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麗莎白、海倫、海蒂、娜丁、諾芮娜
1938年6月,孟買,攝于“印度凱撒”號客輪
(來見美赫巴巴
俄國女士一行,其中有托爾斯泰伯爵夫人,最近抵達孟買,她們前來印度是為了見美赫巴巴。)
美赫巴巴和女滿德里于1938年6月15日離開盤奇伽尼,前往阿美納伽,沒有回美拉巴德,美拉巴德的建設還在進行中。顧麥的侄子薩若希·伊朗尼安排巴巴一行入住奧蘭加巴德路附近的工務部灌溉平房,他們在此處住了兩個半月。男滿德里和穆罕默德回到美拉巴德。巴巴每天都去美拉巴德,檢查建筑工作以及瘋人和瑪司特埃舍。
在工務部平房,美婼、瑪妮和蔻詩德共用一個房間,其中一個角落被改造成廚房,美婼用便攜式煤油爐為巴巴準備飯菜。娜佳身體不佳,在另一個房間,由拉諾護理。為諾妮掛了一個小窗簾,讓她有一些私人空間,后廊也掛一副簾,形成一個半私用的浴室和廁所。
工務部平房的女子埃舍,主要特點是八名新成員的加入:6月15日來的曼薩麗(瑪妮·德賽);兩周后到達的四名歐洲人——艾琳·比羅、娜丁·托爾斯泰、海蒂·莫敦斯和海倫·達姆;蓋麥·杰薩瓦拉于8月1日帶兩個女兒美茹和瑪奴(瑪妮)的加入。
{注:蓋麥之子埃瑞奇在此期間加入了巴巴的男滿德里。}
曼薩麗的昵稱源于她來自瑙薩里;巴巴給瑪妮·杰薩瓦拉取昵稱曼浦爾或瑪奴,也是因為她的家鄉在那格浦爾。這樣,在埃舍的三個瑪妮之間就不會混淆。
杰薩瓦拉家的女子一到就被分配了職責:蓋麥照顧娜佳和瓦露,瓦露也生病不起;美茹和瑪奴打掃巴巴的房間。起初,習慣了舒適家居環境的杰薩瓦拉家女子們發現很難適應埃舍生活。有那么多人住在一起,彼此那么近距離接觸,條件又那么簡陋。她們使用衛生間和浴室時感到特別尷尬,擔心有人從簾子上方偷窺,但很快就習慣了。
美婼注意到蓋麥和女兒們總是一起行動出入,仿佛一個連體。“蓋麥很害羞,女孩們也是,”美婼說,“她們躲在彼此身后。蓋麥總穿灰色或棕色這類不顯眼的衣物。因此,巴巴越發挑她們出來(打趣)。”
29歲的曼薩麗1927年在美拉巴德首次見巴巴,從那時起就渴望和他共同生活。上一年巴巴去曼薩麗家時,問她是誰。“我不知道,巴巴。”她誠實地回答。
“你是巴巴的修女。”他說,“不要結婚。”曼薩麗欣然答應。
曼薩麗的母親在她九歲時去世,父親并不反對她加入巴巴,但他更愿意女兒在家里敬拜巴巴。曼薩麗的父親是個正統、虔誠的瑣羅亞斯德教教徒,且品行端正。“他沒有比如抽煙、喝酒、吸鼻煙等不良習慣。”曼薩麗說,巴巴稱他為“這個時代的圣人”。
曼薩麗因而自幼家教嚴格:她不可單獨出門,到了晚上,路燈亮后,她就得待在家里。
和瑪妮一樣,曼薩麗從小患有久治不愈的皮膚病。幾年前,她和家人初次到巴巴身邊,巴巴指示她取一些他的度內火灰,每天早上念巴巴的名服一小撮。這個方法很管用,但曼薩麗后來發現,是巴巴替自己承擔了病苦。她深感不安,結果病情復發。
她再次見到巴巴時,抗議說她從沒打算讓巴巴代她受苦。巴巴說她瘋了,表示沒人能為別人承擔病痛。
“但是神可以,”曼薩麗回答,“您是神。”
巴巴似乎想了想,隨后宣布他想到一個主意,問曼薩麗喜不喜歡?
“您要告訴我是什么主意,否則我怎么知道呢?”她問。
巴巴回答說她現如今是他的了,就不會再受此病痛,巴巴也不會。曼薩麗喜歡這個主意,但堅持要巴巴保證會信守承諾。巴巴一直與曼薩麗和禪吉私下談話,說到這他召集男滿德里,叫他們過來看看曼薩麗,要是他們想看瘋女人的話。此后曼薩麗皮膚病再未復發,巴巴也一樣。
15日晚上9點半,佳爾驅車去火車站把曼薩麗接到工務部平房。巴巴在后花園等著,坐在藤椅上,手里拿著字母板。“你來了?”他邊說邊打手勢叫她坐下,“我希望你能來,我等你來的這一天已等待很久。今天是你加入我的日子,我很高興,你呢?”
“我在數著日子呢。”
“你既然來了,無論我說什么,你都得服從。”
“好的,巴巴。不管您說什么——除了分開。”
“愛是無條件的——而你是在束縛我。”巴巴警告說。他指示她在廚房協助做飯,指示完畢讓她去休息。
在埃舍遷回美拉巴德前,曼薩麗一直為東方女滿德里做飯。美婼給巴巴做飯,吉蒂給西方人。有時巴巴會品嘗曼薩麗做的飯菜,他特別喜歡她做的土豆。
艾琳到后,巴巴給她也取了昵稱,叫“帕德瑪”或“帕德米妮”(蝴蝶)。艾琳已做好充分準備,要像在戛納時一樣大干一場,但到后不久便病倒,在印度逗留期間,大部分時間身體都不是很好。這背后自有原因。
在工務部平房的一個陰雨天,巴巴拿出一大包阿司匹林,遞給每個女子一片,用作在濕冷天氣預防感冒生病。“我們不在乎它是什么,”瑪妮說,“它可以是毒藥。我們只是伸手接受巴巴給的東西。巴巴給什么,我們只是放進嘴里咽下去。
“輪到初來乍到的艾琳時,她說:‘哦,不,巴巴,我從不吃藥。我不需要,我不吃。’
“巴巴只是說:‘哦,你不吃?’然后繼續下一個,好像什么事也沒發生。
“我們氣都快喘不上來了,十分震驚。我們屏住了呼吸,知道她注定要經歷些什么。
“自那之后,艾琳得了肝炎,經歷了很多事情,直到離開印度回瑞士,她都是大包小包藥帶著。她老是不停地擤鼻涕,老是要服各種各樣的藥——比別人多出十倍。
“誰知道呢,巴巴通過給她一片阿司匹林,有可能會把她后來要吃的那些藥全部抵消。”
阿司匹林事件后不久,艾琳病了,拉諾負責照顧她,但巴巴找到了減輕她痛苦的辦法。
“有天晚上巴巴來看我,”艾琳說,“他手里拿著一個小布袋,上面裝飾著鮮花。里面是一只白兔。他說:‘看我帶來了什么。’于是每到晚上,我的床上會鋪一塊布,巴巴和女孩們過來和兔子玩耍。”
在工務部平房時,巴巴也想給曼薩麗一只寵物,但她沒有接受。一只患疥癬的病狗溜了進來,巴巴讓曼薩麗照看。曼薩麗從一開始就不喜歡狗,說她是來服務巴巴的,而不是服務什么流浪狗。
巴巴便讓蓋麥去做,蓋麥懷著狗兒現在屬于巴巴的態度遵令,所以她是在服務巴巴。這對曼薩麗是個教訓。
蔻詩德最近也上了一課。杰薩瓦拉女眷剛來時,巴巴召喚正在做飯的蓋麥,對她說:“你會在這一生中見到圖克拉姆(獲得提升)。你想要那個嗎?”蓋麥說想要。
蔻詩德聽了氣哼哼的。“那我們呢?”她問道,“她們才剛加入,她們是新來的。我們為您服務了這么多年,為什么不給我們?”
巴巴說:“誰知道她們已跟隨我多少世,也許比你還長。”

巴巴從不喜歡穿毛衣或緊身上衣,天冷時穿夾克或大衣。有愛者送給女子們為巴巴做衣物的面料,艾琳向美婼要了一些,給巴巴做了一件外套;因為她喜歡縫紉,再者如今生病也無其他事可做。
美婼便把布料給她,艾琳做了外衣,并為美婼做了一件襯衫,也給瑪妮做了東西。做完這些后,艾琳向美婼要巴巴衣物的針線活。她縫補了幾件撕破的長袍,后來對美婼說:“給我一些有色彩的東西。我厭倦了白色,白色,白色。太多白色了!給我一些好看的亮色。”
接著,她給美婼做了一套特別的衣裳,要她等巴巴打破沉默時穿:一件紗麗,鑲有與之匹配的刺繡花邊,一件奶白色絲綢紗麗罩衫,還有一件帶兩種綠色調的刺繡馬甲。她把整套衣服送給美婼,說:“巴巴打破沉默時穿吧。”
美婼同意了,把衣服拿給巴巴看,但她從沒穿過,一次也沒有。后來美婼說:“我沒聽到巴巴打破沉默,所以我沒穿。”(有人聽后建議道:“你若是穿上,他可能會的!”)
當有人為美婼縫制衣服時,只有瑪妮可以為美婼量尺寸,因為在那些日子里誰都不可碰她。此外,雖然埃舍里的其他人可以自由交換衣物,但美婼和任何人之間則不能互換。
一年后瑪格麗特來時,不可碰觸美婼的限制已經逐漸放寬。“我們確實不怎么擁抱美婼,”瑪格麗特說,“但巴巴沒說過不要碰她。”
從戛納回來后,在納西科埃舍儲存的東西都要賣掉。蔻詩德提醒美婼,西方人在納西科時有一臺很好的縫紉機,這在美拉巴德會派上用場,因為她們必須自己縫制衣服。(蔻詩德尤其記得在去法國之前,她在那臺舊縫紉機上縫她們的新衣服,有多費勁。)蔻詩德叫美婼去問巴巴,她知道巴巴不會拒絕美婼的任何請求。
美婼從不想打擾巴巴,也不想要任何東西,但她非常謙卑地說:“巴巴,西方人在納西科有一臺縫紉機;如果您不介意的話,放在美拉巴德會很有用處。納西科埃舍的家具都要拍賣,我們想把縫紉機留在美拉巴德。但您若不希望我們留,也沒關系。隨您的意愿辦。”
巴巴說不要帶它到美拉巴德,因為縫紉機其實是馥芮妮的,西方人只是借用。這個話題一時擱置,但幾個月后,一個巨大的板條箱送到。巴巴記得美婼的要求,訂購了一臺嶄新的辛格牌縫紉機。“巴巴真是太貼心了。”美婼說,“我完全忘了這件事,但他記得,給我們買了一臺。”
巴巴觸摸了新機器,并向她們展示它的用法。盡管美婼常說“我不喜歡縫紉”,為了首次進行縫紉,她對艾琳說,她想學用這臺新機器為巴巴做一件外套。
{注:縫紉機放在東屋。在新生活期間,巴巴沒有提過把它賣掉,所以它被放在一邊。后來1954年,它被帶到美拉扎德,存放在樓上,一段時間后,美婼將縫紉機搬到她的臥室里,靠窗放著。}
艾琳教她如何剪袖子、用別針和粗縫。這樣美婼也為巴巴縫了一件外衣,是淺藍色的,巴巴穿上身。后來,她用新機器為自己縫了些衣物。
還在工務部平房時,巴巴偶爾帶女子們去庫希如大院隔壁的薩若希影院看電影。艾琳回憶說:“我們和美婼一起去看的第一部電影是華特·迪士尼的卡通片,因為美婼不能看任何男性。”那是《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所有人,包括巴巴,都喜歡。
{注:這里艾琳說錯了,因為到了1938年美婼已被允許看男演員主演的電影。薩若希影院(或被稱為薩若希有聲影院)是以堪薩赫伯父親之名命名,影院建于1931年,由顧麥的夫家經營。}
但美婼和瑪妮聽不懂小矮人唱的歌:“嗨——嗬,嗨——嗬,我們要去上班了……”她們以為他們在說:“我回來了,我回來了,我從墨西哥回來了。”
還有一次,他們坐伊麗莎白的車去看電影,而后去奧蘭加巴德路野餐,那里靠近瑣羅亞斯德教的靜塔。巴巴不喜陽光直射頭頂,所以在野餐地,她們在他頭上方搭了一個小遮陽棚。在一次郊游中,提供有三種菠菜,海蒂對所有不同的菜式都特別感興趣。
“野餐時,美婼坐巴巴旁邊,”吉蒂回憶說,“她總是先服侍他。她特別能夠接納巴巴的情緒。巴巴曾經說過:‘美婼最愛我。她更能注意到我的情緒。’
“我們太魯鈍了。我們意識不到巴巴何時想要安靜,何時要娛樂——諸如此類的事情。另一方面,美婼直覺性極強;她清楚何時該說話,何時靜默不語。是她的愛——深深的愛——給了她這種直覺,使她能夠感知巴巴的心情:巴巴希望她安靜時就保持安靜,巴巴希望她活躍時就積極活躍。”
{注:大阿迪曾經注意到,美婼總是比任何人都能預料到巴巴的愿望。}
關于美婼和巴巴的關系,吉蒂說:“親愛的美婼和巴巴之間的情感太美了,無法討論或傳達。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沉默永遠是唯一可能的交流方式。所有人都深愛著美婼,只因為,她對巴巴是那么珍貴與特別。
“每個人都必須在美赫巴巴的人格性與非人格性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美婼則必須在這個偉大、神圣的戲劇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巴巴曾經告訴我們:‘在我所有的愛者中,她最愛我。沒有人百分之百愛我,但最接近者是美婼。’他還說,也因此她的分離之痛最強烈。這就是為什么當巴巴離去時,她哭泣不已。”
印度教的讓·潘契米節和奎師那生日在工務部平房里慶祝。美婼在薩考利慶祝讓·潘契米節時,被潑了紅水,紗麗和圣腰帶都永久地染成了粉紅色。
這一次,巴巴對曼薩麗說:“明天我要把你從頭到腳都染紅。”
曼薩麗總是習慣于立馬回駁,說她會離巴巴遠點,他想用染色的水潑她的計謀不會得逞。
“等著瞧吧,”巴巴表示,他反復說,“我要把你從頭到腳都染上色。”
第二天,巴巴給每個人噴紅水,曼薩麗躲在門后。就在自以為智勝巴巴之時,嗖地一聲,紅水從她身后的一扇窗戶潑出,讓她防不勝防。到底還是巴巴贏了。
8月19日周五,為慶祝奎師那的生日,女子們穿上最好的紗麗。她們又做了一個小搖籃,把巴巴的照片放在里面。“我們都不好意思唱歌和搖搖籃。”美婼回憶說。
等巴巴來時,她們唱了首傳統的搖籃曲,巴巴面帶微笑觀看了一會兒。他也搖動了搖籃,女子們給他穿上一件檸檬色的外套,按傳統方式給他戴上花環。
奎師那又一次來到他的擠奶女們中間。

巴巴和女子組接到通知,要求務必搬出工務部平房,他們的逗留時長已超過政府旅社通常允許的期限。因此,男滿德里尤其是彭度,加緊美拉巴德山上的建設工作,付出無比艱巨的勞動,于巴巴給出的最后期限8月25日上午8點之前,全面完工。
就在此時,巴巴和東西方女子全體準點到達。巴巴在修愛院年間住過的穴屋中的舊粗石墻,已經被拆除,由一個簡樸的正方形建筑取而代之,為舊郵局拆剩的黑石建造而成。這將成為美赫巴巴的陵墓,頂部是一個白色的圓屋頂,四個角分別是混凝土材質的四大宗教標志——基督教十字架、印度教廟宇、穆斯林清真寺以及瑣羅亞斯德教圣火。
陵墓旁的舊靜心室曾作為薩達克埃舍供一些男子靜修,也被一一拆除,并用錫皮重新搭建。此外,在陵墓以北還建了一個有10個床位的婦產醫院。
水塔上用石頭加蓋了一層,并建有塔樓和一個室外樓梯。從前矮舊的暗色建筑,如今根據巴巴的意愿,儼然變成一座高聳的白色堡壘或城堡,遠遠便可看到立于山頂之上。所有建筑僅用五個多月即告完工。
{注:在入侵萊茵蘭省之后,德國開始在與法國的新邊界上瘋狂修建堡壘“西墻”;1938年8月26日,希特勒及其隨行人員參觀了這些新筑的防御工事。(摘自《第三帝國的興亡》,紐約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1960年版,第295,378頁)}
美婼連同瑪妮、蔻詩德、娜佳、蘇娜瑪西和瓦露回到了以前的東屋。杰薩瓦拉家人——蓋麥、瑪奴和美茹——住西屋。曼薩麗被安排住樓上為西方人建的宿舍,她和東方女子合不來。(瑪格麗特來之前,曼薩麗似乎也不怎么喜歡西方人——而且她討厭狗吉皮。)
除了增加二層的空間外,西方人又得到其他一些簡單的舒適環境:廚房西側巴巴以前睡覺的房間,改成了一間浴室,隔成三個隔間。在水塔后面增設了一個錫棚區,現在所有人都在這里用餐。
由于使用廚房的人眾多,美婼在廚房的附屬小室為巴巴做飯,并在那兒放了一個巴巴的小躺椅。
娜丁在《美赫巴巴期刊》(1938年12月)的一期中如此描述上美拉巴德:
山頂之上,俯瞰廣闊的地平線,在一片開闊地的中心矗立著的嶄新建筑,其平衡與統一的簡樸象征十分有趣——這就是美赫靜修所。中央高聳的白塔上承載著一切靈性的標志——“于奴役中主宰”。坐落于山上的它,給人一種漂浮于廣闊純凈天空和宇宙的奇妙感覺;唯有地平線上遠山若隱若現的線條,溫柔地將這迷人而單一的風景打破。
隔墻不遠,我們的埃舍最近擴建了幾處房屋,以適應美赫巴巴為團體所計劃的擴展活動。這座簡單樸素的建筑是一所專為窮人、婦女和兒童服務的免費醫院。緊挨著它的是新辦《美赫巴巴期刊》雜志的辦公室。
{注:《美赫巴巴期刊》是一本專門介紹巴巴的雜志,創始于納西科埃舍,當時重新恢復發行。}
伊麗莎白還在(1939年1月的)《美赫巴巴期刊》上發表了關于在美拉巴德生活的文章:
居住在美拉巴德,我感覺自己生活在每一處,又哪里都不在。通過美赫巴巴,印度地圖上的這個(世人一無所知的)小點,仿佛是固定巨輪的輪軸銷,連接輻條輻射至悸動的城市、文明的動脈,直到地球的盡頭……擁有400名居民的小村莊阿冉崗,距離美拉巴德大約四分之一英里。從我們所在的山頂上,可以聽到村里寺廟的鐘聲。
回到美拉巴德幾天后,巴巴列出每個女子的職責:
美婼為巴巴做飯并照料花園,由瑪妮和蔻詩德協助。
蓋麥在女兒瑪奴協助下為東方人管理廚房。(午飯和晚飯同時做出來。)
吉蒂為西方人做飯,并協助蘇娜瑪西管理仆人,蘇娜瑪西的主要職責是守衛。(巴巴稱她為“天堂守門人”。)
娜丁是新建婦產醫院的護士長。艾琳、曼薩麗和美茹·杰薩瓦拉幫助她照顧病人。(一名女醫生每天會來,還要雇一名護士。)
諾芮娜、伊麗莎白和諾妮負責《美赫巴巴期刊》,辦公室設在婦產醫院里。
拉諾照顧任何生病的女滿德里,并負責木匠活。
海倫,一位瑞士藝術家,在海蒂的協助下,在巴巴的陵墓內畫壁畫,海蒂也是一位藝術家,她負責調配顏料。
瓦露,像往常一樣,打掃(陵墓旁的)巴巴小屋,他們去法國之前,巴巴一直在那里閉關,現在他又開始在夜間使用。
雖然現在眾多的人住在山上,但有些規定仍須嚴格執行:除了在醫院或為《期刊》工作者,沒有巴巴的允許,任何人不得走出院落。如果蘇娜瑪西看到任何男性上山,就搖鈴警告美婼進屋。美婼要到廚房或東屋,待在那里。若有男子進到院子里,她須用棉花塞住耳朵,以免聽到他的聲音。那人離開后,瑪西要再次搖鈴。
“這比修道院還要嚴格。”瑪妮說。
當然,還有一條基本原則——絕不可提到男子或任何雄性動物,尤其是在美婼面前。
由于杰薩瓦拉家人是新來者,且直接來自家庭生活背景,遵守這個規則對她們來說最為困難。早些時候,在1938年巴巴的生日慶典上,巴巴讓馥芮妮負責拿棍子,敲打任何犯錯的人。杰薩瓦拉家的女孩們總是不小心說漏嘴,說些不該在美婼面前說的話。
“有很多不同的命令——不做這個,不做那個,”瑪奴回憶說,“有三個不同的水壺——一個是專門給巴巴的,一個給女滿德里,還有一個是給訪客用的。我們不許碰巴巴的東西。那是一種令人生畏的氣氛,我們總是挨棍子。”
現在在美拉巴德,對杰薩瓦拉家人來說容易了一些,她們在西屋有自己的房間;她們可以彼此談論自家的男子,但絕不可以在美婼面前談論。
像以前一樣,美婼從來都不獨處;瑪妮和蔻詩德到哪兒都陪著她,甚至是上廁所。后來,美婼的外甥女美茹加入埃舍,她也被賦予與美婼“形影不離”的職責,因為從那時起,只須有一個人隨時伴隨美婼而不是兩個人。
“我們時刻要有一人跟美婼在一起,”美茹確認說,“不是瑪妮、蔻詩德,就是我自己。如果有人需要離開,她必須等待接替者來。有時巴巴會讓事情變得更為困難,只是為了看看你會如何服從他的命令。
“幾年后,(在美拉扎德)巴巴說美婼可以獨自一人,但美婼要始終待在房間或廚房里,不得到戶外。她若是召喚人,一定要有人在聽得見她呼喚的范圍內。”
{注:后來,蔻詩德被指派了其他職責,替代者是來自孟買的中年跟隨者卡曼瑪西·伊朗尼,她在埃舍住了一段時間。}
希芮茵麥來拜訪時,她給新來者提了一些建議:“不要把默勞戈稱做神,也不要為他戴花環,看在神的份上!”
這畢竟是她的特權。她接著說:“他會驕傲,他的自我會膨脹,他會跌入傲慢的深淵!”
巴巴聽后說道:“但我確實是神!”
“你也許是神,但你仍然是我的孩子。畢竟,我給了你生命!”
“你給了我了生命?是我首先給了你生命,然后你才生下我!創造之初我是你的母親,現在你是我母親。”
“你給我那么多的困擾,你怎么可能是我母親?因為你,我不能在普納的任何地方露面。社區嘲笑我,而我只能忍氣吞聲。”
“但承受這一切對你有好處,媽姆!”
希芮茵麥聽此沒有作答,而是把話題轉到杰薩瓦拉一家身上。“默勞戈,你還有理智嗎?你為什么把這么幸福的一家人也叫來?他們來自富裕家庭。這些可憐的寶貝在這兒生活會是什么狀況?”?
巴巴回答說:“在這里,她們會學到什么是真幸福,什么又是悲傷。”
在工務部平房期間,巴巴給女子們一篇有關幸福的開示,其中他說:“人們在世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獲得幸福……當我們獲得神時,便獲得永久的幸福。唯有基于忘我的幸福會引向永久幸福——神。所有其他形式的幸福都稍縱即逝和變化無常。這種真正的幸福必須強烈到使一個人能夠承受遇到的所有苦難——或者能夠承受像我所不得不忍受的那種痛苦。”
{注:《美赫主》,第2297頁。}

如前所述,巴巴那時異常嚴格,尤其是對和美婼一起在東屋居住者。有一段時間,在巴巴離開她們的住處后,蘇娜瑪西要從里面鎖上臥室門,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打開,直到巴巴早上五、六點用特別的節奏敲門。瑪妮記得這種特別的敲擊像是敲兩下,停頓一下,再敲三下。
{注:坐女子們中間時,巴巴常用手指敲擊同樣的這種節奏,仿佛和著只有他能聽到的某種旋律。}
巴巴如此謹慎背后的隱情很快得以揭曉。一天,凌晨2點,有人敲她們的門。蘇娜瑪西問是誰,但沒人回答。她正要開門,瓦露提醒她巴巴說過的話。第二天早上,她們告訴巴巴這件事時,他說:“如果開了門,你就會死。”巴巴透露,一名在水塔里自殺的士兵鬼魂,是造成騷擾的原因。
對于那些習慣擁有自己隱私的人而言,不得離開大院的規定尤其困難。“(幾年后)當我想一個人待著的時候,”艾琳說“我就在院子外面種樹。我被允許到外面做這個。我種了西紅柿和木瓜,清潔女工把我們的廁所垃圾都倒在那里。(沒人知道這些植物是靠什么施肥的!)”
吉蒂也獲準出去告知韋希奴市場采購事宜,或者是拉諾。除了(外出做演講和會見官員的)諾芮娜,其他人都不可外出。
一年后,瑪格麗特來到埃舍時,缺乏隱私對她來說也十分困難:“從不能獨處,有時我感覺非常難。有時,我去到關鹿的籠子里坐著,在那兒她們找不到我。在旅行時,有一次巴巴說今晚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睡,我就一個人睡在屋頂上。
“通常他會說:‘你在這個房間,你在那個房間。’那天晚上已很晚了,他對我說:‘你想睡哪兒就睡哪兒。’我爬上屋頂只是為了躲開大家。那是個平屋頂,我在月光下鋪開被褥。夜里我老是醒,心想:‘一個人待著多好啊!’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偶爾一個人獨處是多么美妙。”
盡管女子們在山上有許多規矩,幾乎沒有隱私,飲食也受到限制,但有些事情還是出乎意料得到允許。例如,沒有對吸煙的限制。諾妮抽煙,使用煙盒和煙嘴。在納西科,茹阿諾和海倫都抽過很好的雪茄。但從16歲開始吸煙的拉諾,在納西科的時候就戒掉了。
美婼回憶起西方人為和巴巴在一起所做的外在犧牲:“這些富裕的西方人深愛巴巴,忍受了那么多的不便,真是可貴難得:住在一個大房間里,床緊挨著,沒有隱私可言。
“她們在戶外吃飯,灰塵和樹葉吹進食物里。諾妮上了年紀,她常穿著高跟鞋走下陡峭的(戶外)階梯。對于伊麗莎白,在西方習慣于享用自己的房間之后,沒有隱私十分不易。諾芮娜是上流社會的一員,一貫穿戴時髦,像個王妃,脖子上戴著珍珠項鏈。到了埃舍情形就很是不同了。”
瑪妮補充說:“巴巴就像房東太太,帶新房客看了房間后說:‘如果你還想要別的什么,只管告訴我,我來教你沒有它可以怎么辦。’
“西方人在美拉巴德樓上沒有隱私。她們像睡在一個宿舍里的女生。兩邊各有一排床,中間的距離僅夠放一張小桌。伊麗莎白的床在角落里,緊挨著諾芮娜的床。她們能有一些隱私的唯一方法是把紗麗圍在床四周的蚊帳桿上,好似一個小帳篷——有點像她們自己的冰屋,或私人小室。她們的床便是個人的私人房間。你什么都聽得見,但起碼不會被看見。諾芮娜坐在床上寫關于巴巴的文章,其他人各自寫來巴巴這里的經歷。”
晚上,女子們的房間里放有一個坐式馬桶(便盆),但正如瑪妮所說,沒有真正的便利設施。“放著一小碗水,你可以洗手,但沒有洗手間。若有人要上廁所,就得從非常陡峭的石階下樓去。她們那時已不年輕。一開始沒有欄桿,美拉巴德風很大,諾妮害怕被一陣風刮下樓梯。她穿著高跟鞋,緊貼著墻走下臺階。”
雖然最后安裝了欄桿,但對諾妮沒有任何幫助,因為欄桿比諾妮高。這是帕椎做的,他把所有東西都按自己六英尺有余的身材來制作。
伊麗莎白的腰背不好,但“每次吉皮想要出去遛彎,伊麗莎白就得走臺階下樓,”瑪妮繼續說,“若是她們正在樓上待著,巴巴突然從山下上來,有人喊:‘所有人,巴巴叫所有人。’她們就得再下來。我們現在才意識到她們有多厲害。”
既然諾芮娜被賦予寫文章和談論巴巴的職責,隱私對她來說必不可少。瑪妮講述諾芮娜不希望被打擾的故事:
“有一天,巴巴突然上山。我們在東屋。他一來,就有人喊:‘巴巴叫你們每個人!’
“人人都放下手頭上的事,不管是做飯、洗衣服、畫畫還是寫作——不管正在做什么。所有人把手上的事一擱,洗了手,直奔巴巴那里。
“巴巴讓我叫大家。我不知道諾芮娜在她的‘冰屋’里正靈感迸發,專心寫作。見她沒來,巴巴叫我看看她在做什么。”
瑪妮出去,上樓找到諾芮娜,回來告訴巴巴。
“她在做什么?”
“我不知道。”瑪妮說。
“去把這個口信給她。”
“我上樓,對她說巴巴給你這個口信。我回到東屋,回復巴巴。他又讓我去傳個口信。我再次上樓,告知諾芮娜,然后折回。每次巴巴都問我:‘她激動嗎?她生氣了嗎?’
“頭幾次她沒有,但大約第三或第四次,她發作了:‘我在為巴巴寫作!你難道不明白嗎?’如此等等,一句接著一句。
“巴巴促使她作出反應。他想挑起些什么。”
“去告訴她我召喚她。”巴巴最后說。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瑪妮說,“我又回去,踮著腳尖走進房間。‘諾芮娜,巴巴叫你!’說完跑了回去。諾瑞娜最后終于現身來到了東屋。她為巴巴工作的時候,巴巴也在對她工作!”
曼薩麗也被分配為《美赫巴巴期刊》寫作和翻譯的工作,諾妮為她糾正英語表達的不當之處。曼薩麗和諾芮娜是朋友,根據曼薩麗的說法:“諾芮娜對待巴巴的話太一絲不茍,太認真,總是試圖揣測巴巴指的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這么說?’她會問。巴巴稱她為他的西方靈性母親。”
巴巴經常聲稱,他打破沉默的時刻快到了,但曼薩麗對他說:“請延長您的沉默,巴巴。”
“你不想聽我說話嗎?”他問道。
是的,她不想聽。為什么?因為在她為《期刊》工作時,吉蒂給了她一份巴巴語錄的打字稿,巴巴說在他打破沉默的12個月后,他將死于“非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所以曼薩麗總是說不要巴巴那樣。
“每個人都盼望聽我開言,”巴巴打趣道,“只有曼薩麗不干。”
曼薩麗的兄弟是部隊中尉,有時巴巴逗她說:“看看你兄弟,人家是軍官,可你是什么?”
“巴巴,他效忠國王,”曼薩麗有一次答道,“而我是王中之王的仆人。”
“不是仆人,”巴巴糾正道,“是朋友。”

奎師那生日,1938年8月,阿美納伽,工務部平房
顧麥、拉諾、吉蒂、諾芮娜、蔻詩德、美婼、瑪妮、娜丁
海蒂·默敦斯拍攝

奎師那生日,1938年8月,阿美納伽,工務部平房
伊麗莎白、瑪妮、美婼(梳著長辮)、蔻詩德、吉蒂、蓋麥、美茹·杰薩瓦拉、仆人們
海蒂·默敦斯拍攝

在奧蘭加巴德路附近野餐,1938年,阿美納伽
巴巴與卡庫拜、瓦露、美婼、艾琳、蔻詩德、瑪妮、娜丁、諾芮娜
海蒂·默敦斯拍攝

在奧蘭加巴德路附近野餐,1938年,阿美納伽
巴巴與拉諾、瑪妮、蔻詩德、美婼
海蒂·默敦斯拍攝

1938年,阿美納伽野餐
巴巴與蔻詩德、美婼、瑪妮
海蒂·默敦斯拍攝

1938年,阿美納伽野餐
蘇娜瑪西;海倫、娜佳、美婼、蔻詩德、拉諾、巴巴與吉皮
海蒂·默敦斯拍攝
- 簡介
- 每月活動記錄
- 美赫巴巴是誰?
- 怎樣憶念美赫巴巴
- 美赫巴巴答問
- 阿瓦塔的名
- 生平往事
- 美赫巴巴的父母
- 至愛的至愛
- 神圣的戀愛
- 美赫巴巴生平簡介
- 童年與青少年時代
- 面紗是怎樣揭開的
- 老家水井
- 生平四個階段
- 五位至師
- 赫茲拉·巴巴簡
- 納拉延·馬哈拉吉
- 塔俱丁巴巴
- 舍地的賽巴巴
- 烏帕斯尼·馬哈拉吉
- 阿瓦塔
- 阿瓦塔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當代阿瓦塔的訊息
- 美赫巴巴的睡眠
- 阿瓦塔作為第一個大師
- 阿瓦塔與賽古魯
- 彼得的否認與猶大的背叛
- 七月十日沉默日
- 阿瓦塔的獨特性
- 真正偉大
- 復活節
- 阿瓦塔的受難
- 顯現
- 門徒的寫作過程
- 原始問題的聲音
- 阿瓦塔的聲音
- 最偉大的顯現
- 阿瓦塔的工作
- 宇宙工作三階段
- 宇宙性推進
- 梵天之夜
- 神的工作不是說教
- 七月十日沉默日(重復章節)
- 信心與期待
- 兩則寓言
- 內在體驗階段
- 阿瓦塔的蒙辱
- 他的最后訊息
- 工作
- 蘇非教再定向指導憲章
- 宇宙工作
- 美赫巴巴與蘇非教再定向
- 美婼美赫【作者:戴維·芬斯特】
- 《美婼美赫》序言
- 1特別的孩子
- 2 學生時代
- 3 皇家旅館
- 4 白馬
- 5 托迪瓦拉路
- 6 默文吉
- 7 婚禮安排
- 8 美婼的決定
- 9 新朋友
- 10 戒指與照片
- 11 反對
- 12 美拉巴德
- 13 奎達
- 14 日出之歌
- 15 巴巴的勤務兵
- 16 考驗時期
- 17 沉默
- 18 拉妲
- 19 伊朗尼上校
- 20 修愛院
- 21 托卡的拔河比賽
- 22 鴿屋
- 23 去西方
- 24 神圣戲劇
- 25 瑪妮
- 26 西方人來訪
- 27 上美拉巴德
- 28 他不在時的忙碌時光
- 29 美拉巴德動物園
- 30 血誓
- 31 邁索爾摩耶
- 32 三環馬戲團
- 33 西方人在山上
- 34 船上閉關
- 35 里維埃拉河上的擠奶女
- 36 帝王臨朝
- 37 歸航
- 38 新來者
- 39 盤奇伽尼假期
- 40 白塔高聳
- 41 搖籃曲中道晚安
- 42 藍車旅行
- 43 在路上
- 44 瑣碎的爭執
- 45 球場屋
- 46 十勝節游行
- 47 戰爭工作
- 48 家門口
- 49 命令
- 50 戰時閉關
- 美婼美赫附錄一
- 新生活
- 新生活方案說明
- 美赫巴巴的新生活
- 什么是新生活?
- 新生活的意義
- 《新生活的故事》行乞
- 《新生活的故事》權威
- 《新生活的故事》危機
- 《新生活的故事》巴巴知道
- 《新生活的故事》情緒
- 《新生活的故事》特殊窮人
- 《新生活的故事》身份
- 《新生活的故事》美婼回憶
- 《新生活的故事》瑪妮回憶
- 培訓階段
- 末那乃息
- 完美者
- 自然——阿瓦塔的標記
- 金錢——完美的經濟學家
- 完人
- 完美的標記
- 辨喜論靈性導師
- 行道者【作者:威廉·鄧肯】
- 序言
- 關于瑪司特【作者:美赫巴巴】
- 瑪司特對人類的功用
- 靈性高級靈魂
- 靈性高級靈魂及瑪司特類型
- 五個最愛之說明
- 穆罕默德
- 恰提巴巴
- 卡瑞姆巴巴
- 阿里·夏
- 恰恰
- 瘋人埃舍
- 七個瑪司特埃舍之說明
- 阿杰梅爾
- 賈巴爾普爾
- 班加羅爾
- 美拉巴德
- 蘭契
- 馬哈巴里什沃
- 薩塔拉
- 那些見證者
- 美赫巴巴的瑪司特之旅
- 旅行示意圖、地名及數據
- 附錄說明
- 附錄(一)
- 附錄(二)
- 附錄(三)
- 附錄(四)
- 附錄(五)
- 補充附錄
- 最新消息
- 增補
- 再增補(一)
- 再增補(二)
- 再增補(三)
- 再增補:聯系匯總
- 作者簡介及后記
- 達善時刻【作者:美赫巴巴】
- 意義與體驗
- 真達善
- 真正生活
- 誠實
- 時間
- 唯一障礙
- 只要愛
- 真答案
- 救治良藥
- 雙重角色
- 愛的禮物
- 自我性質
- 緊抓衣邊
- 無限珍寶
- 完全忠于我
- 神圣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