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靜心的主要類型及其相對價值**
靜心有不同的類型,為方便起見,可根據三個不同原理加以區別。在如下基礎上劃分:(1)靜心在靈性進步中的作用,(2)在靜心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性格方面,(3)它試圖認識的具體體驗。可采用這三個原理的任何一個來劃分靜心的類型。最后一個原理最適合列舉目的,將在詳細解釋不同的靜心形式時使用。本部分將使用前兩個原理,因為它們有助于以不同的方式解釋各種靜心形式的相對價值。
從第一個原理的角度,靜心必須服務于讓意識聯系永恒真理,并讓意識脫落現象世界的虛妄和不重要事物之目的。因而產生兩類靜心:主要涉及心的綜合活動(安外亞)的聯系型靜心和主要涉及心的分析活動(未阿提瑞卡)的分離型靜心。可用公式 “我是無限” 說明聯系型靜心;用公式 “我非我欲” 說明分離型靜心。
通過聯系型靜心,求道者努力地同他在思想上構建的靈性理想結合。通過分離型靜心,求道者努力地同他所認為的反靈性的情況分離。聯系型靜心是一種對靈性生活要素的吸收過程;分離型靜心是一種對阻礙精神生活的因素的消除過程。
聯系型靜心所涉及的對象可以說選自于光明王國;分離型靜心涉及的對象屬于影子王國。如影子世界,幻相世界也有自身魅力。一個人要想成功地走出幻相世界并且抵達真理,就得通過反復認識幻相世界的真正不值,培養對其誘惑的抵制;正如要走進光明,他則必須培養對影子世界的不滿。因此分離型靜心是聯系型靜心的預備。它走在前面并有自身價值,但僅僅是為了給聯系型靜心鋪路。
在某種程度上,聯系型靜心和分離型靜心都有必要;但最終,聯系型靜心要比分離型靜心遠為有效和重要。一個人被陰影圍困,只是不停地煩惱則沒多大益處。如果他的興趣僅僅是對影子生氣,煩惱便無止境。但如果他不對陰影惱怒,而是投入把自己帶到陽光之下的更要緊工作,就會發現陰影已全部消失。真正重要的不是對現存局限一味地不滿,而是朝既定的理想努力。一個人只要面向太陽,努力走進光明,籠罩他的陰影就不會對其解放構成嚴重障礙。同理,求道者只要一心渴望著同靈性理想結合,也不必對自身弱點過于煩惱。行道結束時,所有的弱點都消失于烏有。
聯系型靜心之于精神,恰如食物之于身體。身體能夠通過吸收適當的食品,彌補所缺營養。心也能夠通過靜心,吸收靈性真理,保證健康。雖然聯系型靜心的不同形式都各有好處,但有必要在它們之間找到一種平衡,好比人對飲食不同成分的營養價值感到滿意,但也有必要注意飲食均衡。精神生活的不均衡發展阻礙進步,因為這由內部斷裂所伴隨。不同靜心形式的巧妙組合有助于快速進步,因為這確保一顆和諧平衡的心。正確的組合是那些通過強調正好與排除求道者當前面臨的特殊障礙有關的真理方面,不斷增進平衡的組合。
飲食比方甚至可延伸到靜心的第二個類型,也就是避開與消除反靈性的事物。正如錯誤的飲食會影響身體健康,錯誤的靜心類型也會讓心陷入紊亂。錯誤的食物類型非但不能提供營養,反而會損害健康;對欲望對象的本能靜心非但不會打破現存的桎梏,反而會對心制造更多枷鎖。因此,避開錯誤的靜心類型,同避開錯誤食物類型一樣重要。再者,正如身體的健康要求不斷地清除廢品和有毒物質,靈性的健康也要求排除不良思想和情緒。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解釋區分了可從靜心在靈性進步中所發揮作用的角度,所觀察到的靜心類型。按照靜心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人格部分的性質,來劃分靜心類型,也同樣有啟發性。這種對第二個原理的運用,產生三個不同的靜心類型。
在第一個靜心類型,智力起主導作用;可稱之為 “明辨靜心”。在第二個類型,心靈起主導作用;可稱之為“心靈靜心”。在第三個類型,人的積極性起主導作用,可稱之為“行動靜心”。明辨靜心由“我非我體,我即無限” 之類理性公式代表。心靈靜心由穩定而無阻地從求道者流向神圣至愛的愛代表。行動靜心由無保留地獻身于對大師或人類的無私服務代表。在這三類靜心中,心靈靜心最高且最重要。不過,另外兩類也有自身價值,若被忽視則會嚴重阻礙求道者的靈性進步。
不同的靜心類型絕非完全相互排斥。它們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組合。有時候一個靜心類型不可避免地引向另一個類型,一個靜心類型的進步往往依賴于其它類型的相應進步。對于求道者的靈性進步,所有的靜心類型都有價值,相互幾乎總是取長補短。
倘若時機不當,一個靜心類型也可能嚴重干擾另一類的進步。真正靜心的不同類型都是冥想同等真實的生活方面;但根據個體的精神狀態,對某個生活真理的吸收,往往比對其它生活真理的吸收更為迫切必要。因此大師從不給眾人規定同樣的靜心形式,而是根據求道者的個人需要給予具體指示。
對具體情況中所必要的靜心類型,求道者往往不能適當確定。他會對一個靜心類型上癮,以至于難以走出所修靜心類型在他心中刻下的軌跡。他看不到其它靜心類型的重要性,所以不感興趣。當然,求道者本人可能會認識到自己在某方面的缺陷。但就像很多良藥苦口,具體情況所要求的靜心類型,也往往讓求道者感到不合口味,而不愿采用。在這一點大師的幫助和建議不可缺少。大師對求道者的深層和真正靈性需要的洞悉,絕對勝過求道者對自己的了解。來自大師的具體指示,對被忽視的人格方面提供必要的矯正。
對自己需要的靜心類型,求道者開頭可能會抵觸,但看到其真正價值和目的后,就會產生興趣。只有嘗試才能欣賞具體靜心類型的真正價值與目的。對靜心方式的純理論思辨,不可能發現任何靜心類型的價值與潛力。這種純粹的理論猜測,也許產生一些膚淺效果,卻無法探測靜心的功用。像靈性上重要的很多其它事物,靜心也是在一個人投入之后才充分顯示其意義,而不是在他試圖通過從外面想象來認識它的時候。
求道者要在任何靜心方式中取得成功,就必須懷著窮究一切潛力的決心投入。不得有所保留地開始。他要準備好面對預料外的意識狀態,愿意跟著靜心的發展走,不預設死板的要求。靜心的實質是專一性,并排除其它一切考慮,即便這些考慮有誘惑力。
然而,如果求道者自主選擇靜心類型,沒有大師的指導幫助,他也許會走得太遠,失去方向,無法恢復。他也許不可能轉入其它的補充性靜心方式,即便那絕對必要。如果求道者按照大師的命令采取靜心路線,就能避免上述危險。大師不僅能夠指導他在適當的時候停下,還實際幫助他擺脫先前靜心形成的習慣。
這方面有一個說明故事。有位絕頂聰明者,想親身體驗被絞窒息的感受。他不滿足于單純想象,想要親自體驗。于是請一位朋友協助實驗。他解釋說,他將用繩子將自己吊起,窒息感達到危險極限時,就向朋友發信號。還請求朋友不要在接到預定信號前救援。朋友答應了全部條件。這個人往頸上束了繩子,將自己吊起。然而,窒息時他也失去知覺,無法給朋友發信號。但他的朋友卻很明智,看見他已到危險的臨界點,就越出協議限定,及時從絞架上把他救下。他的命保住了,不是出于他自己的縝密考慮,而是歸功于朋友的明斷。同理,求道者依靠大師,也比依賴自己規定的條件更加安全。
- 美赫巴巴語錄
- 《語錄》目錄與術語匯編
- 七個真實
- 新人類
- 自私性
- 上帝與個體
- 宇宙的開始與終結
- 業相的形成與作用
- 業相的消除(一)
- 業相的消除(二)
- 業相的消除(三)
- 善與惡
- 暴力與非暴力
- 暴力與非暴力再解釋
- 行動與不行動
- 完美性
- 靈的生活
- 無私服務
- 靈性認識的途徑
- 性問題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愛
- 真理的無限性
- 尋找上帝
- 道路的階段
- 達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師徒關系
- 大師之道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一)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二)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三)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靜心的類型(一)
- 靜心的類型(二)
- 靜心的類型(三)
- 靜心的類型(四)
- 靜心的類型(五)
- 靜心的類型(六)
- 靜心的類型(七)
- 靜心的性質(八)
- 靈性進步的能動性
- 撒達那的深層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轉世與羯磨(一)
- 轉世與羯磨(二)
- 轉世與羯磨(三)
- 轉世與羯磨(四)
- 轉世與羯磨(五)
- 轉世與羯磨(六)
- 轉世與羯磨(七)
- 為神生,為神死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求道
- 求道者的條件(1)
- 求道者的條件(2)
- 求道者的條件(3)
- 求道者的條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條件
- 神即無限愛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簡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補編
- 跋(附四個旅程圖表)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引
- 光束
- 來自超越的沖動
- 身體與靈魂等式
- 宇宙的構造
- 前進的生命溪流
- 靈性全景中的疊置秩序
- 靈魂之間的互動
- 二元對立的演算
- 從永恒到永恒
- 靈性肆虐
- 惡乃善之遺物
- 愛之道
- 自我的把戲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如何愛上帝
- 愛能夠讓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須走開
- 巴克提瑜伽
- 論愛
- 論分裂的自我
- 大知與想象
- 自我否定與自我忘記
- 真理火花
- 真理個體
- 神圣階層的工作
- 神的市場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靈性
- 靈魂的性質
- 超越認識
- 生活意義
- 真正自由與創造
- 印象的交換
- 奇跡
- 美赫巴巴箴言
- 無限智能
- 簡介
- 無限智能遍在一切
- 證悟的條件
- 竭磨瑜伽
- 禪那瑜伽
- 四瑜伽的關系
- 巴克提的三個類型
- 巴克提的三個階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極致
- 神及其屬性
- 大師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態度
- 神圣的生命一體
- 大我、小我與束縛
- 目標與實現
- 聽著人類
- 上帝手書
- 死亡與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徑
- 睡與醒的循環
- 無與有(又名:淘氣小雞)
- 《淘氣的小雞》序言
- 《淘氣的小雞》1
- 《淘氣的小雞》2
- 《淘氣的小雞》3
- 《淘氣的小雞》4
- 《淘氣的小雞》5
- 《淘氣的小雞》6
- 《淘氣的小雞》7
- 《淘氣的小雞》8
- 《淘氣的小雞》9
- 《淘氣的小雞》10
- 《淘氣的小雞》11
- 《淘氣的小雞》12
- 《淘氣的小雞》13
- 《淘氣的小雞》14
- 《兩個國王》
- 有與無
- 愛者與被愛者
- 酒與愛
- 愛的階段
- 愛的禮物
- 愛女人與愛上帝
- 神羞見陌生人
- 絕對的誠實
- 變得無腳無頭
- 無旅之旅
- 好奇與懷疑者
- 三類廉價的體驗
- 有三類的……
- 不要尋找,你就找到
- 神在尋找
- 潛水采珠者
- 四個旅行
- 賣酒者
- 無限者是賽古魯
- 神圣佯裝
- 困境
- 知識的傳授
- 介紹
- 撒晤斯語錄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從禮物
- 神圣的回應
- 疑問的頭腦
- 醒夢狀態到真醒狀態
- 我是無限意識
- 我是歌
- 無限知識
- 宇宙身體
- 瞬間知一切
- 知與不知
- 意志與煩惱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識,目的,意義,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戲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問題與答案
- 一與零
- 物質主義的夢幻
- 當下
- 三種狀況
- 無限存在中的無目的
- 心意識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卻并寬恕
- 無知的化身
- 靈性知識圖表2022
- 1轉世進化內化
- 2神圣主題圖表
- 3神的十個狀態
- 4兩個國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來潮
- 7神是實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覺醒
- 9進化和內化
- 10四個旅程
- 11神睜開眼睛
- 12諸層面和諸世界
- 13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空無
- 14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庫特博
- 15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靈魂意識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光環與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