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一: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所謂酒客,就是平常喜歡喝酒的人,酒喝多了,胃的神經都被酒麻痹了,成了習慣以后,吃飯之前一定要先喝酒,等酒精濃度夠了,胃才會開始蠕動,所以酒客一定先喝酒才吃飯。酒客一定不喜歡吃甜的,因為酒本身表熱里寒,酒喝下去的時候感覺很熱很熱,這是當時感覺起來熱,實際喝到身體里面酒是寒,這就是酒的「性」。陽熱跑到上面,就是胃陽跑到上面了,造成胃陽不夠,當化水的力量不夠的時候,水會停在胃里面,水停久了,就變成濕,桂枝湯里面有紅棗,紅棗黏黏甜甜的會增濕增膩;酒客喝酒多傷到胃以后,吃到桂枝的時候胃會感覺到很不舒服,內經中有蒼朮加澤瀉可以解酒,治酒客病;那如果酒客得到中風證,能不能把蒼朮、澤瀉加到桂枝湯來治療?還是不行。因為他已經傷到胃了,桂枝湯加上蒼朮、澤瀉還是會讓胃不舒服。所以喜歡喝酒的人,最好不要用桂枝,這里的『以酒客不喜甘故也』,這里的『甘』指的是桂枝,不是炙甘草。
酒客的病人,一喝桂枝湯會吐出來,喝桂枝湯會吐的一定是酒客病或是有胃癌、胃長腫瘤人或胃潰瘍,所以喝桂枝湯會吐的人,胃一定有問題。酒客不給桂枝湯,可給「葛芩連湯」, 黃芩黃連化濕熱,酒量的大小,可看舌苔,如果舌苔濁膩,烏烏濁濁的,又黃又厚,這種不用桂枝湯,正常的舌頭的顏色是很紅清很亮,很新鮮的感覺,舌頭上一層薄薄的白苔,舌苔薄白就是胃消化能力比較強的。
平常桂枝湯可做補藥,張仲景認為藥就是藥,所以張仲景的處方,大多開的是「藥」,因為人的「陰陽」是平衡的,「陰」不足的時候,不用滋「陰」要壯「陽」,陽一壯就把「陰」拉起來了,「陽」不足的時候,也是要壯「陽」的。所以張仲景都是在「陽」上面治療,不管病在哪里,開的大多是用陽藥。
- 校堪序
- 傷寒論序言
- 前言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 條辯1
- 條辯2
- 條辯3
- 條辯4
- 條辯5
- 條辯6
- 條辯7
- 條辯8
- 條辯9
- 條辯10
- 條辯11
- 條辯12
- 條辯13
- 條辯14
- 條辯15
- 條辯16
- 條辯17
- 條辯18
- 條辯19
- 條辯20
- 條辯21
- 條辯22
- 條辯23
- 條辯24
- 條辯25
- 條辯26
- 條辯27
- 條辯28
- 條辯29
- 條辯30
- 條辯31
- 條辯32
- 條辯33
- 條辯34
- 條辯35
- 條辯36
- 條辯37
- 條辯38
- 條辯39
- 條辯40
- 條辯41
- 條辯42和43
- 條辯44
- 條辯45
- 條辯46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中篇
- 條辯47
- 條辯48
- 條辯49
- 條辯50
- 條辯51
- 條辯52
- 條辯53
- 條辯54
- 條辯55
- 條辯56
- 條辯57
- 條辯58
- 條辯59
- 條辯60
- 條辯61
- 條辯62
- 條辯63
- 條辯64
- 條辯65
- 條辯66
- 條辯67
- 條辯68
- 條辯69
- 條辯70
- 條辯71
- 條辯72
- 條辯73
- 條辯74
- 條辯75
- 條辯76
- 條辯77
- 條辯78
- 條辯79
- 條辯80
- 條辯81
- 條辯82
- 條辯83
- 條辯84
- 條辯85
- 條辯86
- 條辯87
- 條辯88
- 條辯89
- 條辯90
- 條辯91
- 條辯92
- 條辯93
- 條辯94
- 條辯95
- 條辯96
- 條辯97
- 條辯98-99
- 條辯100
- 條辯101
- 條辯102
- 條辯103
- 條辯104
- 條辯105
- 條辯106
- 條辯107
- 條辯108-109
- 條辯110
- 條辯111
- 條辯112
- 條辯113
- 條辯114
- 條辯115
- 條辯116
- 條辯117
- 條辯118
- 條辯119
- 條辯120
- 條辯121
- 條辯122
- 條辯123
- 條辯124
- 條辯125
- 條辯126
- 條辯127
- 條辯128
- 條辯129
- 條辯130
- 條辯131
- 條辯132
- 條辯133
-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下篇
-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
-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法
-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法
-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
-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
- 傷寒論方劑索引
- 倪海廈醫師經驗索引
- 臺灣度量衡同大陸換算
- 漢朝傷寒論中的度量衡同當代換算
- 經絡
- 督脈
- 任脈
- 足厥陰肝經
- 足太陽膀胱經
- 手陽明大腸經
- 手厥陰心包經
- 手少陽膽經
- 手太陰肺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