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無疑是人心在二元領域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是必須對待的人性構造中的 “既定事實” 之一。像人生中別的一切,對性的考慮也是通過對立兩面——受限心的必然產物。心試圖把生命納入非此即彼的體系,諸如苦樂、好壞、聚散、喜惡;涉及到性,它也同樣傾向于把放縱與壓抑看作無法逃脫的選擇。似乎人必須在兩者之間擇其一。然而他卻不能全心全意地接受任何一個:試圖壓抑時,不滿足,渴望放縱;試圖放縱時,則意識到感官的束縛,又回到機械壓抑去尋求自由。心對兩個選擇均不滿意,因而產生人生的一個最關鍵復雜問題。
為解決性的問題,心必須首先認識到,兩個選擇都同樣是在欲望影響下運作的想象力的產物。在性壓抑與滿足兩種情況中,無疑都存在著渴望。二者皆通過淫欲或感官欲望來毒害意識。因此在任一選擇中,心都難免騷動不安。天空烏云密布時,陰霾無陽光,無論是否下雨;人心由欲望籠罩時,也同樣生命削減,缺乏真正幸福,無論欲望是否滿足。心充滿欲望騷動時,便生妄念,認為幸福在于欲望的滿足;繼而又發現即使欲望滿足后,靈魂還是不滿意,從而通過壓抑來尋求自由。因此在對幸福自由的追求中,心糾纏于放縱與壓抑,發現它們同樣令之失望。由于它不試圖超越這些對立面,所以總是從一面走向另一面,結果是從一個失望走向另一個。
因此欲望顛覆想象力的作用,給心提供放縱或壓抑選擇。二者對幸福的承諾,結果同樣靠不住。然而,盡管放縱和壓抑交替帶來一次次的失望,心卻一般不會舍棄不快樂的根源——欲望。因為對壓抑失望時,它輕易接受滿足之虛妄承諾;對放縱失望時,又輕易接受純粹機械壓抑之虛妄承諾。
就好比在籠子里移動。通向內在自發棄欲之靈性道路的大門,對那些無幸被大師喚醒者關閉。但真正的覺醒乃進入智慧之道,這總有一天會引向自由和永生之持久幸福。內在和自發的棄欲,不同于機械壓抑,恰如不同于放縱。心轉向對欲望的機械壓抑,是出于失望;但轉向內在自發棄欲,卻是因為幻滅或覺醒。
只因欲望的性質未得到清楚認識,才需要放縱或機械壓抑。求道者充分覺悟到欲望造成的必然束縛和痛苦時,開始主動通過明智認識,卸掉欲望負擔。只有欲望存在時,才出現放縱或壓抑問題。隨著欲望的消滅,對它們的需要也消失。擺脫了欲望,心就不再受放縱或機械壓抑的虛妄承諾驅使。
但應當牢記:同放縱的生活相比,克制的生活更接近自由的生活(雖然它在質量上完全不同于前兩個)。因此對于求道者,若容易做到克制,不造成過度的自我壓抑感,那么嚴格獨身生活要比婚姻生活更可取。但這種克制對大多數人有困難,有時候不可能。對于他們,婚姻生活肯定比獨身生活更有幫助。對于常人,婚姻生活無疑是可取的,除非其稟性適合獨身。
正如獨身生活要求并喚起很多美德的發展,婚姻生活也能培養很多極重要的靈性品質。獨身的價值在于它給予的克制習慣,超脫和獨立感。不過,只要心不徹底脫離欲望,就沒有真正自由。同理,婚姻的價值在于相互適應的教訓和同他人的一體感。盡管如此,真正的結合或二元的溶化,只有通過神愛才有可能。而只要心中尚存一絲的淫欲或渴求影子,神愛就絕不會降臨。只有通過行內在和自發棄欲之道,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和結合。
內在生活道路對獨身者和結婚者相同。求道者受真理吸引時,別的什么都不再渴望。隨著真理越來越進入視野,逐漸卸去欲望負擔。無論獨身還是結婚,他都不再受制于放縱或機械壓抑的欺騙承諾。并且實踐對欲望的內在和自發舍棄,直到擺脫對立兩面。完美之路向獨身也向結婚的求道者敞開;從獨身還是從婚姻開始,則取決于個人的業相和羯磨聯系。他欣然接受往昔生活所決定的條件,按照所感知的理想之光,把它們用于靈性進步。
求道者必須在向他敞開的兩條路線之間選擇一個。要么選擇獨身生活,要么婚姻生活。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避免二者之間的廉價妥協。亂性的滿足注定會使求道者落入最可悲和危險的失控情欲。這種雜亂隨便的淫欲,掩蓋了更高價值,從而延續糾葛,對靈性道路上的內在自發棄欲,造成無法克服的困難。婚姻中的性,完全不同于婚外的性。在婚姻中淫欲業相要輕得多,更容易消除。當性伴侶關系由責任感、愛和靈性理想伴隨時,性的升華條件要比廉價的亂性遠為有利。
在亂性中,探尋純粹性接觸的誘惑甚為可怕。只有通過最大限度地限制純粹的性的范圍,求道者才能真正認識到把性逐漸轉化為愛的價值。若試圖通過增加性的范圍來認識性,心的錯覺就會無止境,因為那種范圍可無限地擴大。在亂性中,淫欲暗示必然首先呈現于心,個體注定會在這種初發變態局限之內,對人們作出反應,從而關閉深層體驗之門。
靠跳過生活的表層,倍增膚淺的接觸,是不可能掌握真理的。那要求心的準備,把能力集中于揀擇的經驗,從限制特征中解放。使這種對高級與低級的辨別,和高級對低級的超越過程成為可能的,是全心全意的專注和熱忱真正的生活興趣。在心成為一觸即發的習慣的奴隸,徘徊于眾多類似體驗的潛在對象之間時,這種一心專注和真正興趣定然被排除。婚姻生活中,配偶的共同體驗范圍極為廣泛,性欲暗示未必最先呈現于心。因此求道者有真正的機會,去認識和廢除體驗中的限制性因素。并能通過性欲的逐漸消滅,以及愛和犧牲體驗的不斷豐富,最終達到無限。
田心譯自美赫巴巴著《語錄》第 6 版,1967 年出版
- 美赫巴巴語錄
- 《語錄》目錄與術語匯編
- 七個真實
- 新人類
- 自私性
- 上帝與個體
- 宇宙的開始與終結
- 業相的形成與作用
- 業相的消除(一)
- 業相的消除(二)
- 業相的消除(三)
- 善與惡
- 暴力與非暴力
- 暴力與非暴力再解釋
- 行動與不行動
- 完美性
- 靈的生活
- 無私服務
- 靈性認識的途徑
- 性問題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愛
- 真理的無限性
- 尋找上帝
- 道路的階段
- 達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師徒關系
- 大師之道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一)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二)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三)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靜心的類型(一)
- 靜心的類型(二)
- 靜心的類型(三)
- 靜心的類型(四)
- 靜心的類型(五)
- 靜心的類型(六)
- 靜心的類型(七)
- 靜心的性質(八)
- 靈性進步的能動性
- 撒達那的深層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轉世與羯磨(一)
- 轉世與羯磨(二)
- 轉世與羯磨(三)
- 轉世與羯磨(四)
- 轉世與羯磨(五)
- 轉世與羯磨(六)
- 轉世與羯磨(七)
- 為神生,為神死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求道
- 求道者的條件(1)
- 求道者的條件(2)
- 求道者的條件(3)
- 求道者的條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條件
- 神即無限愛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簡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補編
- 跋(附四個旅程圖表)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引
- 光束
- 來自超越的沖動
- 身體與靈魂等式
- 宇宙的構造
- 前進的生命溪流
- 靈性全景中的疊置秩序
- 靈魂之間的互動
- 二元對立的演算
- 從永恒到永恒
- 靈性肆虐
- 惡乃善之遺物
- 愛之道
- 自我的把戲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如何愛上帝
- 愛能夠讓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須走開
- 巴克提瑜伽
- 論愛
- 論分裂的自我
- 大知與想象
- 自我否定與自我忘記
- 真理火花
- 真理個體
- 神圣階層的工作
- 神的市場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靈性
- 靈魂的性質
- 超越認識
- 生活意義
- 真正自由與創造
- 印象的交換
- 奇跡
- 美赫巴巴箴言
- 無限智能
- 簡介
- 無限智能遍在一切
- 證悟的條件
- 竭磨瑜伽
- 禪那瑜伽
- 四瑜伽的關系
- 巴克提的三個類型
- 巴克提的三個階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極致
- 神及其屬性
- 大師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態度
- 神圣的生命一體
- 大我、小我與束縛
- 目標與實現
- 聽著人類
- 上帝手書
- 死亡與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徑
- 睡與醒的循環
- 無與有(又名:淘氣小雞)
- 《淘氣的小雞》序言
- 《淘氣的小雞》1
- 《淘氣的小雞》2
- 《淘氣的小雞》3
- 《淘氣的小雞》4
- 《淘氣的小雞》5
- 《淘氣的小雞》6
- 《淘氣的小雞》7
- 《淘氣的小雞》8
- 《淘氣的小雞》9
- 《淘氣的小雞》10
- 《淘氣的小雞》11
- 《淘氣的小雞》12
- 《淘氣的小雞》13
- 《淘氣的小雞》14
- 《兩個國王》
- 有與無
- 愛者與被愛者
- 酒與愛
- 愛的階段
- 愛的禮物
- 愛女人與愛上帝
- 神羞見陌生人
- 絕對的誠實
- 變得無腳無頭
- 無旅之旅
- 好奇與懷疑者
- 三類廉價的體驗
- 有三類的……
- 不要尋找,你就找到
- 神在尋找
- 潛水采珠者
- 四個旅行
- 賣酒者
- 無限者是賽古魯
- 神圣佯裝
- 困境
- 知識的傳授
- 介紹
- 撒晤斯語錄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從禮物
- 神圣的回應
- 疑問的頭腦
- 醒夢狀態到真醒狀態
- 我是無限意識
- 我是歌
- 無限知識
- 宇宙身體
- 瞬間知一切
- 知與不知
- 意志與煩惱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識,目的,意義,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戲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問題與答案
- 一與零
- 物質主義的夢幻
- 當下
- 三種狀況
- 無限存在中的無目的
- 心意識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卻并寬恕
- 無知的化身
- 靈性知識圖表2022
- 1轉世進化內化
- 2神圣主題圖表
- 3神的十個狀態
- 4兩個國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來潮
- 7神是實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覺醒
- 9進化和內化
- 10四個旅程
- 11神睜開眼睛
- 12諸層面和諸世界
- 13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空無
- 14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庫特博
- 15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靈魂意識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光環與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