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當下**
天文學家從億、兆、億兆光年的角度談論時間。即使這些數字也不適于他們的數學計算,他們可能需要打造新的術語。
假若我試圖用天文學術語來解釋時間的始末,那也絕不能描述永恒中時間的開始與結束。
相對于時間中的每一個點,總是有一個 “之前”,并且總是有一個“之后”。過去之“昨天” 和將來之 “明天” 有賴于時間中的一個點,即永恒中此刻的**當下**。
一個人在想入非非中,去想象永恒中此刻當下的開始與結束,他至多可以對某個時間度量進行加或減;但這只不過是對零的添加或減少。在時間的流動中,無論多少的搖擺,即便是億萬個時間周期,也不能對永恒中**當下**的始束給出絲毫的概念。
**55**
**是**
在實在里唯有一。在幻相里有多。之所以對一神還是多神有如此多的混亂不明,是因為神是如此無限地為一。
甚至說 “唯有一個神” 都是錯誤的。神無限地一體,因而他不能被稱作“一”。一個人只能說,**一是**。“神” 這個詞只是試圖給那個**一**賦予一個名字,事實上他沒有名字。甚至說神是一,也暗含著二的可能性。說有很多神,乃是瘋狂。
神是那個扮演著無數角色的一。譬如,你們有人閉眼坐著,在想象中創造出無數的事物,在這個想象行為中他維持著它們。然后他睜開眼,從而毀滅了他曾在想象中創造并維系的一切事物。就這樣同一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創造者,維系者和融化者。
再譬如,另一個人在熟睡——這是神的原始狀態——人們說他在睡眠;但在熟睡里他連自己是自己都意識不到。他醒來時,人們說他醒著;他刷牙時,人們說他在刷牙。人們看見他行走,跑動,講話,唱歌,等等,他只是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不可能是多于一。因為他是唯一。
我們唯一能說的是:神是,或者說一是。
存在著兩個事物:一與多。我們把一稱為神;我們把多稱為幻相。為什么?因為在實在里唯有一是。即使把這個一叫做 “一” 也不對——**一是**。
**56**
**無限個體性宣稱不分一體性**
在不可分一體性之無限海洋的浩瀚中,沒有分別的可能性。那么在不可分里怎能容納個體性呢?在不可分不受限的實在海洋里,每一個完全覺悟實在的水滴怎么可能個別地宣布:我是海洋!
水滴被激起意識的那一刻,它將自己分離成單獨的實體,并且獲得個體性——虛假的 “我是” 性。這個蘇醒的 “我” 被籠罩于虛假性里,其意識依其印象和表現領域每增加一步,虛假性也隨之增加。這個最初幫助水滴在不可分海洋里建立起個體性的虛假性,則成為永久的阻礙,阻止水滴認識自己是海洋。“我”必須擺脫虛假性,才能證悟它真正是誰。
在道途的終端,憑借至師的恩典,終于達到目標時,該虛假性也被完全去除,唯有 “我” 保留下來,連同無上的自知——說,我的虛假離開了——我是神!
這樣,當每一個個體水滴脫離其有別于海洋的虛假覺知時,它宣布自己是無限不可分的海洋。在其虛假性、其自身的虛假性消除的一瞬間,水滴宣稱其無限個體性。它隨即有意識地與不間斷地永恒體驗著自己是獨一無二:全能、無限與不可分的帕若瑪特瑪。這就是 “我是神” 狀態。這就是每一個阿特瑪,從其意識永遠卸去虛假性(印象)的瞬間,宣稱自己是帕若瑪特瑪——絕對上帝——的方式。
譯自 The?Everything?and?The?Nothing?by?Meher?Baba,1963.
[http://meherbaba.cn/2020/site/?p=287](http://meherbaba.cn/2020/site/?p=287)
- 美赫巴巴語錄
- 《語錄》目錄與術語匯編
- 七個真實
- 新人類
- 自私性
- 上帝與個體
- 宇宙的開始與終結
- 業相的形成與作用
- 業相的消除(一)
- 業相的消除(二)
- 業相的消除(三)
- 善與惡
- 暴力與非暴力
- 暴力與非暴力再解釋
- 行動與不行動
- 完美性
- 靈的生活
- 無私服務
- 靈性認識的途徑
- 性問題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愛
- 真理的無限性
- 尋找上帝
- 道路的階段
- 達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師徒關系
- 大師之道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一)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二)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三)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靜心的類型(一)
- 靜心的類型(二)
- 靜心的類型(三)
- 靜心的類型(四)
- 靜心的類型(五)
- 靜心的類型(六)
- 靜心的類型(七)
- 靜心的性質(八)
- 靈性進步的能動性
- 撒達那的深層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轉世與羯磨(一)
- 轉世與羯磨(二)
- 轉世與羯磨(三)
- 轉世與羯磨(四)
- 轉世與羯磨(五)
- 轉世與羯磨(六)
- 轉世與羯磨(七)
- 為神生,為神死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求道
- 求道者的條件(1)
- 求道者的條件(2)
- 求道者的條件(3)
- 求道者的條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條件
- 神即無限愛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簡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補編
- 跋(附四個旅程圖表)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引
- 光束
- 來自超越的沖動
- 身體與靈魂等式
- 宇宙的構造
- 前進的生命溪流
- 靈性全景中的疊置秩序
- 靈魂之間的互動
- 二元對立的演算
- 從永恒到永恒
- 靈性肆虐
- 惡乃善之遺物
- 愛之道
- 自我的把戲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如何愛上帝
- 愛能夠讓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須走開
- 巴克提瑜伽
- 論愛
- 論分裂的自我
- 大知與想象
- 自我否定與自我忘記
- 真理火花
- 真理個體
- 神圣階層的工作
- 神的市場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靈性
- 靈魂的性質
- 超越認識
- 生活意義
- 真正自由與創造
- 印象的交換
- 奇跡
- 美赫巴巴箴言
- 無限智能
- 簡介
- 無限智能遍在一切
- 證悟的條件
- 竭磨瑜伽
- 禪那瑜伽
- 四瑜伽的關系
- 巴克提的三個類型
- 巴克提的三個階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極致
- 神及其屬性
- 大師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態度
- 神圣的生命一體
- 大我、小我與束縛
- 目標與實現
- 聽著人類
- 上帝手書
- 死亡與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徑
- 睡與醒的循環
- 無與有(又名:淘氣小雞)
- 《淘氣的小雞》序言
- 《淘氣的小雞》1
- 《淘氣的小雞》2
- 《淘氣的小雞》3
- 《淘氣的小雞》4
- 《淘氣的小雞》5
- 《淘氣的小雞》6
- 《淘氣的小雞》7
- 《淘氣的小雞》8
- 《淘氣的小雞》9
- 《淘氣的小雞》10
- 《淘氣的小雞》11
- 《淘氣的小雞》12
- 《淘氣的小雞》13
- 《淘氣的小雞》14
- 《兩個國王》
- 有與無
- 愛者與被愛者
- 酒與愛
- 愛的階段
- 愛的禮物
- 愛女人與愛上帝
- 神羞見陌生人
- 絕對的誠實
- 變得無腳無頭
- 無旅之旅
- 好奇與懷疑者
- 三類廉價的體驗
- 有三類的……
- 不要尋找,你就找到
- 神在尋找
- 潛水采珠者
- 四個旅行
- 賣酒者
- 無限者是賽古魯
- 神圣佯裝
- 困境
- 知識的傳授
- 介紹
- 撒晤斯語錄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從禮物
- 神圣的回應
- 疑問的頭腦
- 醒夢狀態到真醒狀態
- 我是無限意識
- 我是歌
- 無限知識
- 宇宙身體
- 瞬間知一切
- 知與不知
- 意志與煩惱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識,目的,意義,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戲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問題與答案
- 一與零
- 物質主義的夢幻
- 當下
- 三種狀況
- 無限存在中的無目的
- 心意識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卻并寬恕
- 無知的化身
- 靈性知識圖表2022
- 1轉世進化內化
- 2神圣主題圖表
- 3神的十個狀態
- 4兩個國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來潮
- 7神是實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覺醒
- 9進化和內化
- 10四個旅程
- 11神睜開眼睛
- 12諸層面和諸世界
- 13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空無
- 14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庫特博
- 15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靈魂意識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光環與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