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吃驚,撤退,和轉身就走
> 你有沒有看過一些警察審訊,或者法院庭審的小說,或者電影?如果沒有看過,我強烈建議大家看王朔的小說《枉然不供》,和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審訊和庭審,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談判”,警察或者律師,和犯罪嫌疑人不斷當眾“談判”的最終目的,是讓他承認自己的罪行。

## 概念:出其不意策略
經過訓練的警察或者律師,會循循善誘,讓犯罪嫌疑人不斷往自己編撰的故事上,添磚加瓦,描繪細節,構建摩天大廈。然后在關鍵時刻,抽掉這個大廈最底層的一塊磚,令其轟然倒塌。
這種“抽磚”的方式,可能是往桌上拍出一個無可辯駁的證據:
哦,真的是這樣嗎?死者其實是個左撇子!扳機上也是他左手的指紋。你解釋一下,他“自殺”時,是如何用左手扣動扳機,射中自己的右太陽穴的!
這時候,犯罪嫌疑人虛構的摩天大廈會立刻崩塌,他的心理也會隨之崩塌。這種特殊的談判策略,就叫做“出其不意策略”。
“出其不意策略”,也可以用在商業談判中,打破對方的談判邏輯,擊穿對方的心理防線,令其立刻處于巨大的談判劣勢中。
## 案例
> 在談判桌上,作為采購方,你很希望系統集成商能夠大幅度降低軟件開發費。事前你做過一些調查,發現他們在項目人員清單上列舉的幾個核心技術人員,其實一直深陷其他項目無法脫身。
然后你就可以問對方:這幾個資深的技術專家,會全職參與我們的項目嗎?
他說:當然,您的項目是第一優先級的。也是因為他們參與,我們的成本很高,開發費真的降不下來。
> 然后你就可以說:哦?我知道張博士參與了A項目,要到5月結束;還參與了B項目,4月份結束;C項目,7月份結束;D項目,一直要到明年。有客戶已經投訴,他再不去,就不付尾款了。你怎么讓他全職參與我們的項目?
這就是“出其不意策略”,在關鍵時刻,突然拋出對方以為你不知道的、無可辯駁的新信息,讓他驚訝,從而不知如何應對。這時,你提出的條件,就很容易被接受。
## 運用:“出其不意策略”的三種用法
那我應該如何利用“出其不意策略”獲得談判優勢呢?我們需要理解“出其不意策略”的三種用法:吃驚、撤退和轉身就走。
### 第一,吃驚。
最開始的警察,和后來的系統集成商案例,利用的都是“吃驚”法,告訴對方,你知道一些他以為你不知道的事情,或者無可辯駁的證據,從而大吃一驚。
運用“吃驚”法,最好的時機,是臨近談判結束,比如四天談判的最后一天,對方突然亂了陣腳,卻沒有足夠時間重新組織談判策略。這就是所謂:正兵貴先,奇兵貴后。
### 第二,撤退。
當對方有A、B兩個方案,而你喜歡A方案的時候,可以試著圍繞著B窮追猛打,造成對方以為你對B志在必得,從而把A作為墊背選項。然后,你可以及時撤退,選擇A。這就是“撤退”法。
“還是法國的酒好,不太喜歡澳大利亞這些新世界的酒。我多買一些法國紅酒,能不能便宜?”
然后,你們就法國紅酒的價格來來回回,僵持不下,幾乎要談不下去了。對方很有可能會把澳大利亞的紅酒,作為“品質錨點”,說:真要便宜的話,澳大利亞的便宜很多,但是你看不上啊!
你問:那澳大利亞的酒,能便宜到多少?對方以為你不會買,可能會給一個低價,襯托法國酒的價值,和你的眼光。
然后你就可以“撤退”了,說:好吧,好吧,那就買澳大利亞的吧。
### 第三,轉身就走。
轉身就走,是一種最常用的“出其不意策略”。幾乎每個人都會用。在旅游景點,每天都有上百萬人會問:多少錢?啊?這么貴?轉身就走。
但是很多人會發現這招并不好用。賣家多半不會把你拉回來,還會搞得很想買的自己,因為很沒面子,沒法折回去再買。
那是因為很多人忽視了,“轉身就走”法,要想讓對方“出其不意”,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對方認為你一定會買,這時轉身就走才能出其不意。
那么在轉身就走之前,如何制造對方認為你一定會買的感知呢?還記得第2課講的“沉沒成本”嗎?讓對方付出最大的沉沒成本。不斷和對方聊,詢問各種問題,讓她投入大量的時間,最后再問價格。不管是多少錢,你要大吃一驚,然后“轉身就走”。
這時候,你的“轉身就走”,因為他已經認為必然成交,才會變成“出其不意”。
### 小結:認識出其不意策略
“出其不意策略”,就是在商業談判中,出其不意地打破對方的談判邏輯,擊穿對方的心理防線,令其立刻處于巨大的談判劣勢中。
具體的做法有三種:吃驚,撤退,轉身就走。
- 5 分鐘商學院精細筆記
- 000丨人人都應該是自己的CEO
- 001丨讓用戶從最有錢的那個心理賬戶花錢
- 002丨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 003|貴和便宜,是相對的
- 004|得到100元,可以彌補失去100元嗎?
- 005|拉個墊背的,顯示你便宜
- 006|比電商更先進的零售方式是……
- 007|哪有什么一分價錢一分貨
- 008|該把貨賣得更貴,還是賣得更多?
- 009|風險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
- 010|黃牛,商業世界的黑客?
- 011|在美國,你會吃麥當勞嗎?
- 012|互聯網與生俱來的洪荒之力
- 013|理論上,你可以服務全人類
- 014|商業的未來是小眾市場?
- 015|所有的免費,都是“二段收費”
- 016|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
- 017|為什么我們會喜新厭舊?
- 018|為什么媽媽們喜歡在朋友圈曬娃?
- 019|全世界一半的娃,都丑到了平均水平以下
- 020|不買最好,只買最貴
- 021|看見那只看不見的手
- 022|為什么麥當勞的可樂免費續杯?
- 023|你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
- 024|自私是共同獲益的原動力
- 025|企業的邊界在哪里
- 026|居民越節約,國家越貧窮嗎?
- 027|張維迎和林毅夫在辯論什么?
- 028|4億人不工作后,你打算怎么辦?
- 029|用20年的積蓄,買幾朵郁金香
- 030|你贊成給全中國人民無條件發錢嗎?
- 031|最瘋狂的心,和最冷靜的腦
- 032|資本和人才,哪一個更重要?
- 033|可以只買LV兩個字,不買包嗎?
- 034|金融界的萬騙之祖
- 035|金融的本質,是風險買賣
- 036|你陪客戶喝酒,是因為做產品沒有流汗
- 037|不被消費者優先選擇的,不叫品牌,叫商標
- 038|長尾爆款,才是真正的未來
- 039|轉身,成為用戶的代言人
- 040|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犯錯
- 041|把自己逼瘋,把對手逼死
- 042|為什么手機越賣越便宜?
- 043|自己裝配汽車花的錢,能買12輛整車
- 044|讓有錢人為同一件商品多付錢
- 045|定價權,能交給消費者嗎?
- 046|占領市場之前,占領心智
- 047|金杯銀杯,不如排隊的口碑
- 048|跨越死亡之井
- 049|撒硬謊,道軟歉,就是作死
- 050|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 051|進入市場的毛細血管
- 052|如何把銷售變成虎狼之師?
- 053|把一切的觸點,發展為渠道
- 054|離消費者越近,越有價值
- 055|去掉渠道最大的頑疾:庫存
- 056|自帶高轉化率的流量
- 057|自帶流量的粉絲
- 058|終生免費的流量
- 059|像病毒一樣傳播
- 060|會沖浪的人,必須也要會游泳
- 061|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業邏輯
- 062|讓客戶幫你管理員工
- 063|你是在狩獵,還是在農耕
- 064|美國有沒有互聯網思維
- 065|用商業的理念做公益的事業
- 066|盡力來自于本份,盡心來自于善意
- 067|分錢,花錢,賺錢
- 068|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 069|發而不中,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 070|夢想歸夢想,績效歸績效
- 071|激勵就是發現需求,滿足需求
- 072|從“應得的”到“太好了”
- 073|“跳一跳,夠得著”的獎勵,才是激勵
- 074|左手激勵 ,右手壓力
- 075|工資是否應該透明?
- 076|老板做員工的事,員工討論國家大事
- 077|考核結果,還是考核行為?
- 078|羽毛球雙打、足球隊、交響樂隊,還是軍隊?
- 079|內部市場化的組織模式
- 080|一個員工,不能有兩個老板
- 081|找人,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情
- 082|武大郎開店,一個比一個矮
- 083|魚頭美女身,美女頭魚身,你選哪一個?
- 084|面試的巨人,行動的矮人
- 085|你們說回去等消息,后來給消息了嗎
- 086|誰跟我談戰略,我開除誰
- 087|有人敢欺負你,就報我的名字
- 088|他是釘子你用錘子,他是螺絲你用改錐
- 089|用危機和競爭,激活團隊
- 090|讓員工的腳步,跟上你的思路
- 091|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改變世界
- 092|懶,是因為勤奮到沒時間
- 093|把自己的權力關進籠子里
- 094|你那不叫授權,你那叫授責
- 095|扔掉心中的錯誤放大鏡
- 096|沒解雇過員工,不是好管理者
- 097|你的公司有“戶口制度”嗎?
- 098|給你的組織,裝一個凈水器
- 099|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
- 100|你的公司有“前員工俱樂部”嗎?
- 101|人生中的第一個管理問題
- 102|權力不是領導給的,權力是員工給的
- 103|不會把目標翻譯成任務,要你何用?
- 104|打妖怪你去,背黑鍋我來
- 105|親密,但是不能無間
- 106|你的部門,有必要存在嗎?
- 107|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 108|管理六字真言:抓大、放小、管細
- 109|坐進你的管理駕駛艙
- 110|不但要鎖死目標,更要鎖對目標
- 111|用一個人的夢想,點燃一群人的理想
- 112|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
- 113|組織,就是信息流動的方式
- 114|如何做出好的決策
- 115|這不是一個壞問題,但我沒有一個好答案
- 116|優質、快速或廉價,只能選兩樣
- 117|變態的質量,源自于變態的過程管理
- 118|能用數字講故事的三張報表
- 119|悲劇里挖出來的學問
- 120|你敢管理你的老板嗎?
- 121|無序邀請無序,混亂引發混亂
- 122|責任除以二等于零
- 123|“大企業病”有得治嗎?
- 124|別把晉升當激勵
- 125|只要可能出錯,就一定出錯
- 126|向著懸崖狂奔
- 127|別把正確的方法,用在了錯誤的階段
- 128|降一半工資,委以重任,你干嗎?
- 129|因為你是微軟的,所以減一分
- 130|長生不老,不如養兒防老
- 131|你可能連杯子都要換掉
- 132|獨立,是不成熟的表現
- 133|別讓消極,把你拉入海底
- 134|別把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錯了墻
- 135|我不忙,我只是時間不夠
- 136|我要贏,你也要贏,否則就別干
- 137|先理解別人,再被別人理解
- 138|天啊,太棒了,居然還可以這樣
- 139|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
- 140|從狹窄的5%,跨度到廣闊的95%
- 141|到底是花時間做,還是花錢買?
- 142|讓大腦用來思考,而不是用來記事
- 143|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 144|人生的不同,是由第三個8小時創造的
- 145|人,真的可以三頭六臂嗎?
- 146|再問“你好,在嗎”,我就拉黑你
- 147|這輩子,你們只會在郵件里“見字如面”
- 148|時間顆粒度,是一個人的職業化程度
- 149|事實有真假,觀點無對錯
- 150|職業化,就是商業世界的教養
- 151|看不見的彈痕最致命
- 152|知識,是經驗的升華
- 153|為什么人類不擅長談戀愛?
- 154|作為自己的CEO,你有“私人董事會”嗎?
- 155|如何用20小時,快速學習?
- 156|從對抗性思考,到平行思考
- 157|大膽質疑, 謹慎斷言
- 158|凍死在那個不存在的冬天
- 159|電吹風的反面,是吸塵器
- 160|做一個“因果邏輯收集者”
- 161|白馬到底是不是馬?
- 162丨理發師的頭是誰理的?
- 163丨生存,還是毀滅,沒有中間狀態
- 164丨一眼識別詭辯的五個方法
- 165丨幾乎所有的知識,都始于歸納法
- 166丨自己先開價,還是讓對方先開價?
- 167|你的這個要求,我要請示一下
- 168|女生為什么會逼婚?
- 169|吃驚,撤退,和轉身就走
- 170|我多拿一元,你就必須少拿一元嗎?
- 171丨同理心,千般能力的共同心法
- 172丨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
- 173丨自律,才是最大的自由
- 174|真正優秀的人,都自帶雞血
- 175|你的情感賬戶余額不足,請充值
- 176丨你不是在講,你是在幫助他聽
- 177|用畫面感,增加語言的帶寬
- 178|精彩絕倫的開場,和余音繞梁的結尾
- 179|現場組織語言能力,是你的廚藝
- 180|從對著鏡子,到對著活人
- 181丨我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先聽哪一個?
- 182|如何寫出一篇好的專欄文章?
- 183|大WHY,小WHAT,和一帶而過的HOW
- 184|開會,是一個用時間換結論的商業模式
- 185|提問,是溝通界的C2B
- 191|藏在“威脅、此刻、重要”后的大猩猩
- 251|去中心化:商業的世界,必須要有一個中心嗎?
- 252|零邊際成本社會:未來會不會所有商品都免費?
- 253|人工智能:你的工作,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嗎?
- 254|奇點臨近:據說2045年,“奇點”將要臨近?
- 255|基因技術:如果你能活120歲,你打算如何規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