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信心**
**信心及其形式**
對求道者的一個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信心。信心有三類:(1)對自己的信心,(2)對大師的信心,(3)對生活的信心。人生不可缺少信心。除非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信心,否則生活本身就沒有可能。正是因為信心,合作及社會生活才成為可能。正是對相互的信任,促成了愛的自由給取,工作及其結果的自由分享。相互之間毫無根據的恐懼,使生活變得狹隘受限。
**信心及其對應**
兒童天然地信任大人。本能地尋求他們的保護幫助,無須任何介紹信。這種信任他人的品質會持續到后來的歲月,除非一個人因他人的自私受欺騙利用,從而被震驚。所以,雖然信心對人是自然的,但它只有在人們可靠誠實與值得信任的社會里才興旺成長。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枯萎。當信心在那些激發并肯定信心的品質中找到對應時,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變得徹底穩定。不辜負他人對我們的信任和信任他人是互補的美德。是個人與集體生活無礙成長發展的條件。
**自信的重要性**
人與人之間無條件的絕對信任屬于理想世界。在現實實踐中僅僅存在于特殊情況中。雖然非常令人想望,但除非世上滿是值得無限信任的人,否則它就不可能到來。這種情況要求可靠穩定和樂于助人品質的完善發展。但除非一個人對自己具有無上信心,否則這些培養相互信任的品質就得不到發展。一個人若對自己無信心,就不可能發展那些取信于人的品質。在各種艱難條件下都忠實于自己認為是最好的——這種信心乃是可靠人格之上層建筑的基礎。
**自信的可靠基礎**
對自己毫不動搖的信心,如對別人的絕對信心一樣罕見。很少人將信心發展到有效地和建設性地控制自我的程度。對大多數人,對自己的信心總是受到自身弱點缺陷的不斷挑戰與解除。這些弱點缺陷常常頑固不讓,即使一個人知道什么是對的。因此,只有當他面對真實的完美楷模并信任之,一直處于被擊碎危險的自信才能牢固建立。
**對大師的信心**
對大師的信心至關重要,因為它滋養并維系一個人對自己和對人生的信心——不顧挫折失敗、艱難險阻或缺點局限。人知道,在自己或多數人類那里,生活可能是狹隘、扭曲和變態的;但他在大師那里看到的人生卻是無限、純潔和無染的。在大師那里,人看到自己理想的實現;大師是其深層自我也想成為的人。他在大師那里看到他自己最好一面的反映,這一面他尚不具備,但有一天定能獲得。對大師的信心因此是實現人的潛在神性的主要動力。
**信心與批判推理**
真正的信心植根于對靈的深層體驗,以及凈化直覺的無誤判斷。不應把它當作批判理性的對立,而是批判理性的可靠向導。當批判理性由基于純直覺的深層活信心所貫徹時,其功能變得有創造性、有成效和有意義,而不是貧乏、無效果和無意義。在另一方面,很多的天真輕信形式只有通過批判理性的無畏自由作用才能沖破。盡管如此,批判理性的確只能觸及和影響那些并非基于純直覺的信仰形式。建立在純直覺基礎上的真正信心是一個必要條件,不能最終減縮為理性推論。它不是來自受限的智力;而是更根本首要,不可能被任何的智力體操所壓制。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信心在任何階段可以是盲目的,即不讓它受批判理性的考察。真正的信心是一種洞見形式而非盲目性。它不必害怕批判理性的自由作用。
**輕信與懷疑**
總是賦予弟子通過批判的理性來考驗大師的權利。但是,如果對大師的完美性進行考驗并感到滿意后,弟子還表現出任何的信心搖移,則是他缺乏誠意和正當目的可悲結果。對自封的靈性智慧導師,有大量不加鑒別的盲目輕信;無視親身體驗確證而毫無理由地信心搖擺也同樣普遍。不加批判的輕信實質上是眾多世俗欲望無意識作用的結果;無端的信心搖擺也歸因于欲望的無意識作用,這些欲望與合理化信心的有效顯現背道而馳。在第一種情況中,想望是無端輕信之父,在第二種情況中,想望是無端懷疑之父。
**信心搖移通常歸因于無意識的欲望**
欲望傾向于扭曲批判理性的作用。基于純直覺的堅定信心,只會降臨于一個擺脫了各種欲望壓力的心中。真正的信心因而是逐步成長的。它按照弟子從意識中成功擺脫各種欲望的比例而成長。
**信仰與看法**
必須把信心與純粹的理性信仰或 “看法” 認真區別開。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持有良好的看法時,可以說他對后者有某種信心。但是這類看法不具備對大師的活信心所具有的那種靈性效力。一個人的信仰和看法通常構成精神的一個很膚淺層面。與更深層的精神力量沒有任何的有機聯系。它們停留在心的一個區域,不能給人格核心帶來根本性變化,以決定生活態度。人們持這種信仰恰如穿衣。隨時更換服裝,以應付當務之急。在這種情況中,信仰由其它目的無意識地決定;目的不是由信仰有意識地決定。
**活信心具有創造能動性**
在另一方面,活的信心與精神的所有深層力量和目的都有著最關鍵和有機的關系。它不是 “停留” 在表面上,也不像純粹的理性信仰那樣掛在意識的外圍。相反,活的信心成為一種強大因素,重新構建整個精神。它具有創造能動性。思想無不因之活躍,感情無不受之啟迪,目的無不由之重塑。對于弟子,這種對大師的活信心,成為靈感和堅定自信的至高源泉。它主要表現在對大師的積極信賴精神,而不只是對他的某個看法。活的信心不是弟子賦予大師的某種認可,而是對大師的積極信任態度,不僅表現在對獲得大師幫助的絕對信任,還表現為自我臣服與奉獻精神。
**活信心基于體驗**
這種對大師的有效活信心總是產生于大師給配得弟子賦予的某些深層體驗。在根本上有別于人們通過盲目接受或膚淺思考所持有的信仰。純粹的理性信仰大部分具有很少的靈性意義。因此,大師根本不關心弟子相信他還是相信另外某個人;也同樣不關心弟子在任何時候是否相信他。如果在某些幸運情況中,大師通過仁慈的干預,贏得弟子的活信心(有別于純粹的信仰),這是因為他知道弟子將從中受益。
**考驗弟子**
弟子考驗大師的引領能力,大師反過來也會考驗弟子目的的誠實。大師不在乎弟子懷疑還是信任他。他所考驗的是弟子的靈性追求是否真誠和全心全意。大師根本沒有興趣向弟子證明自己的神性,除非在他感到這種證明在靈性上對已臣服于自己的弟子確實有益和必要時。
田心譯自美赫巴巴著《語錄》第六修訂版第三卷第 135-141 頁,希瑞亞基金會 2007 年出版
- 美赫巴巴語錄
- 《語錄》目錄與術語匯編
- 七個真實
- 新人類
- 自私性
- 上帝與個體
- 宇宙的開始與終結
- 業相的形成與作用
- 業相的消除(一)
- 業相的消除(二)
- 業相的消除(三)
- 善與惡
- 暴力與非暴力
- 暴力與非暴力再解釋
- 行動與不行動
- 完美性
- 靈的生活
- 無私服務
- 靈性認識的途徑
- 性問題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愛
- 真理的無限性
- 尋找上帝
- 道路的階段
- 達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師徒關系
- 大師之道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一)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二)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三)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靜心的類型(一)
- 靜心的類型(二)
- 靜心的類型(三)
- 靜心的類型(四)
- 靜心的類型(五)
- 靜心的類型(六)
- 靜心的類型(七)
- 靜心的性質(八)
- 靈性進步的能動性
- 撒達那的深層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轉世與羯磨(一)
- 轉世與羯磨(二)
- 轉世與羯磨(三)
- 轉世與羯磨(四)
- 轉世與羯磨(五)
- 轉世與羯磨(六)
- 轉世與羯磨(七)
- 為神生,為神死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求道
- 求道者的條件(1)
- 求道者的條件(2)
- 求道者的條件(3)
- 求道者的條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條件
- 神即無限愛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簡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補編
- 跋(附四個旅程圖表)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引
- 光束
- 來自超越的沖動
- 身體與靈魂等式
- 宇宙的構造
- 前進的生命溪流
- 靈性全景中的疊置秩序
- 靈魂之間的互動
- 二元對立的演算
- 從永恒到永恒
- 靈性肆虐
- 惡乃善之遺物
- 愛之道
- 自我的把戲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如何愛上帝
- 愛能夠讓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須走開
- 巴克提瑜伽
- 論愛
- 論分裂的自我
- 大知與想象
- 自我否定與自我忘記
- 真理火花
- 真理個體
- 神圣階層的工作
- 神的市場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靈性
- 靈魂的性質
- 超越認識
- 生活意義
- 真正自由與創造
- 印象的交換
- 奇跡
- 美赫巴巴箴言
- 無限智能
- 簡介
- 無限智能遍在一切
- 證悟的條件
- 竭磨瑜伽
- 禪那瑜伽
- 四瑜伽的關系
- 巴克提的三個類型
- 巴克提的三個階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極致
- 神及其屬性
- 大師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態度
- 神圣的生命一體
- 大我、小我與束縛
- 目標與實現
- 聽著人類
- 上帝手書
- 死亡與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徑
- 睡與醒的循環
- 無與有(又名:淘氣小雞)
- 《淘氣的小雞》序言
- 《淘氣的小雞》1
- 《淘氣的小雞》2
- 《淘氣的小雞》3
- 《淘氣的小雞》4
- 《淘氣的小雞》5
- 《淘氣的小雞》6
- 《淘氣的小雞》7
- 《淘氣的小雞》8
- 《淘氣的小雞》9
- 《淘氣的小雞》10
- 《淘氣的小雞》11
- 《淘氣的小雞》12
- 《淘氣的小雞》13
- 《淘氣的小雞》14
- 《兩個國王》
- 有與無
- 愛者與被愛者
- 酒與愛
- 愛的階段
- 愛的禮物
- 愛女人與愛上帝
- 神羞見陌生人
- 絕對的誠實
- 變得無腳無頭
- 無旅之旅
- 好奇與懷疑者
- 三類廉價的體驗
- 有三類的……
- 不要尋找,你就找到
- 神在尋找
- 潛水采珠者
- 四個旅行
- 賣酒者
- 無限者是賽古魯
- 神圣佯裝
- 困境
- 知識的傳授
- 介紹
- 撒晤斯語錄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從禮物
- 神圣的回應
- 疑問的頭腦
- 醒夢狀態到真醒狀態
- 我是無限意識
- 我是歌
- 無限知識
- 宇宙身體
- 瞬間知一切
- 知與不知
- 意志與煩惱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識,目的,意義,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戲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問題與答案
- 一與零
- 物質主義的夢幻
- 當下
- 三種狀況
- 無限存在中的無目的
- 心意識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卻并寬恕
- 無知的化身
- 靈性知識圖表2022
- 1轉世進化內化
- 2神圣主題圖表
- 3神的十個狀態
- 4兩個國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來潮
- 7神是實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覺醒
- 9進化和內化
- 10四個旅程
- 11神睜開眼睛
- 12諸層面和諸世界
- 13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空無
- 14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庫特博
- 15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靈魂意識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光環與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