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真正自知即成道。成道是一種獨特的意識狀態,不同于其它的所有意識狀態,因為其它意識狀態都是通過個體心之媒介被體驗的,上帝意識狀態則絲毫不依賴于個體心或任何別的媒介。只有在認識有別于自己的事物時,媒介才有必要。認識自身大我則不需要媒介。事實上,對證悟大我,意識與心的聯系無疑是一種障礙而非幫助。個體心是自我或孤立意識的基地。它導致受限的個體性,后者助長又依賴于二元、時間和變化之幻相。所以,為認識大我的本來面目,必須將意識從個體心的制約中解放出來。也就是說,個體心必須消失,意識則必須保留。
在靈魂的生命歷史中,其意識始終與個體心一起成長;一切的意識作用都以個體心為背景進行。因此意識牢牢地植根于個體心,無法脫離這個它與之水乳交織的環境。結果是,心靜止時意識也消失。靜心時任何止息心理活動的努力,都傾向于引發無意識,這充分說明了個體心同意識是怎樣難分難解,
每天的入睡現象與靜心期間體驗的平靜,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在起源上卻略有不同。由于不斷地面對二元世界,個體心陷入不停的沖突;當它被持續不減的爭斗弄得疲憊不堪時,便想丟開其作為一個獨立實體的身份,回到無限。這個時候它就會從自己創造的世界中引退,并且體驗一段暫時的平靜,這種平靜期也總是無不由意識的中止所伴隨。
睡眠時心理活動的靜止,致使意識被完全地淹沒。但這種心理生活和有意識作用的停止只是暫時的,因為心中儲存的印象會驅策它重新活動。過一段時間,印象的精神刺激攪動心并恢復通過心媒介的意識活動。就這樣,按照交替作息規律,睡眠期由清醒期伴隨,清醒期由睡眠期伴隨。不過,只要心中的潛在印象沒有全部消除,就不會有個體心的最終消滅或意識的解放。睡眠中,心暫時忘記身份,卻不終極地失去個體存在。人醒來,又發現自己受制于以往的局限性。 意識得到某種復蘇,但依舊受心制約。
受限心是自我扎根的土壤。該自我通過它所陷入的眾多假象,延續愚昧。自我阻撓已潛在于靈魂的無限知識的顯現;是成道途中最難對付的障礙。有位波斯詩人說得好:“刺透無知面紗何其難!因為火焰上壓著一塊巖石。” 石頭放在上面,火焰就不能升高;同理,只要自我負擔置于意識之上,要認識自身真性的愿望就無法引向真理。自我在靈魂旅程中的堅持不懈,使它不可能達到自知。老年時,一顆痛牙會引起無數麻煩,因為它雖在牙槽移動,卻不易根除。通過愛或苦行而可能減弱的自我,也同樣難以根除。它堅持到底,雖會隨著靈魂在道路上前進而松動,但會一直堅持到最后階段,也就是第七層面。
自我是一切人類活動的中心。自我試圖殲滅自己的努力,可與一個人企圖站在自己肩上的努力相比。如同眼睛看不到自身,自我也無法結束自身存在。它為自我殲滅所做的努力,都只能加強它自己的存在。它在反抗自己的努力中興旺繁榮。它不能通過絕望行動,讓自己徹底消失,盡管它能夠成功地轉化自己的本性。自我的消失取決于其基地——受限心——的溶化。
成道的問題是從心的制約中解放意識的問題。當個體心消融時,相對于心的宇宙也全部消失于烏有,意識不再受任何事物所束縛。此時意識不受任何事物的限制與遮蔽,而是服務于照亮無限實在狀態之目的。融入成道喜悅的靈魂,徹底忘記世界的聲、色、物體。它在這個方面類似于酣睡。不過,有很多不同的要點將成道與酣睡區別。睡眠期間,由于意識全部暫息,宇宙幻相消失;但沒有對神的有意識體驗,因為那要求自我徹底溶化,意識完全轉向終極實在。當深睡的連續性偶爾被簡短打斷時,靈魂可能會有保留意識卻意識不到任何具體事物的體驗。有意識,但那不是對宇宙的意識,而是對烏有的意識。這種體驗預示著成道,即意識完全擺脫宇宙幻相,并顯現迄今被自我遮蔽的無限知識。
睡眠中,個體心雖已忘記包括自身在內的一切,卻繼續存在;心中的潛在印象在被淹沒意識與無限實在之間制造一層面紗。所以在睡眠期間,意識淹沒于個體心的外殼,但是尚未能脫離該外殼。因此,靈魂雖然忘記與神的分離,實際上獲得與神合一,卻意識不到這種結合。然而成道時,心不只是忘掉自己,而且實際上失去身份(連同其所有印象)。迄今一直與個體心聯系的意識,現在獲得解放,自由自在,進入同終極實在的直接聯系與結合。因意識與終極實在之間不再有面紗,所以意識與絕對溶為一體,并且作為一個不可分方面永遠安住其中,帶來無止境的無限知識與無量喜樂狀態。
不過,無限知識和無量喜悅在意識里的顯現,卻嚴格地局限于已成道的靈魂。成道靈魂的無限實在,對自身的無限性有著明確的知識;但這種明確知識卻不為仍然受制于宇宙幻相的未成道靈魂所擁有。假若成道不是靈魂的個人成就,那么任何一個靈魂一旦成道,整個宇宙則會隨之終結。這是不會發生的,因為成道是一種個人的意識狀態,屬于已經超越心領域的靈魂。別的靈魂繼續留在枷鎖中;雖然有朝一日他們也注定會成道,但只有把意識從自我負擔和個體心局限中解放出來,才能達成。所以說成道只對已經出離時間進程的靈魂,具有直接的意義。
成道后,靈魂發現它一直是它現在才知道它所是的無限實在;發現它在進化和靈性進步期間認為它有限的看法,其實是個幻覺。靈魂還發現它現在所享受的無限知識和喜樂,從時間的最開始就一直潛在于無限實在;發現它們只是在成道的時刻才顯現。因此成道的人不是實際上成為與成道前所不同的人。他還是原來的他;成道給他帶來的唯一區別是,之前他不是有意識地知道自己的真性,現在他知道了。他知道他從來都不有別于他現在知道他所是的;知道他所經歷的一切只不過是一個自知過程。
整個成道過程僅僅是一個首尾相同的游戲。盡管如此,證悟的獲得卻是靈魂的卓越收獲。優勢有兩類:一類是得到一個人原先所沒有的,另一類是充分實現一個人實際所是的。成道屬于第二類。但這卻在已成道靈魂和未成道靈魂之間造成無限的差異。雖然成道的靈魂并不擁有什么新的東西,但它對自己現在、過去和將來真正是什么的確切知識,使得成道至關重要。沒有成道的靈魂體驗到自身有限,因短暫的苦樂對立而不斷地煩惱。已證悟的靈魂則被拉出煩惱,體驗上帝意識的無限知識與喜樂。
在成道狀態,在同無限實在合一的持續知識中,靈魂丟棄掉其分別意識,超越二元。受限個體性的枷鎖被打破;影子世界就此結束;幻相帷幕永遠拉下。受限意識追求所帶來的狂熱與痛苦,被真理意識的平靜與喜悅所取代。短暫存在的不安與狂暴,被吞沒于永恒的和平與安寧。
- 美赫巴巴語錄
- 《語錄》目錄與術語匯編
- 七個真實
- 新人類
- 自私性
- 上帝與個體
- 宇宙的開始與終結
- 業相的形成與作用
- 業相的消除(一)
- 業相的消除(二)
- 業相的消除(三)
- 善與惡
- 暴力與非暴力
- 暴力與非暴力再解釋
- 行動與不行動
- 完美性
- 靈的生活
- 無私服務
- 靈性認識的途徑
- 性問題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愛
- 真理的無限性
- 尋找上帝
- 道路的階段
- 達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師徒關系
- 大師之道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一)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二)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三)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靜心的類型(一)
- 靜心的類型(二)
- 靜心的類型(三)
- 靜心的類型(四)
- 靜心的類型(五)
- 靜心的類型(六)
- 靜心的類型(七)
- 靜心的性質(八)
- 靈性進步的能動性
- 撒達那的深層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轉世與羯磨(一)
- 轉世與羯磨(二)
- 轉世與羯磨(三)
- 轉世與羯磨(四)
- 轉世與羯磨(五)
- 轉世與羯磨(六)
- 轉世與羯磨(七)
- 為神生,為神死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求道
- 求道者的條件(1)
- 求道者的條件(2)
- 求道者的條件(3)
- 求道者的條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條件
- 神即無限愛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簡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補編
- 跋(附四個旅程圖表)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引
- 光束
- 來自超越的沖動
- 身體與靈魂等式
- 宇宙的構造
- 前進的生命溪流
- 靈性全景中的疊置秩序
- 靈魂之間的互動
- 二元對立的演算
- 從永恒到永恒
- 靈性肆虐
- 惡乃善之遺物
- 愛之道
- 自我的把戲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如何愛上帝
- 愛能夠讓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須走開
- 巴克提瑜伽
- 論愛
- 論分裂的自我
- 大知與想象
- 自我否定與自我忘記
- 真理火花
- 真理個體
- 神圣階層的工作
- 神的市場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靈性
- 靈魂的性質
- 超越認識
- 生活意義
- 真正自由與創造
- 印象的交換
- 奇跡
- 美赫巴巴箴言
- 無限智能
- 簡介
- 無限智能遍在一切
- 證悟的條件
- 竭磨瑜伽
- 禪那瑜伽
- 四瑜伽的關系
- 巴克提的三個類型
- 巴克提的三個階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極致
- 神及其屬性
- 大師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態度
- 神圣的生命一體
- 大我、小我與束縛
- 目標與實現
- 聽著人類
- 上帝手書
- 死亡與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徑
- 睡與醒的循環
- 無與有(又名:淘氣小雞)
- 《淘氣的小雞》序言
- 《淘氣的小雞》1
- 《淘氣的小雞》2
- 《淘氣的小雞》3
- 《淘氣的小雞》4
- 《淘氣的小雞》5
- 《淘氣的小雞》6
- 《淘氣的小雞》7
- 《淘氣的小雞》8
- 《淘氣的小雞》9
- 《淘氣的小雞》10
- 《淘氣的小雞》11
- 《淘氣的小雞》12
- 《淘氣的小雞》13
- 《淘氣的小雞》14
- 《兩個國王》
- 有與無
- 愛者與被愛者
- 酒與愛
- 愛的階段
- 愛的禮物
- 愛女人與愛上帝
- 神羞見陌生人
- 絕對的誠實
- 變得無腳無頭
- 無旅之旅
- 好奇與懷疑者
- 三類廉價的體驗
- 有三類的……
- 不要尋找,你就找到
- 神在尋找
- 潛水采珠者
- 四個旅行
- 賣酒者
- 無限者是賽古魯
- 神圣佯裝
- 困境
- 知識的傳授
- 介紹
- 撒晤斯語錄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從禮物
- 神圣的回應
- 疑問的頭腦
- 醒夢狀態到真醒狀態
- 我是無限意識
- 我是歌
- 無限知識
- 宇宙身體
- 瞬間知一切
- 知與不知
- 意志與煩惱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識,目的,意義,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戲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問題與答案
- 一與零
- 物質主義的夢幻
- 當下
- 三種狀況
- 無限存在中的無目的
- 心意識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卻并寬恕
- 無知的化身
- 靈性知識圖表2022
- 1轉世進化內化
- 2神圣主題圖表
- 3神的十個狀態
- 4兩個國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來潮
- 7神是實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覺醒
- 9進化和內化
- 10四個旅程
- 11神睜開眼睛
- 12諸層面和諸世界
- 13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空無
- 14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庫特博
- 15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靈魂意識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光環與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