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4年7月,攝于馬賽
拉諾或伊麗莎白拍攝
一天,美婼覺得異常冷,渾身發抖。之后,每隔一天的同一時間,她就發高燒。美婼患了瘧疾。她們不可叫醫生,不過美婼定期服用奎寧,這有助于控制體溫。有人建議多喝牛奶,但美婼并不喜歡。
巴巴當時不在納西科,他回來時,得知美婼生病,其他人沒有感染。他拿來奎寧,又給了她兩片藥,讓她喝了一些摻蘇打水的牛奶。那天美婼發燒,她在巴巴到來前十分鐘服了一劑奎寧。
奎寧不能大劑量服用,很快美婼開始耳鳴。巴巴責備其他人:“你們為什么不告訴我她已經服過藥了?”燒退了,但奎寧仍在她的腦子里鬧騰。巴巴俯下身,用湯勺給美婼喂了幾勺橙汁。第二天,美婼感覺好許多,巴巴因工作再次出門。但這天過后,她又發燒了。
{注:有人甚至在正常劑量下也會對奎寧產生嚴重的反應,而一次大劑量的奎寧可能致命。}
巴巴年邁的父親希瑞亞吉也生了病。希芮茵麥希望他換換環境,便將他帶到納西科,和女子們住了幾個星期。蔻詩德的母親蘇娜瑪西擅長護理,希芮茵麥知道在她的照顧下,希瑞亞吉會很快康復。蘇娜瑪西的床放在希瑞亞吉的房間內,方便照料。
{注:馥芮妮送給女子們一個三層床,她的孩子們曾用過。蘇娜瑪西睡底層,如果瑪妮來訪,她喜歡爬到頂層的鋪位上睡,中間的床鋪用來存放東西。}
身體虛弱的希瑞亞吉,每天早上坐在陽臺靠欄桿的一個角落里。女孩們去廚房經過時向他點頭致意。希瑞亞吉知道美婼身體不適:從他在陽臺上所處的位置,蔻詩德和娜佳從美婼的房間匆忙進出的情形一目了然。
她們對他說:“美婼發燒了,燒退不了。今天體溫很高。”
希瑞亞吉回答說:“如果允許我進去,我可以把她的體溫降下來。”
她們說他不能接近美婼的床,希瑞亞吉說:“我不碰觸她,也不靠近她的床。我知道一種卡拉姆(祈禱文),能讓人退燒。我可以進去念誦嗎?”
她們同意,把他領進去。美婼眼睛閉合,半昏迷狀態躺著。希瑞亞吉站在那里,用波斯語和阿拉伯語混合的語言,輕聲念了一段禱文,特別用于退燒和身體康寧。念完后他回了自己的房間。
在美婼的額頭敷了冷毛巾。祈禱詞只有四行,只用幾分鐘就念完,但希瑞亞吉念誦時充滿熾熱的信念和愛,當晚美婼的高燒就完全消退。第二天沒有反復。事實上,高燒再未復發,美婼痊愈了。得知事情的經過,巴巴很高興。
“從那以后,”美婼說,“我不僅沒犯過瘧疾,任何類型的高燒或重病都沒再患過。”
希瑞亞吉解釋說,是瑣羅亞斯德給了這些特殊的禱文。希瑞亞吉知道的另一個禱文,是針對鬼魂或鬧鬼的地方,如若念誦,可以保護一個人不受這些鬼魂的侵害。“如果有鬼,就兩手攥拳,念這個卡拉姆,”他對女孩們說,“這個地方就不再鬧鬼了。”
{注:20多年后,美婼還將她從1952年俄克拉何馬州的車禍中的迅速康復,歸功于希瑞亞吉的卡拉姆。}
美婼希望記住希瑞亞吉給的禱文,希瑞亞吉便向某人口述,后者記錄下來。希瑞亞吉說,只有用干凈的手才能接觸寫有祈禱文的紙,而且要想祈禱有效,女子不能在經期持誦。“念誦卡拉姆者必須有信心,全心全意地向神祈禱,才能生效。”
有一段時間,美婼每天洗浴后都念誦該禱文。她把禱文背了下來,但后來就忘記了。有很多年,她把那張紙保存在櫥柜里,后來遺失不見。
在納西科,希瑞亞吉有時會給女子們講故事,比如下面這個他流浪時期的故事:有一次,希瑞亞吉過河進入一片森林。天色太黑,他無法前行,便扎營過夜。半夜里,他聽到一個聲音。他一睜眼,只見黑暗中有兩只閃閃發光的眼睛對著他。那是一只老虎。希瑞亞吉盯著它,口念“耶茲單,耶茲單”。老虎一動不動與他對視。他們就這樣面面相對一整晚。到了黎明時分,那只老虎莫名其妙轉身,大搖大擺走了。
這給美婼留下深刻印象,從她父親的經歷中,她知道與老虎打交道有多危險。“希瑞亞吉有何等的勇氣、力量和決心啊!”美婼欽佩地說,“成為一名苦行僧,離開家園,在波斯與印度的叢林中流浪,乞討食物,這需要真正的奉愛。雖然巴巴容易受寒感冒,但他的父親體質強壯。”
瑪妮回憶說,父親總是挑選“有裂縫的雞蛋,有斑點的蘋果,爛熟的香蕉”,不聲不響迅速放進自己的盤子里。瑪妮孩提時,就注意到這種無私行為。
女子們在納西科意外有了自己的水牛。若干年前有人欠蘇娜瑪西一筆錢,后者考慮到自己所有的財產現在都屬于巴巴,就不斷給這些人寫信,要求還款。此人回信說,他們無力償還現金,提出用一頭品種優良的賈弗拉巴迪水牛抵債。經巴巴許可,蘇娜瑪西接受了。
“水牛很大,”美婼回憶說,“就像一頭小象。它每天產18杯牛奶,所以我們能喝到新鮮牛奶,但我們不敢給它擠奶。”幸好阿冉崗村民瓦露和女子們在一起,她知道如何擠牛奶。水牛關在院邊樹下的棚里,瓦露喂它飼料,給它洗澡。雇了一個牧人幫她,因為水牛須牽到河邊清洗。
瑪妮也記得這頭水牛:“我過去常坐在它的背上做作業。大家說:‘你干嗎要坐在水牛上?你下來的時候,聞起來就像一頭水牛!’我永遠記得美婼說的話:‘瑪妮想坐水牛身上,就讓她坐吧。’在這類事情上,美婼特別為人著想。”美婼知道瑪妮的感受,因為她在外婆家時,也喜歡騎水牛。
因此在納西科,另一個主題日益突顯——飼養寵物。
即使有這么多新鮮的牛奶,在納西科,女子們卻從未吃過黃油,雖然巴巴沒說過不可以吃。巴巴的擠奶女把所有的黃油都留給了他。美婼解釋說:“因為我們在美拉巴德不吃,所以我們認為必須堅持那個原則。那時我們年輕,很天真。”
{注:女子們離開納西科時,水牛被帶到美拉巴德。}
“在家里,我喜歡吃黃油,我對它的喜愛勝過奶油。我從不喜歡吃奶油,盡管母親會放粥里給我們吃。
“在納西科,我們要熬大量的牛奶和奶油,奶油很稠。我們積攢起來,但從不吃。我使用脫脂牛奶,把乳酪攪制成黃油。黃油是給巴巴留的,我一口都沒嘗過,盡管看到那些可愛的鮮黃油我直流口水。
“巴巴不會介意我吃一些,但那些日子,我們會因為用了給巴巴的東西感到內疚。我們將黃油做成酥油,用來烹飪我們的食物和巴巴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從市場上買食用油。”
在納西科,女子們仍舊穿棉布紗麗,像在美拉巴德一樣。她們穿長袖罩衫,不露手臂。她們的衣服沒有一件是裁縫做的——她們有一臺縫紉機,用來縫制自己的衣服,所有一切都是自己動手做,包括襯裙、罩衫等等。美婼說:“那時候我們年輕,沒有漂亮、色彩鮮亮的衣裙穿,如今我們年紀大了,反而穿這些。真是諷刺。那時我們總是戴白頭巾,穿樸素的紗麗。”
大蔻詩德也是納西科的常客。在廚房做完份內之事后,比如剝洋蔥和切洋蔥,大蔻詩德會給每個人縫制衣物。她是急性子,問完每個人的要求,量好尺寸后,就立馬動手縫制起來。瑪妮回憶起嫂子所做的貢獻:“大蔻詩德在納西科做了很多工作。馥芮妮買來粗布料,我們用來做蘭戈斯(穿在裙里當做內衣的寬松褲)。馥芮妮把長布匹裁開,由大蔻詩德縫紉。她辛苦工作幾個小時,不是腳踏式縫紉機,而是老式的手動機器。沒有桌子和椅子,她坐在矮凳上操作。”
{注:巴巴早年也常穿蘭戈斯,而不是平角短褲。}

與此同時,1930年11月15日,巴巴在美拉巴德的一個山洞里進入閉關,這個山洞是專門在山側邊為他挖的。巴巴授述了神名禱文:“哈瑞,帕若瑪特瑪,安拉,阿乎若瑪茲達,耶茲單,呼。”他命令在每天日落時分同他的阿提一起唱,直到他結束閉關。
在美拉巴德,他還首次接受西方記者保羅·布倫頓的采訪,布倫頓住在水塔的一個房間。“我將改變整個世界的歷史。正如耶穌來給一個拜物時代賦予靈性,我也來給當今人類一個靈性推動。這種神圣工作總有固定的時間,當時機成熟時,我將向全世界揭示我的真性。”
1931年1月4日,巴巴為滿德里對他的漠視而不快,預言說:“總有一天,你們所有的人,會敲碎自己的頭顱,流著血淚,向上天懺悔你們的冷漠……同樣的事情對每個阿瓦塔發生。他生前不為人知,當他放棄肉身后,整個世界都為他們所遭受的巨大損失而痛悔哭泣。你們哭泣的時候也會到來!”
五天后,他回到納西科,并警告女子們也要對他的意愿保持警覺,他向美婼、娜佳和小蔻詩德解釋,他經受那么多麻煩把她們留在身邊,因為他愛她們。隨后他問蘇娜瑪西和顧麥,她們是否愿意一直照顧美婼,因為她是他的拉妲。顧麥說她因有家庭責任而不可能,但蘇娜瑪西同意。
巴巴37歲生日在納西科慶祝,舉行盛大宴會,為巴巴戴花環,還做了一件新長袍,全部由阿米娜·伽斐爾出資提供。(但巴巴不得不安撫他的“母親們”——希芮茵麥和顧麥——她們都想先為他戴花環。)
巴巴往返孟買數次,4月18日返回納西科,但只同女子告別。他計劃秘密再訪波斯,三個月后才回返。
7月27日,巴巴回來后,召女子們到納西科附近的坪坡崗·巴斯萬特。女子們乘巴士前往。“那是個美麗的地方,樹木茂盛,大片的森林。”美婼回憶說,“我們很高興能乘坐巴士,這對我們隱居的日常生活是個改換。我們穿上漂亮的紗麗,為即將達善巴巴而激動不已。”
巴巴胡子拉碴,衣衫襤褸,剛從波斯歸來的他看上去疲憊不堪,頭發凌亂。“巴巴住在客棧。房間里沒有多少家具,只有地板上鋪的一塊地毯,巴巴坐在上面。我們來的人有顧麥、蘇娜瑪西、小蔻詩德、娜佳、馥芮妮和我母親。巴巴對我們說他要去西方(他沒有向男子們透露這個信息),我們應該保持快樂,盡自己的職分,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等等。隨意的談話。
“聽到巴巴要去西方,我們有點難過,但沒有哭。這是為了他的工作。他已經使我們習慣了他長時間遠離我們。我們知道巴巴必須自由地做他的工作。
“你必須讓步于巴巴的希望。我們毫無要和他一起去西方的愿望、欲求或者想法。那時總是年輕男子伴隨他,他的兄弟們,或者一個修愛院男孩。(六年后的1937年我們去西方時,情況有所不同,有一群女愛者跟隨。)我們知道巴巴的工作是第一位的。為了巴巴,我們必須犧牲自己的幸福。若不如此,我們跟隨巴巴又有何用?我們知道不可能一直拖他的后腿,把他留在我們身邊。”
巴巴還對女子們說:“你們若想回家,可以回。我現在沒有錢,你們不得不去謀生的日子可能會到來。我也許會從西方回來,也許不會。現在也許我會到別的地方生活。”
很多次,巴巴反復對女子們說:“你們要想回家,就回。我很樂意你們離開。你們可以回家待著。”
所有人都拒絕離開。有時候,巴巴會趕她們出去,說:“我不要任何女子跟我一起生活。我不需要女子,都回家去!”或者,他會說:“如果我沒錢了,可能去喜馬拉雅山生活,很多年不見你們。那時你們怎么辦?你們若留下,就必須服從我不許見男子的命令。但如果你們也想結婚,我會安排。你們想怎么做?”
娜佳說:“巴巴只是想考驗我們。他很多次問我們:‘你想結婚嗎?我會幫你解決的。我的生活就是這樣(變化不定),你們怎么能夠一輩子粘著我?’”早年間,巴巴一次又一次讓女滿德里像男子一樣,面對并再三確認與他一起生活的決定。
在去西方之前,巴巴指示美婼看看他有什么暖和的厚衣,交給蘇娜瑪西,讓她給男滿德里以備他旅行之用。巴巴還給她一篇一頁半的打印稿,是斯瓦米·維韋卡南達(辨喜)論述涅未卡帕三昧(成道)的文章。“我不在時,每天讀讀這篇文章。”他指示,美婼照辦,發覺文章啟悟人心。
巴巴說:“辨喜在離開肉身前成道。他在肉身中見神,正如一個成道者見神。他享受此狀態半個到一個小時,之后離開肉身。”
據美婼說,巴巴非常喜愛辨喜,常提到他,他是至師羅摩克里希那的弟子。巴巴對美婼說辨喜是多么好的一個人,描述辨喜的眼睛有多好看,多明亮,多么富于表現力。
雖然女子們已不在美拉巴德,但巴巴通過讓美婼閱讀辨喜的文字靜心,而且確保她過隱居生活,讓她始終處于靈性氛圍當中。這篇文章是特地給她的,以便她的頭腦被靈性的東西占據,而非耽于世俗之物——比如她姐姐或姐姐的家人。
{注:巴巴從西方回來時,美婼給他看辨喜的文章,說她照指示每天閱讀。她甚至記住了一半的內容。美婼問可否保留,巴巴將文章拿走,沒再歸還。多年后,美婼后悔沒保留一份復印件。}
巴巴首訪西方,是美婼與她至愛的上主分離時間最長的一次——長達半年后,她才再次見到巴巴。“巴巴不在的時候,我會屈指計算每一天,直到他歸來。”


巴巴的父親,希瑞亞吉
1931年8月29日,巴巴和阿伽·阿里、禪吉、魯斯特姆乘坐“S.S.拉吉普塔納號”從孟買出發,前往梅瑞迪斯·斯達在英國德文郡的寓所。
船上,巴巴給女子們發了一份電報。他到西方時通常不發電報,但這次在船上時寫了電報,告知她們何時回印度。巴巴給女子集體寫信,每次在信中都特別提到美婼。
婼仍不被允許書寫,所以當巴巴不在時,她從沒給巴巴寫過信。但正如彌婼拜所寫:“當其他女子的戀人住在異國他鄉時,她們會寫一封又一封信。但我的至愛住在我心里,所以我(幸福地)日夜歌唱。”
注:參見拉萬塔·馬丹夫人所著《彌婼拜》。摘自《東西方女圣徒》,斯瓦米·加納達和約翰·斯圖爾特·華萊士主編(加州好萊塢:吠檀多出版社,1955年),第56頁。}
巴走后,住在納西科的男滿德里情緒低落,他們靠微薄的口糧生活,在圈子影院工作,但女子們忙著準備巴巴回來時上演的短劇。晚上,她們做刺繡活兒,有時小蔻詩德唱巴贊。瓦露負責清潔器皿,而其他家務活由女子們自己做。
0月,巴巴寄給美婼等女子一個包裹,是他在倫敦津井照相館照的肖像照。“我們對此很興奮,”美婼記得,盡管她不喜歡其中一張巴巴皺眉的照片,“他看起來心情一點也不好。”
注:在巴巴舍棄肉身后,美婼指示只復印巴巴“美”的照片,所以這張特別的津井肖像照和其他巴巴不笑的照片沒被印太多。}
婼把這些1931年拍攝的肖像其中的三張裝裱在一起,在它們周圍勾勒了圖案,依照圖案繡了銀色刺繡。她完成后,整個作品都被鑲在玻璃框里。還有一次,她在巴巴的一張照片周圍設計了銀邊,然后把照片框起來。女子們有一種當時很流行的設備,將一種特殊的紙蓋上玻璃并暴露在陽光下時,照片可以被印在這種紙上。美婼也做了一個巴巴的像。
巴不在的時候,只因有趣,美婼還做了微型皇冠、花環和珠寶,她把它們粘在巴巴的照片上,就像奎師那主。她不記得特意拿給巴巴看過,但它后來被掛在墻上,所以他肯定親眼看到了。
注:盡管美婼不喜歡“縫縫補補”——也就是普通的縫紉——但她喜歡女紅,比如刺繡和其他手工藝品。多年來,她為巴巴做了許多精致物件,作為禮物送給巴巴。其中一些現保存于美婼在上美拉巴德的臥室里。}
巴走了一段時間后,她們的仆人芭古告訴美婼:“巴巴現在不會回來了。他告訴我們他一個月后回來,而他已經走了快兩個月了。巴巴把他所有的愛都給了西方人。他把我們忘了!”
胡說什么!“美婼斥責,“巴巴現在不得不留在西方工作。”
古并不相信:“不,我想他更喜歡西方人。這就是他不想回印度的原因。他在那里給了他所有的愛;我們將一無所有!”
婼笑了,說道:“等巴巴回來,我一定要把這件事告訴他。”當巴巴來時,美婼把芭古的話告訴他,巴巴也被逗樂了。
1932年去西方之前,巴巴帶女子們去圈子影院看了一部名為《因陀羅·薩巴(天庭)》的電影,里面有歐洲女孩精心扮演的天使形象。在天庭里,坐在君王寶座周圍的天使們用印地語唱歌,跳印度舞。女主角是一位嗓音圓潤的穆斯林明星。
巴去西方期間,允許女子們去圈子影院看電影。在他離開后,她們又去看了幾次《因陀羅·薩巴》,并仔細觀摩了她們的舞蹈。她們買了一本劇院里出售的歌曲集,并學唱。美婼選擇了一種舞蹈來練習,蔻詩德則演唱其中一首歌。
們還看了一部特別搞笑的喜劇,劇情模仿馬儂和萊拉的愛情故事(印度版《羅密歐與朱麗葉》),由同一位穆斯林女演員主演。她們也看了好幾遍,這樣她們就能記住情節,并買了歌集,也學習了這部電影的一些歌曲。
們每天下午完成日常工作、喝完下午茶后就開始練習。大蔻詩德帶來了一箱舊服飾,是她的舅舅魯斯特姆瑪瑪當年在影劇團時留下的。箱子里有天鵝絨衣物和其他物品,她們用這些東西給自己做了夾克。
注:1917年,巴巴“下降”的時候,魯斯特姆瑪瑪幫他找了一份工作,即一家巡回劇團的經理。}
我們過去常為巴巴創作幽默小品和戲劇,巴巴不在的時候我們就練習。等巴巴從西方回來,我們會把它們準備好,”美婼開玩笑地補充說,“否則,巴巴會一直全神貫注在西方。我們也想取悅他,以此讓他也想著我們!”
妮對她在納西科的婆羅門住宅度過的假期有著美好回憶,她曾在那里用一個扁平的手搖留聲機為巴巴播放音樂。在美婼的陪伴下,她度過了許多快樂時光,也有短途旅行。花園里有一棵大樹,樹下有一個高高的平臺,她和美婼會爬上樹講故事。
那里有個帶繩子的籃子,”瑪妮說,“我告訴娜佳,當我搖鈴時,她得出來,把兩個薄餅放進籃子里,我再把籃子拉上來。我和美婼坐下來,嚼著薄餅,講故事。就是在這里,美婼給我講了一個我在圈子影院錯過的電影故事,叫《雷蒙娜》,多洛雷斯·德爾·里約主演——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這是一部有聲電影,美婼還唱了其中的歌曲。”
注:1936年,《雷蒙娜》由洛蕾塔·楊重拍。在納西科,美婼還觀看了1929年的電影《愛的游行》,該片由莫里斯·謝瓦利埃和莉蓮·羅斯主演,還有一部電影由瑪麗·皮克福德主演。}
妮繼續說道:“在那個時候,為了做廣告,即使是一部英文電影也會被冠以印度名字。有人被雇來在大街上行走,肩上掛著海報,宣傳一部新電影的到來。他前面還會有一支樂隊。我們會跑到窗口去看是什么電影在經過。”
- 簡介
- 每月活動記錄
- 美赫巴巴是誰?
- 怎樣憶念美赫巴巴
- 美赫巴巴答問
- 阿瓦塔的名
- 生平往事
- 美赫巴巴的父母
- 至愛的至愛
- 神圣的戀愛
- 美赫巴巴生平簡介
- 童年與青少年時代
- 面紗是怎樣揭開的
- 老家水井
- 生平四個階段
- 五位至師
- 赫茲拉·巴巴簡
- 納拉延·馬哈拉吉
- 塔俱丁巴巴
- 舍地的賽巴巴
- 烏帕斯尼·馬哈拉吉
- 阿瓦塔
- 阿瓦塔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當代阿瓦塔的訊息
- 美赫巴巴的睡眠
- 阿瓦塔作為第一個大師
- 阿瓦塔與賽古魯
- 彼得的否認與猶大的背叛
- 七月十日沉默日
- 阿瓦塔的獨特性
- 真正偉大
- 復活節
- 阿瓦塔的受難
- 顯現
- 門徒的寫作過程
- 原始問題的聲音
- 阿瓦塔的聲音
- 最偉大的顯現
- 阿瓦塔的工作
- 宇宙工作三階段
- 宇宙性推進
- 梵天之夜
- 神的工作不是說教
- 七月十日沉默日(重復章節)
- 信心與期待
- 兩則寓言
- 內在體驗階段
- 阿瓦塔的蒙辱
- 他的最后訊息
- 工作
- 蘇非教再定向指導憲章
- 宇宙工作
- 美赫巴巴與蘇非教再定向
- 美婼美赫【作者:戴維·芬斯特】
- 《美婼美赫》序言
- 1特別的孩子
- 2 學生時代
- 3 皇家旅館
- 4 白馬
- 5 托迪瓦拉路
- 6 默文吉
- 7 婚禮安排
- 8 美婼的決定
- 9 新朋友
- 10 戒指與照片
- 11 反對
- 12 美拉巴德
- 13 奎達
- 14 日出之歌
- 15 巴巴的勤務兵
- 16 考驗時期
- 17 沉默
- 18 拉妲
- 19 伊朗尼上校
- 20 修愛院
- 21 托卡的拔河比賽
- 22 鴿屋
- 23 去西方
- 24 神圣戲劇
- 25 瑪妮
- 26 西方人來訪
- 27 上美拉巴德
- 28 他不在時的忙碌時光
- 29 美拉巴德動物園
- 30 血誓
- 31 邁索爾摩耶
- 32 三環馬戲團
- 33 西方人在山上
- 34 船上閉關
- 35 里維埃拉河上的擠奶女
- 36 帝王臨朝
- 37 歸航
- 38 新來者
- 39 盤奇伽尼假期
- 40 白塔高聳
- 41 搖籃曲中道晚安
- 42 藍車旅行
- 43 在路上
- 44 瑣碎的爭執
- 45 球場屋
- 46 十勝節游行
- 47 戰爭工作
- 48 家門口
- 49 命令
- 50 戰時閉關
- 美婼美赫附錄一
- 新生活
- 新生活方案說明
- 美赫巴巴的新生活
- 什么是新生活?
- 新生活的意義
- 《新生活的故事》行乞
- 《新生活的故事》權威
- 《新生活的故事》危機
- 《新生活的故事》巴巴知道
- 《新生活的故事》情緒
- 《新生活的故事》特殊窮人
- 《新生活的故事》身份
- 《新生活的故事》美婼回憶
- 《新生活的故事》瑪妮回憶
- 培訓階段
- 末那乃息
- 完美者
- 自然——阿瓦塔的標記
- 金錢——完美的經濟學家
- 完人
- 完美的標記
- 辨喜論靈性導師
- 行道者【作者:威廉·鄧肯】
- 序言
- 關于瑪司特【作者:美赫巴巴】
- 瑪司特對人類的功用
- 靈性高級靈魂
- 靈性高級靈魂及瑪司特類型
- 五個最愛之說明
- 穆罕默德
- 恰提巴巴
- 卡瑞姆巴巴
- 阿里·夏
- 恰恰
- 瘋人埃舍
- 七個瑪司特埃舍之說明
- 阿杰梅爾
- 賈巴爾普爾
- 班加羅爾
- 美拉巴德
- 蘭契
- 馬哈巴里什沃
- 薩塔拉
- 那些見證者
- 美赫巴巴的瑪司特之旅
- 旅行示意圖、地名及數據
- 附錄說明
- 附錄(一)
- 附錄(二)
- 附錄(三)
- 附錄(四)
- 附錄(五)
- 補充附錄
- 最新消息
- 增補
- 再增補(一)
- 再增補(二)
- 再增補(三)
- 再增補:聯系匯總
- 作者簡介及后記
- 達善時刻【作者:美赫巴巴】
- 意義與體驗
- 真達善
- 真正生活
- 誠實
- 時間
- 唯一障礙
- 只要愛
- 真答案
- 救治良藥
- 雙重角色
- 愛的禮物
- 自我性質
- 緊抓衣邊
- 無限珍寶
- 完全忠于我
- 神圣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