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4月巴巴開始閉關,同年晚秋,他為走出閉關的計劃做最后潤色。在馬哈巴里什沃租下一座大房子,此地位于西高止山脈,海拔4500英尺的山脊上。房子坐落于一塊空地,四周是低矮的油柑子樹林,樹干曲折、苔蘚遍布,葉子富有光澤。向南眺望,視線越過一排排遠近的群山,是蔚藍的地平線。一整天,林間回蕩著無數鳥兒的鳴唱,由紅頰鵯的宛轉多變音調主導;黃昏時分,胡狼偷偷溜過長滿蕨類的空地;夜間,守夜人時不時看到,鬼祟的黑豹悄悄穿越矮樹叢,或者優雅地縱身躍過庭院圍墻。
在迷人的林間,離住房約一百碼外,是一間圍院而建的方形舊馬廄,瓦楞鐵皮屋頂,高高的石墻刷著紅褐色涂料。進入馬廄,要經過兩扇褪色的柚木大門,推門時,轉軸發出吱吱嘎嘎的呻吟聲。
巴巴一行抵達后,就召工人改造馬廄,以適合瑪司特埃舍的要求。徹底清掃干凈后,豎起竹席隔板屏風,安裝燒水的壁爐。緊靠馬廄墻的外面,豎起竹席墻,澆了水泥地面,作為一間小浴室。便于巴巴對瑪司特工作所需要的種種設施——這兒一只掛鉤,那兒一盞燈,放水桶處,廁所附屬設施,坐的地方,睡覺場所,以及許多別的——由外雇工人和滿德里,在巴巴指導下,一天天地安裝。韋希奴基本每天去集市,購置必要的家居用品,比如本地農民編織的深棕毛毯、新卡夫尼、沐浴洗衣用的肥皂,餐盤茶杯等;日復一日,一間接一間,埃舍的錯綜結構逐步成形。
幾周前,巴巴對一些弟子下達指示,要求各人前往指定地區,一人去古吉拉特,一人去印度中部,一人去孟買,如此等等,尋找一種高級的瑪居卜式或撒里克式的瑪司特,于12月20日,預定埃舍啟用之日,將總共九個瑪司特帶到馬哈巴里什沃。
究竟是摩耶之手給巴巴的計劃施加了重壓,還是被派去找瑪司特的弟子運氣太差,或者太不稱職,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幾乎個個都徒勞無獲。雖然瑪司特埃舍于12月20日準備就緒,當天唯一帶到的人是巴希爾,一個患帕金森癥的可憐老穆斯林,被誤認成瑪司特。因此很自然,埃舍有一種消沉的氛圍,巴巴遂召開會議,討論下一步。結果是,要從阿美納伽把偉大的瑪司特阿里·夏接來,再次派一些滿德里成員去帶瑪司特,要求每人至少帶一個,不得空手而返。巴巴還決定,將埃舍分成三部分,一個用于瑪司特,一個用于神癲者,一個用于真正的窮人和殘疾老人。巴巴定的目標是每類6人,其他巴巴弟子還被派往普納和阿美納伽,尋找神癲者和殘疾貧困老人。?
巴巴和那些獲選執行計劃者,付出加倍努力后,取得預期效果。幾天后,埃舍開始有居民入住,喧鬧起來。很快從阿美納伽接來的阿里·夏,白天大部分時間坐在墊上,如雕像般超然,一包接一包地抽香煙。其他人三三兩兩地帶到,有幾個留下,那些不適合者,用餐宿夜后被送走。

巴巴和阿里·夏在馬哈巴里什沃埃舍,1947年1月
我不打算列出所有來往者的詳細清單,不過若讀者想查閱主要居民的名單,可參見本書后面的附錄。羅列名字和日期過于冗長乏味,我只會嘗試勾勒一下埃舍的大體畫面和幾個較活躍的人物。那么首先,來講每日例行事務。
每天凌晨,當拂曉清風的急促旋渦,吹得埃舍屋頂的樹葉沙沙作響時,拜度*會挑亮油燈,走到每個居民跟前,推搖其肩膀。隨后,許多人伸伸胳膊,可以聽到人們一邊不情愿地掀開身上的毯子,一邊嘆息打呵欠,還有那些呼吸道不適應冬季寒氣者的清喉聲。然后是上衛生間,洗臉漱口,最后6點半,給每個居民一大杯茶。
[注:最初兩周拜度負責埃舍,之后被巴巴派出,做其他工作。拜度離開后,埃舍由卡卡和貝拉姆夏·杰薩瓦拉(Behramshah Jessawala“ 帕帕 ”)聯合管理。]
8點至9點,巴巴的主要工作開始。給一些人洗澡,用推剪給新到者剪發刮臉,然后剝下臟衣,洗澡,撲上殺蟲粉(許多人長虱子),穿上干凈卡夫尼。
接著一兩小時,巴巴會與阿里·夏,有時與別的瑪司特,在房間里閉關。在這些靜默的會面期間,馬廄大門會關閉,埃舍人員待在外面。
上午11時許,一兩個身帶香料味的傭人,頭頂鋁鍋或手工銅鍋,會把午飯送到埃舍門口。拜度或在場的某人,會幫忙把這些鍋排在門邊的蔭涼角落,將一疊鋁盤放在旁邊。巴巴從靜默會面出來后,會坐到矮凳上,往每只盤里盛食物。
巴巴總是提早近一小時,單獨給阿里·夏喂食。集體用餐時,巴巴有時會親手喂這個或那個特別的瑪司特。神癲者和窮人,通常自行用餐,在馬廄院子蹲成一排,有的默默地吃,有的說著奇怪的獨白,有的跟旁人胡謅。
午餐后,在冬日暖陽下,幾個老人會曬曬消瘦的身子,一些人披毯午睡,其他人隨意地坐在蔭涼處或陽光下。瑪司特和神癲者會學樣,睡午覺、抽煙或聊天,直到下午2點用茶。他們閑著沒事,自取其樂。下午3點左右,巴巴通常再過來,與某個瑪司特靜坐,用一兩個小時忙于照顧他們身體或靈性上的需要。
5點至6點,早早地用晚餐后(通常也是由巴巴親自盛給他們),居民們又可自由消遣,他們似乎滿足于閑坐著,做點啥,或啥都不做。許多人,尤其神癲者和瑪司特,會不停地抽煙,沉迷于各自的思緒。
這是一套簡單的日常例行事務,表明巴巴和那些負責埃舍者,對居民的舒適、清潔及營養方面的照顧。關于這些日常聯系的深遠和最隱秘的影響,我們也許只能這樣說:給予和接受的外部幫助,僅僅是為某座隱形的大廈搭建的腳手架,而該大廈的設計,只為建筑大師巴巴所知曉。
關于居民,我已經解釋過,他們被分成三類:瑪司特、神癲者和貧困老人。他們的來往依據各人的適宜性或居住意愿而定。一些職業乞丐,因年邁體衰被帶來,但由于他們性格不安分,慣于寄生,通常不愿居住,其實也不適合巴巴的工作。
在居住的窮人當中,有個阿美納伽的貧窮老人,子女都疏于照顧,老人身邊只有一個盲兒子,父子每天乞討,靠微薄的施舍,免于餓死。另一個是體弱的老校長,因患失憶癥,難處又古怪,靠親屬施舍度日。只讓他住了幾天,因為恐怕馬哈巴里什沃的冬季氣候,會給他的心功能失代償增添更大的壓力。
這些老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來自普納的老者,他高大須白,白發垂肩,熟小麥色皮膚,精致的藍眼睛,和藹的微笑,有著摩西式的風度和身材。他是求道者,真誠致力于靈性追求,嗓音悅耳,常用奉愛歌曲愉悅他人。
神癲者當中,其實僅兩人有獨特之處。一個是笨小丑,埃舍的開心果。他叫“帕爾萬”(摔跤手),在阿美納伽的后巷溜達時,被人找到。他貌似25歲左右,身高約5英尺6英寸,脫衣洗澡時,可以看出為何叫他“帕爾萬”,因為他肌肉發達,身材勻稱。在他偶爾嚴肅的時刻,他的猿猴式相貌和健壯身軀,給人一種感覺:他可能是個難對付的家伙。
然而,他的天性其實如同一個重感情的孩子,一部分,是就他的智力發育無疑低于正常水平而言,而且因為他真的喜愛愉悅別人,幫助他們,讓他們開心。被吩咐做事時,他會逐字地復述指令很多遍,仿佛想確定:那真是要他做的。他有一種抑制不住的幽默觀,讓每件事,甚至坐下或站起,都顯得有趣。他喜歡有人來關注他,就像受寵的混種犬,會耍弄最蠢的把戲,以取悅主人。他必定通過種種鍛煉才練就一身健美身材,因為只要略提一句,他就會站到你面前,做幾個體操動作,邊做邊笑。
他對埃舍的所有居民都很友善,樂于助人,會給他們拿香煙和比迪煙,為他們點煙,在一些簡單小事上做到有用。你若問他神在哪兒,他會答道:“在心里。”
該類型的第二個是瓦蘇德烏·斯瓦米,這名小個子老瑜伽士來自阿勒,該村位于普納與納西科之間的路上。他是那種因為靈性修煉導致的神癲。這個可憐的小老頭,皮膚白皙柔嫩,灰白頭發剪得很短,駝背,左側臂腿癱瘓。雙腿上彎,樣子奇特,膝蓋纖維性強直,無法動彈。必須由兩三人抬著他,進行日常洗浴,維持各種基本功能。他的膝部疼得厲害,基本做不到搬他時不造成他劇痛。
他身穿橘黃色衣服,有許多玩具,喜歡擺在面前。比如,在馬哈巴里什沃,他有個撥浪鼓,兩個玩具娃娃,一只會擺頭的黑斑白木狗,還有三四個零雜部件,可能曾是他喜愛的玩具上的。他有五枚戒指,其中兩枚很貴重,正如喜愛玩具那樣,他似乎很喜愛這些戒指。他總是用馬拉地語說話,嗓音頗為哀傷,話題會從現前的身體需要,切換到印度教圣典的語錄。
他的鋪蓋,從阿勒隨身帶來,一塵不染,質量也好,顯然當地村民對他關愛照顧有加。他從不躺下,但在睡覺時,背駝得更甚,身子前俯,垂在枕子上,姿勢十分別扭,讓人好奇他怎么睡的。他個子那么小,那么虛弱,因身體損壞受限,顯然深受其苦,任何敏感之人目睹他的狀況,無不產生憐憫之情。只讓他在馬哈巴里什沃住了三四天,因為考慮到,顯然他的體能太弱,不宜讓他暴露在那里的冬季氣候下。
瑪司特當中,也許丹迪·布阿是最有趣的。他從瓦伊帶來,那是個相當大的迷人鄉鎮,位于馬哈巴里什沃山的東坡腳下,克里希納河兩畔。他50來歲,灰白短發,面色白皙紅潤,眼睛深陷,眼神慈祥而發光,仿佛在微笑,不過雖然目光帶著笑意,臉部卻沒有跟著笑。他的臉上有一種迷醉、略帶困惑的神情。前額有細紋,時不時會蹙額,仿佛陣風掠過湖面,眼角有細魚尾紋。他穿著舊多蒂*和襯衫,寬大的棉外套袖子太長,使雙手大部分被遮住。外套側面的口袋塞滿了零雜物品,他有兩捆布,捆扎得十分細致,很少讓其離開視線。
[注:多蒂dhoti,是印度的諸多傳統服飾之一,用一段布靈巧地纏腰,并寬松地分別裹住雙腿,遂作為現成的褲子。]
他的嗓音輕似嗚咽,簡直像一只想讓你帶它溜達的狗的聲音。講話時,吐字簡短斷續,語調哀傷,讓人以為他隨時會哭出來。他的一只衣袋囤著少量硬幣,其習慣是:誰合他的意,他就給誰幾安那。
他有著賈瑪里型瑪司特的舉止,會用手比劃奇怪的動作。其最顯著的習慣是,彎腰用單手或雙手觸地,然后雙手合十,觸摸額頭。他不僅會這樣觸摸地面,還會觸摸碰巧在近處的任何東西。
他平素的溫和,偶爾會被突如其來的憤怒打斷。他似乎格外討厭,在埃舍干活的小伙們吩咐他去做事,有一兩次甚至朝他們擲石塊,使他們開始怕他。在成人和滿德里身邊,他會像小孩那樣使性子,但從未蠻橫到那種地步。
巴巴解釋說,丹迪·布阿處于第五層面,并且即將進入瑪居卜式狀態。他在馬哈巴里什沃不是十分開心,一直提出要回瓦伊。他居住約三周后,被送回家鄉。他好像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瓦伊度過,早年在本地的政府部門辦公室做過雇工(門警)。
如果說丹迪·布阿,除了偶爾發脾氣外,基本是膽怯謙卑的話,那么卡比爾就是他的反面。卡比爾是那種令人永遠難忘的瑪司特。他有著人們聽過最洪亮、最粗啞的笑聲。一天二三十次,他那刺耳的狂笑會在林間回蕩,令人想到,一定會嚇到方圓半英里的鳥獸。
他原來一直在本特爾布爾。1940年8月,馬薩吉把他帶到美拉巴德,在巴巴身邊待了一天。1947年,有人把他從離本特爾布爾不遠的古爾杜瓦迪,帶到馬哈巴里什沃。他初到埃舍時,不由使人產生擔憂,因為他膚如黑炭,幾乎赤裸,一頭蓬亂濃密的黑發。此外,他一直張著大嘴巴,露出兩排又丑又黃的牙齒,頭往后仰,發出可怖的笑聲。他過去居住本特爾布爾的火葬場,據說會食用未焚化完的尸體殘骸。故讀者將會理解,當人們看到他的時候,無不感到他的人生觀,至少可以說,必定跟自己相去甚遠。
刮臉、洗澡、穿上卡夫尼后,讓他看上去更合常規,但笑聲依舊。不過,日復一日,有人對他大笑時的表情做過研究后,開始理解巴巴說的話:即他的大笑,是某種真正內在快樂汩汩流溢的結果。盡管他外表令人生畏,笑聲粗啞,卻讓人感到一種內在光明,是他的外部軀殼難以反映的。
用餐時,他會蹲著,俯在盤子上方,一手在地上或空中比劃幾分鐘,然后將手插入食物,抓起滿滿一把,塞入嘴里。下巴動一兩次,就滿嘴咽下,隨后放聲狂笑。卡比爾一直讓大家驚奇,因為從未有人見過一個如此奇怪的混合體:內在充滿光輝,外表卻猙獰可厭。他在埃舍逗留近十天,后被送回古爾杜瓦迪。
第三個有趣的瑪司特是朱馬,屬于瑪達扎德型,有些賈瑪里型的特征。作為一個瑪達扎德型,他生來就是瑪司特。故對一般人來說,看起來他無異于瘋子。他大約25歲,還年輕,臉色蒼白,因患過天花,留下少許凹痕,眼神茫然卻有光彩。身材纖細,但他好像幾乎意識不到身體。
他滿足于一整天坐在埃舍的任何地方。拉著他的手,領他走時,他很聽話合作。唯一不安分的特征是,沒完沒了地移動其前臂、手和指,樣子怪誕、扭曲,顯然毫無目的。他的胳膊、手和指頭很修長,關節非常軟,故動作就像蛇的扭動。除了斷斷續續、輕聲說些只言片語(旁人聽不清也不懂),他基本沉默無言,全然迷失在神圣陶醉中。
一天,埃瑞奇將伯爾的一位心界行者伯爾瓦拉巴巴,帶到馬哈巴里什沃見巴巴。他是個消瘦的老穆斯林,面容聰慧和善。動身去馬哈巴里什沃之前,埃瑞奇為了不泄露美赫巴巴的名字,就告訴伯爾瓦拉巴巴,要帶他去見他大哥。伯爾瓦拉巴巴卻立即答道,不是帶他去見埃瑞奇的大哥,而是見美赫巴巴。還追加說:“美赫巴巴自身擁有整個宇宙,他是每一個人的大師,他在每一個弟子內里。他是這個世界,它上面的與下面的世界;他在我內里,在每個人內里。他是圣中之圣,他是塔俱丁巴巴;他一眼能掃視整個印度大陸。”
一到埃舍,埃瑞奇就把瑪司特的這些話報告巴巴,而巴巴,由于瑪司特認出了他,決定不見伯爾瓦拉巴巴。讓人給他送晚餐,并指示,讓他休息一夜,次日用早餐后,要把他送走。時不時會遇到,對巴巴靈性偉大的這些獨立證言,它們出現在意料不到的地方,由于這些證言對巴巴的愛者具有特殊的價值及利益,我將它們匯集成簡短的一章,放在本書其他地方。盡管巴巴不一定避免聯系這種在外部認出他的高級靈魂,但一般情況下,他寧愿不見他們,因為從某方面來說,他們不符合他工作的需要。而恰提巴巴和許多其他人,也對巴巴的偉大不吝贊美之辭,在這些人當中(雖然他們都認出巴巴的身份),哪些人適合他工作,哪些人不適合,兩者之間的界線,除了巴巴本人,所有人都不清楚。?

夏·薩赫伯面對相機,似乎有點疑惑。攝于1947年1月,馬哈巴里什沃埃舍
夏·薩赫伯,我在此記述的最后一位瑪司特,沒什么特別優點,屬于第八類,半神癲半瑪司特。有意思的是,他似乎感覺到巴巴的重要,不愿離去。瑪司特埃舍于1月底解散后,為此原因,將夏·薩赫伯留下。5月底,跟巴巴一行搬到薩塔拉。
他大概35歲,高大,體格強健,橢圓臉,五官端正,杏眼深陷。他的眼睛有種茫然的神情,似乎他內心的某種東西,或者看見外界的某種東西,讓他困惑。他經常喃喃自語,令人記憶尤深的是:每隔幾分鐘,無緣無故地,他會發出一種奇異而低沉的笑聲。其真名叫阿卜度·悉地克,盡管他是從幾英里外的盤奇伽尼被帶到馬哈巴里什沃的,但似乎最初要么來自印度北部,要么可能來自非洲。他講話極其含糊,有一兩個單詞發音清晰,句子的其余部分則嘰里咕嚕,誰都聽不懂。有一兩次,問他出生地,他咕噥幾個字,聽著像非洲和索馬里。有可能他設法到了孟買,再從那里來盤奇伽尼。
他住在馬哈巴里什沃的最初幾周,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要么坐在埃舍的角落里抽煙,要么躺在毯子下,從底下嘟噥說話,發笑,似乎在享受某種內在生活。后來,他逐漸對埃舍生活產生興趣,其他居民離去后,他開始照顧自己,能力令人驚訝。他會待在埃舍任何地方,享受坐在舒適的椅子上,可一有滿德里成員過來,他立馬起身,把椅子給他們用。他喜歡翻閱書報,有時可以看見,他嘴里銜著香煙,舒服地靠在扶椅上,埋首翻看《英國外科雜志》或《印度時報》。就像阿里·夏,他也是老煙槍,衣服和身上散發著過度吸煙者的難聞臭味。
對馬哈巴里什沃埃舍就寫這么多。記述遠非完整,因為缺乏日常生活的大量細節,僅僅記述了比較有趣的居民。對其他居民的扼要描述,讀者可參閱附錄的馬哈巴里什沃部分。
最重要的是,本篇記述有個不可彌補的缺陷,即它體現不出,大師的意識與居民的心靈之間,那種不可見的靈性相互作用。對此,我們只能局限于巴巴本人說的話:他與瑪司特的關系,是他與他們之間的事情。所以,正如一塊冰山,我們只看見浮在海面上的八分之一,而淹沒于水下的八分之七,事物的真正重大部分,不為我們的眼睛所見。
譯自威廉·鄧肯著《行道者——美赫巴巴與神醉者》第四章(The Wayfarers-Meher Baba with The God-Intoxicated by William Donkin, 1948)
- 簡介
- 每月活動記錄
- 美赫巴巴是誰?
- 怎樣憶念美赫巴巴
- 美赫巴巴答問
- 阿瓦塔的名
- 生平往事
- 美赫巴巴的父母
- 至愛的至愛
- 神圣的戀愛
- 美赫巴巴生平簡介
- 童年與青少年時代
- 面紗是怎樣揭開的
- 老家水井
- 生平四個階段
- 五位至師
- 赫茲拉·巴巴簡
- 納拉延·馬哈拉吉
- 塔俱丁巴巴
- 舍地的賽巴巴
- 烏帕斯尼·馬哈拉吉
- 阿瓦塔
- 阿瓦塔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當代阿瓦塔的訊息
- 美赫巴巴的睡眠
- 阿瓦塔作為第一個大師
- 阿瓦塔與賽古魯
- 彼得的否認與猶大的背叛
- 七月十日沉默日
- 阿瓦塔的獨特性
- 真正偉大
- 復活節
- 阿瓦塔的受難
- 顯現
- 門徒的寫作過程
- 原始問題的聲音
- 阿瓦塔的聲音
- 最偉大的顯現
- 阿瓦塔的工作
- 宇宙工作三階段
- 宇宙性推進
- 梵天之夜
- 神的工作不是說教
- 七月十日沉默日(重復章節)
- 信心與期待
- 兩則寓言
- 內在體驗階段
- 阿瓦塔的蒙辱
- 他的最后訊息
- 工作
- 蘇非教再定向指導憲章
- 宇宙工作
- 美赫巴巴與蘇非教再定向
- 美婼美赫【作者:戴維·芬斯特】
- 《美婼美赫》序言
- 1特別的孩子
- 2 學生時代
- 3 皇家旅館
- 4 白馬
- 5 托迪瓦拉路
- 6 默文吉
- 7 婚禮安排
- 8 美婼的決定
- 9 新朋友
- 10 戒指與照片
- 11 反對
- 12 美拉巴德
- 13 奎達
- 14 日出之歌
- 15 巴巴的勤務兵
- 16 考驗時期
- 17 沉默
- 18 拉妲
- 19 伊朗尼上校
- 20 修愛院
- 21 托卡的拔河比賽
- 22 鴿屋
- 23 去西方
- 24 神圣戲劇
- 25 瑪妮
- 26 西方人來訪
- 27 上美拉巴德
- 28 他不在時的忙碌時光
- 29 美拉巴德動物園
- 30 血誓
- 31 邁索爾摩耶
- 32 三環馬戲團
- 33 西方人在山上
- 34 船上閉關
- 35 里維埃拉河上的擠奶女
- 36 帝王臨朝
- 37 歸航
- 38 新來者
- 39 盤奇伽尼假期
- 40 白塔高聳
- 41 搖籃曲中道晚安
- 42 藍車旅行
- 43 在路上
- 44 瑣碎的爭執
- 45 球場屋
- 46 十勝節游行
- 47 戰爭工作
- 48 家門口
- 49 命令
- 50 戰時閉關
- 美婼美赫附錄一
- 新生活
- 新生活方案說明
- 美赫巴巴的新生活
- 什么是新生活?
- 新生活的意義
- 《新生活的故事》行乞
- 《新生活的故事》權威
- 《新生活的故事》危機
- 《新生活的故事》巴巴知道
- 《新生活的故事》情緒
- 《新生活的故事》特殊窮人
- 《新生活的故事》身份
- 《新生活的故事》美婼回憶
- 《新生活的故事》瑪妮回憶
- 培訓階段
- 末那乃息
- 完美者
- 自然——阿瓦塔的標記
- 金錢——完美的經濟學家
- 完人
- 完美的標記
- 辨喜論靈性導師
- 行道者【作者:威廉·鄧肯】
- 序言
- 關于瑪司特【作者:美赫巴巴】
- 瑪司特對人類的功用
- 靈性高級靈魂
- 靈性高級靈魂及瑪司特類型
- 五個最愛之說明
- 穆罕默德
- 恰提巴巴
- 卡瑞姆巴巴
- 阿里·夏
- 恰恰
- 瘋人埃舍
- 七個瑪司特埃舍之說明
- 阿杰梅爾
- 賈巴爾普爾
- 班加羅爾
- 美拉巴德
- 蘭契
- 馬哈巴里什沃
- 薩塔拉
- 那些見證者
- 美赫巴巴的瑪司特之旅
- 旅行示意圖、地名及數據
- 附錄說明
- 附錄(一)
- 附錄(二)
- 附錄(三)
- 附錄(四)
- 附錄(五)
- 補充附錄
- 最新消息
- 增補
- 再增補(一)
- 再增補(二)
- 再增補(三)
- 再增補:聯系匯總
- 作者簡介及后記
- 達善時刻【作者:美赫巴巴】
- 意義與體驗
- 真達善
- 真正生活
- 誠實
- 時間
- 唯一障礙
- 只要愛
- 真答案
- 救治良藥
- 雙重角色
- 愛的禮物
- 自我性質
- 緊抓衣邊
- 無限珍寶
- 完全忠于我
- 神圣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