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喀邱瑞
神是不可分與無限的。無限之神的不可分性有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無限意識和無限無意識。在無限無意識狀態的神叫伊希瓦(Ishwar),即宇宙的創造者。這個不可分的神伊希瓦亦是宇宙的維持者與毀滅者。伊希瓦狀態作為造物主叫做梵天(Brahma);作為保護者叫做毗濕奴(Vishnu);作為毀滅者叫做瑪亥希(Mahesh)。宇宙就是從伊希瓦的無限無意識狀態被創造、保護與毀滅的。這些行動是同時進行的。
神是一切萬有。因此,無限意識和無限無意識同時在神里,但它們的無限性質卻是不同的。無限意識因為是無限完全的,所以從不會受局限。無限無意識因為是無意識的,所以是不完全的,并因此制造局限,體驗一個受限點。
雖然性質上是完全的,但無限意識在本初卻意識不到自身。所以,在本初,無限無意識開始在無限擴展的造物界制造局限。正是通過造物界的局限之媒介,無限意識才能夠知道自己**永恒無限地有意識**。
伊希瓦的行為在范圍上是無限的,雖然在性質上是受限的。無限的創造、保護與毀滅行為發生在無限無意識領域。因此,伊希瓦的諸方面——梵天,毗濕奴和瑪亥希即無限無意識領域的方面。伊希瓦的領域是神的無限無意識。他完全掌控著該領域。伊希瓦行動時,其三重性方面得以顯現。這樣,創造時伊希瓦呈現為梵天——創造者;保護時呈現為毗濕奴——保護者;毀滅時呈現為瑪亥希——毀滅者。三者無論哪一個行動,總是伊希瓦——無限無意識。
帕若瑪特瑪是神的無限意識狀態的名稱。帕若瑪特瑪是知道無限意識即其無限意識者。在帕若瑪特瑪的無限意識里包含了有意識的無限無意識。
神的心血來潮——拉哈——即“我是誰?”之問題。該心血來潮來自于無限本身,因此必須無數次地加以表現。這個無限的表達“我是誰?…我是誰……我是誰?”是伊希瓦的聲音。這個重復的問題使創造過程持續不斷,無數個水滴靈魂以心、精、濁造物形式,從海洋上帝中不斷涌現。
這樣,隨著無限個水滴,一滴接一滴,涌現出無限無意識海洋,梵天的無限行為——創造世界——也持續進行。只有在摩哈普羅拉亞(Mahapralaya)——宇宙總毀滅——期間,梵天的創造性行為才會停止。摩哈普羅拉亞亦被稱作喀亞摩特(Kayamat)——梵天之夜。所以說梵天的一日包括了旋轉時間的無數個周期,因為經過無數個時間周期摩哈普羅拉亞才會發生。梵天之夜即造物界融入黑暗,無一物保存之時。
每一個從無限無意識中進入造物界的水滴靈魂,也擁有伊希瓦的三個方面——創造、維系與毀滅。每一個水滴靈魂皆是伊希瓦的微小影子,因為每一個水滴都以一個受限形體出現。水滴靈魂的這三個方面,最充分地表現在人類層面。因為人類形體有能力通過無限思想過程來體驗無限心。
人每天早晨從睡中醒來,便創造自己的世界。只要醒著,便維持自己所創造的世界。再入睡時,便毀滅自己所維系的世界。這發生在每個人生命中的每一天。每個人都以這種方式,經歷個體的普羅拉亞(Pralaya),個人的喀亞摩特——個體的部分毀滅。但人體只是瑪亥希的微小影子。當瑪亥希帶來宇宙性的摩哈普羅拉亞或部分毀滅(普羅拉亞)時,則發生在宏大規模上,影響整個或部分的造物界。
為什么發生摩哈普羅拉亞或普羅拉亞?它確實發生。宇宙中有七個進化階段。生命形體要成長生存,每個階段都要求一定數量的熱、濕度、光、元素以及一定的氣體交換,等等。如果熱超過需要,石頭就會崩潰,金屬就會熔化,植物就會枯萎,所有的進化動物形體都會受影響。如果不停下雨,所有的生物也同樣會淹死,所有的植物都會淹死,連山脈也會最終崩潰。
宇宙是一個封閉體系,大自然是這個封閉體系內一切元素的系統平衡。大自然試圖對不同進化階段的元素需求加以平衡。但這些元素被人工制造時,地球上的大自然平衡就被擾亂,反映到諸星系,甚至最遠的諸宇宙。地球上發生大自然失衡時,世界上便爆發混亂。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如同輪子的軸心,若軸心松懈,輪子就會搖晃。因此,地球經受自然力失衡時,中心的外延——諸宇宙——都感受到沖擊,像輪輻一樣。
科學發明迅速地推進技術和工業。世界上更多能量生產出來,造成更大的熱量,更多的音,更多的光,更快的速度等等。所有這些人為的工業和技術機制都干擾大自然。能量過度生產的結果是,每一個人心都運轉得愈來愈多,愈來愈快。很少休息,出現大量混亂。
心必須有足夠的休息才能適當工作。我們夜間睡眠,是因為像身體一樣,心也需要休息。我們內里的心血來潮“我是誰?”牽引著我們去尋找問題的答案。由于人心被分散,找不到答案,睡眠讓人心得以休息,離開世間煩擾。人在深眠中與神合一,卻是無意識的。這個一體性,雖然是無意識地體驗的,卻讓人的三體得到實際休息。在人類層面,心的充分發展,使之準備好發現“我是誰?”的答案。然而,在整個醒著期間,人制造出更多分心的東西。其存在因不能服務心血來潮的目的,而變得不自然。
這是卡利(Kali)時代。卡利的時代是機器時代。生活在本時代的人發現自己被機器包圍。每一年都有更多的科學發明,每一個發明都是又一個機器。這些機器制造更多的人為方法去擾亂自然,機器的生產或發明,也擾亂了地球上整個進化過程。
人類爆發原子彈時,聲音去哪兒?人類操作核工廠時,熱量和輻射去哪兒?人類開發地球時,元素去哪兒?一切都回到宇宙容器里。宇宙容器在宇宙心里,是大自然的身體——宇宙本身。它容納一定量的熱、聲、光、能和自然元素,使大自然保持平衡。然而,若超過原有的聲、熱、光和能回到容器,容器里的元素力量都會感到過多的新力量,大自然的平衡打亂。人類從宇宙容器里得到的,必須歸還。但若回返的超過接受的,這些過剩力量就會干擾宇宙容器的自然平衡。
造物界是宇宙心的無限想象,一切的個體心皆在宇宙心里。每一個個體心也進行想象,卻是在有限規模上。宇宙心的想象則是在無限規模上進行的。每一個個體心都是宇宙心的微小影子。當影子——受限個體心——的想象超過要求時,就會制造過多的聲、過多的熱、過多的光,過多的能量,等等。其想象超過了要求,因為其思想超過了要求。當每一個人心都如此做時,集體的人類思想現象便擾亂宇宙容器里的平衡,影響宇宙心的無限想象。
當宇宙容器的平衡打亂時,地球上的大自然平衡也被擾亂。由于地球上自然力的失衡,人類發現世界一片混亂。由于人們的思想超過了要求,想象超過了要求,每一個人心都經歷迷惑,因為人心運作的速率加快。心以高速率運作時,人體就不能在睡眠狀態適當休息,因為對世事的加速參與所造成的諸多干擾不停地牽拉它。
當宇宙容器的平衡受到最大限度的干擾時,宇宙心便停止想象。這意味著宇宙心停止思想。宇宙心停止思想時,創造者梵天便停止創造。再者,當宇宙心停止想象時,每一個個體心也都停止想象。因為個體心皆是宇宙心的影子。當宇宙心停止思想時,每一個個體心也都停止思想。那一刻所有的濁形體皆融化消失,所有的精形體皆融化與消失,所有的心形體皆融化消失。在那些時刻,每一個因愈來愈多的想象而疲憊的個體心,皆在宇宙心里休息。每一個濁、精和心生命皆睡去。這被稱作摩哈普羅拉亞,它發生在很多很多周期之后。雖然在很多很多億萬年后才會發生,但它在時機成熟時肯定會發生。
人睡眠時心停止運行,雖然業相仍在心體。睡眠中,業相休息,折起或者說卷回種子形式。沒有思想或想象。摩哈普羅拉亞期間,所有的個體心皆在宇宙心里休息,三界融化,思想和想象絕對徹底終止。業相貯積雖仍在每一個個體心里,但被卷起成為休眠種子。
摩哈普羅拉亞所起的作用是恢復宇宙心的宇宙容器里的平衡。宇宙容器里的一切元素皆回到一個自然的平衡。通過終止想象和思想,達到宇宙容器里的平衡時,創世再次重新開始。摩哈普羅拉亞發生時作為大天使存在于心界的水滴靈魂,以大天使形體回來。摩哈普羅拉亞發生時作為天使存在于精界的水滴靈魂,以天使形體回來。摩哈普羅拉亞發生時帶著石頭印象存在于濁界的水滴靈魂,回來進入石頭形體。摩哈普羅拉亞發生時帶著植物印象存在于濁界的水滴靈魂,回來進入植物形體,等等。魚作為魚回來,鳥作為鳥回來,獸作為獸回來,人類作為人類回來。
進化的七個階段或王國,即創世的七日。石頭的心不會疲憊,因為石頭的想象幾乎是零。但石頭受熱、濕、光等的影響。創世重新開始時,石頭形體首先出現,之后是金屬,植物,魚,鳥,獸,最后是人類。
每一個人的個體心都變得極度疲憊,因為人心能夠無限地思想,不斷地想象使之精疲力盡。正是人類的過度想象,制造了太多的聲音,太多的熱量,太多的能量等等,從而擾亂了整個進化過程。人心需要更多的休息,因此,當創世重新開始時,人體最后進入造物界。
大天使是具有心意識的生命,天使是具有精意識的生命。但這些生命卻不像具有心意識的圣人,或具有精意識的瑜伽行者那樣受束縛。造物界從超越狀態出現,首先進入心界,之后是精界,最后是濁界。大天使和天使首先進入造物界,因為它們是心界和精界的生命,有著心意識和精意識,卻沒有心業相和精業相。
摩哈普羅拉亞之后,創世重新開始時,濁人類意識先行于精人類意識,精人類意識先行于心人類意識。
當宇宙容器里出現一部分擾亂且不能保持平衡時,會發生普羅拉亞——**濁界**的部分毀滅。那些被消滅的濁生命,其個體心皆在宇宙心里休息,直到宇宙容器里的平衡恢復。在普羅拉亞期間,被消滅的只是那些心過度工作,極度疲憊,需要長期休息或睡眠的濁意識生命——而不是整個世界。這就是美赫巴巴所說的“**世界四分之三將被毀滅**”的真正含義。這意味著那些個體將睡去很長時間,或者直到宇宙中恢復平衡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永遠地被消滅。
我們這些跟隨阿瓦塔美赫巴巴并接受他為神的人,不關心普羅拉亞或摩哈普羅拉亞等宇宙事件!這些事件具有宇宙性的規模,關系到宇宙的維持。阿瓦塔美赫巴巴的跟隨者,關心的是我們的受限個體心的**永遠**徹底消滅,而不是我們的想象的暫時終止。關心的是直面我們的末那乃息——有限心的終極消滅——美赫巴巴曾為之進行靈性工作。我們不關心成圣,不關心只是看見我們的至愛。我們關心的是與他——無限意識——合一。至愛必然地永恒地向一個有限心被徹底消滅者顯現。就是在那一刻,神永遠地完全顯現。
與此同時,在為自己的末那乃息做準備期間,我們對宇宙的靈性責任乃是把阿瓦塔美赫巴巴視為神來愛與服從。
田心譯自《本時代的阿瓦塔美赫巴巴在顯現》Avatar?of?the?Age?Meher?Baba?Manifesting?by?Bhau?Kalchuri,1985
- 簡介
- 每月活動記錄
- 美赫巴巴是誰?
- 怎樣憶念美赫巴巴
- 美赫巴巴答問
- 阿瓦塔的名
- 生平往事
- 美赫巴巴的父母
- 至愛的至愛
- 神圣的戀愛
- 美赫巴巴生平簡介
- 童年與青少年時代
- 面紗是怎樣揭開的
- 老家水井
- 生平四個階段
- 五位至師
- 赫茲拉·巴巴簡
- 納拉延·馬哈拉吉
- 塔俱丁巴巴
- 舍地的賽巴巴
- 烏帕斯尼·馬哈拉吉
- 阿瓦塔
- 阿瓦塔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當代阿瓦塔的訊息
- 美赫巴巴的睡眠
- 阿瓦塔作為第一個大師
- 阿瓦塔與賽古魯
- 彼得的否認與猶大的背叛
- 七月十日沉默日
- 阿瓦塔的獨特性
- 真正偉大
- 復活節
- 阿瓦塔的受難
- 顯現
- 門徒的寫作過程
- 原始問題的聲音
- 阿瓦塔的聲音
- 最偉大的顯現
- 阿瓦塔的工作
- 宇宙工作三階段
- 宇宙性推進
- 梵天之夜
- 神的工作不是說教
- 七月十日沉默日(重復章節)
- 信心與期待
- 兩則寓言
- 內在體驗階段
- 阿瓦塔的蒙辱
- 他的最后訊息
- 工作
- 蘇非教再定向指導憲章
- 宇宙工作
- 美赫巴巴與蘇非教再定向
- 美婼美赫【作者:戴維·芬斯特】
- 《美婼美赫》序言
- 1特別的孩子
- 2 學生時代
- 3 皇家旅館
- 4 白馬
- 5 托迪瓦拉路
- 6 默文吉
- 7 婚禮安排
- 8 美婼的決定
- 9 新朋友
- 10 戒指與照片
- 11 反對
- 12 美拉巴德
- 13 奎達
- 14 日出之歌
- 15 巴巴的勤務兵
- 16 考驗時期
- 17 沉默
- 18 拉妲
- 19 伊朗尼上校
- 20 修愛院
- 21 托卡的拔河比賽
- 22 鴿屋
- 23 去西方
- 24 神圣戲劇
- 25 瑪妮
- 26 西方人來訪
- 27 上美拉巴德
- 28 他不在時的忙碌時光
- 29 美拉巴德動物園
- 30 血誓
- 31 邁索爾摩耶
- 32 三環馬戲團
- 33 西方人在山上
- 34 船上閉關
- 35 里維埃拉河上的擠奶女
- 36 帝王臨朝
- 37 歸航
- 38 新來者
- 39 盤奇伽尼假期
- 40 白塔高聳
- 41 搖籃曲中道晚安
- 42 藍車旅行
- 43 在路上
- 44 瑣碎的爭執
- 45 球場屋
- 46 十勝節游行
- 47 戰爭工作
- 48 家門口
- 49 命令
- 50 戰時閉關
- 美婼美赫附錄一
- 新生活
- 新生活方案說明
- 美赫巴巴的新生活
- 什么是新生活?
- 新生活的意義
- 《新生活的故事》行乞
- 《新生活的故事》權威
- 《新生活的故事》危機
- 《新生活的故事》巴巴知道
- 《新生活的故事》情緒
- 《新生活的故事》特殊窮人
- 《新生活的故事》身份
- 《新生活的故事》美婼回憶
- 《新生活的故事》瑪妮回憶
- 培訓階段
- 末那乃息
- 完美者
- 自然——阿瓦塔的標記
- 金錢——完美的經濟學家
- 完人
- 完美的標記
- 辨喜論靈性導師
- 行道者【作者:威廉·鄧肯】
- 序言
- 關于瑪司特【作者:美赫巴巴】
- 瑪司特對人類的功用
- 靈性高級靈魂
- 靈性高級靈魂及瑪司特類型
- 五個最愛之說明
- 穆罕默德
- 恰提巴巴
- 卡瑞姆巴巴
- 阿里·夏
- 恰恰
- 瘋人埃舍
- 七個瑪司特埃舍之說明
- 阿杰梅爾
- 賈巴爾普爾
- 班加羅爾
- 美拉巴德
- 蘭契
- 馬哈巴里什沃
- 薩塔拉
- 那些見證者
- 美赫巴巴的瑪司特之旅
- 旅行示意圖、地名及數據
- 附錄說明
- 附錄(一)
- 附錄(二)
- 附錄(三)
- 附錄(四)
- 附錄(五)
- 補充附錄
- 最新消息
- 增補
- 再增補(一)
- 再增補(二)
- 再增補(三)
- 再增補:聯系匯總
- 作者簡介及后記
- 達善時刻【作者:美赫巴巴】
- 意義與體驗
- 真達善
- 真正生活
- 誠實
- 時間
- 唯一障礙
- 只要愛
- 真答案
- 救治良藥
- 雙重角色
- 愛的禮物
- 自我性質
- 緊抓衣邊
- 無限珍寶
- 完全忠于我
- 神圣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