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婼在東屋外,1937年左右,于上美拉巴德
瑪妮收集

美婼,1937年1月左右,于上美拉巴德
伊麗莎白拍攝——瑪妮收集

美婼,于上美拉巴德
瑪妮拍攝與收集
一天,從孟買回來的魯斯特姆,給巴巴帶來一只尼泊爾八哥。比普通八哥要大,漂亮優雅,羽毛呈藍黑色,耳朵上方帶有黃色的耳扇,仿佛花邊;雙足和寬而厚的喙為橙色。魯斯特姆在一家馬德拉斯老藥商的草藥店將它買下,還聽到這只鳥用馬德拉斯語或泰盧固語學說了幾句話。
巴巴把鳥帶到山上女子們的住處,告訴她們這只鳥叫八哥(麥那),它會說話。
{注:麥那在印度語中是八哥的意思,源自梵語馬達那,意為快樂或愉悅。由于“馬達那”的詞根含義是“泡泡”,所以“麥那”這個詞實際上是“快樂的氣泡”之意。}
頭一天,這只鳥很害羞。女子們等著,但它什么都沒說。“沒關系,”巴巴說,“它是由不說印地語或英語的南印度人養大的。如果你們教它英語,它能學,因為它也能把其他語言說得很好。”
第二天早上,女子們和巴巴在廚房吃早餐,巴巴想從她們的房間里拿點東西。他讓蔻詩德去取。蔻詩德走進房間,她到八哥的籠子前看它在做什么。“八哥(麥那)!”這只鳥大聲說道。
蔻詩德迅速抓起巴巴要的東西,興奮地跑回廚房,宣布:“巴巴,八哥說話了!”
“它說了什么?”巴巴急切地問。蔻詩德對他講了,巴巴說:“看,我告訴過你們它會說話。你們可以教它任何東西,它會學舌。”
美婼決心教這只鳥說英語。正確的方法是晚間蓋上鳥籠,早上先把蓋布微微提起,把臉貼近鳥籠,清晰地說出想讓鳥學說的話,再把蓋布完全揭開。所以每天清晨,美婼都湊近籠子反重念著: “巴巴……巴巴,親愛的(達令)。”
瑪妮、蔻詩德和娜佳白天經過鳥籠時也會這樣做。瓦露不懂英語,她說:“巴巴,達爾……巴巴,達爾。”最初幾天,鳥兒沒有反應。然后,她們正打羽毛球時,突然聽到 “巴巴……巴巴,親愛的”的話音。
由于山上不準其他人進入,她們的第一反應是恐懼。“我們的球拍停在半空,”瑪妮回憶道,“我的上帝啊,會是什么人?我們心驚膽顫。剎那間,我們又都笑了。我們扔下球拍,都跑進屋。我們知道是八哥在說。他終于開口了:‘巴巴,親愛的。’”
美婼說:“我無比欣喜,想著等巴巴來了,它還會說。”
廚房過熱,或者外面太熱時,巴巴就在女子房間他的躺椅上吃飯。那天美婼對他說:“八哥能說話了。他出色地說出了您的名字。“美婼試圖讓鳥兒重說這句話,但八哥一聲不吭。
他們等了一會兒,巴巴說:“沒關系,由他去。我們去廚房吧。”
大家都起身離去,美婼和巴巴走到門外時,他們聽到那只鳥非常響亮地說道:“巴巴……巴巴,親愛的。”
巴巴轉過身,驚訝而又歡喜。“瞧它說得多清楚。”他說。這只鳥把這句話重復了兩三遍。
在那之后,八哥不僅說 “巴巴,親愛的”,還會模仿每個人說這句話的聲音和語調。如果美婼進房間,八哥會跳上跳下模仿美婼的腔調;娜佳進去,八哥就模仿她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發音。瓦露說得不準確,但那只鳥也模仿到了。
“看在上帝的份上,”美婼聽到后說,“別這么教他!”
美婼回憶說:“這只鳥不僅會學舌,還會模仿一個人的腔調。”你若大笑,八哥也會一模一樣大笑,他能模仿老人咳嗽或嬰兒啼哭的音聲。他是一只非常可愛的鳥。”
瑪妮彈奏西塔琴時,這只鳥蹦跳起舞,兩條腿輪流跳,搖頭晃腦,黃色的耳扇“宛如一個女子隨著音樂擺動頭發。”瑪妮說。
那位孟買的老藥醫顯然患有一種嚴重的喘息性咳嗽,而那只鳥學得這種干咳的真傳。希芮茵麥來美拉巴德,并不知曉這只鳥的存在。她聽到咳嗽聲,徑直走到巴巴跟前。“默勞戈,”她焦慮地說,“你不好好照顧你的女孩子們嗎?”
“您這話是何意?”他問道。
“有人咳得這么厲害。我這輩子從沒聽過這么嚴重的咳嗽聲!你干嗎不做點什么?”
“是誰在咳嗽?”巴巴表情十分無辜,好像一點不懂她在說什么。而后他帶她去女子房間,發現原來是一只鳥時,希芮茵麥不禁開懷大笑。
美婼聽說西方人將再次前來印度時,她想到了八哥。“到那時,我們還能教會他更多的東西。當這只鳥清晰而優美地說出 ‘巴巴,親愛的’時,西方人難道不會覺得驚訝嗎?”
但那并沒發生。八哥關在一個大籠子里,她們把紙鋪在籠子的底部。鳥兒晚上開始在紙上睡覺時,她們意識到他想要毯子之類的東西蜷身。她們做了一件長袍放在里面。八哥喜歡它,每天晚上都藏身其中。
東屋靠近天花板有小天窗。她們安裝了一個精巧的裝置,用繩把鳥籠吊起到天窗處。每天都把籠子拉起來,這樣至少八哥可以看看外面的樹梢,呼吸一些新鮮空氣。
一天早晨,女子們在廚房時,暴風雨突然來襲。女子們急忙關閉廚房的門窗,卻把那只鳥忘在腦后。
瑪妮說:“我們什么都來不及想,只是趕緊關上門窗。而后我們意識到那只鳥還掛在(東屋)天窗處。”
八哥是脆弱的生物。雨水從窗戶飛濺進來,那只鳥患上感冒,得了肺炎。它肺部感染,嗓子疼痛,聲音嘶啞。八哥不能再坐在棲木上,也鉆不到袍子里。女子們在籠子底部鋪一塊暖和的法蘭絨,并給鳥兒服用各種藥物。八哥只是坐在那里,連站立都不能,她們知道它不行了。
“巴巴已經下山。”美婼繼續說,“我們每個人都想陪在鳥兒身邊。我們已開始對他產生很深的感情。我們快速完成手里的活兒,圍到他身邊。瓦露在給巴巴洗衣,聽說八哥病得很重,把手上的肥皂洗凈,在紗麗上擦了擦,進來看鳥。八哥睜開眼睛,看著瓦露,說道:‘巴……巴……’在接著要說‘親愛的’時死去。”
巴巴來后,托起八哥,用自己的頭巾將它裹住,仿佛葬禮尸衣一般。“巴巴懷著莫大的愛捧著八哥,把他葬在我們的廚房前面。巴巴親自在那里種了一棵楝樹。那是我們第一次聽巴巴說:‘你們這些人根本不曉得這只鳥有多幸運。下一世它將作為人類出生。’”
后來,一只雌性八哥被帶到美拉巴德。女子們試圖教它說話,但這只鳥始終沒學會,后被送了人。
{注:后來,美婼被錯誤地告知,八哥這個物種只有雄性會說話。}
接受女子們語言課程的,并非只有八哥。有一個名叫希妲的仆人被雇來做薄餅,她其實更像一個家人。一天,女子們給她穿上裙子和襯衫,打扮得像個西方人,教她說: “巴巴親愛的,我愛您。”
巴巴來吃午飯,她們把希妲叫進廚房。當這個“西方女士”用英語跟他說話時,巴巴被逗得大樂。
1936年10月18日,巴巴從拉乎里再次來到美拉巴德,向女子們告別,于同一天去了孟買。由禪吉和卡卡·巴瑞亞陪同,巴巴從卡拉奇飛往巴格達,開啟第九次西方之旅(也是他首次乘坐國際航班),接著前往巴黎、倫敦和瑞士,五周后返回印度。
一到孟買,巴巴立刻前往醫院看望貝拉姆之妻佩琳,六天前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出生,是個女嬰。孩子一頭金發,巴巴給她起名蘇奴,但希芮茵麥想讓孩子隨自己的母親叫高蘭頓。巴巴做了折中,改作顧娜,但這個名字希芮茵麥也不喜歡——太接近自己的對手顧麥之名了。
{注:蘇奴在烏爾都語和印地語中,意思都是金黃色。}

巴巴不在時,女子們在上美拉巴德的日常一如既往——早上做飯及其他家務,下午縫紉。巴巴此次來跟她們道別時,沒留任何具體指示,而是叫她們隨心做些手工。美婼想用巴巴的指甲做點什么。
{注:美婼收集了金絲雀掉落的黃色和綠色羽毛,用它們來裝飾巴巴的冠冕。}
多年來為巴巴梳頭時,凡是脫落的頭發,美婼都認真收集和保存起來。此外在給巴巴修剪指甲后,較長偏厚的碎甲她也予以收集。她把指甲泡在溫水里軟化,小心翼翼地穿針引線,縫綴在一些材料上。
其他女子用一束巴巴的頭發串上小珍珠,珍珠從納西科買來,她們用這些連同指甲做了發夾和胸針。巴巴11月24日回來時,女子們給他看她們做的物件。對她們在他不在時保持忙碌,巴巴感到滿意。他進而講述幾周后要來的西方女子的情況,她們覺得送胸針和發夾做禮物再理想不過。
在托卡時,女子們曾為奎師那的生日搭了一個秋千,讓巴巴坐上去蕩秋千——結果十分幽默。而在美拉巴德,在巴巴一次出國期間,美婼做了一個微型搖籃,可搖擺,里面放上一張巴巴的小照片。巴巴見后,被這個新穎設計逗樂,輕輕地搖動它。
{注:后來在美婼的房間里做了一個柜子來存放這些珍寶。}
女子們還用手工精心裝飾巴巴的照片。瑪妮照著巴巴從中國帶來的一本中國畫冊,描摹竹子的圖案,再用金銀絲線刺繡,為巴巴做了個大墊子。
美婼決定在東屋光禿禿的墻上,在巴巴的照片周圍畫上風景;但由于墻壁為粗糙的石頭和混凝土所砌,在上面繪畫很難。
“我們為巴巴做任何事之時,”美婼說,“比如(美婼的一天)日記,比如用巴巴的頭發和指甲做手工,比如做相框——我記憶最深的是那種全身心的投入,那種全神貫注,沒有容納其他事物的空間。這只有巴巴能讓我們做到。”
女孩們晚上縫補衣服。巴巴和她們在一起時,女子們穿上好點的裙子和襯衫;巴巴去西方后,她們拿出打過補丁褪了色的陳舊衣裙。“我們把它們都存留下來,”美婼說,“我們從不扔掉任何東西。假若一條裙子上有破洞,我們就在上面再套一條裙子,以便節約利用,讓衣服穿得更久些。當我們得到從山下傳來的消息,說巴巴第二天要來,我們便換去破損舊衣,把好一點的穿上。
“有一兩次,我們穿著破舊衣裳,巴巴突然來了。我們激動得一時忘了身上穿著什么。巴巴走進廚房,他邊吃邊談。過了一會兒,他看著我們問:‘你們穿的是什么衣服?’然后他命令道:‘你們絕不能穿破衣服。我不喜歡。可能的話,你們可以縫補,但不要穿有破損的。千萬別穿破衣服。’
“從那時起,我們遵令而行。如今我特別留心衣物有無破處,有就不能穿。夏天我喜歡穿薄軟透氣的襯衫,但我會先舉起它對著光亮看有無破洞——否則便是對服從他命令的遺漏。”
瑪妮接著說:“在埃舍是這樣節儉,但我們絲毫不覺得貧窮。相反,我們感到富有,從無匱乏之感。我們連用來補衣服的布料都沒有,但我們都是節儉能手。如若在地上發現一根銹跡斑斑的彎釘,我們就撿起來,拿進屋,把它弄直,然后再用。巴巴周圍沒什么東西是多余的,就算是一塊破布也有用。
“我還記得,我總穿白色寬松長褲。巴巴的命令是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穿破衣。我們的衣裙破了,必須馬上去換。只有織補或縫補后,才能再穿。
“我沒有白補丁來補褲子,所以我縫了一塊紅色的補丁。那時顧麥和我們一起住了些時日。我們正要去廚房,我彎腰撿掉落地上的東西。顧麥看到了那塊補丁,以為是一只蝴蝶。“等一下。”她說,試圖把它拽下來!
“就像我說的,我們從不覺得匱乏。擁有巴巴是如此完整,如此充實,如此廣闊,這些事情只是被包納其中。它們渾然不分,無功亦無德。那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回顧過去,我細細品味,不禁深深地緬懷。”
美婼表示贊同:“在只有少數人住在山上的那些日子里,一切都那么可愛。巴巴支撐著我們。而我們渴望與巴巴一起生活,服從他,服務他,我們感到快樂幸福。我們心甘情愿面對這一切(貧窮和服從)。其中也有喜樂,因為我們愛巴巴。巴巴是那么可愛,誰會不愛他呢?”
但并非處處都如此平靜和安寧。由于魯斯特姆、馥芮妮和孩子們住納西科家中,與要來的西方人住處相近,巴巴便與他們討論西方人到來的事宜。12月,他遣魯斯特姆和馥芮妮,連同幾個孟買愛者,一起去碼頭迎接西方人,作為東道主,將他們接到孟買的堂皇飯店。?
于是魯斯特姆和馥芮妮領命迎接和護送西方人,其中包括諾芮娜·馬切貝利、伊麗莎白·帕特森、珍·艾德爾和馬克姆·希勞斯,以及諾妮和拉諾·蓋利,另有兩只狗吉皮和卡努特。
{注:吉皮是伊麗莎白的黑色波士頓獵犬,而卡努特是安妮塔(維耶拉德)·德卡羅的白色西伯利亞哈士奇,這是她之前在瑞士送給巴巴的。}
由于納西科靜修所的設施尚不完備,西方人和巴巴前往伊加普里和班達達拉,兩天后加勒特·福特、娜丁·托爾斯泰和瑪麗·格蘭德公爵夫人也到達,瑪麗只逗留四日便離去。后來,吉蒂·戴維、瑪格麗特·克拉思科、迪莉婭·德利昂、湯姆·沙普利、威爾和瑪麗·白克特于圣誕節加入納西科一行,1937年1月2日,茹阿諾·博吉斯拉夫抵達,至此全員到齊。
然而,馥芮妮隨魯斯特姆陪同西方人回到納西科后,行為變得怪異難解。正如禪吉于12月14日,巴巴和西方人到達班達達拉時所記錄的:
巴巴今天下午三點左右到達,疲憊而悲哀。用他的話說,似乎摩耶在他的工作中緊鑼密鼓制造對立——在美拉巴德(朵拉特麥與他人相處不好)和納西科(馥芮妮)制造麻煩。馥芮妮又一次陷于狂亂情緒,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喃喃念著“巴巴”。前幾天收到韋希奴的電報,巴巴不得不直奔美拉巴德;之后接到魯斯特姆關于馥芮妮的電報,今早又趕赴納西科探望她,然后中午離開。
巴巴有三個埃舍要照管,一是拉乎里的瑪司特和瘋人埃舍,另一個是納西科的西方人埃舍,第三個是美拉巴德山上的女子埃舍,巴巴似乎為自己建了個三環馬戲團,另帶諸多其他的雜耍。

美婼做的奎師那微型搖籃
馬丁·庫克拍攝——阿瓦塔美赫巴巴信托

馬胸針是美婼為艾琳·比羅做的,因為(像美婼一樣)艾琳是一個狂熱的女騎士。胸針用巴巴的指甲和頭發(黑束)做成。
希拉·柯林斯基拍攝
- 簡介
- 每月活動記錄
- 美赫巴巴是誰?
- 怎樣憶念美赫巴巴
- 美赫巴巴答問
- 阿瓦塔的名
- 生平往事
- 美赫巴巴的父母
- 至愛的至愛
- 神圣的戀愛
- 美赫巴巴生平簡介
- 童年與青少年時代
- 面紗是怎樣揭開的
- 老家水井
- 生平四個階段
- 五位至師
- 赫茲拉·巴巴簡
- 納拉延·馬哈拉吉
- 塔俱丁巴巴
- 舍地的賽巴巴
- 烏帕斯尼·馬哈拉吉
- 阿瓦塔
- 阿瓦塔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當代阿瓦塔的訊息
- 美赫巴巴的睡眠
- 阿瓦塔作為第一個大師
- 阿瓦塔與賽古魯
- 彼得的否認與猶大的背叛
- 七月十日沉默日
- 阿瓦塔的獨特性
- 真正偉大
- 復活節
- 阿瓦塔的受難
- 顯現
- 門徒的寫作過程
- 原始問題的聲音
- 阿瓦塔的聲音
- 最偉大的顯現
- 阿瓦塔的工作
- 宇宙工作三階段
- 宇宙性推進
- 梵天之夜
- 神的工作不是說教
- 七月十日沉默日(重復章節)
- 信心與期待
- 兩則寓言
- 內在體驗階段
- 阿瓦塔的蒙辱
- 他的最后訊息
- 工作
- 蘇非教再定向指導憲章
- 宇宙工作
- 美赫巴巴與蘇非教再定向
- 美婼美赫【作者:戴維·芬斯特】
- 《美婼美赫》序言
- 1特別的孩子
- 2 學生時代
- 3 皇家旅館
- 4 白馬
- 5 托迪瓦拉路
- 6 默文吉
- 7 婚禮安排
- 8 美婼的決定
- 9 新朋友
- 10 戒指與照片
- 11 反對
- 12 美拉巴德
- 13 奎達
- 14 日出之歌
- 15 巴巴的勤務兵
- 16 考驗時期
- 17 沉默
- 18 拉妲
- 19 伊朗尼上校
- 20 修愛院
- 21 托卡的拔河比賽
- 22 鴿屋
- 23 去西方
- 24 神圣戲劇
- 25 瑪妮
- 26 西方人來訪
- 27 上美拉巴德
- 28 他不在時的忙碌時光
- 29 美拉巴德動物園
- 30 血誓
- 31 邁索爾摩耶
- 32 三環馬戲團
- 33 西方人在山上
- 34 船上閉關
- 35 里維埃拉河上的擠奶女
- 36 帝王臨朝
- 37 歸航
- 38 新來者
- 39 盤奇伽尼假期
- 40 白塔高聳
- 41 搖籃曲中道晚安
- 42 藍車旅行
- 43 在路上
- 44 瑣碎的爭執
- 45 球場屋
- 46 十勝節游行
- 47 戰爭工作
- 48 家門口
- 49 命令
- 50 戰時閉關
- 美婼美赫附錄一
- 新生活
- 新生活方案說明
- 美赫巴巴的新生活
- 什么是新生活?
- 新生活的意義
- 《新生活的故事》行乞
- 《新生活的故事》權威
- 《新生活的故事》危機
- 《新生活的故事》巴巴知道
- 《新生活的故事》情緒
- 《新生活的故事》特殊窮人
- 《新生活的故事》身份
- 《新生活的故事》美婼回憶
- 《新生活的故事》瑪妮回憶
- 培訓階段
- 末那乃息
- 完美者
- 自然——阿瓦塔的標記
- 金錢——完美的經濟學家
- 完人
- 完美的標記
- 辨喜論靈性導師
- 行道者【作者:威廉·鄧肯】
- 序言
- 關于瑪司特【作者:美赫巴巴】
- 瑪司特對人類的功用
- 靈性高級靈魂
- 靈性高級靈魂及瑪司特類型
- 五個最愛之說明
- 穆罕默德
- 恰提巴巴
- 卡瑞姆巴巴
- 阿里·夏
- 恰恰
- 瘋人埃舍
- 七個瑪司特埃舍之說明
- 阿杰梅爾
- 賈巴爾普爾
- 班加羅爾
- 美拉巴德
- 蘭契
- 馬哈巴里什沃
- 薩塔拉
- 那些見證者
- 美赫巴巴的瑪司特之旅
- 旅行示意圖、地名及數據
- 附錄說明
- 附錄(一)
- 附錄(二)
- 附錄(三)
- 附錄(四)
- 附錄(五)
- 補充附錄
- 最新消息
- 增補
- 再增補(一)
- 再增補(二)
- 再增補(三)
- 再增補:聯系匯總
- 作者簡介及后記
- 達善時刻【作者:美赫巴巴】
- 意義與體驗
- 真達善
- 真正生活
- 誠實
- 時間
- 唯一障礙
- 只要愛
- 真答案
- 救治良藥
- 雙重角色
- 愛的禮物
- 自我性質
- 緊抓衣邊
- 無限珍寶
- 完全忠于我
- 神圣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