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靈性問題,是從印象傾向(業相)中解放心,又不完全毀壞心智。我心積累的印象傾向,極其錯綜復雜地糾纏在一起。可把印象比作一堆亂線,因使用不慎,形成無數復雜糾結和亂環。要把這一團糟的印象線,梳理成一條有用的線,無比困難。而大師通過洞見、慈愛與控制力所做的,正是這種極困難的工作。
將線剪成碎段或者燒成灰燼容易。大師用強大的恩典一擊,行道者就有可能證悟真理。但他卻不能回到世間,或者與之建立任何聯系。這是瑪居卜狀態。與賽古魯相比,瑪居卜在神圣二元游戲中沒有多大用處。他們融入真理,完全忘記世界的需要;對其中的事件沒有反應。他們的意識從外界接收的偶爾印象,通過零散的表現和行為,自動消耗,因為他們絲毫不對此負責。
雖然瑪居卜靈性上完美,但就在世間的行動而言,他就像一輛無人駕駛的馬車。馬匹代表從外界碰撞在心上的零散印象。它們自行解決,不受車夫控制或指揮。理由很簡單,瑪居卜沒有智力化的我心。這種智力化的我心在受縛靈魂中起著馬車夫的作用。融入真理之后,瑪居卜再不會下降。也不愿承擔宇宙心及其瑜伽瑜伽業相(神圣化的印象)。他跟世界已經沒有任何的實際聯系。
通過瑪居卜的身體來尋求表現的零星印象之馬,既不受我心,也不受真理駕馭。印象是信愛者等,從外界的偶爾碰撞造成的。這些印象自動解決。印象之馬無人駕駛地奔跑。不過,雖然這些瑪居卜的外表行動零散并且依賴外部影響,卻對行動的目標有著巨大的靈性利益。因為行動的背景是真理意識。在瑪居卜那里,雖然真理意識沉浸于自身,不活躍或無表現,它卻是通過他所釋放的一切行動的持續背景。這使得這些行動對接受者意義重大。后者根據自身的業相功德,獲取巨大的靈性利益。行動的結果不是出于瑪居卜的意愿。他沒有意志。貌似其行為結果的東西,是接收者靠自身的業相行為和準備,通過瑪居卜招致給自己的。
與瑪居卜不同的是,至師把真理意識帶回二元世界。這是通過尚未割斷的聯系來完成的。至師融入真理意識時,與所有的聯系完全脫離。但下降到世間時,他卻發現這種下降很容易,因為他在往目標上升期間,與世界的聯系渠道保留的完好無損。在他的情況中,印象線沒有燒掉或切斷,可以說只是被拉直和神圣化了。用于這個拉直和解開的底基的保留,至師能夠與世界建立重要、有益和解放的聯系。
現已普遍與無限的至師之心,神圣地將其拉直的業相轉化成瑜伽瑜伽業相,并且明辨地覺知到二元世界。至師不像無人駕駛的馬車。在他那里,如在瑪居卜那里,我心也徹底消失。但他的一切行動皆受真理意識的無限知識、能力和喜悅控制指揮。所以說至師在地球上的生活是對一切眾生的祝福。在他那里,車夫即真理本身。
因為不受限的能力,至師常常能夠承擔他人的印象,通過把痛苦招致自身,替他人消解印象。好比鐵路官員,可幫忙讓乘客免費乘車。不過,乘客得到了好處,鐵路官員卻得為他償付。所以,在上述情況中,雖然弟子可從解決或消耗印象中得到豁免,但大師必須通過自愿代人受苦,通過宇宙心的工作,為他們消除業相。
驅動至師之車的馬匹,是瑜伽瑜伽業相或神圣化印象,這是他在降入二元世界時給予自己的。低級我心及其一切限定印象,對他已不存在;我心由更高級的宇宙心取代。宇宙心通過它主動承擔的瑜伽瑜伽業相發揮作用,卻不受它們束縛。瑜伽瑜伽業相可以說是被“拉直”和神圣化的從前印象“線”。由于錯綜復雜、各種各樣糾結及扭曲慣性機制,印象對我心起著制約作用。但現在線已被“拉直”和“反繞”,只可作為工具,而本身不會纏繞。大師為了其宇宙工作,隨意利用這個線團。這絲毫不會削減他的自由,不會干預他的真理意識或創造性。
這些被拉直或神圣化的新印象,可被用作大師之車的馬匹。然而,這些馬匹本身既不駕駛車;也不像受限個體那樣受我心(或者說有組織和束縛性的無知業相核心)駕馭。大師之車的馬匹,由他的真理意識通過他的宇宙心駕馭。他不會陷入二元我心所特有的分別意識。在保持自由的同時,他的宇宙心僅僅把這些馬匹用于神圣工作。工作本身的規劃乃獨立于這些業相的影響。換言之,瑜伽瑜伽業相或神圣化印象,為大師的活動提供了明確渠道之基礎,但本身并不決定他的行動。它們本身是無生命或無能力的,對他不能有任何影響。它們僅僅根據大師完全自由地給自己布置的靈性工作的性質,被用作具體表現的馴服工具。
可把瑜伽瑜伽業相或神圣化印象,比作一條向愿行者敞開的道路。道路本身不能,也不會讓誰利用它。卻能幫助那些選擇它的人。大師的瑜伽瑜伽業相類似于這條路。它們不能主動地釋放活動。但如果大師在無拘無束的自由中,決定釋放某個活動,它們則能促成之。
也是在這個方面,大師的瑜伽瑜伽業相完全不同于普通受限個體的束縛印象。在受限個體那里,我心的印象具有自身的指揮和牽引力,而不單單是精神能量流動的渠道。它們本身乃傾向。是受限我心上的活躍刻印。里面貯存著一定的精神能量單位,有著自身的驅動力。
這種貯存于印象里的驅動力,通常受到自我核心的控制,后者能在一定范圍內阻止、釋放或轉化這些傾向。這就是為什么我心被比作駕馭印象傾向之馬的車夫。不過,我心的駕駛既不可靠也不完美。不可靠,是因為馬匹不總是服從指揮。印象之馬傾向于按自己的習慣拉車,不顧我心的決定。不完美,是因為這些印象馬匹的長期牽拉、驅動和遏制,使作為車夫的我心變得盲目、局限、漫無目的。
大師宇宙心的瑜伽瑜伽業相,不是有凍結著的能量的傾向。它們完全是無獨立驅動力的明確渠道。印象馬匹不能無人駕駛地奔跑,也不能對車夫推、拉或遏制。在大師那里車夫即真理,通過宇宙心來肯定自身。因此,大師對車輛的駕馭既可靠又完美。
大師宇宙心的神圣化印象,與其說像馬匹,不如說更像汽車。汽車完全在司機的控制下。汽車的職能與馬匹的截然不同。馬匹有自身的傾向,對車夫施加一定程度的推、拉或遏制。汽車則沒有這種干預傾向。它完全服從司機的意志,不對后者的選擇施加任何影響。它只是一個工具,不下令該做什么或不該做什么。也沒有自身的傾向。(這里假設的車是一輛完全正常,可在一切情況下順利運行的汽車)。宇宙心,以及它給予自己的神圣化印象,好比一部從不失靈出故障的完美機器。這部機器雖然本身沒有活動力,卻能絕對有效和無限服從地,被用于無限真理意識的創造顯現。
當我心選擇屈從一個印象傾向而非另一個時,它感受并行使有限的和虛幻的自由。它似乎在選擇中并通過選擇享受自由。但這種自由只是表面的。不是自由的選擇。事實是印象傾向為了表現或行動,利用了我心并獲得它的強化認可。我心做選擇,但并無真正的選擇。它的選擇是虛假的。
另一方面,當宇宙心選擇激活或釋放具體的神圣化印象時,它感受并行使不受限的自由。它有充分的選擇自由。它可能會,也可能不會選擇該具體行動,所以是真正地自由。我心選擇;但是在無知和受限自由中選擇。宇宙心也選擇,卻是在真理知識和無限自由中選擇。受限的自由根本不是自由;只是一種自由幻覺。
成道者的無限自由是唯一真正而徹底的自由。只有在這樣一個大師的能動自由中,作為真理的大我,才能通過宇宙心的神圣化印象顯現自身。神圣化的印象無限地服從大我,因而無限地有效。它們釋放不為零散目標所限制的神圣及創造行動。而我心的一般束縛印象,卻無止境地侵犯大我。它們尋求自身的實現,讓大我受制于無盡追求執著的暴虐。因此,束縛印象的有效性和創造性受到無限制約。
神圣化印記不是減損而是創造性的;不是限制而是擴展性的。因而完全不同于自我印記。神圣化印象本質上是宇宙心的補充資產。其功能不是削弱限制,而是補充增加。另一方面,我心的束縛印象則具有限制和減損性。我心的束縛性印象與宇宙心的神圣化印象之間,是性質的區別,不僅是程度的區別。同理,我心的自由與宇宙心的自由之間,也不是程度的而是性質的區別。
束縛性印象的效力無限地受限,因為它們雖然似乎在時間中產生巨大效果,但整個結果也許毫無價值。它們的創造性無限地受限,因為不能產生新的東西。只能產生以前體驗過的東西——雖然也許是在新的組合和背景中。它們的創造性局限于對實乃舊事物的再組合。不過,至師用于工作的神圣化印象,卻具有無限的創造性,因為它們在二元世界所達成的一切,皆朝向對無限的真正實現,因此具有超出一切局限模式的真正與無限價值。
至師的神圣化印象具有無限的創造性。它們幫助自證的無限在時間中顯現;這種化身不是一般時間過程的例行常規。至師的行動不單純是重復的。不單單是對以前體驗的再體驗,不是塵世過去在一個新背景中的重復。而是做某個絕非二元體驗結果的事情。至師的行動是一種全新的創造,是真理降入假相。因此其創造性無量無限。至師的拯救行為,是永恒在因果關系世界里的一閃。這即是通過至師神圣恩典降臨之秘密。
田心譯自《真理火花》德希穆克版本1967年出版
- 美赫巴巴語錄
- 《語錄》目錄與術語匯編
- 七個真實
- 新人類
- 自私性
- 上帝與個體
- 宇宙的開始與終結
- 業相的形成與作用
- 業相的消除(一)
- 業相的消除(二)
- 業相的消除(三)
- 善與惡
- 暴力與非暴力
- 暴力與非暴力再解釋
- 行動與不行動
- 完美性
- 靈的生活
- 無私服務
- 靈性認識的途徑
- 性問題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愛
- 真理的無限性
- 尋找上帝
- 道路的階段
- 達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師徒關系
- 大師之道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一)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二)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三)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靜心的類型(一)
- 靜心的類型(二)
- 靜心的類型(三)
- 靜心的類型(四)
- 靜心的類型(五)
- 靜心的類型(六)
- 靜心的類型(七)
- 靜心的性質(八)
- 靈性進步的能動性
- 撒達那的深層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轉世與羯磨(一)
- 轉世與羯磨(二)
- 轉世與羯磨(三)
- 轉世與羯磨(四)
- 轉世與羯磨(五)
- 轉世與羯磨(六)
- 轉世與羯磨(七)
- 為神生,為神死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求道
- 求道者的條件(1)
- 求道者的條件(2)
- 求道者的條件(3)
- 求道者的條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條件
- 神即無限愛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簡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補編
- 跋(附四個旅程圖表)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引
- 光束
- 來自超越的沖動
- 身體與靈魂等式
- 宇宙的構造
- 前進的生命溪流
- 靈性全景中的疊置秩序
- 靈魂之間的互動
- 二元對立的演算
- 從永恒到永恒
- 靈性肆虐
- 惡乃善之遺物
- 愛之道
- 自我的把戲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如何愛上帝
- 愛能夠讓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須走開
- 巴克提瑜伽
- 論愛
- 論分裂的自我
- 大知與想象
- 自我否定與自我忘記
- 真理火花
- 真理個體
- 神圣階層的工作
- 神的市場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靈性
- 靈魂的性質
- 超越認識
- 生活意義
- 真正自由與創造
- 印象的交換
- 奇跡
- 美赫巴巴箴言
- 無限智能
- 簡介
- 無限智能遍在一切
- 證悟的條件
- 竭磨瑜伽
- 禪那瑜伽
- 四瑜伽的關系
- 巴克提的三個類型
- 巴克提的三個階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極致
- 神及其屬性
- 大師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態度
- 神圣的生命一體
- 大我、小我與束縛
- 目標與實現
- 聽著人類
- 上帝手書
- 死亡與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徑
- 睡與醒的循環
- 無與有(又名:淘氣小雞)
- 《淘氣的小雞》序言
- 《淘氣的小雞》1
- 《淘氣的小雞》2
- 《淘氣的小雞》3
- 《淘氣的小雞》4
- 《淘氣的小雞》5
- 《淘氣的小雞》6
- 《淘氣的小雞》7
- 《淘氣的小雞》8
- 《淘氣的小雞》9
- 《淘氣的小雞》10
- 《淘氣的小雞》11
- 《淘氣的小雞》12
- 《淘氣的小雞》13
- 《淘氣的小雞》14
- 《兩個國王》
- 有與無
- 愛者與被愛者
- 酒與愛
- 愛的階段
- 愛的禮物
- 愛女人與愛上帝
- 神羞見陌生人
- 絕對的誠實
- 變得無腳無頭
- 無旅之旅
- 好奇與懷疑者
- 三類廉價的體驗
- 有三類的……
- 不要尋找,你就找到
- 神在尋找
- 潛水采珠者
- 四個旅行
- 賣酒者
- 無限者是賽古魯
- 神圣佯裝
- 困境
- 知識的傳授
- 介紹
- 撒晤斯語錄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從禮物
- 神圣的回應
- 疑問的頭腦
- 醒夢狀態到真醒狀態
- 我是無限意識
- 我是歌
- 無限知識
- 宇宙身體
- 瞬間知一切
- 知與不知
- 意志與煩惱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識,目的,意義,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戲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問題與答案
- 一與零
- 物質主義的夢幻
- 當下
- 三種狀況
- 無限存在中的無目的
- 心意識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卻并寬恕
- 無知的化身
- 靈性知識圖表2022
- 1轉世進化內化
- 2神圣主題圖表
- 3神的十個狀態
- 4兩個國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來潮
- 7神是實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覺醒
- 9進化和內化
- 10四個旅程
- 11神睜開眼睛
- 12諸層面和諸世界
- 13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空無
- 14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庫特博
- 15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靈魂意識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光環與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