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喀邱瑞
復活節的訊息充滿哀傷,同時也充滿喜悅。它是非常悲傷的一周,因為在星期五主耶穌被釘十字架。三天后,在當今叫復活節星期日的那天,他起來并以不同的方式向他的使徒們顯現。
對耶穌的兩個使徒多馬和巴多羅買來說,復活節是個喜悅的日子,他們看見了他的肉身。一開始多馬很懷疑。他在想:“耶穌被釘十字架并埋葬了,他怎么會起來?”可是當耶穌把他身上的釘傷給他看時,多馬認可了。巴多羅買,當然毫不懷疑。雖然耶穌為這倆人起來了,世上其余的人則悲慟不已。
主耶穌從墓穴起來,帶著這兩個使徒離開耶路撒冷。他往下經過緬甸,到達印度。沒人知道此事。人們仍然認為,當他被釘十字架時是主耶穌的結束。沒人能夠理解他的工作,他的神圣里拉(游戲)。
為何主一個個時代降臨地球,沒人知曉。同一位至古者背負造物界的責任,因為他是第一個知道自己真正是誰的人。造物界的責任落在他身上,他無法推卸自己對造物界的責任。這就是他一個個時代降臨地球的原因。他沒有在其他行星上采用形體,雖然在濁界有無數個行星。
起來后,主不斷地走,行遍印度。他去了阿約提亞,羅摩出生之地。還走到斯里蘭卡羅摩殺死拉瓦納的地方。(羅摩還去了斯里蘭卡,而因為他必須帶領他的軍隊,軍隊就建造了一座橋,他們縮短了距離。主耶穌去了馬圖拉和溫達文,奎師那出生地。)他還去了杜瓦爾卡,奎師那的王國建立之地。他去了鹿野苑,佛陀建立僧團之處。他繼續不斷地走,去了許多不同的圣地。沒人知曉他如何做這些事的。
多馬(被稱為“多疑的多馬”)和巴多羅買跟著他。沒有其他使徒知道;連圣母瑪利亞也不知道。主耶穌指示約翰照顧圣母瑪利亞,他照做了。沒有其他使徒知道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后去了印度。
他繼續不斷行走,最后到克什米爾的斯利那加。離斯利那加六英里處,有個地方叫哈萬。他在那里住了許多年,之后他離開肉身,被葬在哈萬的一座山上。至愛阿瓦塔美赫巴巴說過,至古者離開肉身之后,他的顯現發生在一百年后。可是在耶穌時代,它用了不止一百年。為什么?原因是他沒有在被釘十字架的時候離開肉身。他三天后起來,又來到印度。后來,他用了多年不停地漫游,做他的內在工作。
是什么內在工作?至愛美赫巴巴解釋得非常清楚。他說過:
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只有神在其超越超越狀態。他既不是有意識的,也不是無意識的。該狀態無以描述。當人進入涅槃狀態,那是心的寂滅狀態。它是完全空的狀態,不過那只有一會兒。接著就有意識地體驗神的狀態。第一個體驗該狀態的靈魂被稱為至古者,他背負起造物界的整個責任。
在神的超越超越狀態,他來了心血來潮:“我是誰?”需要無數世紀才能找到“我是誰?”問題的真答案。至愛阿瓦塔美赫巴巴以故事的形式予以解釋。有兩個故事。一個叫《淘氣的小雞》,一個叫《兩個國王》。在《無與有》書中,我寫了這兩個故事。我還在該書中寫了關于亞當與夏娃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是關于造物界中幻相的開始與結束,雖然它以不同的形式。另外,我根據吠陀經寫了(象頭神)伽內喜的故事。所有這些故事都描繪了創世的同樣主題——雖然故事有不同形式,人們不理解這些故事。伊斯蘭世界里,還有另一個故事……不過它們都是同一個…(關于希瓦,寶表示巴巴曾告訴他們類似的故事,但他不記得了。)
故事背后的真理,沒人知道。知道者,自己成為秘密。為了讓靈魂知道該秘密,造物界得以產生。我們說,海洋有不計其數的水滴,可我們不知道每一個水滴就是海洋。當他知道“我是海洋”時,他成為秘密。
這個水滴形體是什么?神是不可分的,神是獨一者。神無法分割。在每個水滴里,神在那里,完整不分。但是為了回應心血來潮的“我是誰?”問題,心產生了。幻相何以維持?它維持是因為我們制造的業相。只要業相在心里,我們就留在水滴形式中。一旦業相被清除,心被殲滅,我們就是海洋。這就是秘密。
被釘十字架后,主耶穌從安放他的墓穴起來。他活在身體里許多年,在印度不同地方漫游。最后,在克什米爾的哈萬離開肉身。之后,他的顯現用了一百年。那就是為何在主耶穌生平里,我們發現它用了不止一百年時間。為何如此?因為他沒有死在十字架上。主起來,他還去了印度。
復活節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因為是它示現了主耶穌的榮耀。他多么隱蔽地做宇宙工作。可許多見過他的人,即使從遠處,都會感到他的非凡。這就是印度有許多基督徒的原因。他在做什么?為了意識的進步,他從每個人身上收集那些制造障礙的業相。
“我是誰?”問題在每個水滴里面,每個水滴都在尋找對該問題的答案。這一尋找制造了善惡業相。它們是非自然業相,因為它們是束縛。那些為了回答該問題制造的業相被稱為自然業相(印象)。這些業相存留在濁界。一個人通過濁意識體驗它們。實際上,從石頭至動物形體,業相幾乎都是自然的。但是在人類階段它們變得不自然,因為在濁界中欲望與需求增加了,濁意識仍然強烈。那就是為何在濁界,尤其在地球,一個人只能體驗到神性的百分之一,如果此人愛神,以全心信仰跟隨神的話。在許許多多世紀之后,那時仍愛神,濁業相被清除。精業相留存在精界;行為和思想是精(形式)的,有精意識。在心界,心業相留存;思想和行為是心(形式)的,有心意識。
不過,從心界的第六層面,那時人體驗到神的無限光輝,焦渴變得難以想象。靈魂穿越心界,經過涅槃之后,知道了自己不是別的,正是神。
復活節給我們的真正訊息是什么?它告訴了我們,我們應當全心愛神,順服他的希望。那時我們才能以極樂、知識與能力的形式享受神的無限喜悅。主耶穌從墓穴中起來,是為了清除那些阻止意識遵從“我是誰?”心血來潮繼續進步的業相障礙。
至古者一再降臨地球上,是為了不斷的受苦,他受苦是因為他拿走了阻礙意識進步的束縛性業相。他來到地球是為了給予宇宙性推進,因為從石頭到動物界自然進步的較低王國,被人類采用不同科學手段所剝削。這是一個較低王國的意識被嚴重剝削的時代,因為這是一個大時間周期的結束。有那么多的科技發展,由于它們的使用,造成較低王國的意識停滯不前,無法前進。這就是為何至古者降臨地球,以便清除——給遵從“我是誰”的心血來潮從石頭到人類的意識進步造成障礙的——這些不良印象。這被稱為宇宙性推進。
人們認為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受難,但是沒人知道,在他的十字架刑之后,他經受了多么巨大的苦難。要收集這些障礙性的印象是無限艱難的。唯有他能做到。至師也無法做這樣的工作。他經歷了意識的進化及內化,然后證悟神,他又通過心、精與濁界下降到造物界意識。
至古者已經歷意識的進化及內化,獲得成道,然后他下降到造物界意識。他是第一個,永遠是這第一個至古者,直接下降到造物界意識,直接從神狀態降入人身。神圣計劃是一個十分確定的計劃,至師也不能修改或改變。唯有基督或者說阿瓦塔能夠做任何改變,不過它很少發生,因為它是一個十分確定的計劃。
地球上總有五位至師,他們按照神圣計劃工作。當需要宇宙性推進時,至古者不得不作為阿瓦塔、基督或先知直接下降。他給予宇宙性推進。阿瓦塔給予宇宙性推進,而至師不能。阿瓦塔或基督成為萬人萬物,而至師只是扮演。舉個例子,如果至師表現出生病,他只是扮演。他并不是真生病。而阿瓦塔實際生病。他下降到意識的每一個層面——對于人類,他作為人;對于動物,他成為動物;對螞蟻,他是一只螞蟻。他處于意識的每一個層面。他的角色,唯獨他能擔任。沒人能擔任他的角色,即使至師也不能。
復活節給了我們這樣的訊息,它讓我們深情地、誠實地、真摯地、全心全意地服從神的希望,從而使他的負擔輕些。**當我們服從他的希望時,他感到多么寬慰啊,可當我們沒有服從他的希望時,他受苦更重**。所以說要“俯首頂拜他的足,決不抬起,直到心走掉。”不是指一個人應該用身體這樣做,而是應當毫無疑慮、百分之百地服從他的希望。可能會懷疑,假如來了,別擔心。下決心全心全意地服從他的希望。
1957年發生一件事,當時哈里·肯莫爾( Harry Kenmore )醫生來到美拉扎德。他是紐約來的盲人脊椎按摩師。他聽到至愛巴巴的(車禍)事故后,直接來美拉扎德。他聽說, 巴巴因事故忍受著疼痛。巴巴允許他為自己治療,于是肯莫爾醫生在滿德里大廳擺置了按摩桌。每當巴巴早上來到滿德里大廳,他會給他治療。開始兩天,巴巴會表現得他很愉快。
于是他會來提供治療,不過會問:“巴巴,疼痛怎樣了?”巴巴會說:“比昨天更疼。”
對此他想了又想。“巴巴的疼痛為何加劇?”整天他會很難過,夜不成眠,坐立不安。次日早上又來,對巴巴說:“巴巴,您的疼痛怎樣?”巴巴說:“比昨天更疼。”
肯莫爾醫生心煩意亂。他想:“我是來為巴巴減輕疼痛的,可我給他減輕了啥?我使他越來越疼。”他非常難受。之后,他去找埃瑞奇。他眼里含著淚。埃瑞奇一開始以為他一定是因為愛而流淚。
他靜靜地流淚,埃瑞奇看著他。接著埃瑞奇問他:“你怎么了,哈里?”他說:“我非常悲哀。我原以為我會減輕巴巴的疼痛,為此我來這里。可我沒有減輕,反而增添了巴巴的痛苦。”
埃瑞奇說:“不,哈里,你愛他。我們都明白,巴巴也明白,不是這樣的。”然后他講了有關奎師那與納姆德烏( Namdev )的故事。
本特爾布爾有一座神廟,里面有個叫納姆德烏的信徒。他不分晝夜地待在奎師那的神像旁。他母親、兄弟、姐妹或父親會把食物送廟里來。他會待在那里;哪里也不去,每時每刻都念著:“維托巴,維托巴,”(意思是“奎師那,奎師那”)他吃得很少,但一整天不斷地念著:“奎師那,奎師那,奎師那……”
一天食物送來后,他對奎師那說:“奎師那您先吃,除非您吃,否則我就不吃。”他等了很久,沒吃,因為想讓奎師那先吃。后來發生了什么?奎師那的神像吃了食物!人們為他的虔誠而深受震撼。
哈里從埃瑞奇那里聽到這故事,就想:“看看,納姆德烏使神像吃飯!他有怎樣的愛啊——我啥也不是。我只是在表現我愛巴巴,可是我沒有愛。”一整夜都沒睡著。第二天,他憂心忡忡地去巴巴那里。
巴巴看著他:“你為啥發愁?昨晚睡了嗎?”
哈里回答:“沒睡。我不過自以為愛您,可我不愛您。納姆德烏,他的愛如此之深,使神像吃飯。可是像我這樣的人,只增添您的痛苦!”
巴巴笑道:“哈里,你知道我為何受苦嗎?你明白嗎?我承受著這個痛苦,我承受著負擔,這就是為什么我從事故中獲得這份痛苦。當我的工作完成后,這個痛苦將消失。它不需要任何治療,而因為你是來為我治療的,那是你的愛。但不要期望你自己想要的任何結果。留給我吧,我會滿意。
“愛尋求至愛的愉悅,而虔誠尋求自己想要的。愛和虔誠之間有著天壤之別。納姆德烏使奎師那的神像吃飯——那是他的愉悅,而非奎師那的愉悅。你在治療我,我很快樂。為何我給你這個機會?因為治療我是你的愉悅。但不要尋求結果。時間一到,我的痛苦將消失。你將看到。”
復活節給我們機會想起至愛的希望,并實踐它,那就是愛。關于復活節,我只能說:“**至愛啊,讓我們值得服從您的希望,尋求您的愉悅。您為整個造物界受苦,所以若我們遵守您的希望,才是從內心慶祝復活節。我們一定要愛您,始終不渝地獻身于您的希望。這是您的要求——我們必須服從您的希望**。”
這份決心將使我們不用外在形式慶祝復活節。吃好,睡好,要快樂,但保持這份堅定的決心來服從他的希望。那是我們的真正復活節。
(2006年寶·喀邱瑞講述)時間:2006年3月26日星期天資料來源: <ins>http://www.bhaukalchuri.org/BhauKalchuri2011/Text/Messages/iframe.html</ins> 翻譯:石灰
【附錄:基督教文獻中的已經公認的多馬與巴多羅買資料,供參考。
根據《多馬行傳》的記載,耶穌更曾與多馬一起在巴基斯坦北面Taxila的地方,之后更與耶穌及他的母親一起到達Muree,距Taxila 45哩的地方,根據現今學者的考據,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便是埋葬在Muree這個地方。到現在,在Muree仍有一個細小的山路通往克什米爾,傳統以來這地方被稱為"Yusmarg",意思是耶穌的草場,他們就是經過Yusu-Marg,然后到達克什米爾,這也是阿富汗商人跨越Muree及克什米爾的路線。
根據最早期基督教歷史學家的記載,多馬曾到波斯及印度多個地方傳揚福音,他最后在印度一個城市馬拉巴(Malabar Coast)被長槍刺死,他的遺體埋葬在Madras附近Mylapore的地方。多馬曾到過印度傳教是有多項歷史證據的,他一直被公認是米索匹達米亞和印度的使徒。在公元九世紀,英國皇室(King Alfred of Wessex)特為圣多馬送捐獻給羅馬及印度。圣多馬的墓穴至今還在Mylapore的地方。在敘利亞及在印度的馬拉巴教會傳統以來相信圣多馬在7月3日逝世,故每年7月3日舉行紀念儀式。
巴多羅買(意即“多羅買之子”)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耶穌復活后在加利利海濱向七個門徒顯現時,他也在內(約廿一:2)。巴多羅買是亞蘭文名字,而拿但業是希伯來文。據說耶穌復活之后,巴多羅買帶著馬太福音到印度傳教。 教會傳說他在猶太國外多處傳道和行神跡,并將馬太福音譯成多國語言。 巴多羅買和猶大號稱在1世紀把基督教帶到了亞美尼亞。 】
<ins>http://meherbaba.cn/2020/site/?p=1981</ins>
- 簡介
- 每月活動記錄
- 美赫巴巴是誰?
- 怎樣憶念美赫巴巴
- 美赫巴巴答問
- 阿瓦塔的名
- 生平往事
- 美赫巴巴的父母
- 至愛的至愛
- 神圣的戀愛
- 美赫巴巴生平簡介
- 童年與青少年時代
- 面紗是怎樣揭開的
- 老家水井
- 生平四個階段
- 五位至師
- 赫茲拉·巴巴簡
- 納拉延·馬哈拉吉
- 塔俱丁巴巴
- 舍地的賽巴巴
- 烏帕斯尼·馬哈拉吉
- 阿瓦塔
- 阿瓦塔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當代阿瓦塔的訊息
- 美赫巴巴的睡眠
- 阿瓦塔作為第一個大師
- 阿瓦塔與賽古魯
- 彼得的否認與猶大的背叛
- 七月十日沉默日
- 阿瓦塔的獨特性
- 真正偉大
- 復活節
- 阿瓦塔的受難
- 顯現
- 門徒的寫作過程
- 原始問題的聲音
- 阿瓦塔的聲音
- 最偉大的顯現
- 阿瓦塔的工作
- 宇宙工作三階段
- 宇宙性推進
- 梵天之夜
- 神的工作不是說教
- 七月十日沉默日(重復章節)
- 信心與期待
- 兩則寓言
- 內在體驗階段
- 阿瓦塔的蒙辱
- 他的最后訊息
- 工作
- 蘇非教再定向指導憲章
- 宇宙工作
- 美赫巴巴與蘇非教再定向
- 美婼美赫【作者:戴維·芬斯特】
- 《美婼美赫》序言
- 1特別的孩子
- 2 學生時代
- 3 皇家旅館
- 4 白馬
- 5 托迪瓦拉路
- 6 默文吉
- 7 婚禮安排
- 8 美婼的決定
- 9 新朋友
- 10 戒指與照片
- 11 反對
- 12 美拉巴德
- 13 奎達
- 14 日出之歌
- 15 巴巴的勤務兵
- 16 考驗時期
- 17 沉默
- 18 拉妲
- 19 伊朗尼上校
- 20 修愛院
- 21 托卡的拔河比賽
- 22 鴿屋
- 23 去西方
- 24 神圣戲劇
- 25 瑪妮
- 26 西方人來訪
- 27 上美拉巴德
- 28 他不在時的忙碌時光
- 29 美拉巴德動物園
- 30 血誓
- 31 邁索爾摩耶
- 32 三環馬戲團
- 33 西方人在山上
- 34 船上閉關
- 35 里維埃拉河上的擠奶女
- 36 帝王臨朝
- 37 歸航
- 38 新來者
- 39 盤奇伽尼假期
- 40 白塔高聳
- 41 搖籃曲中道晚安
- 42 藍車旅行
- 43 在路上
- 44 瑣碎的爭執
- 45 球場屋
- 46 十勝節游行
- 47 戰爭工作
- 48 家門口
- 49 命令
- 50 戰時閉關
- 美婼美赫附錄一
- 新生活
- 新生活方案說明
- 美赫巴巴的新生活
- 什么是新生活?
- 新生活的意義
- 《新生活的故事》行乞
- 《新生活的故事》權威
- 《新生活的故事》危機
- 《新生活的故事》巴巴知道
- 《新生活的故事》情緒
- 《新生活的故事》特殊窮人
- 《新生活的故事》身份
- 《新生活的故事》美婼回憶
- 《新生活的故事》瑪妮回憶
- 培訓階段
- 末那乃息
- 完美者
- 自然——阿瓦塔的標記
- 金錢——完美的經濟學家
- 完人
- 完美的標記
- 辨喜論靈性導師
- 行道者【作者:威廉·鄧肯】
- 序言
- 關于瑪司特【作者:美赫巴巴】
- 瑪司特對人類的功用
- 靈性高級靈魂
- 靈性高級靈魂及瑪司特類型
- 五個最愛之說明
- 穆罕默德
- 恰提巴巴
- 卡瑞姆巴巴
- 阿里·夏
- 恰恰
- 瘋人埃舍
- 七個瑪司特埃舍之說明
- 阿杰梅爾
- 賈巴爾普爾
- 班加羅爾
- 美拉巴德
- 蘭契
- 馬哈巴里什沃
- 薩塔拉
- 那些見證者
- 美赫巴巴的瑪司特之旅
- 旅行示意圖、地名及數據
- 附錄說明
- 附錄(一)
- 附錄(二)
- 附錄(三)
- 附錄(四)
- 附錄(五)
- 補充附錄
- 最新消息
- 增補
- 再增補(一)
- 再增補(二)
- 再增補(三)
- 再增補:聯系匯總
- 作者簡介及后記
- 達善時刻【作者:美赫巴巴】
- 意義與體驗
- 真達善
- 真正生活
- 誠實
- 時間
- 唯一障礙
- 只要愛
- 真答案
- 救治良藥
- 雙重角色
- 愛的禮物
- 自我性質
- 緊抓衣邊
- 無限珍寶
- 完全忠于我
- 神圣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