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6-27年,攝于美拉巴德
美婼曾說這是她最喜歡的巴巴照片
S.S.迪恩拍攝——收集于美拉扎德
庫希如大院是個大家庭聚居地,不止顧麥一家,丈夫的姊妹家,包括尚未婚娶的薩若希,都居住于此。顧麥的親人多數反對美赫巴巴。“所以我們從不和他們接觸,”美婼說,“我們安靜獨處。”
魯斯特姆、馥芮妮和嬰兒美魯住院里的兩個房間;朵拉特麥單獨有個小房間,里面一張床,一張小桌,一個木制晾衣架,還帶一間浴室。美婼與小蔻詩德和顧麥13歲的女兒朵麗同住一個房間。她們的房間沒有家具,睡地板鋪的草墊子上,只有一條薄褥,外加一張床單覆身。
{注:魯斯特姆和馥芮妮在庫希如大院(美赫納扎)的房間是大阿迪后來居住的地方,現在是寶的辦公室所在地;朵拉特麥住的房間就在它前面,美婼和小蔻詩德住在她隔壁的房間,現在是書店和紀念品商店。}
“顧麥家沒特意給我們兩間帶家具的好房間,”美婼說,但又補充道,“那些房間,有可能是巴巴叫他們給我們的。”
女孩們繼續穿棉布紗麗,圍白頭巾。有時她們一起到房后的樹蔭下閑坐。朵麗同美婼和蔻詩德形影不離,而顧麥的另一個女兒,16歲的琵羅佳,則不大友好。(余者不得接觸她們。)
朵拉特麥和美婼在庫希如大院不必做飯,為她們雇了一名廚師。顧麥一家用餐后,她們在大餐桌上吃飯。巴巴指示大阿迪照看朵拉特麥和美婼的需要。巴巴甚至一度考慮,將這些女子永久留在庫希如大院,由阿迪負責她們的福利。
“那時我可以和美婼說話,”阿迪回憶,“她和我如同親人一般,我們又都年輕。但后來巴巴告誡我,除了不看美婼,‘連想都別想她!’”
與此同時,巴巴正經歷一場痛苦的旅行,乘火車加徒步,行走于印度大地。期間他經常生病,大部分時間情緒暴躁。大阿迪到博帕爾,懇求巴巴返回美拉巴德,他似乎有所緩和,但第二天又改變了計劃。又用一個月時間,從一地到另一地,聯系和頂禮薩度,直到1924年9月中旬回到孟買。
接下來三個月,巴巴往返于孟買和阿美納伽之間。他在美拉巴德時,韋希奴會騎自行車去庫希如大院。“師利(大師)在阿冉崗,”他通知女子們,“如果想去達善,你們可以去。”
女子們會更衣,乘坐私人馬車前去。顧麥用自己的馬車,女孩們和朵拉特麥乘朵拉特的馬車,由白馬蘇非牽拉(白馬仍養在庫希如大院的馬廄)。那時通往美拉巴德的道路尚未鋪過,崎嶇不平;沿途景色荒涼。馬車要來回顛簸五英里,花很長時間。但美婼回憶說:“我們很開心,一切看上去那么美好,我們要去達善巴巴了。”
接近美拉巴德時,她們會從馬車中探身,遙望郵局陽臺。只見巴巴站在寬闊陽臺的邊沿,望向大路。他身穿白袍,頭發飄逸。“從遠處看,他顯得那么小。他等待的身影那么甜美。我們互相說:‘哦,天吶,巴巴也在等我們。’然后他轉一圈(圍繞郵局),再回來站在陽臺邊緣。”
她們到后,巴巴通常盤腿坐走廊的小棉毯上。他允許她們頂禮、碰觸他的腳。“若只有一條腿伸出,我們會觸一只腳。若兩只腳都伸出,就更好了,我們可以兩只腳都觸。”
她們一個接一個地走進郵局。長輩們,顧麥和朵拉特麥,會跟巴巴說話,而美婼、小蔻詩德和朵麗在一旁坐下。
一天,巴巴問女孩們:“你們整天都做些什么?”
她們回答說:“我們一直忙著縫衣服。我們縫紉一會兒,閱讀一會兒,晚上聽留聲機。有時蔻詩德會給我們講大師之家的故事。”
巴巴說:“那很好,但你們必須靜心半個小時。”他繼續說道:“拿一張像,瑣羅亞斯德或是我的都行,然后不斷想照片。若走神、累了或者分心,不要擔心,把思緒拉回來,繼續看我的照片。”
女孩們開始每天如此行持。“以此方式,巴巴教給我們通過專注他的照片,可讓頭腦在它應該在的地方。”
除了半小時靜心,巴巴還令她們寫耶茲單(瑣羅亞斯德教神名),每天用很小的字體一遍遍寫一個小時。邊寫便默念這個神名,這樣頭腦便被為巴巴持神名所占據。“我們很快樂,巴巴給我們這樣的指示,令我們自豪。遵守他的命令,持誦神名,為此深感榮幸。”
從市場買來本子和鉛筆。為了互不打擾,女孩各自坐房間一角的棉線地毯上,一個小時安坐不動。她們認真而虔敬地靜心和書寫。下次再到美拉巴德,巴巴問她們喜不喜歡做,她們說喜歡。
有一次,從美拉巴德返回,韋希奴坐馬車前面,美婼和蔻詩德坐車后。有人要他們為某個要走的人捎帶一卷鋪蓋到火車站。美婼腳放在鋪蓋上,當她探身在馬車一側清嗓子時,白馬猛然一拉,她便從車上掉了下去。 真是諷刺啊,她想。騎馬時都沒摔過,用它拉車倒摔了。好在年輕,沒受傷,美婼撣了撣身上的土,又回到車上,小心翼翼抓牢。
除了靜心和書寫,巴巴還給女子們安排另一項活動,以打發在庫希如大院的時間:為阿冉崗村的窮人縫制襯衫。他規定襯衫不要領子,做成長袖、圓領,領口綴一顆紐扣。吩咐朵拉特麥從市場上購買未漂白的杏色厚棉布。她裁剪出各種尺寸的兒童衣料,女孩們在房間里三臺縫紉機上縫紉。衣領手工縫制,鎖扣眼,綴紐扣。“我們得自己動手做扣子,把布卷起來縫住。”
每天謹循如下規程:早上按時起床、洗浴、書寫耶茲單,午飯前做一個小時針線活和一個小時的靜心,下午做更多的針線活。她們受令不可同庫希如大院的其余人交往,因此待在自己的房間里做活一整天。再者女子們也沒時間浪費在交往上。她們想盡可能多縫制些襯衫,好讓巴巴高興。縫紉之時,她們談著巴巴,有時還唱他的阿提和其他歌曲。
比起針線活,美婼更喜書寫。(雖然不喜歡自己的筆跡,但她覺得默誦神名讓人和平安寧。)美婼喜愛的另一個消遣是畫畫,且頗有藝術天份:幾年前,在14歲時,她畫過莎士比亞筆下的一些女性人物(后來把幾張素描給巴巴看過)。一天,寫完耶茲單神名,她想畫巴巴的側面像。“我憑記憶畫的。我怕畫巴巴,因為倘若把他畫壞了,就不好了。”在畫像下面,她畫了一個月牙,上面寫道:“美麗的至愛美赫。”
{注:美婼還畫過美赫巴巴一次,雖然也可能畫過幾幅別的素描。}
巴巴再次召女子們去美拉巴德,他問她們:“你們做了多少件襯衫?”
她們說:“將近二十件。”
“只有二十件?我想要更多的。這還不夠。村子里有這么多人。”
回到家,女孩們互相比賽,縫制得更多。
這期間,魯西和家人從奎達來訪,住在庫希如大院。高荷對美婼的最初記憶,是她和朵拉特麥為村民縫制襯衫。“美婼非常美。”小高荷想幫忙,朵拉特麥便讓這個9歲的小女孩手工縫紐扣。
她們去見巴巴時,他問起襯衫,她們說已完成五六十件。巴巴說還要更多,她們又回去趕制。再去,報告說有100件了。巴巴說:“好,夠了。”
朵拉特麥將襯衫打捆,連同帕薩德,爆米花、烤花生和鷹嘴豆拌在一起的印度傳統小吃,一起裝進牛車。早上將這些東西送到美拉巴德,巴巴給村民分發,叫做“窮人活動”。女子們當天下午到美拉巴德,巴巴正在郵局陽臺上打鼓伴奏,同幾個村民唱巴贊。他示意女子們等候,她們坐下等他唱完。
“巴巴的頭發松垂,襯衫滑落肩頭,”美婼回憶道,“看上去可愛迷人。巴巴唱圖克拉姆巴贊總是那么好——他的馬拉地語發音那么清晰,嗓音是那么優美——當地村民被吸引而來。聽到巴巴唱歌,你會不顧手上在做的事,跑過來聽。他一邊唱,一邊隨音樂搖擺。有時,他用小銅鈴給自己伴奏;有時,別人搖鈴,他擊鼓。
“有時巴巴唱卡瓦里歌曲,大阿迪彈西塔琴伴奏。他用他的整個心在唱。歌曲、音樂、旋律和歌詞,巴巴無不珍重以待。他喜愛音樂,喜愛歌唱。我記得他的聲音和他唱歌的方式。他的嗓音無與倫比。”
{注:其他人也贊同。(大阿迪的堂兄)納西科的普爾維茲·伊朗尼這次也聽到巴巴唱歌。他回憶說:“巴巴有一副美妙的歌喉,猶如長笛一般;聽起來感人至深。”}
音樂結束后,派發活動開始。古斯塔吉和馬薩吉打開成捆的襯衫,帕椎打開帕薩德口袋。巴巴首先向一個坐媽媽腿上的三歲男童招手。孩子很害羞,但母親把他推向前去。巴巴給他一件小襯衫,在襯衫中間放一些帕薩德。孩子快活地回到媽媽懷里,開心吃帕薩德。
每個帶孩子的母親都得到一件襯衫和帕薩德,然后叫大一點的男孩,最后是男人。“巴巴給帕薩德很慷慨,滿滿一大把,帕薩德會從衣服上灑到地上。”美婼說,“當巴巴給予時,他給得充足。”
村民口呼“賽古魯美赫巴巴凱捷!”離去,回村子一路上歡聲笑語。巴巴轉向朵拉特麥說:“瞧他們多快樂。你不覺得快樂嗎?”
“快樂,巴巴。”朵拉特麥回答。
“見別人快樂時,我也快樂,”巴巴說,“尤其是這些窮人。”
{注:后來,西方人1937年來到納西科,巴巴解釋說,當他親手給窮人食物和衣服時,其結果遠遠超過個人禮物,因為除了接受者得到大師的帕薩德(祝福)和隨之而來的靈性利益之外,整個世界都會在經濟和靈性上獲益。}
之后他告知女子們,回庫希如大院收拾行裝,準備好遷到美拉巴德。

小蔻詩德對美婼說,要到美拉巴德,“我們必須放棄一切的舒適,過簡單的生活。我們必須像苦行僧一樣生活。”
“那我們該怎么做?”美婼天真地問。
“我們不能太舒服,我們應該不用枕頭。我們就枕硬地板睡好了。”
于是在庫希如大院,她們開始在石地上鋪的草墊子上,不用枕頭睡覺。美婼并不介意。“我睡得很好,所以沒關系。她們還決定赤腳走路,如在薩考利所做的那樣。即使在寒冷的天氣,馬哈拉吉也不喜女孩們穿涼鞋,她們光著腳到處走。
又一次孟買行之后,十月中旬,巴巴召朵拉特麥、美婼和小蔻詩德,還有(從普納來的)朵拉瑪西、娜佳和大蔻詩德到美拉巴德。兩個女孩帶著各自的鋪蓋,但沒帶枕頭。女子們到后,巴巴站在郵局陽臺上,叫她們進去解行李。女子們將住這里,巴巴和另外三名男子睡外面。她們正要解鋪蓋,巴巴走進來,問道:“你們帶的被褥夠嗎?讓我看看你們帶了多少。你們在這里必須保持健康,不要著涼生病。你們每人都帶了毯子嗎?“
她們說帶了,打開鋪蓋,巴巴一一檢查,注意到有兩個沒有枕頭,他問:“這是誰的鋪蓋?(美婼的)那個呢?(蔻詩德的)你們的枕頭在哪里?”
“我們不用枕頭。”蔻詩德解釋道。
“為什么不用?”
美婼極其窘迫。“我們能說什么呢?說我們想像苦行僧一樣生活?太令人難堪了。”巴巴面呈驚訝不快。他問倆人為何互相對視。
蔻詩德難為情地說:“巴巴,我們以為沒有枕頭也行。”
“不行,你們必須用枕頭。你們的涼鞋呢?”
“我們以為應該赤腳走路,就像我們在薩考利時那樣,”蔻詩德說。
“這不是薩考利。在這里,你必須穿涼鞋。你得穿暖和的衣服,一切照我說的做。否則,就回阿美納伽去。”
“不,巴巴!”蔻詩德說,“無論您說什么,我們都服從。”
“我們這里沒有醫生。你們必須保持身體健康,辛勤工作。這才叫服務。不用枕頭睡覺不會讓你更有靈性,也不會讓你對神有更多的愛。”蔻詩德的計劃就此告終。
當晚巴巴派人去阿美納伽取來兩個棉枕,這一夜美婼和蔻詩德臥枕而眠。“一段時間后又睡軟和的枕頭,感覺真好。”美婼說,“巴巴讓我們學會識別,我們也因此懂得巴巴很務實。他不希望我們耽于無稽之談。倘若巴巴叫你不用什么,和你自己不用,是有別的。”美婼和蔻詩德此后余生中,無論身在何處,晚上特別留意睡枕頭。
四五天后,巴巴給她們下了一道直接命令——不可閱讀,不可書寫。美婼隨身帶來幾本最喜歡的書(兒童讀物大衛·科波菲爾、艾芬豪和莎士比亞),晚間,巴巴和男子們在一起時,她給別的女孩朗讀,主要動機是提高她們的初級英語水平。聽到巴巴的命令,她便停了下來。姐姐馥芮妮再來,姐妹倆單獨在一起時,美婼迅速用一條薄毛巾把書包起來,交給她帶回阿美納伽。
巴巴騰出郵局的房間讓女子們住,他和古斯塔吉、馬薩吉、帕椎一起睡陽臺上。白天被褥卷起,放陽臺墻邊的箱頂上。
“你能想象嗎,神人把他的房間給了我們。”美婼回憶說,“現在,每當我想起這些事情……我晚上靜心時想巴巴,所有這些細節浮現在腦海。他付出了太多。夜晚,每當我想起巴巴沒有蚊帳睡在外面,我流下眼淚……十一月的天氣非常寒冷,他在陽臺上并不舒服。巴巴一定睡不好。現在我感到難過,我們從沒想到巴巴是王中之王,寒冷中睡一條薄褥上,沒有蚊帳。蛇可能會來,還有蝎子。
“那些日子,和巴巴在一起,我們只覺得高興,從未想過這些事情(巴巴的犧牲)。即便如此,巴巴也在奉獻自己,保證我們女子的安全,不受冷挨凍。他總是為別人犧牲。”
{注:美婼記得巴巴在外面郵局陽臺睡覺時,有一次被蝎子咬。女子們睡郵局石地板的草墊上,但她們也沒有蚊帳。不過美婼不記得被那里的蚊子騷擾。}
巴巴夜間會用毯子裹身,大部分時間醒坐著。他會觀察幾個男子睡覺的模樣,聽他們打鼾,看誰打的呼嚕最響。這非馬薩吉莫屬。他脫下涼鞋,仔細瞄準,投擲過去。馬薩吉醒了,巴巴會說:“你打呼嚕打得山響。該起床了,太陽要出來了。把其他人也叫醒。”
被巴巴的涼鞋打,馬薩吉甚感歡喜,因為早上一睜眼就收到大師的“帕薩德”。
{注:有時馬薩吉也感受到巴巴的怒火,因為他會跟巴巴爭吵和辯解。作為巴巴的姨父,馬薩吉自感有一定的自由度,會跟巴巴頂嘴。巴巴的表兄妹、馬薩吉的子女娜佳和彭度,一開始也傾向于這么做。}
“巴巴起得很早,四點半到五點鐘左右。”美婼說,“男子們洗漱的時候,巴巴常常放聲高歌。人通常先洗臉洗手、喝茶,而后唱歌——但巴巴一起來就歌唱。他對音樂和歌曲的熱愛非同尋常。早上五點,這么早的時辰,人的嗓子還打不開,但巴巴卻唱得既優美,又清澈。”
她們住郵局的第一個早晨,朵拉特麥5點不到將美婼搖醒。外面依然很黑。“快起來!巴巴已經起床,在唱歌了。”美婼睡覺很沉,在家里從不早起,母親也不介意;但在美拉巴德,她們必須早起——這是美婼最不情愿的。“聽到巴巴的聲音,我睜開眼睛。一切都要快,要快速。我迅速卷起鋪蓋,推到角落里,用冷水拍臉,讓自己清醒,然后刷牙。”
古斯塔吉給巴巴拿來小凳讓他坐,照顧巴巴洗臉、刷牙、剃須。女子開始給巴巴做茶,他剃須完,就會要茶。為巴巴煮茶不用柴火,而在一個煤油爐上,以免茶有煙熏味道,巴巴不喜歡。
郵局的一個角落,被改造成一個小廚房:一個煤油爐、茶壺、巴巴的杯子等用具。架上放著茶、糖等,除此之外,房間無別的家具。所有活動都在地板上進行。
巴巴的茶杯算不上杯子,因為沒有把手。其實是個小鋁壺,他用來洗浴洗臉,清洗之后,里面裝茶,就是茶杯了。其他人則用鋁制杯,因為陶瓷易碎(這樣可不必更換任何東西)。
他們早上喝的茶不加牛奶,一種淡檸檬草茶,只加一小撮糖,少許的干茶葉和一些薄荷。薄荷生長在有水的院子里,女子們會在頭天晚上或清晨采摘。他們沒別的早餐——沒有面包,沒有黃油,沒有印度薄餅——只有不加奶的淡茶。“跟喝熱水差不多,”美婼說,“但即使這樣我們也快樂。早上起來口干渴,至少茶是熱的。”
{注:有一次,巴巴用古吉拉特語寫了一張便條給帕椎,讓他傳給“內部的”美婼,那天的茶太濃了。美婼把這張紙條保存下來作為紀念。}
巴巴的小鋁壺和所有鋁杯擺成一排,放郵局地上。茶水通過濾器倒進杯里,女子用布托著,將燙手的茶杯端到陽臺上。巴巴坐鋪薄墊的地毯上,背靠枕頭,跟滿德里說話。他的水杯放在他面前的地上。“如今我很后悔,我們起碼該把杯子放凳子上。”美婼說,這樣會更尊重些。
給滿德里上完茶,女子們也端著茶杯,坐到外面。“鋁杯太燙,不敢用嘴碰。”美婼說。
巴巴會等茶涼。他先用手指試一下,看溫度是否合適,然后再喝。“一天,我給巴巴端茶前,我母親有了主意,”美婼說,“她告訴我:‘巴巴的茶總要半個小時才涼下來。我們拿一桶冷水,把巴巴的茶杯放里面。”
“她把一桶冷水提到外面,放我們旁邊,我們把巴巴的茶杯浸在水里——攪動的時候要小心,免得冷水進杯里。我們這樣涼五分鐘,然后把茶遞給巴巴。巴巴先抿一小口,看溫度是否合適,然后慢慢啜飲。”其他人也如法炮制,各自冷茶。
“正是日出時分,太陽剛從地平線上升起。身穿白袍的巴巴,和滿德里說話,看上去很美。若有心情,他會唱歌。時間充裕,美拉巴德沒有太多的工作。我們只有六個女子跟巴巴在一起,所以他有時間跟男子談話。有時他會講一些靈性故事,但我們奉命不讀不寫,不能記下他說的話。他講得活潑生動,你就像在看電影一樣,歷歷在目。”
巴巴偶爾問她們:“你們睡得如何?夢到什么?”有一次他直接問詢美婼。
“巴巴,我做了夢,但記不得夢見什么了。我睡得很沉。”
“很好,這是最佳睡眠。這是一個人該有的睡眠。”
“可我情愿記住做過的夢,可以講給您聽。”巴巴對她說沒關系。
{注:在美拉巴德,有時早上突然醒來,美婼會覺得頭昏眼花。她坐起來,頭暈不止,又躺倒,翻下身再起。這種情況,在她余生中常有發生。}
一天清晨,天蒙蒙亮,她們起床,匆匆忙忙做茶。娜佳和美婼在角落里忙著生爐。她們點火,反復打氣,只聽朵拉特麥說道:“等等,等等。巴巴今天在唱一首不同的歌。你們聽見了嗎?”
她們松開手,站起來傾聽。冬天的一縷微弱白光瀉入窗欞。爐火嘶嘶作響,火焰還未揚升,巴巴的聲音清晰傳來。這是一首悅耳的歌曲。巴巴的歌聲漸行漸近,微光之中,她們看到不遠處巴巴的身影。
站在窗邊的朵拉特麥迅速轉過身,低聲道:“巴巴在跳舞!”她們都跑到窗前去看。只見巴巴在黎明的晨光中舞蹈的身姿,幾個動作手勢十分優雅。“他身穿白袍,長發飄逸,面容清俊消瘦,看上去異常甜美,他的歌聲美好動聽。”
這是首印地語歌曲,“阿潘 毛拉 克 梅因 喬甘 巴努(Apne maula ke mein jogan banoo)”,小蔻詩德只為他唱過一兩次。這首歌通常是由女孩唱的,唱的是一個人為神放棄一切,成為苦行者。見她們看他,巴巴迅速轉過拐角走開。她們再沒聽他唱這首歌。
“巴巴的姿態,他的方式,是那么美。”美婼說,“他動手的模樣,看人的模樣,眼眸顧盼的模樣。他的一切都是那么可愛、優雅,跟任何男子都不同。某個時候,帶著某種心緒,巴巴看你時,眼神是那么美。”
美婼流淚道:“夜晚獨自靜思時,巴巴的聲音和歌聲,又回到我的腦際——我不是在靜心,只是在想巴巴,想他可愛可親的模樣,他的甜美,他的愛。”

美婼的畫作
收集于美拉扎德

美婼的畫作*收集于美拉扎德*
- 簡介
- 每月活動記錄
- 美赫巴巴是誰?
- 怎樣憶念美赫巴巴
- 美赫巴巴答問
- 阿瓦塔的名
- 生平往事
- 美赫巴巴的父母
- 至愛的至愛
- 神圣的戀愛
- 美赫巴巴生平簡介
- 童年與青少年時代
- 面紗是怎樣揭開的
- 老家水井
- 生平四個階段
- 五位至師
- 赫茲拉·巴巴簡
- 納拉延·馬哈拉吉
- 塔俱丁巴巴
- 舍地的賽巴巴
- 烏帕斯尼·馬哈拉吉
- 阿瓦塔
- 阿瓦塔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當代阿瓦塔的訊息
- 美赫巴巴的睡眠
- 阿瓦塔作為第一個大師
- 阿瓦塔與賽古魯
- 彼得的否認與猶大的背叛
- 七月十日沉默日
- 阿瓦塔的獨特性
- 真正偉大
- 復活節
- 阿瓦塔的受難
- 顯現
- 門徒的寫作過程
- 原始問題的聲音
- 阿瓦塔的聲音
- 最偉大的顯現
- 阿瓦塔的工作
- 宇宙工作三階段
- 宇宙性推進
- 梵天之夜
- 神的工作不是說教
- 七月十日沉默日(重復章節)
- 信心與期待
- 兩則寓言
- 內在體驗階段
- 阿瓦塔的蒙辱
- 他的最后訊息
- 工作
- 蘇非教再定向指導憲章
- 宇宙工作
- 美赫巴巴與蘇非教再定向
- 美婼美赫【作者:戴維·芬斯特】
- 《美婼美赫》序言
- 1特別的孩子
- 2 學生時代
- 3 皇家旅館
- 4 白馬
- 5 托迪瓦拉路
- 6 默文吉
- 7 婚禮安排
- 8 美婼的決定
- 9 新朋友
- 10 戒指與照片
- 11 反對
- 12 美拉巴德
- 13 奎達
- 14 日出之歌
- 15 巴巴的勤務兵
- 16 考驗時期
- 17 沉默
- 18 拉妲
- 19 伊朗尼上校
- 20 修愛院
- 21 托卡的拔河比賽
- 22 鴿屋
- 23 去西方
- 24 神圣戲劇
- 25 瑪妮
- 26 西方人來訪
- 27 上美拉巴德
- 28 他不在時的忙碌時光
- 29 美拉巴德動物園
- 30 血誓
- 31 邁索爾摩耶
- 32 三環馬戲團
- 33 西方人在山上
- 34 船上閉關
- 35 里維埃拉河上的擠奶女
- 36 帝王臨朝
- 37 歸航
- 38 新來者
- 39 盤奇伽尼假期
- 40 白塔高聳
- 41 搖籃曲中道晚安
- 42 藍車旅行
- 43 在路上
- 44 瑣碎的爭執
- 45 球場屋
- 46 十勝節游行
- 47 戰爭工作
- 48 家門口
- 49 命令
- 50 戰時閉關
- 美婼美赫附錄一
- 新生活
- 新生活方案說明
- 美赫巴巴的新生活
- 什么是新生活?
- 新生活的意義
- 《新生活的故事》行乞
- 《新生活的故事》權威
- 《新生活的故事》危機
- 《新生活的故事》巴巴知道
- 《新生活的故事》情緒
- 《新生活的故事》特殊窮人
- 《新生活的故事》身份
- 《新生活的故事》美婼回憶
- 《新生活的故事》瑪妮回憶
- 培訓階段
- 末那乃息
- 完美者
- 自然——阿瓦塔的標記
- 金錢——完美的經濟學家
- 完人
- 完美的標記
- 辨喜論靈性導師
- 行道者【作者:威廉·鄧肯】
- 序言
- 關于瑪司特【作者:美赫巴巴】
- 瑪司特對人類的功用
- 靈性高級靈魂
- 靈性高級靈魂及瑪司特類型
- 五個最愛之說明
- 穆罕默德
- 恰提巴巴
- 卡瑞姆巴巴
- 阿里·夏
- 恰恰
- 瘋人埃舍
- 七個瑪司特埃舍之說明
- 阿杰梅爾
- 賈巴爾普爾
- 班加羅爾
- 美拉巴德
- 蘭契
- 馬哈巴里什沃
- 薩塔拉
- 那些見證者
- 美赫巴巴的瑪司特之旅
- 旅行示意圖、地名及數據
- 附錄說明
- 附錄(一)
- 附錄(二)
- 附錄(三)
- 附錄(四)
- 附錄(五)
- 補充附錄
- 最新消息
- 增補
- 再增補(一)
- 再增補(二)
- 再增補(三)
- 再增補:聯系匯總
- 作者簡介及后記
- 達善時刻【作者:美赫巴巴】
- 意義與體驗
- 真達善
- 真正生活
- 誠實
- 時間
- 唯一障礙
- 只要愛
- 真答案
- 救治良藥
- 雙重角色
- 愛的禮物
- 自我性質
- 緊抓衣邊
- 無限珍寶
- 完全忠于我
- 神圣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