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弟子詢問識別至師的一些可靠方法的問題時,美赫巴巴解釋說:“普通人也許不能滿意地辨別直到第六層面的靈性成就的不同階段。他也許能夠知道這些靈魂是高級的,卻不知道其高級程度。不過,當一個真誠而耐心的真理求索者接觸到一個靈性完美者時,他會觀察到一些與內在靈性完美渾然不分聯系著的外部標記。
“最重要的標記有三:首先,完美不僅是“與神為一”,而且還是對“與萬物為一”的持續不斷的體驗。至師持續無間斷地體驗并證悟其大我即萬有中的大我。這種內在體驗客觀地體現為這樣一個人感受到且對一切造物界表現出的自然之愛。沒有任何事物可吸引或排斥他。善與惡,圣人與罪人,美與丑,智慧與愚蠢,健康與疾病-全都是他自身顯現的不同形態。當完美的化身關愛、愛撫或喂養任何生物時,他感受并享受就像是他在關愛、愛撫或喂養其自身大我。在此階段,不留一絲‘他性’痕跡。
“第二個標記是完美在身邊環境中所散發的喜悅氣氛,尋求它的陌生人會不由自主地感受到的一種氣氛。至師不僅享受著無限喜悅,而且還體驗著宇宙的苦難。然而,痛苦的劇烈卻被強大的喜悅感受所抵消或緩解。因而完美能夠在各種痛苦和迫害面前外在表現得幸福地平靜。
“完美的第三個標記是其自身適應各個層次的人類的能力。無論身居王座還是流落街頭,他同樣地無動于衷。他能夠極其自然地與窮人同節儉,與富人同奢侈,與君王同威儀,與學者同智慧,與文盲無知同簡單。正如英文碩士能以不同的方式教小學生和大學生學英語,至師也同樣能使自己適應那些他想在靈性上提升者的水平。”
有一次,高斯·阿里·夏·喀蘭德在談論靈性完美(*法吉里*)時說,“把完美賦予某個弟子,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在耳中道一言,就足以即刻把一個人從有限提升入無限,這種轉變不依賴于祈禱或齋戒。”
毛拉那·魯米曾經說:
“神圣恩典不受能力條件所局限。
能力實際上受神圣恩典所限定。”
聽此,有個弟子說,“師父,如果證悟可以如此輕易地達成,那么為何讓弟子無不經歷長期考驗和苦修?”高斯·阿里·夏講述了下面的故事,作為回答:
“有個人有兩個器皿,敷滿經年塵銹,他決定清潔它們。他把一只器皿交給一位許諾四十天內清潔好的行家,把另一只器皿交給一個保證一天內完成工作的人。行家開始科學地清潔他的器皿,在四十天期間,他用了很多不同的程序清潔它,不僅把器皿擦得一塵不染,而且還能重新使用。
“許諾用一天時間完成任務的另一個人,采用了極其激烈的程序-把器皿放在大火中焚燒。這快速且徹底地清潔了器皿,但卻把它弄得硬脆無用。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兩只器皿都得到清潔,但只有那只經歷了長期清潔過程的器皿才有用處。”
大師接著說,正是為了這個原因,至師很少立刻給予求道者證悟,而是慢慢地引領他以便他能成為為神工作的強健有用器皿。
關于這一點,美赫巴巴有一次對弟子們說,“可以在片刻間把成道授予任何人。那么它將僅僅為某人自身,對他人則毫無助益。一個人跟隨大師所經歷的苦行、克己和艱辛時期,能夠生發力量,并在達到成道時,授予使用成道的權威,以幫助其他人[5](#note_5 "5")的靈性覺醒。”
- 封首簡介
- 獻 詞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阿特瑪實際上是帕若瑪特瑪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石界與金屬界的特點
- 植物界的特點
- 蟲界的特點
- 魚界的特點
- 鳥界的特點
- 獸界的特點
- 人類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解放意識的內化
- 第一和第二層面
- 第三層面
- 第四層面
- 第五與第六層面
- 第七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精體和心體在人體里的充分發展,以及意識的內化
- 有濁意識的科學家的例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
- “噢姆”點
- 心血來潮或拉哈
- 第一個階段
- 第二個階段
- 第三個階段
- 第四個階段
- 第五個階段
- 第六個階段
- 第七個階段
- 美赫巴巴對圖表VII的解釋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神的十個狀態(由埃瑞奇 B. 杰薩瓦拉創作)
- 狀態I 神在超越超越狀態
- 狀態II 神在超越狀態
- 狀態III 神作為生發者、支撐者與消融者
- 狀態IV 神作為有形體的靈魂
- 狀態V 神作為進化狀態的靈魂
- 狀態VI 神作為轉世狀態的人類靈魂
- 狀態VII 神在靈性高級靈魂的狀態
- 狀態VIII 神作為神圣融入者
- 狀態IX 神作為已解脫的肉身靈魂
- 狀態X 神作為“人神”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1 有印象意識(27)?
- 2 實用密教
- 3 第一層面
- 4 第二層面
- 5 第三層面
- 6 第三與第四層面之間的階段
- 7 心界的行道者
- 8 第六層面
- 9 第六層面的真知
- 10 第七層面
- 11 奇跡的不同類型
- 12 能力的類型
- 13 靜心
- 14 美赫巴巴所著的神圣主題
- 15 美赫巴巴對五界的描述
- 16 確信的類型與知識的類型
- 17 帕若瑪特瑪是無限和大有
- 18 五個靈性事實
- 19 真生與真死
- 20 法那與法那-費拉
- 21 蘇非教的法那和巴卡概念
- 22 意識的內化
- 23 五個代數定義
- 24 莫克提或解脫的四個類型
- 25 四類莫克提總結
- 26 完美的標記
- 27 哈爾與姆卡穆
- 28 阿瓦塔的降臨
- 29 第七層面的真知
- 30 阿瓦塔與賽古魯
- 31 有為與無為
- 32 美赫巴巴論靈性階層
- 33 神作為阿瓦塔的降臨
- 34 討合得或真主獨一狀態
- 35 摩耶
- 36 美赫巴巴說:
- 37 魂魄界
- 跋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 引
- 《神曰》故事
- 封尾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