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相或印象的交換在生活游戲中不斷地進行。有相互關系之處,就有這種給取交換,但這不是一個機械的過程。同樣的行為,根據激發行為的動機,可造成不同的印象。出于善意給人食品或衣物,立刻得到他的善印象。出于惡意誹謗或者偷竊別人,立刻獲取他的惡印象。為娛樂或食品殺害動物,意味著獲取動物的全部惡印象,因為動機自私。但若出于慈善動機,并在絕對必要時,殺害對人類有危險的毒蛇或病菌等,則不會獲取這種惡印象。若非出于責任義務,這種殺害肯定會制造束縛性的印象。
交談、電影、書籍、廣播、會議、旅行、人群等等,是各類印象大范圍給取的媒介。總之,印象的循環是沒有盡頭的,除非求道者在成道大師的指引和祝福下,緩慢而耐心地攀登靈性解放之道。
一切人心的印象——濁、精或心——大部分都類似。但印象的色彩則依人的靈性地位而異,各種各樣。這些印象一直活躍,盡管在每日夢和睡中得到緩解。由于這些印象,意識投入這樣或那樣的幻相。肉體的濁意識融入精體的夢狀態;夢狀態又融入心體的睡眠狀態。然而,這種日常的幻相融化只是暫時的。過一些時間,印象再度刺激并呼叫,“消耗我們!消耗我們!”潛意識又被拉入濁幻相。
倘若整個世界睡去,就意味著全世界大解體。所有的個體全部退入心體,融入徹底忘卻一定的時間,直到在新的存在周期,再次進入三重世界全景。即使在這個按神意發生的普遍溶解期間,未成道個體的印象仍原封不動;并在新的周期,于先前離開之處開始。宇宙溶解不無目的。科學家提倡的一般進化理論,純粹建立在理性數據之上。無法公平對待神在這個游戲中的角色。
讓世界及其現有觀點、理論、信仰、理想、個體或集體生活模式,全部進入睡眠時,世界會更容易在下一個創世周期,改變其求索和實現方向。它雖然不得不在中斷處開始,卻能夠從原先停下之處,重新確定方向。這意味著在新的存在周期,觀點、理論、信仰、理想、個體或集體生活模式,開始完全沿著成道大師制定的新路線發展。舊的模式消失,讓步于新的模式。大師們不僅為人類總體,還為將來的新圈子成員計劃。在新圈子實際顯現幾百年之前,種子就已播下。
肉體只不過是印象的濁形式而已。印象首先在父親心中采取精形式,接著在濁形式交配中釋放。所釋放的大量業相或印象到達母親的心,肉體生命是從母親的心開始的。等待用濁體出生的靈魂,只有在父母印象交換時,雙方的心盡可能接近止息時,才會降臨。肉身產生于眾多印象的作用,并且是這些印象的體現。因此,它傾向于束縛棲居的靈魂,不足為奇。對肉身的愛不過是一種無知形式。豬玀愛垃圾,無知者愛身體。
從靈性的角度,沒有什么比對肉體的欲求唯命是從更可憐。肉身不斷地要求心的關注,常常成為真正生活的阻礙;好比是靈魂的牢籠。不過,靠結束肉身也得不到真正自由。必須明智地利用肉身,使之服務于靈性目的。拒絕聽從心指揮的肉身,有何用處?迷戀于那個有朝一日不得不拋棄的肉身,毫無用處。肉身只是一個工具;要用它取得最大量的工作。
印象具有感染性。很多靈修戒律禁止吃肉,是因為食肉者獲取動物的印象,從而更易讓自己受淫欲和嗔怒左右。有時候,僅僅與另一個人的身體接觸,就會傳遞無數的強烈印象。濁身體,甚至死尸,會把無數印象快速傳給觸摸它的人。
婚外性接觸是暴露給沉重和束縛淫欲業相的最嚴重形式。在婚姻中所交流的印象要輕得多,也較少束縛。然而,就像從別人那里可獲得壞的和束縛的印象,也可獲得好的和解放的印象。由別人準備或給予的食物,也帶有他們的業相。圣人和大師施與的恩典禮物——帕薩德,也將靈性和解放印象給予接受者。用頭頂禮大師之足的風俗所依據的事實是,大師的靈性和解放印象由此在一瞬間到達接受者的心。
成道大師通過適當的靈性體驗,傳遞對神信愛的能動印象。任何類型的信心,在某種程度上,終極皆建立在智力之上。離開某種形式的理性確信,就不會有信心——這也是基于體驗。很多人口稱信神,雖出于對神的恐懼習慣而這么說,但所言遠非事實。倘若他們真的信神,行動就會不同。他們是把神當作某個未知事物,傳統和神話教他們尊敬服從的一種力量,害怕他。把神當作獎善懲惡者,害怕他。但這種恐懼和信心既不深刻也不真誠。
倘若他們對神的信仰真誠,就會立刻開始認真探索神是什么。就會想要并且證悟神;行動就會完全不同。倘若他們認真對待神,想知道神是什么,那么對神性的最初一瞥就會卸掉其一切無根據的恐懼。這會向他們揭示神即愛。神對包括他們在內的一切萬物的計劃,是把他們提升到完美和極樂頂峰。相比之下,塵世的快樂,甚至精和心界的幸福喜悅,皆是微弱貧乏的影子。
神性在心中的首次降臨,喚醒對神的愛。對神的愛到來時,對神的恐懼消失。對神的愛排除一切恐懼,讓求道者準備好消失在神里。愛的強烈讓求道者與神合一。最終獲得“我是神”之至高狀態。到達此處者是堅持到底者。不過,真正到達那里的人極少,盡管有很多未到那里者,受誘惑宣稱自己是神。做一個誠實的無神論者,不是欺騙。但在同神真正結合之前,宣稱自己是神,則絕對是欺騙。
有兩種人不需要宗教:唯物主義者和證悟大我者。有兩種人不關心金錢:野蠻人和成道者。有兩種人沒有淫欲:兒童和達到真理者。雖然證悟真理的人,在上述方面,類似于唯物主義者、野蠻人和兒童,但他完全脫離了所有這些。他已經同神的無限存在合一,而其他人則沒有。
大師任意享受摩多巴瓦(Madhur Bhava)——愛的愉快情緒,這里對多中大一的證悟將二元照亮;他或者享受摩訶巴瓦(Maha Bhava)——廣大的無限一體意識,這不給多元認識留下任何空間。摩訶巴瓦或廣大無限一體意識,要比摩多巴瓦遠為罕見。但大師卻能隨意享受,即使在吃飯談話等活動中。可通過把適當靈性印象授予弟子來傳遞摩多巴瓦。但本質超越一切印象的摩訶巴瓦卻無法傳遞;它在時機成熟時從內里降臨。
田心譯自《真理火花》德希穆克版本1967年出版
- 美赫巴巴語錄
- 《語錄》目錄與術語匯編
- 七個真實
- 新人類
- 自私性
- 上帝與個體
- 宇宙的開始與終結
- 業相的形成與作用
- 業相的消除(一)
- 業相的消除(二)
- 業相的消除(三)
- 善與惡
- 暴力與非暴力
- 暴力與非暴力再解釋
- 行動與不行動
- 完美性
- 靈的生活
- 無私服務
- 靈性認識的途徑
- 性問題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愛
- 真理的無限性
- 尋找上帝
- 道路的階段
- 達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師徒關系
- 大師之道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一)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二)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三)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靜心的類型(一)
- 靜心的類型(二)
- 靜心的類型(三)
- 靜心的類型(四)
- 靜心的類型(五)
- 靜心的類型(六)
- 靜心的類型(七)
- 靜心的性質(八)
- 靈性進步的能動性
- 撒達那的深層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轉世與羯磨(一)
- 轉世與羯磨(二)
- 轉世與羯磨(三)
- 轉世與羯磨(四)
- 轉世與羯磨(五)
- 轉世與羯磨(六)
- 轉世與羯磨(七)
- 為神生,為神死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求道
- 求道者的條件(1)
- 求道者的條件(2)
- 求道者的條件(3)
- 求道者的條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條件
- 神即無限愛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簡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補編
- 跋(附四個旅程圖表)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引
- 光束
- 來自超越的沖動
- 身體與靈魂等式
- 宇宙的構造
- 前進的生命溪流
- 靈性全景中的疊置秩序
- 靈魂之間的互動
- 二元對立的演算
- 從永恒到永恒
- 靈性肆虐
- 惡乃善之遺物
- 愛之道
- 自我的把戲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如何愛上帝
- 愛能夠讓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須走開
- 巴克提瑜伽
- 論愛
- 論分裂的自我
- 大知與想象
- 自我否定與自我忘記
- 真理火花
- 真理個體
- 神圣階層的工作
- 神的市場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靈性
- 靈魂的性質
- 超越認識
- 生活意義
- 真正自由與創造
- 印象的交換
- 奇跡
- 美赫巴巴箴言
- 無限智能
- 簡介
- 無限智能遍在一切
- 證悟的條件
- 竭磨瑜伽
- 禪那瑜伽
- 四瑜伽的關系
- 巴克提的三個類型
- 巴克提的三個階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極致
- 神及其屬性
- 大師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態度
- 神圣的生命一體
- 大我、小我與束縛
- 目標與實現
- 聽著人類
- 上帝手書
- 死亡與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徑
- 睡與醒的循環
- 無與有(又名:淘氣小雞)
- 《淘氣的小雞》序言
- 《淘氣的小雞》1
- 《淘氣的小雞》2
- 《淘氣的小雞》3
- 《淘氣的小雞》4
- 《淘氣的小雞》5
- 《淘氣的小雞》6
- 《淘氣的小雞》7
- 《淘氣的小雞》8
- 《淘氣的小雞》9
- 《淘氣的小雞》10
- 《淘氣的小雞》11
- 《淘氣的小雞》12
- 《淘氣的小雞》13
- 《淘氣的小雞》14
- 《兩個國王》
- 有與無
- 愛者與被愛者
- 酒與愛
- 愛的階段
- 愛的禮物
- 愛女人與愛上帝
- 神羞見陌生人
- 絕對的誠實
- 變得無腳無頭
- 無旅之旅
- 好奇與懷疑者
- 三類廉價的體驗
- 有三類的……
- 不要尋找,你就找到
- 神在尋找
- 潛水采珠者
- 四個旅行
- 賣酒者
- 無限者是賽古魯
- 神圣佯裝
- 困境
- 知識的傳授
- 介紹
- 撒晤斯語錄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從禮物
- 神圣的回應
- 疑問的頭腦
- 醒夢狀態到真醒狀態
- 我是無限意識
- 我是歌
- 無限知識
- 宇宙身體
- 瞬間知一切
- 知與不知
- 意志與煩惱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識,目的,意義,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戲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問題與答案
- 一與零
- 物質主義的夢幻
- 當下
- 三種狀況
- 無限存在中的無目的
- 心意識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卻并寬恕
- 無知的化身
- 靈性知識圖表2022
- 1轉世進化內化
- 2神圣主題圖表
- 3神的十個狀態
- 4兩個國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來潮
- 7神是實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覺醒
- 9進化和內化
- 10四個旅程
- 11神睜開眼睛
- 12諸層面和諸世界
- 13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空無
- 14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庫特博
- 15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靈魂意識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光環與暈