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巴與瑪妮,1934年于上美拉巴德。
小蔻詩德拍攝——瑪妮收集
美赫巴巴的父親希瑞亞吉,于1932年4月巴巴二訪西方時去世。巴巴回來后,希芮茵麥和瑪妮前來商議家事。希芮茵麥想讓瑪妮同她在普納生活,最終結婚嫁人,但瑪妮整個一生,除了渴望和巴巴一起生活,別無所求。然而她為加入埃舍的奮斗歷程并不容易。每當學校放假,瑪妮都去見巴巴,不管他當時在何處——托卡、美拉巴德還是納西科——而如今她想永久留在他身邊。
巴巴告訴她,她若在班上名列前茅,就可以進埃舍,但年年考試都拿第一后,巴巴仍找借口推遲她來埃舍,因為他希望瑪妮繼續學業。最后,瑪妮決心不再允許巴巴繼續拖延下去,干脆退學!但她如何讓希芮茵麥轉變心意,因為巴巴說過必須征得母親的同意,才能來他這里。
瑪妮已收到若干次提親。有幾次是在她僅12歲時,其中有個來自孟買的富有家庭。瑪妮不認識這個男孩,但記得聽姨媽對母親說:“這是個多好的人家——如果瑪妮要水,他們會給她牛奶!”
瑪妮聽了大為驚駭:“我要水,他們會給我牛奶?”她討厭牛奶!她記得母親回答說:“我14歲就結婚了,女兒會自己拿主意的。”
一個求婚的男子20歲,來自卡拉奇,常來普納。他寫了很多書信,表達對瑪妮的感情。后來他娶了別人,他來見巴巴,要求見瑪妮,巴巴說:“既然你已經見過我,就走吧。”
瑪妮私下里和巴巴討論自己的困境,希芮茵麥想要她留在家中,她該如何加入他。“你要表現得最后母親叫你走。”他建議道。
盡管這對瑪妮很難,但她開始對母親態度粗魯。她頂嘴,爭辯,不做希芮茵麥要求之事。最后,計劃成功。母親說:“快去默勞戈那里吧!”然后,當巴巴又一次海外旅行歸來、給瑪妮寫信讓她來時,瑪妮便永久加入埃舍,在她剛過14歲生日后不久。
瑪妮認為母親最終不會不放她走,但要她同意花的時間會更長。巴巴的方法見效更快。她不想傷害母親,但沒有什么比加入巴巴更重要的。然而,事情并未得到完全解決,希芮茵麥繼續張羅為瑪妮安排婚事。
多年來,瑪妮患有一種皮膚病——白癜風。這種情況緣于黑色素(皮膚色素)降低,皮膚看起來發白。美婼初次見年幼的瑪妮時,她的右眼下方有一塊白斑。白斑漸漸擴大。巴巴親自給它敷面霜和藥膏,美婼在瑪妮幼時也為她涂過藥。醫生建議做日光浴,但沒有效果,瑪妮的皮膚只是曬紅了。
瑪妮把這一切都視作巴巴的考驗,當地瑣羅亞斯德教徒嘲笑她說:“即使自稱是至師的她的親兄長也治不好她。美赫巴巴連自己的妹妹也無能為力。”
瑪妮到納西科生活后,希芮茵麥仍不樂意,但巴巴不希望瑪妮回普納。一次為此發生了一場可怕的爭吵。希芮茵麥和巴巴就瑪妮的未來發生激烈爭論。最后,巴巴抓住瑪妮的手,把她推進一個房間,將門鎖上。希芮茵麥問他要做什么,巴巴說:“你這么盼望她結婚,現在讓我們看看你收到了多少提親!”希芮茵麥打開門時,瑪妮的白癜風已經爆發,臉上布滿了白斑。
母親驚恐萬分,嚇得喘不過氣來。“默勞戈,你做了什么!”她說。巴巴告訴母親,瑪妮若不留在埃舍,情況會更糟。
有大約兩個月,瑪妮被送到迪奧拉利的一所寄宿學校,位于距納西科四英里的山間勝地。當巴巴派幾個男滿德里去問詢她是否安好時,瑪妮意識到巴巴想要她回來,很快巴巴終止了她的學業。
對于此事,禪吉這樣描述他所親見的:“希芮茵麥想讓瑪妮待在家里,她對巴巴說了很多次。巴巴也想要瑪妮,但希芮茵麥固執己見。巴巴說:‘我會雇一個婦女來照顧你。’她還是拒絕。巴巴接著說:‘如果有個兒媳陪伴你,你會高興嗎?’希芮茵同意。
“巴巴便要弟弟貝拉姆,做一件對他來說非常困難、違逆心意之事,也就是結婚。這是一次可怕的考驗,差點讓貝拉姆自殺(因為他想和巴巴共同生活,就像其他男滿德里一樣)。他三天沒吃東西,但最后服從了巴巴。”
1933年3月,貝拉姆與佩琳(父母選擇的一個遠親)結婚,希芮茵麥非常高興。但她仍不愿和瑪妮分開。
禪吉繼續說:“這讓巴巴極為惱火,他轉動了鑰匙。瑪妮當時在家,巴巴因她在家付出了(靈性)代價。一段時間后,瑪妮皮膚病復發,不傳染,也無傷害性,但很嚴重。巴巴對希芮茵麥說:‘讓瑪妮來我這里,否則情況會越來越糟,會全身都是。’母親仍然不肯。病情越來越重,瑪妮的胳膊、腳和腿上長滿白斑。希芮茵麥這才說:‘帶她走。她可以去,跟六個人(女滿德里)分開住。’
“這種病在她身上持續了一些時間,巴巴告訴瑪妮,一旦母親去世,這種病自會消退。當然,巴巴可以讓母親馬上離世,但他不會違背自己的完美法則。”
關于這些事件,巴巴授述以下三點,叫人打印出來,并親自簽名:
1.這證明我有我自己的方式。
2.瑪妮對我的愛使她樂于經受任何折磨,只是為了到我身邊,和我在一起。
3.貝拉姆的服從經由這種至高的犧牲得到證明。
(簽名) M.S.伊朗尼
瑪妮因而永久加入美赫巴巴的埃舍,她說:“從我跟巴巴生活之初,他就著手對我工作。我對食物很挑剔——對衣服還好,但過分講究吃食。我不愛吃蔬菜,但喜歡吃肉、魚和蛋。
“巴巴通過你的弱點使你變強。所以你若把弱點交給他,弱點也可以是一種祝福。巴巴最初為我做的一件事,就是送我去看醫生,醫生讓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醫生給了我一些限制:每個星期天,我必須服用蓖麻油;我不能吃任何豆類——不吃豆糊和鷹嘴豆粉,這些是除了埃舍里不吃的雞蛋、肉和魚,我所愛吃的。米飯可以吃,但豆糊不行。
“娜佳習慣用鷹嘴豆粉做煎餅,很美味。對于我,她用的是難以下咽的小麥粉。我年輕易餓,我會等我的面餅做好,卷起來吃。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得不遵守這個命令。”
醫生還建議多吃煮菠菜。在家里,希芮茵麥為瑪妮用大蒜炒菠菜,但瑪妮不喜歡蔬菜,不管做得多好。“我會捏著鼻子吃。但在納西科,我不得不吃煮菠菜。菜擺在我面前時,我沮喪地拿起來吃。它看起來就像一縷縷雜草!多年后,美婼告訴我:‘我們那時常常為你感到難過。’”
瑪妮記得那些日子,巴巴常因禁食看起來很瘦弱,但他其實相當強壯。例如,他提一把大壺給每個人倒茶。巴巴毫不費力地用一只手就拎起來,盡管其他人需要兩只手。
一次,巴巴從一個大鍋里盛米飯和豆糊時,瑪妮猶豫著去接。巴巴問:“怎么回事,你不喜歡米飯豆糊?”
“我喜歡,”她說,“但您讓我遵照醫囑。”
“什么醫生?”
“您派我去找的醫生。他吩咐我不要吃豆糊。”
“那個醫生,”巴巴表情厭惡地說,“他就是個剃頭匠!”
{注:這種說法乃有其淵源:最早的外科醫生是理發師,他們隨軍上戰場,進行粗糙的截肢手術。現代的紅白理發店桿代表戰時染血的白色繃帶。}
巴巴給瑪妮盛了一些米飯和豆糊,瑪妮狼吞虎咽地吃掉。“仿佛是天堂一般。即便是米飯和豆糊,巴巴也使它變得棒極了。我完全忘了肉、蛋和魚。現在只吃豆糊就相當了不得。
“巴巴就這樣替換掉我們認為是需要的欲求。這些累世的舊習慣必須被巴巴的習慣取代。我很早就知道你不可能兩全其美,沒有妥協。要么巴巴要么你自己。你不能同時擁有巴巴和自我。要么是巴巴所要,要么是你所要。”
盡管瑪妮在納西科受到相當大的限制,但那些日子仍承載著一些最美好的回憶。“納西科對我很親切,因為它是我和巴巴永遠一起生活的開端。”

瑪妮受令要時刻和美婼相伴隨。巴巴對美婼的手勢是手掌朝下,表示“年輕”或“小的”。他對瑪妮的手勢也一樣,只是把手掌放得更低,意思是年紀“更小的”。例如,如果有人問:“您想召瑪妮嗎?”而巴巴其實想找美婼,他便把手掌抬高些。有時,對于美婼,巴巴先指著自己,意為“我的”,然后做手掌朝下的手勢。
關于她自己,瑪妮回憶道:“我最初加入巴巴的時候,是個緊張嚴肅的人。我們都是非常認真的孩子,我們表現出來的也是這樣。你可以從我們的照片中看出,我們沒有人微笑;我們極其認真、嚴肅和莊嚴。訓練開始時是這樣,你的每時每刻、每個想法、每個行動都不是你的,而是巴巴的。你生活的任何部分沒有屬于自己的空間。而是按照巴巴的希望,他想要的,他何時要,如何要。沒什么是你自己的:沒有什么需要、欲求、想法、時間是你自己的,一切全屬于巴巴。
“當我們到巴巴身邊,當實在觸及幻相時,我們一無所有,只有貧窮、貞潔、服從和臣服,但我們的生活無比充實。那時我只有十幾歲,但除此之外,我沒什么想要或期待的。我們的注意力,一天24小時完全集中在巴巴身上。我們相當充實,從不覺得被剝奪,也不覺得缺少什么。我們從未對所做之事心生懷疑。你可以一無所有,卻很充實。而在幻相中,你可以擁有一切,卻感覺空虛。
“我們到巴巴身邊,不是為了什么,除了和他在一起,陪伴他左右。這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接受所有的條件——絕對的服從、貞潔和貧窮。當然也有輕松時刻,但也圍繞著巴巴,快樂是因為巴巴快樂,工作是因為巴巴要求。在每個行為每件事中,靜心持續不斷,因為是他要我們做,是來自他的命令。
“除了絕對服從、貞潔和貧窮這些基本命令,每個人各自還有不同的命令。根據我的喜惡,我的諸多命令有別于其他人。但它們被給予得如此溫柔、如此美妙——從不粗暴生硬。巴巴是指揮家,是導演,他在任何方面都無以倫比。
“在跟隨巴巴的生活中,‘不做’和‘做’一樣重要。有那么多的命令:不做這個,不做那個;不可發怒,不吃這個;你想出去,但不可外出;不要在陽光下曬,即使只是出去一會兒。那么多的‘不’已然構成我們與巴巴共同生活的極大部分。這一點,你無法記錄,也無從夸耀。
“這不是一項成就;事實上,沒有成就。擦去而不是添加——巴巴十分擅長這一點。伴隨巴巴的生活不單純是做這不做那。不做你想做的,才是關鍵。
“無論是什么(我們必須服從巴巴),不管我們必須做的事多么微小,都不在玄妙層面,而是在實際的方面。例如,在10點鐘,我必須自己服用一種特殊的補藥;10點半時,我要服用維生素片;11點,我得記得告訴美婼某件事;下午2點,我必須把鳥帶到這兒來。在那之前三分鐘,我必須做這個……所有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如果那時有別的事,你一定不要忘記。我說過,沒什么是你可以夸耀的;但這和巴巴的其他命令一樣重要,絕對讓你一直忙個不停。
“你的腦子里滿是巴巴,因為:‘巴巴要我做這個……巴巴一會兒要來……我得記住做這件事還有那件事。’一直不停。這是一種持續不斷、不可思議的靜心。
“這就像在走鋼索,你不會左顧右盼,只是一直向前走。我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巴巴身上,甚至不在彼此身上。我們就像一把撐開的雨傘,所有的輻條都連接在中央,但輻條互不接觸。(事實上在納西科,除了照顧別人的健康,我們彼此不碰觸;除非萬不得已,我們從不碰對方。例如,我們從不互相梳頭或編辮子。)
“我們愛彼此,但這不意味著我們總在互愛。全部的注意力和焦點都僅僅且始終歸于巴巴。因此,那是一種極其認真的狀態,并非容易之事。
“人們問我,你那時是怎么想的?當你用手指尖吊在懸崖上時,你在想什么?你不去想,只是抓緊!這是抓緊他的方法。
“我們到巴巴這里時,被告知不可讀任何靈性書籍,連巴巴的書都不可。我們只是空的——空無一物,不管他想用什么來填充,想怎樣填充,除了和巴巴在一起,我們別無他求。跟巴巴在一起并非兒戲,但這是唯一值得你投入一生做的事。”
瑪妮引用這句話作為結語:巴巴曾經問他身邊的人:“誰會為我馬上死去?”有幾個人舉起手,巴巴說:“死亡容易,因為眨眼之間就能完成。但為我活則難乎其難,因為這意味著每時每刻都在死去。”
女滿德里在納西科與外界隔絕——不讀報不看書,沒有關于外面世界的奇聞異事。她們保持嚴格隱居。不過隨著瑪妮的到來,美婼請求巴巴至少允許瑪妮讀讀書,藉此她可以練習和提高英語,巴巴同意。
瑪妮不時收到普納的親戚寄給她的英國漫畫書。漫畫里有女學生可讀的故事,每個月都寄來新的一期。瑪妮向巴巴提及這些漫畫,并問她能不能讀這些畫冊,巴巴說可以。大約十年前,他就已禁止美婼閱讀,此時也許可美婼讀這些漫畫書。(埃舍里仍不許書寫,但娜佳可以寫購物清單。)
{注:美婼還得到《美赫訊息》和《美赫公報》,可以大致瀏覽,并閱讀某類文章。后來,在新生活之后,美婼想把這些漫畫中的幾個故事重新讀給巴巴聽,她調侃瑪妮為何要把書送人。“沒關系,”瑪妮說,“現在我們有雷克斯·史托特和P·G·沃德豪斯。”}
“我喜歡看兒童漫畫,”美婼說,“瑪妮的家人會寄給我們一個漂亮的袋子,里面裝滿漫畫書。我們全都保存下來,但瑪妮在新生活期間把它們送了人。我不想送人,我本打算存起來送給孩子們。我保留了兩本。我們念給巴巴聽,他很喜歡。巴巴喜愛純真的兒童讀物。他孩子般童真,同時又是高之最高。巴巴身上的每種品質都很美。”
巴巴給了瑪妮一條綠色玻璃珠做的項鏈,上面帶有小小的白色紋飾。他指示瑪妮永遠戴著這條項鏈,連洗澡時也不例外。
巴巴還送給美婼一條彩色玻璃項鏈。不過,因為美婼的又長又重,巴巴叫她不必一整天都戴著。過了一段時間,巴巴帶她們去納西科的某個地方野餐,讓她們玩一個游戲。美婼戴著項鏈奔跑,項鏈斷開。好在項鏈每顆珠子前都有一個結串著,所以不是所有珠子都掉下來。每個人都幫忙尋找掉落的珠子,最后都找全了。
瑪妮的項鏈戴了好多年,直到它也散落。
盡管瑪妮是巴巴的小妹,但她一旦進入埃舍,并沒得到任何特殊的待遇。“我永久加入巴巴時,不像趟水進海——水先及腳踝,然后到小腿,而是一躍而入。從一開始,氣氛就緊張強烈。但這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唯一想要的。”

希芮茵麥和女兒瑪妮,攝于1938年2月,上美拉巴德
(注意瑪妮手上的皮膚病)
伊麗莎白拍攝——瑪妮收集
- 簡介
- 每月活動記錄
- 美赫巴巴是誰?
- 怎樣憶念美赫巴巴
- 美赫巴巴答問
- 阿瓦塔的名
- 生平往事
- 美赫巴巴的父母
- 至愛的至愛
- 神圣的戀愛
- 美赫巴巴生平簡介
- 童年與青少年時代
- 面紗是怎樣揭開的
- 老家水井
- 生平四個階段
- 五位至師
- 赫茲拉·巴巴簡
- 納拉延·馬哈拉吉
- 塔俱丁巴巴
- 舍地的賽巴巴
- 烏帕斯尼·馬哈拉吉
- 阿瓦塔
- 阿瓦塔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當代阿瓦塔的訊息
- 美赫巴巴的睡眠
- 阿瓦塔作為第一個大師
- 阿瓦塔與賽古魯
- 彼得的否認與猶大的背叛
- 七月十日沉默日
- 阿瓦塔的獨特性
- 真正偉大
- 復活節
- 阿瓦塔的受難
- 顯現
- 門徒的寫作過程
- 原始問題的聲音
- 阿瓦塔的聲音
- 最偉大的顯現
- 阿瓦塔的工作
- 宇宙工作三階段
- 宇宙性推進
- 梵天之夜
- 神的工作不是說教
- 七月十日沉默日(重復章節)
- 信心與期待
- 兩則寓言
- 內在體驗階段
- 阿瓦塔的蒙辱
- 他的最后訊息
- 工作
- 蘇非教再定向指導憲章
- 宇宙工作
- 美赫巴巴與蘇非教再定向
- 美婼美赫【作者:戴維·芬斯特】
- 《美婼美赫》序言
- 1特別的孩子
- 2 學生時代
- 3 皇家旅館
- 4 白馬
- 5 托迪瓦拉路
- 6 默文吉
- 7 婚禮安排
- 8 美婼的決定
- 9 新朋友
- 10 戒指與照片
- 11 反對
- 12 美拉巴德
- 13 奎達
- 14 日出之歌
- 15 巴巴的勤務兵
- 16 考驗時期
- 17 沉默
- 18 拉妲
- 19 伊朗尼上校
- 20 修愛院
- 21 托卡的拔河比賽
- 22 鴿屋
- 23 去西方
- 24 神圣戲劇
- 25 瑪妮
- 26 西方人來訪
- 27 上美拉巴德
- 28 他不在時的忙碌時光
- 29 美拉巴德動物園
- 30 血誓
- 31 邁索爾摩耶
- 32 三環馬戲團
- 33 西方人在山上
- 34 船上閉關
- 35 里維埃拉河上的擠奶女
- 36 帝王臨朝
- 37 歸航
- 38 新來者
- 39 盤奇伽尼假期
- 40 白塔高聳
- 41 搖籃曲中道晚安
- 42 藍車旅行
- 43 在路上
- 44 瑣碎的爭執
- 45 球場屋
- 46 十勝節游行
- 47 戰爭工作
- 48 家門口
- 49 命令
- 50 戰時閉關
- 美婼美赫附錄一
- 新生活
- 新生活方案說明
- 美赫巴巴的新生活
- 什么是新生活?
- 新生活的意義
- 《新生活的故事》行乞
- 《新生活的故事》權威
- 《新生活的故事》危機
- 《新生活的故事》巴巴知道
- 《新生活的故事》情緒
- 《新生活的故事》特殊窮人
- 《新生活的故事》身份
- 《新生活的故事》美婼回憶
- 《新生活的故事》瑪妮回憶
- 培訓階段
- 末那乃息
- 完美者
- 自然——阿瓦塔的標記
- 金錢——完美的經濟學家
- 完人
- 完美的標記
- 辨喜論靈性導師
- 行道者【作者:威廉·鄧肯】
- 序言
- 關于瑪司特【作者:美赫巴巴】
- 瑪司特對人類的功用
- 靈性高級靈魂
- 靈性高級靈魂及瑪司特類型
- 五個最愛之說明
- 穆罕默德
- 恰提巴巴
- 卡瑞姆巴巴
- 阿里·夏
- 恰恰
- 瘋人埃舍
- 七個瑪司特埃舍之說明
- 阿杰梅爾
- 賈巴爾普爾
- 班加羅爾
- 美拉巴德
- 蘭契
- 馬哈巴里什沃
- 薩塔拉
- 那些見證者
- 美赫巴巴的瑪司特之旅
- 旅行示意圖、地名及數據
- 附錄說明
- 附錄(一)
- 附錄(二)
- 附錄(三)
- 附錄(四)
- 附錄(五)
- 補充附錄
- 最新消息
- 增補
- 再增補(一)
- 再增補(二)
- 再增補(三)
- 再增補:聯系匯總
- 作者簡介及后記
- 達善時刻【作者:美赫巴巴】
- 意義與體驗
- 真達善
- 真正生活
- 誠實
- 時間
- 唯一障礙
- 只要愛
- 真答案
- 救治良藥
- 雙重角色
- 愛的禮物
- 自我性質
- 緊抓衣邊
- 無限珍寶
- 完全忠于我
- 神圣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