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成道的市場是不存在的。即使有人提供這種證悟,顧客也會極少。世人深陷愚昧,沒有能力估量靈性真理的價值。然而,大師們一次次試圖用大眾所理解的語言,幫助摸索笨拙的人類;降到他們的層面,也只能傳遞一部分對該真理的瞥見。盡管如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連對這種賜予,那些愚昧深重者也無動于衷。通常的世俗思想和感情習慣,已使他們的心頑固不化。
世人大多欣賞不了真正重要事物的價值。即使在那些欣賞者里面,大部分人也無法從中獲益。可以用一個故事說明。有個信神者,敬拜神多年后,心中升起新的渴望——證悟真理之神。他變得騷動不安,想即刻獲得這種至高體驗。一天碰巧有位圣哲到村里訪問,信神者畢恭畢敬地走來,對圣哲說,“我曾去各地朝圣;也拜訪過不少的圣人,尋求幫助和祝福。但這個愿望遠未滿足。我等得夠久的了。今日向您完全臣服,希望會從您這里獲得光明和幫助。”
他言語無比真誠,并相信自己真的準備好接受最高靈性體驗,卻不知相差甚遠,不知道自己在要什么。因此,為了讓他明白他實際上需要更進一步的準備,圣哲從長袍中取出一塊看似大理石的珍貴寶石。遞給他,“拿上這塊石頭,去市場換五磅蔬菜。”信徒不知寶石的真正價值,把它當作普通的大理石。出于無知,他遲疑不決,認為去做一件注定要失敗的事,只會是白費力氣。不過,當圣哲要他別介入個人的想法,只需按要求去做時,他決定去試試。
聽他說想用一塊石頭換五磅蔬菜,人人都笑話他的非分之想。不過,有一個人覺得給孩子做玩具倒也不錯。但只出了四磅菜的價。信徒返回,對圣哲講了發生的一切。后者聽完卻要他再去,換五磅糖果。
他肩負新差來到市場,又遭大家恥笑。但有個想給戒指鑲塊寶石,又買不起真寶石的人,感到這雖說只是塊大理石,也許可作為假寶石鑲在戒指上。所以同意交換,但出價只有四磅糖果。信徒再次返回,向圣哲匯報了第二次買石經過。
現在圣哲則要他去找個金匠,賣一百盧比。他第三次來到市場,又被人笑話。不過,有個金匠心想這或許是塊真寶石,但只出價九十盧比。信徒的耐心到了極限。三次嘗試皆告失敗。因此要求圣哲收回石頭,因為他不可能滿足后者的要求。
然而,圣哲卻要他找個珠寶商試試,要價一千盧比。他便拿著石頭去見珠寶商。后者立刻認出這確實是塊值錢的寶石,知道其真實價值不會下兩萬盧比。認為百年不遇的機會來了,要利用利用這個對珠寶一竅不通的外行。在貪婪無厭的驅使下,珠寶商僅僅出了八百盧比的價格,從而丟掉了一樁好生意。
至此信徒徹底失去耐心。扔掉石頭,對圣哲說,“我找您是為了證得最高真理,與神合一,不是被迫一再做徒勞無益的差使。要么把我渴望的東西給我,要么讓我回到原來的生活。”圣哲回答,“沒有不懈的耐心,就別想達到與神合一。你連這種普通的考驗都受不了,根本別指望承受真正求道者必須對付的嚴峻考驗。你最好還是回到世間。但你離開前,我要你總結一下,從四次賣寶石的經歷中,你學到了什么?”
圣哲接著說,“出價四磅蔬菜的交易者,就像對永恒上帝一無所知的大眾。他們想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必須擁有這個無價之寶。僅僅出價四磅糖果的交易者,類似于認真或有思想的人。他們有時候意識到其生活方式需要改變,卻滿足于用另一個假物來取代已厭倦的假物。對擁有真正的東西并不堅決。他們想要的只是某些改變,因為對現實生活不滿。
出價九十盧比的金匠,就像一個知道有更高的生活并想得到之,卻缺少足夠的決心做真正努力的求道者。而知道寶石的真正價值,卻只出八百盧比的珠寶商,就像一個知道永恒生活的真正價值,卻不想付出真價去獲得的高級靈魂。不愿放棄分別的自我生活,卻提出做很多別的根本不夠最低標準的事情,想以此欺騙大師。”
圣哲最后說,“而你,我親愛的,就像那些拒絕吸取經驗教訓的不幸者。在連續幾次的差使中,你有充足的機會注意到,隨著你找的人越來越識貨,對石頭的估價也越來越高。你卻堅持當初的觀點,認為它毫無價值。甚而在絕望中竟然扔掉一個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你需要更多的閱歷,從自身和他人的經驗中學習。有足夠經歷后再來找我。”
有能力欣賞靈性生活的真正價值的人極少。即使在這些罕見者中,多數人因性情使然,繼續讓瑣碎的考慮左右自己。錯過把認識到的重要價值融入生活的機會。他們所做的至多只是高談闊論或著書立說,或者作為愉快的消磨時光方式,對這些價值進行思索。不付諸實踐的價值則不是價值。僅僅在腦子里思慮價值的概念,此概念就恰如其它的純粹智力概念——玩物而已。
花費在純粹思考、談論或寫作上的能量,就像火車頭的汽笛冒出的蒸汽。它弄出聲音,甚至有趣,卻不能驅動機車,哪怕一寸。無論多少汽笛聲都推動不了火車。必須明智地利用蒸汽,以便讓它實際把火車開到目的地。所以說圣哲們都總是強調實踐而非理論。這尤其適用于那些想認識并證悟神的人。
田心譯自美赫巴巴著《真理的火花》(Sparks Of The Truth, From Dissertations of Meher Baba, A version by C. D. Deshmukh,1966)
- 美赫巴巴語錄
- 《語錄》目錄與術語匯編
- 七個真實
- 新人類
- 自私性
- 上帝與個體
- 宇宙的開始與終結
- 業相的形成與作用
- 業相的消除(一)
- 業相的消除(二)
- 業相的消除(三)
- 善與惡
- 暴力與非暴力
- 暴力與非暴力再解釋
- 行動與不行動
- 完美性
- 靈的生活
- 無私服務
- 靈性認識的途徑
- 性問題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愛
- 真理的無限性
- 尋找上帝
- 道路的階段
- 達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師徒關系
- 大師之道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一)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二)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三)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靜心的類型(一)
- 靜心的類型(二)
- 靜心的類型(三)
- 靜心的類型(四)
- 靜心的類型(五)
- 靜心的類型(六)
- 靜心的類型(七)
- 靜心的性質(八)
- 靈性進步的能動性
- 撒達那的深層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轉世與羯磨(一)
- 轉世與羯磨(二)
- 轉世與羯磨(三)
- 轉世與羯磨(四)
- 轉世與羯磨(五)
- 轉世與羯磨(六)
- 轉世與羯磨(七)
- 為神生,為神死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求道
- 求道者的條件(1)
- 求道者的條件(2)
- 求道者的條件(3)
- 求道者的條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條件
- 神即無限愛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簡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補編
- 跋(附四個旅程圖表)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引
- 光束
- 來自超越的沖動
- 身體與靈魂等式
- 宇宙的構造
- 前進的生命溪流
- 靈性全景中的疊置秩序
- 靈魂之間的互動
- 二元對立的演算
- 從永恒到永恒
- 靈性肆虐
- 惡乃善之遺物
- 愛之道
- 自我的把戲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如何愛上帝
- 愛能夠讓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須走開
- 巴克提瑜伽
- 論愛
- 論分裂的自我
- 大知與想象
- 自我否定與自我忘記
- 真理火花
- 真理個體
- 神圣階層的工作
- 神的市場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靈性
- 靈魂的性質
- 超越認識
- 生活意義
- 真正自由與創造
- 印象的交換
- 奇跡
- 美赫巴巴箴言
- 無限智能
- 簡介
- 無限智能遍在一切
- 證悟的條件
- 竭磨瑜伽
- 禪那瑜伽
- 四瑜伽的關系
- 巴克提的三個類型
- 巴克提的三個階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極致
- 神及其屬性
- 大師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態度
- 神圣的生命一體
- 大我、小我與束縛
- 目標與實現
- 聽著人類
- 上帝手書
- 死亡與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徑
- 睡與醒的循環
- 無與有(又名:淘氣小雞)
- 《淘氣的小雞》序言
- 《淘氣的小雞》1
- 《淘氣的小雞》2
- 《淘氣的小雞》3
- 《淘氣的小雞》4
- 《淘氣的小雞》5
- 《淘氣的小雞》6
- 《淘氣的小雞》7
- 《淘氣的小雞》8
- 《淘氣的小雞》9
- 《淘氣的小雞》10
- 《淘氣的小雞》11
- 《淘氣的小雞》12
- 《淘氣的小雞》13
- 《淘氣的小雞》14
- 《兩個國王》
- 有與無
- 愛者與被愛者
- 酒與愛
- 愛的階段
- 愛的禮物
- 愛女人與愛上帝
- 神羞見陌生人
- 絕對的誠實
- 變得無腳無頭
- 無旅之旅
- 好奇與懷疑者
- 三類廉價的體驗
- 有三類的……
- 不要尋找,你就找到
- 神在尋找
- 潛水采珠者
- 四個旅行
- 賣酒者
- 無限者是賽古魯
- 神圣佯裝
- 困境
- 知識的傳授
- 介紹
- 撒晤斯語錄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從禮物
- 神圣的回應
- 疑問的頭腦
- 醒夢狀態到真醒狀態
- 我是無限意識
- 我是歌
- 無限知識
- 宇宙身體
- 瞬間知一切
- 知與不知
- 意志與煩惱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識,目的,意義,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戲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問題與答案
- 一與零
- 物質主義的夢幻
- 當下
- 三種狀況
- 無限存在中的無目的
- 心意識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卻并寬恕
- 無知的化身
- 靈性知識圖表2022
- 1轉世進化內化
- 2神圣主題圖表
- 3神的十個狀態
- 4兩個國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來潮
- 7神是實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覺醒
- 9進化和內化
- 10四個旅程
- 11神睜開眼睛
- 12諸層面和諸世界
- 13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空無
- 14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庫特博
- 15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靈魂意識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光環與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