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體驗有兩個方面——主觀的與客觀的。一方面是構成人類體驗要素的心理過程,另一方面是它們所涉及的事物和對象。心理過程一部分取決于直接的客觀情形,一部分取決于以往體驗所積累的業相或印象的作用。人心因而處于一邊是過去業相之海,另一邊是整個廣大客觀世界之間。
從精神能量的觀點,人類行為建立于通過以前體驗而存入心的印象作用之上。每一個念頭、情感和行動,皆基于諸印象群。客觀地看,這些印象是對人心質料的修改。是以前體驗的積淀,并成為決定現在和未來體驗進程的最重要因素。在體驗過程中,心不斷地創造和收集這種印象。專注于物體世界的對象時,比如身體、大自然和別的事物,心可以說被外化,并制造濁印象。忙于自身主觀心理過程(現存業相的表現)時,它制造精與心印象。業相在先還是體驗在先的問題,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二者互為條件,并行發展。因此,認識人類體驗意義的問題,取決于認識業相的形成及作用的問題。
根據產生的方式,業相有兩類——自然的和非自然的。靈魂在有機進化期間積累的業相,是自然業相。這些業相的產生,伴隨著靈魂相繼采用并放棄各種亞人類形體,從而從似乎無生命的石頭或金屬狀態,逐漸過渡到意識充分發展的人類狀態。在它獲得人體之前圍繞靈魂的業相,皆是自然進化的結果;稱作自然業相。應將它們與靈魂獲得人體之后培養的業相,加以認真區分。在人類階段附著于靈魂的業相,是在意識的道德自由,以及相隨的好壞善惡選擇責任之下培養的;稱作非自然業相。這些后人類業相,雖說直接有賴于自然業相,卻是在根本不同的生命條件下產生的,在起源上,比自然業相更相對新近。這種在形成時期和形成條件上的差異,決定了自然和非自然業相對靈魂的附著強度。非自然業相不像遠古遺留、因而更根深蒂固的自然業相那樣難以根除。初學者除非得到賽古魯的恩典干預,否則自然業相基本上無法消除。
如上所述,非自然業相依賴于自然業相,自然業相是進化的結果。下一個重要問題是,“為什么從無限的絕對實在中,出現不同進化階段的外顯生命?”對外顯生命的需要,產生于絕對中要覺知自身的沖動。生命的通過進化的逐步顯現,終極上是由無限中固有的 “意識意愿” 引起的。要從思維的角度認識創世,則有必要把絕對里的這個 “意識愿望” 置于顯現行為之前的潛在狀態。
雖說為了理性上解釋創世,只好把絕對里的沖動看作 “意識愿望”,但是把它描述為某種固有的欲望,則曲解了其真性。它不可思議,自發突兀,把它稱作這或稱作那,都不符實。最好是把它稱作“拉哈” 或沖動。畢竟理性范疇都不適合領悟創世之奧秘,因此認識其性質的最佳途徑,不是通過理性概念,而是通過類比。恰如波浪經過寧靜的洋面,激蕩起無數的泡沫,拉哈也從超靈之不可分無限中,創造無數的個體靈魂。不過,遍在的絕對一直是所有個體靈魂的基底。這些個體靈魂是突然自發沖動的產物,幾乎沒有預知其注定的貫穿時間周期的持續存在,直到最初的震顫最后平息。在無分別的絕對存在之內,誕生一個神秘點,從中出現形形色色的世界萬有。瞬間前寧靜如冰的浩淼深淵,蕩漾著無數泡沫個我之生機,這些個我通過泡沫洋面里的自我局限,以一定的大小形狀取得孤立。
這都只不過是比方而已。若因潛在意識愿望之拉哈成功地帶來顯現世界,就以為某種真實變化在絕對里發生,則是個錯誤。絕對存在內不會有內化或進化之行為,也不會什么真實東西從絕對中產生,因為任何的真實變化都必然是對絕對的否定。顯現世界的創造所含有的變化,不是本體的變化或絕對實在中的變化。而只是一種表面的變化。在一個方面,必須把顯現行為看作不受限的絕對存在的某種擴展,因為通過該行動,沒有意識的無限試圖獲得其自身的意識。由于實在的這種擴展是通過將自我局限為各種生命形式,因此也可同樣適當地把顯現行為稱作無時限收縮之過程。不管是把顯現行為看作實在的某種擴展,還是其 “無時限收縮”,它都以原始驅策或運動為先導。這從思維的角度,可被看作要獲得意識的固有和潛在欲望。造物界的多樣性和個體靈魂的分別性,僅僅存在于想象。造物或現象世界的存在本身,乃是基于巴司或幻相。因此,盡管顯現的個體靈魂無數,超靈一直是一,不經受任何真正的擴縮、增減。雖然超靈不因巴司或個體化幻相而改變,但卻發生了表面的眾多個體靈魂分化。
超靈被誘入的最原始的巴司或幻相,與第一個印象同時產生。因而這標志著業相形成的開端。業相的形成始于最有限的中心,它成為靈魂個體性顯現的第一個焦點。在濁領域,該顯現焦點由三維和無活力的石頭所代表。它具有最初級而不全的意識。這種模糊且未發展的意識狀態,根本不足以覺照自身之形體,無望幫助實現創世之目的——使超靈能夠認識自己。意識在石頭階段的覺悟能力,無論怎樣少,終極上乃來自于超靈,而非石體。但意識卻不能獨立于石體,去擴大其范圍,因為超靈首先與意識認同,再通過意識與石體認同。由于意識的任何進一步發展,皆被石體及其惰性所阻,更高形體或顯現載體的進化,因而不可缺少。意識的發展只好同制約著它的形體進化并行。所以,廣大超靈中固有的意識愿望,按照神圣意志去尋求表現載體的進化。
于是超靈為自身鍛造一個新的表現載體——金屬形體,在此意識略微增強。但即使在這個階段它依然很初級,只得轉移到更高級的植物和樹木形體,在此意識的發展通過生命興衰和繁殖過程,有著可觀進步。當超靈通過蟲鳥獸的本能生命尋求表現時,還更發達的意識形式的出現成為可能。這些動物充分覺知到身體和各自的環境,發展出某種自我保護感,旨在獲得對環境的主宰。在較高級的動物中,還出現一定程度的智力,但其運作受到本能作用的嚴格限制,比如自我保護本能和照顧保護幼子的本能。所以,即使在動物中,意識也未有充分發展,結果它不能服務于超靈的原初目的——獲得大我覺照。
最后,超靈采用人體,在此意識獲得最充分的發展,對自我和環境具有完全的覺知。在這個階段,推理能力有著最廣泛的活動范圍,沒有限制。但是,由于超靈通過意識而與濁體認同,意識不能服務于覺照超靈性質的目的。不過,因為意識在人體中得到最充分的發展,所以具有證悟大我的潛在能力。同進化一起開始的意識愿望,在賽古魯或人神——人類最美之花——那里結果。
通過人類的一般意識,超靈無法獲得自知,因為該意識籠罩于眾多的業相或印象。從顯然無生命的石頭或金屬狀態,到樹木的植物生命,再到蟲鳥獸的本能狀態,最后到人類狀態之全意識的過渡中,意識不斷地制造新業相,并籠罩其中。甚至獲得人類狀態之后,這些自然業相也因各種體驗活動進而制造的非自然業相而增加。因此在進化過程和后來的人類活動期間,業相的獲取不斷地進行。可把業相的獲取比作給木條纏線,線代表業相,木條代表個體靈魂的心。纏繞始于創世之初,貫穿整個進化階段和人體狀態,纏的線代表全部的肯定業相——自然的和非自然的。
在人類生命中,意識面臨著形形色色的客體和觀點,新業相不斷地創造出來。這些業相給各種意識狀態帶來重要轉化。美好事物所制造的印象,能激發意識中欣賞享受美的內在能力。聽到一首悅耳音樂或看到一處秀麗風景,所產生的印象也會給人一種升華感。同一位思想家接觸,也同樣會讓人對新的思維方式產生興趣,受到意識中前所未有的熱情所激勵。不僅是事物或人物印象,而且觀念和迷信印象,都對決定意識條件具有巨大效力。
迷信印象的力量,可用一個鬼故事說明。在人類思想的不同領域,也許沒有比有關鬼魂的迷信更常見了。人們通常認為,鬼魂用離奇的方式騷擾折磨受害者。莫臥兒人在印度統治時期,有個很有學問的人,對鬼故事甚是懷疑,決心親身驗證之。他曾被警告,不要在朔夜(月中最黑暗之夜)去某墓地,據說有個非常可怕的鬼魂住在那里。每當有人在墓地界內釘釘子,鬼魂定會出現。于是他就在一個朔月之夜,一手拿錘子,一手拿釘子,徑直走到墓地,選了塊無草地好釘釘子。地面一團漆黑,他寬松的斗篷也同樣漆黑。他坐在地上釘釘子時,斗篷邊剛好夾在釘子與地面間,也被釘進去。釘完釘子,又沒遇見鬼魂,他感到試驗成功。但起身離開時,感到地面的一股強大拉力。他恐懼萬分。由于以往印象的作用,除了鬼魂,他再沒有別的念頭。心想自己終于被鬼捉住。震驚之巨大,讓這個可憐的人死于心力衰竭。這個故事表明,有時候迷信造成的印象具有怎樣強大的力量。
印象的效力怎樣高估都不會過分。一個印象就是一種固力,惰性使之耐久不動。它會牢固地銘刻于人的心,哪怕他真誠希望并努力滅除,它也從容不迫,自有辦法直接或間接地付諸行動。心含有多種多樣的業相。這些業相在意識中尋求表現時,常常相互沖突。意識中的業相沖突被體驗為心理沖突。在意識擺脫一切好的和壞的業相之前,體驗注定是紛亂費解,充滿搖擺、混亂和復雜糾葛。意識只有從印象中解放,體驗才會真正和諧統一。
對業相的劃分,可按它們所涉及領域的性質差異。針對這些不同的存在領域,有三個類型的業相:(1)使靈魂能夠用濁媒介體驗濁界,并迫使它與濁體認同的濁業相。(2)使靈魂能夠用精媒介體驗精界,并迫使靈魂與精體認同的精業相。(3)使靈魂能夠用心媒介體驗心界,并迫使它與心體認同的心業相。個體靈魂狀態之間的差別,完全歸因于其意識所承載的業相種類的差異。因此有濁意識的靈魂只體驗濁界;有精意識的靈魂只體驗精界;有心意識的靈魂只體驗心界。這三類靈魂的體驗的質量差別,歸因于其業相性質的不同。
有大我意識的靈魂完全不同于所有別的靈魂,因為他們是通過大我媒介體驗超靈,其他靈魂只是體驗其身體和相應的世界。這種在大我意識靈魂與其他靈魂的意識中的根本區別,歸因于大多數靈魂的意識受到某些業相類型的制約,有大我意識的靈魂的意識則擺脫了一切的業相。只有當意識不受任何業相遮蔽和制約時,最初的意識愿望才獲得最終和真正結果,絕對之無限性和一體性被有意識地實現。通過消除業相來解放心的問題因而至關重要。
田心譯自美赫巴巴著《語錄》第 6 版,1967 年出版
- 美赫巴巴語錄
- 《語錄》目錄與術語匯編
- 七個真實
- 新人類
- 自私性
- 上帝與個體
- 宇宙的開始與終結
- 業相的形成與作用
- 業相的消除(一)
- 業相的消除(二)
- 業相的消除(三)
- 善與惡
- 暴力與非暴力
- 暴力與非暴力再解釋
- 行動與不行動
- 完美性
- 靈的生活
- 無私服務
- 靈性認識的途徑
- 性問題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愛
- 真理的無限性
- 尋找上帝
- 道路的階段
- 達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師徒關系
- 大師之道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一)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二)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三)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靜心的類型(一)
- 靜心的類型(二)
- 靜心的類型(三)
- 靜心的類型(四)
- 靜心的類型(五)
- 靜心的類型(六)
- 靜心的類型(七)
- 靜心的性質(八)
- 靈性進步的能動性
- 撒達那的深層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轉世與羯磨(一)
- 轉世與羯磨(二)
- 轉世與羯磨(三)
- 轉世與羯磨(四)
- 轉世與羯磨(五)
- 轉世與羯磨(六)
- 轉世與羯磨(七)
- 為神生,為神死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求道
- 求道者的條件(1)
- 求道者的條件(2)
- 求道者的條件(3)
- 求道者的條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條件
- 神即無限愛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簡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補編
- 跋(附四個旅程圖表)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引
- 光束
- 來自超越的沖動
- 身體與靈魂等式
- 宇宙的構造
- 前進的生命溪流
- 靈性全景中的疊置秩序
- 靈魂之間的互動
- 二元對立的演算
- 從永恒到永恒
- 靈性肆虐
- 惡乃善之遺物
- 愛之道
- 自我的把戲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如何愛上帝
- 愛能夠讓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須走開
- 巴克提瑜伽
- 論愛
- 論分裂的自我
- 大知與想象
- 自我否定與自我忘記
- 真理火花
- 真理個體
- 神圣階層的工作
- 神的市場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靈性
- 靈魂的性質
- 超越認識
- 生活意義
- 真正自由與創造
- 印象的交換
- 奇跡
- 美赫巴巴箴言
- 無限智能
- 簡介
- 無限智能遍在一切
- 證悟的條件
- 竭磨瑜伽
- 禪那瑜伽
- 四瑜伽的關系
- 巴克提的三個類型
- 巴克提的三個階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極致
- 神及其屬性
- 大師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態度
- 神圣的生命一體
- 大我、小我與束縛
- 目標與實現
- 聽著人類
- 上帝手書
- 死亡與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徑
- 睡與醒的循環
- 無與有(又名:淘氣小雞)
- 《淘氣的小雞》序言
- 《淘氣的小雞》1
- 《淘氣的小雞》2
- 《淘氣的小雞》3
- 《淘氣的小雞》4
- 《淘氣的小雞》5
- 《淘氣的小雞》6
- 《淘氣的小雞》7
- 《淘氣的小雞》8
- 《淘氣的小雞》9
- 《淘氣的小雞》10
- 《淘氣的小雞》11
- 《淘氣的小雞》12
- 《淘氣的小雞》13
- 《淘氣的小雞》14
- 《兩個國王》
- 有與無
- 愛者與被愛者
- 酒與愛
- 愛的階段
- 愛的禮物
- 愛女人與愛上帝
- 神羞見陌生人
- 絕對的誠實
- 變得無腳無頭
- 無旅之旅
- 好奇與懷疑者
- 三類廉價的體驗
- 有三類的……
- 不要尋找,你就找到
- 神在尋找
- 潛水采珠者
- 四個旅行
- 賣酒者
- 無限者是賽古魯
- 神圣佯裝
- 困境
- 知識的傳授
- 介紹
- 撒晤斯語錄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從禮物
- 神圣的回應
- 疑問的頭腦
- 醒夢狀態到真醒狀態
- 我是無限意識
- 我是歌
- 無限知識
- 宇宙身體
- 瞬間知一切
- 知與不知
- 意志與煩惱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識,目的,意義,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戲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問題與答案
- 一與零
- 物質主義的夢幻
- 當下
- 三種狀況
- 無限存在中的無目的
- 心意識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卻并寬恕
- 無知的化身
- 靈性知識圖表2022
- 1轉世進化內化
- 2神圣主題圖表
- 3神的十個狀態
- 4兩個國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來潮
- 7神是實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覺醒
- 9進化和內化
- 10四個旅程
- 11神睜開眼睛
- 12諸層面和諸世界
- 13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空無
- 14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庫特博
- 15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靈魂意識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光環與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