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赫巴巴
問:您幾歲上學?
答:5歲。
問:您最喜歡哪些科目?
答:除了算術,都喜歡。
問:您的記性好嗎?
答:并且還敏銳。
問:在歷史人物和詩人中,您最喜愛誰?
答:哈菲茲(Hafiz)。
問:作為印度人,您是否感到自豪?
答:為被眾人喜愛而自豪。
問:您是否把目前的地位,歸功于您的學校老師和大學教授?
答:教育跟真理有何關系?
問:遇到巴巴簡之前,您有沒有拜訪過別的圣人?
答:想都沒想過。
(上述問題由印度的K. J. Dastur先生提出。時間1928年。)
問:您能起死回生嗎?
答:如果必要的話。基督曾經起死回生,讓盲人復明。對任何一個獲得我所達到的意識狀態者,奇跡不過是兒戲而已。
問:您現在所教導的一切,是巴巴簡傳授給您的嗎?
答:不是。嚴格地說,她沒有教我。她開啟了門。那時,我知道自己內在具有能力;但她向我顯示它們是什么。這不是可以教的,必須親證和體驗。
問:您給跟隨者強加戒律或生活規則,鼓勵禁食和素食嗎?
答:完全根據其個人需要。在印度,我有一個門徒,僅僅靠水和一點牛奶,已經生活了4年。但如果某人有家庭,我也許不會讓他遺棄自己的家。
問:您從哪些宗教里獲得自己的哲學的,基督還是佛陀?
答:沒有從任何具體的導師那里。基督,佛陀,奎師那…,這些都是意識狀態的名稱。
(上述問題由倫敦的《每日鏡報》記者提出。時間1932年)
問:您是圣雄嗎?
答:什么是圣雄?我知道真理。你住在倫敦,你知道這一點。我只是知道。
問:您是神嗎?
答:我與神為一。我活在他里面,正如佛陀、基督和奎師那。他們知道他,就像我知道他一樣。每個人都能夠知道他。
問:您解決了"惡"這個問題嗎?
答:不存在惡。只有不同程度的善。
問:您的秘密是什么?
答:消除自我。
問:您有沒有一本經典,比如《圣經》,《可蘭經》?
答:我不是來教導,而是來喚醒。
問:您相信佛陀和八圣道嗎?
答:所有的宗教都是通向與神完美結合的逐級上升。
問:您相信哪個神?
答:對所有的人都只有一個神。
問:哪個宗教離您的最近?
答:所有的宗教都是同一個神的啟示。
問:有沒有來世?
答:有。靈魂不死,從一生到另一生,直到融入神。
問:涅槃?
答:是的。但不是個我(self)的失去。
問:個我繼續存在嗎?
答:是的。但它融入神。靈魂不是大腦,它通過大腦發揮作用。大腦是它的工具…。
問:神是人,還是某種能力?
答:神既是人格的,又是非人格的。他在文學藝術里,在萬物里。
問:您是泛神論者嗎?
答:不是,當你知道神時,一切都會簡單明了。在體驗的頂點,大我(Self)與神合一。
問:您結婚了嗎?
答:性對于我是不存在的。
(上述問題由《星期日快報》記者James Douglas先生提出。時間1932年。)
問:有人說女人是男人的拖累,阻礙他獲得神恩。您看,所有的圣人都…
答:啊,不!在獲得神圣恩典的過程中,女子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與男子平等。只要她對自己真實,一切都會好。但如果她屈服于環境(你明白我的意思),婚姻就會失效。那時就會出現離婚。
問:而圣人發誓獨身…?
答:那并不重要。有些人結婚,另一些人最好獨身。一個人結婚,并不意味著更落后。女子能夠用愛激發他去認識真理。但她必須培養愛,而不是欲。這是開啟幸福的鑰匙。
(上述問題由《每日速寫》(Daily Sketch)記者提出。時間1932年。)
問:在您的崇高使命和高尚事業中,保持靜默給您造成表達困難嗎?
答:不會,因為內在的和外在的媒介都任我支配。
問:您是否集中精力來提升瑣羅亞斯德教?
答:我實際上在為全宇宙的靈性提升而工作,包括瑣羅亞斯德教在內。
問:國內和國外的新聞媒體打擾,使您煩惱嗎?
答:從來不因任何事或任何人而煩惱。
問:除了宗教,您有沒有政治目標?
答:靈性包括了宗教的、政治的和社會的問題。
問:依您的看法,當前經濟蕭條的原因與前景是什么?
答:自私是經濟蕭條的原因,它(蕭條)將會過去。
問:您的工作路線是什么?
答:愛與服務。
問:您是否認為:現今的文明在導致了人類墮落?
答:不對!凡是造成墮落的東西,就不是文明。
問:您是否關注印度和其它西方國家的政治進展?
答:(我關注)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生活領域。
問:像英美這樣的國家能夠給世界提供工業教育,帶來繁榮,是這樣嗎?
答:西方可以把物質的東西教給東方,東方可以把靈性的東西教給西方。
(上述問題由Nasik的一個學生提出。時間1933年。)
問:"超意識加濁意識"是指什么?
答:與意識相關的狀態有六個:
A=潛在意識(無意識):這里(超越狀態的)靈魂意識不到大我,也意識不到宇宙。
B=半意識:這里(礦物、植物和動物界的)靈魂部分意識到宇宙。
C=意識:這里(普通人類的)靈魂完全意識到濁界,卻絲毫意識不到精界和心界,也意識不到大我。
D=半超意識:這里(靈性道路上的)靈魂不僅意識到濁界,而且意識到精界和心界,但仍然意識不到大我。
E=超意識:這里(“我是神"狀態的)靈魂完全意識到大我,卻絲毫意識不到宇宙=濁、精、心界。唯有這個狀態是真實狀態,是一切瑜伽的目標,是一切宗教的目的。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涅槃"或"涅未卡帕三摩地”,或"瓦蘇-埃-伊拉易",即無限、神圣意識。這里人證悟亦即成神,徹底擺脫摩耶(讓幻相呈現為真實的現象)的束縛,并且體驗永久絕對的存在、無限知識和無法言喻的神圣喜悅。
F=超意識加造物界意識:這里靈魂除了保留上帝意識(同于E)外,還恢復了對宇宙(濁、精和心界)的意識,同時其上帝意識絲毫不變。換言之,人與神合一之后,又回到其濁、精和心意識(這樣的人只有極少極少數),意識到其神圣大我,并意識到宇宙(其真實面目------虛無)。他既是神又是人。真實、不斷證悟讓他知道,作為一切萬物里的大我,他且唯有他,是無所不在的;他還知道宇宙只是海市蜃樓和幻覺現象結果而已。
問:怎樣才能辨認真正大師?
答:口渴者被海市蜃樓吸引,但他很快會發現那是幻相,而非生命活水。假"大師"可能會通過外表,比如個人魅力或對靈性的智性論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但他不可能做到真大師所能做到的,也就是喚起人們的最高理想,感動億萬人的心靈。
問:知識成就對個人的靈性進步起著幫助還是阻礙作用?
答:靠談話、辯論或閱讀,不可能獲得靈性真理或成道。惟有通過心靈才能達到,但這是個極其漫長的過程。當心靈和頭腦并行發展、平衡和諧時,人的進步會更快。
那些頭腦(智力)比心靈發達的人,容易獲得固定觀念(成見),從而對其知識成就和優越性產生執著。心熱的人,信心也更大,會為了愛和真理而放棄一切。
智力是最低的認識形式,是從閱讀、聽說、推理和邏輯中發展出來的。這些過程會制造獲得"真知"的假象。
更高的認識形式是永久覺照,通過它,人能夠體驗并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在該狀態,他感到與萬人萬物和諧一體,在每一個生活領域里實現神性,并能把幸福給予他人。
最終最高的認識狀態,是靈魂融入無限知識、喜悅和能力之無限海洋的結果。達到該狀態者,能夠幫助成千上萬的人達到完美。
問:為什么說靜思至師是最有效的靜心形式?
答:通過靜思一個神圣且完全意識到其神性的至師,一個神圣卻尚未完全意識到其神性的個體,就會被引向神圣的大我意識。
問:師利美赫巴巴的工作是否將是傳道式的------如基督那樣?
答:他不會建立新的宗教,但他的工作將包括一切宗教的精華精神,也就是說,將涉及到它們的神秘和靈性方面,而絕不關心儀式教規和枯燥教條。因此,他的工作不是狹義的傳道,而是滲透所有的宗教。
問:他為什么經常改變計劃,并且拖延他所許諾的"醫治"時間?
答:雖然他似乎在改變計劃,并且似乎不在他所承諾的日期開口講話、醫治世界等,但事實卻并非如此。因為作為至師,他知道將要發生的一切。實際上,一切的事物都是他預先計劃和安排好的。所以,他雖然實際上知道他注定將在何時開口講話和醫治世界,但卻經常推遲日期,以便給他的最后工作以更大的力量,也是為了使他在過去這些年里所計劃的一切,在他顯現的那一天完全地顯示出來。
問:既然大師能夠起死回生,他又為什么讓門徒生病或死亡?
答:雖然在靈性上,大師是萬物的主宰,但他從來不會沒必要地干預自然法則和羯磨律,這些法則和律則統攝著一切的存在,屬于大師本人。以往的大師及其弟子所承受的可怕痛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自然法則的作用,在另一方面,他們通過代人受苦,在靈性上幫助全人類。
問:既然大師是超人的,他為什么仍有饑餓、口渴和睡眠的需要?
答:大師在不同層面上工作------精神的、心體的、氣體的和肉體的層面。為幫助處于不同進化階段的不同個體,他降臨到不同的層面。即使在肉身里,他也能夠幫助心層面的高級靈魂,精層面的靈魂和濁層面的普通人。他分別以靈、心、精或濁體為媒介,在相關的層面上工作。
真正的老師,是能夠降到學生層次上的老師。大師降入人間,是為了提升之。肉身是他進行工作的媒介,也有著肉體的需要,吃飯休息等。必要時,他則能夠連續數日不吃不喝。事實上,他經常長時期禁食。
對大師身體需要的照顧,雖然表面上與常人相似,但卻有著內在的不同。與常人不同的是,那不是為了滿足饑餓、口渴或睡眠的欲望,也不是為了從吃喝和其它享受中獲取快感。大師照顧身體的需要,僅僅是為了維持它,以便用該媒介來完成他必須在物理層面上為人類所做的偉大工作。
問:既然大師無所不知,他為什么還向人提問題?
答:一個人從無數往世的體驗中,積累了無數的印象(業相),這些印象以念頭形式保留在他的心體,像種子一樣潛伏著,未呈現。遇到合適的環境時,這些念頭便表現為精體的欲望和情感。被更充分表現出來時,則發展成濁體的肉身行動。
大師知道每一個人的已表現和未表現的思想,然而,他有時候仍然提問題。在提問的過程中,他通過在內層面上的工作,對被問者的已表現和未表現的印象做工作,使這些印象尚在心體里就失去效力,不至于發展或表現為欲望和行動。
總之,大師通過在精層面的工作,來控制惡念的發展,消滅未表現的欲望,防止它們發展成相應的行動,后者可能對一個人造成危害并阻礙其靈性進步。
問:什么是無私服務?
答:神僅僅作為神,不是自覺的人;人僅僅作為人,不是自覺的神。神人既是自覺的神,又是自覺的人;因此神人既是宇宙之主,又是宇宙之仆。主,幫助一切眾生達到實在;仆,不斷地承受一切眾生的負擔。服務那個服務一切眾生者,即是服務整個世界。
無私服務和愛是孿生神圣品質。只有能夠愛的人,才能夠服務。
服務你的至愛------神人,你就是在服務其他每一個自我中的你自己。
他所要求的服務,是為了你自身的靈性利益;但這種服務必須是自發自愿,全心全意,無條件,不計酬報。對他的服務是一種嚴酷的考驗------考驗著人的身、心和精神;倘若方便易行,怎能談得上是完美的服務?身體受痛苦,頭腦受折磨,但無私服務大師者的精神,卻體驗滿足的喜悅。
只有擁有者,才能舍棄。國王放棄一切,成為乞丐,是真正的舍棄。只有毫無疑問且不顧后果服務神人者,才是在真正服務;否則就類似于有償勞動。
問:如果一個人盡可能地行使了智力之后,得出的結論是神不存在,他應該堅持自己的結論嗎?
答:只要這個結論不把你引向道德犯罪,就沒有關系。這樣的結論是智力運作掩蓋了真理的情況。時機成熟時,真理就會逐漸顯示出來。
問:阿瓦塔的顯現是指什么?
答:成道的大師始終存在于物質的和其它的層面上,但他們并不總是被人知道或看見。經過若干時間周期之后,當靈性處于最低潮、物質主義達到頂點的時候,在世界充滿混亂和悲哀的危機關頭,神性的非人格方面便降世為人,世人就會看到阿瓦塔或先知的肉身顯現。
在以往,同一個神圣人物,以不同的肉身和不同的名字,顯現為阿瓦塔。這些阿瓦塔和先知在完成其使命------給全人類以巨大靈性推動------之后,便放棄肉身,再次回到神性的原始、非人格方面。但即使在其非人格方面,他們也總是自覺地意識到自己的神性。
問:既然已經有了這么多美好的宗教,為什么還需要先知再次顯現,需要阿瓦塔重新帶來神的啟示?
答:在某一個阿瓦塔顯現的時候,總的靈性推進力量異常巨大,它帶來新的意識覺醒。這與阿瓦塔肉身在世期間的教導和活動結合起來,被他的跟隨者賦予一個外部形式------新宗教。
隨著時間的推移,靈性推動的潮水逐漸減弱,靈性也逐漸減退,直到變得無足輕重。宗教(或者說它的外部形式)成為干枯的外殼,隨時都會崩潰,世界狀況也到了緊要關頭。阿瓦塔就是在這個危機關頭出現的,他顯現在物質層面上,重新給予世界以靈性推進。這個靈性推進力量,根據當時的環境條件,再次被賦予新的、外部的、宗教的形式。
這就是為什么目前的諸宗教有著不同的外部形式,這歸因于其創立時期的時代和環境差異;盡管在本質上,它們都是同一個人生理想。在不同的時間和條件下,同一個神性以肉身出現在人間,一次次地教導那個理想。
問:師利美赫巴巴對以往的大師是怎樣評價的?
答:基督、佛陀、穆罕默德、瑣羅亞斯德、奎師那和其他大師,實際上都是同一個神圣大我意識的化身,根據不同時期和不同國家的需求而顯現為人。
問:能夠施展奇跡者,在靈性上一定完美嗎?
答:在西方,人們對奇跡很感興趣。有能力施奇跡,未必意味著靈性上高級。凡是已獲得完美且享受"基督意識"者,都能夠施奇跡。對于這樣一個人,醫治病人、讓盲人復明、甚至起死回生,都只不過是兒戲而已。甚至那些尚未與無限合一、仍在不同意識層面上行道的人,也能夠施奇跡,讓物體出現與消失等。
問:大師們為什么施奇跡?什么時候施奇跡?
答:靈性大師的奇跡不是定做的,也就是說,他們施奇跡不是為了滿足無聊的好奇心,而是根據現實需要。為了給整個宇宙靈性推進,大師們曾經施展過奇跡。
問:大師用什么方式幫助求道者?
答:一般來說,大師根據求道者的性情和靈性準備程度,給予個別幫助。但由于現在是阿瓦塔時期,師利美赫巴巴對人類的靈性幫助,既是個別的,也將是集體的。他把新的生命注入舊秩序,使之恢復活力,并把最高的靈性狀態------與無限喜悅、知識和能力海洋成為一體------給予一些特選者。他將給整個宇宙以總體靈性推進。
問:師利美赫巴巴宣稱自己是這種新靈性分配的阿瓦塔嗎?
答:如果沒有事實的支持,這種宣稱將毫無價值;而一旦被事實證明,就不再有宣稱的必要。在他公開顯現時,師利美赫巴巴是誰和其使命性質,將得到充分顯示。
問:師利美赫巴巴是從哪里獲得其權威的?他是如何知道自己已經成道的?
答:一個人從親身體驗中,能夠以權威口氣說自己是人;同理,美赫巴巴從其持續地、自覺地與無限合一的體驗中,也知道他自己的神性。
問:美赫巴巴開口講話,與他所預言的人類意識轉化,將會有什么關系?他已經靜默八年,為什么?
答:按照目前的構造,人類用三個媒介表達思想,并體驗三個意識狀態。
這三個媒介是:
(1)心體:念頭產生處,念頭是業相(過去體驗的印象)的結果。這些念頭可能像種子一樣潛在于心體,也可能被表現出來。若被表現出來,它們首先采取欲望的形式,首先經過
(2)精體,或者說(由5個精神器官構成的)欲望體。念頭可能以夢或未滿足欲望的形式停留于精體;也可能被進一步表現出來,通過
(3) 肉體及其5個身體器官。
與上述三個媒介相對應的三個意識狀態:
(1) 無意識,如在無夢深眠里;
(2) 下意識,如在夢里或模糊、未形成未滿足欲望;
(3) 醒意識,如在日常活動里。
念頭"從心體-經由精體-進入肉體表現"的過程,可被稱作"人類意志的表現"。
為了有效地表達思想,三個表現媒介都必須清晰,相互作用必須和諧。頭腦與心靈必須統一,理智與情感必須平衡。為把思想傳遞給別人,人類用言語或文字,或其它物理表現媒介,或在有些情況下(比如在心靈感應中),思想則通過精體被傳遞和接收。
神人既不思想,又無欲求。通過他,神圣意志必然得以完美顯現,直接從(在常人里未發展的)精神體進入身體表現。對于他,超意識就是正常的意識狀態。他所傳遞的不是思想,而是真理;他要么通過深層的、內在的體驗,在他所幫助的個體里喚醒該真理;要么通過肉眼、身觸或言語,把該真理直接從超意識傳遞到意識,從精神體傳遞到肉體。當他開言的時候,真理將被更有力地顯現出來,勝過他靠"視"或"觸"所傳遞的真理。
因此,當師利美赫巴巴開口時,他將示現神圣意志,這將帶來世界性的意識轉化。
- 簡介
- 每月活動記錄
- 美赫巴巴是誰?
- 怎樣憶念美赫巴巴
- 美赫巴巴答問
- 阿瓦塔的名
- 生平往事
- 美赫巴巴的父母
- 至愛的至愛
- 神圣的戀愛
- 美赫巴巴生平簡介
- 童年與青少年時代
- 面紗是怎樣揭開的
- 老家水井
- 生平四個階段
- 五位至師
- 赫茲拉·巴巴簡
- 納拉延·馬哈拉吉
- 塔俱丁巴巴
- 舍地的賽巴巴
- 烏帕斯尼·馬哈拉吉
- 阿瓦塔
- 阿瓦塔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當代阿瓦塔的訊息
- 美赫巴巴的睡眠
- 阿瓦塔作為第一個大師
- 阿瓦塔與賽古魯
- 彼得的否認與猶大的背叛
- 七月十日沉默日
- 阿瓦塔的獨特性
- 真正偉大
- 復活節
- 阿瓦塔的受難
- 顯現
- 門徒的寫作過程
- 原始問題的聲音
- 阿瓦塔的聲音
- 最偉大的顯現
- 阿瓦塔的工作
- 宇宙工作三階段
- 宇宙性推進
- 梵天之夜
- 神的工作不是說教
- 七月十日沉默日(重復章節)
- 信心與期待
- 兩則寓言
- 內在體驗階段
- 阿瓦塔的蒙辱
- 他的最后訊息
- 工作
- 蘇非教再定向指導憲章
- 宇宙工作
- 美赫巴巴與蘇非教再定向
- 美婼美赫【作者:戴維·芬斯特】
- 《美婼美赫》序言
- 1特別的孩子
- 2 學生時代
- 3 皇家旅館
- 4 白馬
- 5 托迪瓦拉路
- 6 默文吉
- 7 婚禮安排
- 8 美婼的決定
- 9 新朋友
- 10 戒指與照片
- 11 反對
- 12 美拉巴德
- 13 奎達
- 14 日出之歌
- 15 巴巴的勤務兵
- 16 考驗時期
- 17 沉默
- 18 拉妲
- 19 伊朗尼上校
- 20 修愛院
- 21 托卡的拔河比賽
- 22 鴿屋
- 23 去西方
- 24 神圣戲劇
- 25 瑪妮
- 26 西方人來訪
- 27 上美拉巴德
- 28 他不在時的忙碌時光
- 29 美拉巴德動物園
- 30 血誓
- 31 邁索爾摩耶
- 32 三環馬戲團
- 33 西方人在山上
- 34 船上閉關
- 35 里維埃拉河上的擠奶女
- 36 帝王臨朝
- 37 歸航
- 38 新來者
- 39 盤奇伽尼假期
- 40 白塔高聳
- 41 搖籃曲中道晚安
- 42 藍車旅行
- 43 在路上
- 44 瑣碎的爭執
- 45 球場屋
- 46 十勝節游行
- 47 戰爭工作
- 48 家門口
- 49 命令
- 50 戰時閉關
- 美婼美赫附錄一
- 新生活
- 新生活方案說明
- 美赫巴巴的新生活
- 什么是新生活?
- 新生活的意義
- 《新生活的故事》行乞
- 《新生活的故事》權威
- 《新生活的故事》危機
- 《新生活的故事》巴巴知道
- 《新生活的故事》情緒
- 《新生活的故事》特殊窮人
- 《新生活的故事》身份
- 《新生活的故事》美婼回憶
- 《新生活的故事》瑪妮回憶
- 培訓階段
- 末那乃息
- 完美者
- 自然——阿瓦塔的標記
- 金錢——完美的經濟學家
- 完人
- 完美的標記
- 辨喜論靈性導師
- 行道者【作者:威廉·鄧肯】
- 序言
- 關于瑪司特【作者:美赫巴巴】
- 瑪司特對人類的功用
- 靈性高級靈魂
- 靈性高級靈魂及瑪司特類型
- 五個最愛之說明
- 穆罕默德
- 恰提巴巴
- 卡瑞姆巴巴
- 阿里·夏
- 恰恰
- 瘋人埃舍
- 七個瑪司特埃舍之說明
- 阿杰梅爾
- 賈巴爾普爾
- 班加羅爾
- 美拉巴德
- 蘭契
- 馬哈巴里什沃
- 薩塔拉
- 那些見證者
- 美赫巴巴的瑪司特之旅
- 旅行示意圖、地名及數據
- 附錄說明
- 附錄(一)
- 附錄(二)
- 附錄(三)
- 附錄(四)
- 附錄(五)
- 補充附錄
- 最新消息
- 增補
- 再增補(一)
- 再增補(二)
- 再增補(三)
- 再增補:聯系匯總
- 作者簡介及后記
- 達善時刻【作者:美赫巴巴】
- 意義與體驗
- 真達善
- 真正生活
- 誠實
- 時間
- 唯一障礙
- 只要愛
- 真答案
- 救治良藥
- 雙重角色
- 愛的禮物
- 自我性質
- 緊抓衣邊
- 無限珍寶
- 完全忠于我
- 神圣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