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來自于神;神并非來自于宇宙。幻相來自于實在;實在并非來自于幻相。唯有神是真實的;宇宙本身乃是幻相。
作為*阿瓦塔*和至師,神在幻相里所過的生活并非虛幻;而作為一切有生命和無生命的存在,神在造物界所過的生活則既真實又虛幻。幻相、虛幻生活和神在幻相中的生活,不是也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幻相無生命,也不可能有生命。幻相就是幻相,它本身什么都不是。虛幻生活意味著在幻相中、同幻相一起、由幻相包圍的生活;它雖然是生活(如造物界里的靈魂所體驗的那樣),但它卻是虛幻生活。但神在幻相里所過的生活卻并不虛幻,因為盡管過著虛幻生活,神卻仍意識到其自身實在。
神絕對獨立,而宇宙則完全依賴于神。然而,當至師們促成神作為*阿瓦塔*在地球上降臨時,他們則使實在與幻相彼此間相互依存。這樣,他的無限慈悲和無量愛永遠被那些深陷幻相者所汲取。
在神與宇宙之間,無限慈悲和無限愛起著重要的聯系作用,該聯系被成神者(*賽古魯*、至師或*庫特博*)和成為人的神(*阿瓦塔*、基督或*拉蘇*)永恒地利用,因此宇宙成為神的永恒游戲伙伴。通過這個重要聯系,*阿瓦塔*不僅在其神圣游戲中確立生活,而且還在幻相中確立律則。而這個被神人或*阿瓦塔*所確立的律則乃是無律則之無限者的律則,它永遠真實且同時虛幻。該律則統治著宇宙-它的一切盛衰交替。這個律則指導著建設與毀滅。
在循環周期,神的具足絕對性作為神的意志被神人用來影響該律則,這意味著*阿瓦塔*所意愿的所有一切都是神所決定的。
- 封首簡介
- 獻 詞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阿特瑪實際上是帕若瑪特瑪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石界與金屬界的特點
- 植物界的特點
- 蟲界的特點
- 魚界的特點
- 鳥界的特點
- 獸界的特點
- 人類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解放意識的內化
- 第一和第二層面
- 第三層面
- 第四層面
- 第五與第六層面
- 第七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精體和心體在人體里的充分發展,以及意識的內化
- 有濁意識的科學家的例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
- “噢姆”點
- 心血來潮或拉哈
- 第一個階段
- 第二個階段
- 第三個階段
- 第四個階段
- 第五個階段
- 第六個階段
- 第七個階段
- 美赫巴巴對圖表VII的解釋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神的十個狀態(由埃瑞奇 B. 杰薩瓦拉創作)
- 狀態I 神在超越超越狀態
- 狀態II 神在超越狀態
- 狀態III 神作為生發者、支撐者與消融者
- 狀態IV 神作為有形體的靈魂
- 狀態V 神作為進化狀態的靈魂
- 狀態VI 神作為轉世狀態的人類靈魂
- 狀態VII 神在靈性高級靈魂的狀態
- 狀態VIII 神作為神圣融入者
- 狀態IX 神作為已解脫的肉身靈魂
- 狀態X 神作為“人神”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1 有印象意識(27)?
- 2 實用密教
- 3 第一層面
- 4 第二層面
- 5 第三層面
- 6 第三與第四層面之間的階段
- 7 心界的行道者
- 8 第六層面
- 9 第六層面的真知
- 10 第七層面
- 11 奇跡的不同類型
- 12 能力的類型
- 13 靜心
- 14 美赫巴巴所著的神圣主題
- 15 美赫巴巴對五界的描述
- 16 確信的類型與知識的類型
- 17 帕若瑪特瑪是無限和大有
- 18 五個靈性事實
- 19 真生與真死
- 20 法那與法那-費拉
- 21 蘇非教的法那和巴卡概念
- 22 意識的內化
- 23 五個代數定義
- 24 莫克提或解脫的四個類型
- 25 四類莫克提總結
- 26 完美的標記
- 27 哈爾與姆卡穆
- 28 阿瓦塔的降臨
- 29 第七層面的真知
- 30 阿瓦塔與賽古魯
- 31 有為與無為
- 32 美赫巴巴論靈性階層
- 33 神作為阿瓦塔的降臨
- 34 討合得或真主獨一狀態
- 35 摩耶
- 36 美赫巴巴說:
- 37 魂魄界
- 跋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 引
- 《神曰》故事
- 封尾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