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智服務制造混亂和糾葛**
羯磨瑜伽行者避開自私欲望的混亂活動,也避開徹底無欲的表面不行動,但他過著無私服務的生活,其中不參有一絲的個人動機,且促進神性在所有生活方面的釋放。
重要的是服務要受靈性認識的指導,即使完全無私;因為處理不明智時,無私服務往往制造混亂糾葛。很多好人通過社會機構不停地投身公益事業。但這種活動帶來什么?每解決一個問題,它又往往因預料之外和無法控制的副作用,制造十個別的問題。世人試圖用對抗制惡,但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往往無意識地成為其它惡的作者。假設一群螞蟻爬到一個人身上,其中有一只咬了他。他本能地想懲罰之。但他若用手擊,有可能殺死很多無辜的螞蟻。對一只螞蟻施行正義時,他不可避免地卷入對其它很多螞蟻的不公活動。未掌握純服務藝術,因慷慨沖動卷入公共生活旋渦者,也發現自己處于類似境地。他也許無私,行動卻制造混亂而非和諧,因為他尚未學會怎樣提供真正和有效的服務,又不制造糾葛。要讓行動成為對世界的純粹祝福,它就必須來自對生活的完美認識。同我建立聯系者,應發展對生活的真正認識,培養那種不制造混亂的服務。
**無私服務基于認識**
以無私精神提供的服務總是有益于服務者,雖然他不為回報或結果。即使不明智地提供無私服務,他也無疑從中獲得某種靈性利益,卻難免給別人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痛苦。若基于靈性認識,無私服務不僅給他本人帶來靈性好處,還促進別人的物質和靈性利益。無私服務必須基于認識才是對一切相關者的純粹賜惠。
**表面服務實際有害**
一般人認為的服務,在特殊情況下會被大師看作危害,因為他有著對形勢的不誤知識及其靈性需求的更深認識。因此,給窮人食物雖說通常是一種不可否認的服務,但也許有一些具體情況,要求為了該窮人自身的好處,不給他食物。乞討食物施舍的傾向制造不良業相。在滿足前來乞討的有此傾向者時,你也許在幫助他增加這種業相負擔。這樣,給他食物雖看似對他好,你可能實際上只是讓他更受束縛。用恩惠壓倒他也許不是你的本意,但你行善時,可能事實上就在這么做——不是出于認識而是出于習慣。
上述施舍食物的事例,也適用于其它很多事情的施與——有形和無形的。雖然從較狹隘的角度,某個事情顯然只是對接受者的服務,可從更高的角度,這也許對他必害無疑。正如對健康者有營養的也許對病人是毒藥,一般對人有利的也可能對某一個人有害。因此明智的施舍要求對形勢的靈性需要的深刻認識。
**盲目服務也有利靈性**
但這一切只應使人們在服務中更加謹慎和明辨,無須挫傷其無私服務精神。確實只有大師才能毫無偏差地判斷任何情況的靈性需求;但如果那些對自身判斷沒有把握者,抑制其無私服務的自發沖動,以免在無意中造成危害——這會很遺憾。已經表明,即使一個人不明智地提供無私服務,也總是會從中獲取靈性好處。
**完全超然地提供服務**
事實上,從靈性的角度看,服務中的真正危險更在于你懷著錯誤動機提供服務的可能性,而不是對形勢的靈性需要的錯誤估計。如果你為了施恩于一個人,而提供服務,如果你對這樣做感到驕傲,你就在不僅對你的服務的接受者,而且對你自身造成靈性危害。如果服務的時候,你沾沾自喜并因做一件好事而滋生驕傲,你就是在對行為產生執著,從而束縛自己。正如一個人會被鐵鏈或金鏈所束縛,對惡行或善行的執著也會使一個人在靈性上受束縛。因此不受羯磨束縛的途徑是在服務中保持徹底的超然。“我在幫助某人” 的意識是服務過程中最先出現的;但這被相反念頭抵消:“我因得到這個服務機會而受惠。” 后一個想法有助于培養超然態度,從善行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基于全面認識的服務不僅無私,符合接受者的靈性需求,而且產生于徹底的超然。這種服務最迅捷地把求道者帶向目標。
**真正服務始于證悟后**
服務的價值取決于通過它所獲得的何種好處。照料他人的身體需要是服務;培養別人的智力是服務;哺育人們的心靈是服務;滿足社會的審美需求也是服務。所有這些服務形式不具有同樣價值,即使它們都由某種無私精神所伴隨。通過服務所尋求的福祉將取決于服務者的視野,一個對終極利益有著最清晰洞悉者,能夠提供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服務類型。那些尚未找到至高真理者則不能夠提供這種最高類型的服務。他們的服務不會同一個達到靈性認識終極者的服務,對造物界有同樣的價值。在某種意義上,真正服務始于證悟之后。
**服務大師促成覺悟**
盡管如此,求道者和好人無不具備的服務精神,如果與大師的工作聯系起來,就會被駕馭和創造性地用于靈性目的。出于其無限意識的終極性,大師為整個宇宙服務。那些服務且服從大師者,也分擔一份他的宇宙工作。他們的服務具有大師智慧和洞見的優勢。自愿參與大師的工作,不僅提高服務的價值,而且創造最佳的靈性覺悟機會。起源于大師的指示的服務,在重要性上僅次于由大師本人提供的服務。
**服務不可執著于結果**
對于大多數人,服務概念與在客觀世界取得一定的明確結果,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對于他們,服務在于排除人類痛苦、文盲無知或阻撓個人或社會生活興盛的其它困難和障礙。這是求道者、政治家、社會改革家和別的好人所提供的服務類型。這類服務雖具有巨大的靈性意義,但它在性質上是無止境的。無論任何人在這些領域取得何等成就,總是有很多需要獲得的。因此,只要服務之概念仍受縛于結果之概念,它就難免充滿不完整感。對永無止境的結果的追求,不會帶來對無限的實現。那些意圖通過一生服務獲得肯定和明確結果者,心中背上一個永恒的負擔。
**證悟后的服務根本上不同于證悟前的服務**
另一方面,來自證悟真理之后的服務,乃是對大我真性的靈性認識的自然表現。雖然它也在客觀世界帶來重要結果,但它根本不會因對結果的渴望而復雜化。就像太陽照耀是因為其性質如此,不是因為它想通過照耀獲取什么,同樣,成道者過著自我奉獻的生活,是因為位于實在心臟的神圣生活的基本構造,而不是因為他渴望獲取什么。他的生活不是伸向什么,以期獲得某種成就。他不通過成就尋求豐富,而是已經確立于證悟無限的充實。他的生命的流溢是對其他形體中的生命的賜福,實際上帶來他們的物質和靈性提升。由于他的喜悅植根于對他內在神性的證悟,所以它不因其它生命形式的不完美或痛苦而減少;他的意識不沾染任何愿望未遂的痛苦。在證悟真理之前的服務,與證悟之后的服務之間,有天淵之別。大師的生活是服務的生活;是對他自身大我的其他形式的永久奉獻。但這種為成道者的生活所特有的服務,在根本上不同于在那些尚未證悟真理者的生活中所看到的服務。
- 美赫巴巴語錄
- 《語錄》目錄與術語匯編
- 七個真實
- 新人類
- 自私性
- 上帝與個體
- 宇宙的開始與終結
- 業相的形成與作用
- 業相的消除(一)
- 業相的消除(二)
- 業相的消除(三)
- 善與惡
- 暴力與非暴力
- 暴力與非暴力再解釋
- 行動與不行動
- 完美性
- 靈的生活
- 無私服務
- 靈性認識的途徑
- 性問題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愛
- 真理的無限性
- 尋找上帝
- 道路的階段
- 達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師徒關系
- 大師之道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一)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二)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三)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靜心的類型(一)
- 靜心的類型(二)
- 靜心的類型(三)
- 靜心的類型(四)
- 靜心的類型(五)
- 靜心的類型(六)
- 靜心的類型(七)
- 靜心的性質(八)
- 靈性進步的能動性
- 撒達那的深層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轉世與羯磨(一)
- 轉世與羯磨(二)
- 轉世與羯磨(三)
- 轉世與羯磨(四)
- 轉世與羯磨(五)
- 轉世與羯磨(六)
- 轉世與羯磨(七)
- 為神生,為神死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求道
- 求道者的條件(1)
- 求道者的條件(2)
- 求道者的條件(3)
- 求道者的條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條件
- 神即無限愛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簡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補編
- 跋(附四個旅程圖表)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引
- 光束
- 來自超越的沖動
- 身體與靈魂等式
- 宇宙的構造
- 前進的生命溪流
- 靈性全景中的疊置秩序
- 靈魂之間的互動
- 二元對立的演算
- 從永恒到永恒
- 靈性肆虐
- 惡乃善之遺物
- 愛之道
- 自我的把戲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如何愛上帝
- 愛能夠讓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須走開
- 巴克提瑜伽
- 論愛
- 論分裂的自我
- 大知與想象
- 自我否定與自我忘記
- 真理火花
- 真理個體
- 神圣階層的工作
- 神的市場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靈性
- 靈魂的性質
- 超越認識
- 生活意義
- 真正自由與創造
- 印象的交換
- 奇跡
- 美赫巴巴箴言
- 無限智能
- 簡介
- 無限智能遍在一切
- 證悟的條件
- 竭磨瑜伽
- 禪那瑜伽
- 四瑜伽的關系
- 巴克提的三個類型
- 巴克提的三個階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極致
- 神及其屬性
- 大師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態度
- 神圣的生命一體
- 大我、小我與束縛
- 目標與實現
- 聽著人類
- 上帝手書
- 死亡與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徑
- 睡與醒的循環
- 無與有(又名:淘氣小雞)
- 《淘氣的小雞》序言
- 《淘氣的小雞》1
- 《淘氣的小雞》2
- 《淘氣的小雞》3
- 《淘氣的小雞》4
- 《淘氣的小雞》5
- 《淘氣的小雞》6
- 《淘氣的小雞》7
- 《淘氣的小雞》8
- 《淘氣的小雞》9
- 《淘氣的小雞》10
- 《淘氣的小雞》11
- 《淘氣的小雞》12
- 《淘氣的小雞》13
- 《淘氣的小雞》14
- 《兩個國王》
- 有與無
- 愛者與被愛者
- 酒與愛
- 愛的階段
- 愛的禮物
- 愛女人與愛上帝
- 神羞見陌生人
- 絕對的誠實
- 變得無腳無頭
- 無旅之旅
- 好奇與懷疑者
- 三類廉價的體驗
- 有三類的……
- 不要尋找,你就找到
- 神在尋找
- 潛水采珠者
- 四個旅行
- 賣酒者
- 無限者是賽古魯
- 神圣佯裝
- 困境
- 知識的傳授
- 介紹
- 撒晤斯語錄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從禮物
- 神圣的回應
- 疑問的頭腦
- 醒夢狀態到真醒狀態
- 我是無限意識
- 我是歌
- 無限知識
- 宇宙身體
- 瞬間知一切
- 知與不知
- 意志與煩惱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識,目的,意義,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戲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問題與答案
- 一與零
- 物質主義的夢幻
- 當下
- 三種狀況
- 無限存在中的無目的
- 心意識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卻并寬恕
- 無知的化身
- 靈性知識圖表2022
- 1轉世進化內化
- 2神圣主題圖表
- 3神的十個狀態
- 4兩個國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來潮
- 7神是實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覺醒
- 9進化和內化
- 10四個旅程
- 11神睜開眼睛
- 12諸層面和諸世界
- 13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空無
- 14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庫特博
- 15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靈魂意識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光環與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