奇跡的不同類型
- 12 能力的類型
- 13 靜心
- 14 美赫巴巴所著的神圣主題
- 15 美赫巴巴對五界的描述
- 16 確信的類型與知識的類型
- 17 帕若瑪特瑪是無限和大有
- 18 五個靈性事實
- 19 真生與真死
- 20 法那與法那-費拉
- 21 蘇非教的法那和巴卡概念
- 22 意識的內化
- 23 五個代數定義
- 24 莫克提或解脫的四個類型
- 25 四類莫克提總結
- 26 完美的標記
- 27 哈爾與姆卡穆
- 28 阿瓦塔的降臨
- 29 第七層面的真知
- 30 阿瓦塔與賽古魯
- 31 有為與無為
- 32 美赫巴巴論靈性階層
- 33 神作為阿瓦塔的降臨
- 34 討合得或真主獨一狀態
- 35 摩耶
- 36 美赫巴巴說:
- 37 魂魄界
- 跋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 引
- 《神曰》故事
- 封尾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