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在人體中獲得意識的充分發展,進化過程必須經過七大躍進,即從石頭到金屬,從金屬到植物,從植物到蟲,從蟲到魚,從魚到鳥,從鳥到獸,最后是從獸到人;每個階段都有著不同的特點。
## 石界與金屬界的特點
在石形體和金屬形體中,靈魂獲得對濁界的最初體驗。金屬界像石界一樣,是無機的和固體的。兩界都包括豐富多樣的物種。在石頭和金屬之固體狀態里,生命和能量是潛在的。因此它們被視作是無生命的。石形體和金屬形體不能自行移動,也就是說,它們沒有隨意運動。出于這個原因,與這些形體相聯系的意識,在濁界里傾向于以橫臥、水平的姿勢(而非垂直或站立姿勢)來肯定自身的存在。
## 植物界的特點
在植物界,意識體驗到自己半有生命,半無生命。植物形體的漸增意識,通過直立或站立來肯定它在濁界的存在。植物形體必須借助于某些外物來保持直立姿勢,比如土地或石頭。因它們固定于一點,既不能自行站立,又不能隨意地從一地移動到另一地。
## 蟲界的特點
在蟲意識里,靈魂積累隨意運動的體驗。它體驗到自己是有生命的。在它獲得更多更高意識的艱苦努力中,有蟲意識的靈魂在濁界首先體驗到自己是無脊椎動物,后來是脊椎動物,并以不同種類的蟲形體不斷地爬行。隨意運動是借助于成雙的腿爬行來完成的,有時靠很多雙的腿,有時靠成雙的腿和成雙的翼。蟲的表皮可能多毛,或光滑,或粗糙,或呈鱗狀。蟲會經歷生存競爭,并賦有感覺和生命。它有時是兩棲的,也就是說,它不僅能夠在陸地上隨意活動,而且能夠在水中自由活動。為便于解釋,這里的蟲形體包括了一切種類的蠕蟲、昆蟲、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它們即使有腿和翼也仍傾向于爬行,且有別于鳥和四足動物。蟲形體是平臥的,不能直立或站立,傾向于躺臥。
## 魚界的特點
有魚意識的靈魂與不同種類的魚認同,作為水中的生物(賦有生命、感覺和隨意運動的脊椎動物)體驗濁界,并長有鰭。它經歷食物和生存競爭。有魚意識的靈魂不能通過直立來肯定其在濁界的存在;卻體驗到自己是平臥的,頭從不抬高和直起。
## 鳥界的特點
鳥形體以新的體驗來豐富(啟迪)意識,因為作為長有羽毛的脊椎動物,它能在空中飛行,并能借助于雙腿在濁界里站立。
## 獸界的特點
獸形體給意識帶來更大的擴展,因為它能通過存在于獸界的更多樣物種產生新的體驗。被賦予生命、感覺和隨意運動能力的四足動物,必須面臨生存競爭。它們有時食草,有時食肉。獸意識不能通過直立姿勢來肯定其在濁界的存在,而是傾向于垂著頭朝下看。然而,猿是進化最高級的獸類,它們傾向于像人一樣站立。
## 人類界的特點
在人類形體中,靈魂的進化意識得到充分的發展。意識的進化過程終止于人體。這里意識是完全而徹底的。
人剛出生時只能躺臥,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體驗這個狀態。但其很快就表現出先直坐、后站立的傾向。靈魂的已完全進化的人類意識,最終通過直立姿勢來肯定其在濁界的存在\[\*\]。
*****
[\[\*\]](#_ftnref1) 上升的靈魂
我作為礦石死去,成為植物,
我作為植物死去,升為動物。
我作為動物死去,一躍為人。
我何懼之有?何時因死而減損?
然而,我將作為人再次死去,
與有福的天使共飛;但甚至從該天使狀態
我還要前進;萬物皆亡,唯神永存。
當我獻出我的天使靈魂時,
我將成為什么,不為心所能思議。
啊,讓我毀滅吧!因“非有”
以風琴聲宣告:“我們將回歸于祂!”
——魯米
- 美赫巴巴語錄
- 《語錄》目錄與術語匯編
- 七個真實
- 新人類
- 自私性
- 上帝與個體
- 宇宙的開始與終結
- 業相的形成與作用
- 業相的消除(一)
- 業相的消除(二)
- 業相的消除(三)
- 善與惡
- 暴力與非暴力
- 暴力與非暴力再解釋
- 行動與不行動
- 完美性
- 靈的生活
- 無私服務
- 靈性認識的途徑
- 性問題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愛
- 真理的無限性
- 尋找上帝
- 道路的階段
- 達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師徒關系
- 大師之道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一)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二)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三)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靜心的類型(一)
- 靜心的類型(二)
- 靜心的類型(三)
- 靜心的類型(四)
- 靜心的類型(五)
- 靜心的類型(六)
- 靜心的類型(七)
- 靜心的性質(八)
- 靈性進步的能動性
- 撒達那的深層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轉世與羯磨(一)
- 轉世與羯磨(二)
- 轉世與羯磨(三)
- 轉世與羯磨(四)
- 轉世與羯磨(五)
- 轉世與羯磨(六)
- 轉世與羯磨(七)
- 為神生,為神死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求道
- 求道者的條件(1)
- 求道者的條件(2)
- 求道者的條件(3)
- 求道者的條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條件
- 神即無限愛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簡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補編
- 跋(附四個旅程圖表)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引
- 光束
- 來自超越的沖動
- 身體與靈魂等式
- 宇宙的構造
- 前進的生命溪流
- 靈性全景中的疊置秩序
- 靈魂之間的互動
- 二元對立的演算
- 從永恒到永恒
- 靈性肆虐
- 惡乃善之遺物
- 愛之道
- 自我的把戲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如何愛上帝
- 愛能夠讓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須走開
- 巴克提瑜伽
- 論愛
- 論分裂的自我
- 大知與想象
- 自我否定與自我忘記
- 真理火花
- 真理個體
- 神圣階層的工作
- 神的市場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靈性
- 靈魂的性質
- 超越認識
- 生活意義
- 真正自由與創造
- 印象的交換
- 奇跡
- 美赫巴巴箴言
- 無限智能
- 簡介
- 無限智能遍在一切
- 證悟的條件
- 竭磨瑜伽
- 禪那瑜伽
- 四瑜伽的關系
- 巴克提的三個類型
- 巴克提的三個階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極致
- 神及其屬性
- 大師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態度
- 神圣的生命一體
- 大我、小我與束縛
- 目標與實現
- 聽著人類
- 上帝手書
- 死亡與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徑
- 睡與醒的循環
- 無與有(又名:淘氣小雞)
- 《淘氣的小雞》序言
- 《淘氣的小雞》1
- 《淘氣的小雞》2
- 《淘氣的小雞》3
- 《淘氣的小雞》4
- 《淘氣的小雞》5
- 《淘氣的小雞》6
- 《淘氣的小雞》7
- 《淘氣的小雞》8
- 《淘氣的小雞》9
- 《淘氣的小雞》10
- 《淘氣的小雞》11
- 《淘氣的小雞》12
- 《淘氣的小雞》13
- 《淘氣的小雞》14
- 《兩個國王》
- 有與無
- 愛者與被愛者
- 酒與愛
- 愛的階段
- 愛的禮物
- 愛女人與愛上帝
- 神羞見陌生人
- 絕對的誠實
- 變得無腳無頭
- 無旅之旅
- 好奇與懷疑者
- 三類廉價的體驗
- 有三類的……
- 不要尋找,你就找到
- 神在尋找
- 潛水采珠者
- 四個旅行
- 賣酒者
- 無限者是賽古魯
- 神圣佯裝
- 困境
- 知識的傳授
- 介紹
- 撒晤斯語錄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從禮物
- 神圣的回應
- 疑問的頭腦
- 醒夢狀態到真醒狀態
- 我是無限意識
- 我是歌
- 無限知識
- 宇宙身體
- 瞬間知一切
- 知與不知
- 意志與煩惱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識,目的,意義,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戲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問題與答案
- 一與零
- 物質主義的夢幻
- 當下
- 三種狀況
- 無限存在中的無目的
- 心意識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卻并寬恕
- 無知的化身
- 靈性知識圖表2022
- 1轉世進化內化
- 2神圣主題圖表
- 3神的十個狀態
- 4兩個國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來潮
- 7神是實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覺醒
- 9進化和內化
- 10四個旅程
- 11神睜開眼睛
- 12諸層面和諸世界
- 13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空無
- 14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庫特博
- 15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靈魂意識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光環與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